文化传播视角下纪录片字幕翻译研究
2023-06-15赵子萱
【摘要】《最美中国:四季如歌》是一部中英联合制作的对外宣传纪录片,旨在讲好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的新时代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本文通过对该纪录片高质量的英文字幕翻译分析,探究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方法、路径;从文化的国际传播规律入手,研究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内容选择、传播途径以及传播效果等问题,重点分析内容呈现所使用的翻译策略,得出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翻译研究应与传播研究协调配合的启示。
【关键词】文化国际传播;中国文化;《最美中国:四季如歌》;字幕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21-0113-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1.037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形象,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出的具体要求。当前,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已经得到显著提升,但与此同时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影响力还不够,还没有形成与其投入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最美中国:四季如歌》(Through the Seasons: China)是五洲传播中心联合优酷视频、英国子午线影视制作公司等多家中外公司共同制作的三集国际合拍网络纪录片,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本文从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角度出发,分析该系列纪录片第一集双语字幕,研究未来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方向。
一、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内容选择
国际传播能力建設事关国家话语权的扩大以及国际地位的提升,是国家软实力建设的重中之重。对外翻译能力能够对目标语受众的接受产生深刻影响,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重点。[1]新形势下,外事翻译实践的国家意识得以强化,翻译的首要目的在于传播国家文化,树立良好国际形象。随着中国经济力量和国际地位的上升,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性愈显突出,承载着传播中国文化、塑造国家形象、服务于国家政治和经济目标的重要使命。[2]
截至目前,我国在中国文化走出去事业中投入众多,但是还有待完善之处,包括当前文化资源开发以传统中国故事为主,没能更好地与现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等。基于此,本文认为对外文化传播者应该从彰显现代中国和“活的历史”的角度出发,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将镜头对准当代中国人的现实生活,构思文化作品的形式,丰富其内涵。
二、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途径
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过程中,传播效果受到文本内容、翻译策略、传播媒介、受众接受度等影响。从传播途径来看,纪录片可接受度高、易引发读者兴趣。
纪录片外译隶属于文学翻译,在遵守文学翻译的基本原则上,又要着重突出影视翻译的社会交际功能。因此,通过了解受众需求,得出以下结论:影视语言的特点在于其聆听性、综合性、瞬时性、通俗性和无注性。[3]鉴于影视作品各元素相辅相成,因此该省略的地方就应当省略处理,这是为达到整体翻译效果而做出的变通。其次,字幕停留的时间短暂,其长度也要配合原语字幕以达到画面协调的效果。由于影视作品的目标受众广泛,且纪录片以观赏画面为主,在短暂的字幕阅读时间中使用通俗化的语言是非常必要的,“在‘通顺的基础上力求语言靠近大众、清楚明白、雅俗共赏”[4]。最后,译者不能自行加注,字幕翻译是翻译原文的所在。
正因为影视作品字幕翻译属于文学翻译的范畴,所以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才是最重要的,在翻译策略上应该平衡使用“归化”和“异化”策略。在调和源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文化差异时,译者应尽力寻求符合源语文化和目的语文化共同利益的翻译方案,促进多元文化的融合。[5]
文化信息最集中的体现在于文化负载词,也就是俗语、文字游戏等内容。处理办法主要包括:可以由画面辅助理解的文化信息直接舍弃,在某个信息上消耗观众太多的精力会影响影片观看的流畅性;去除源语的文化外壳,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
三、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预期效果
目前,我国的文化生产较之之前质量已经有了明显提升,近年来产出了《航拍中国》《如果国宝会说话》《舌尖上的中国》《创新中国》《超级工程》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优秀纪录片。这些作品彰显了中国文化产品的精湛制作水平,对于国内受众来说,通过这些优秀的纪录片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国家,增强民族认同感;对于国外受众而言,则能够更新他们对中国的认识,更加全面地了解世界优秀文化。这些作品将当代中国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同我国的自然美景、独特的民族习俗与悠久的历史文化结合起来,将中国人丰富的精神世界融入细节当中,深入浅出,是传统文化产品开发非常成功的案例。
外宣类纪录片的英文字幕质量直接影响收视率,进而影响文化传播的整体效果。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字幕翻译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一环,能够呈现核心信息以及补充某些陌生表达,从而让目标受众收获美的体验。
四、翻译案例分析
网络纪录片《最美中国:四季如歌》由中英两国共同制作,在中国农历除夕通过英国广播公司(BBC)Earth Asia以及优酷视频平台播出。2022年8月,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2年第一季度优秀网络视听作品推选活动优秀作品目录。该片以我国古人创造的二十四节气为序,依次向受众展现了四时不同、景色壮丽、文化多样、民族融合的中国大地,是当代中国人民精神面貌的全面真实体现。
(一)语言转述功能
在语言形式方面,中英两种语言的较大差异要求译者对中英两种语言都有较好的把握,充分发挥译者主体性,让字幕翻译满足受众的阅读需求。
原文1:……但他们还得等一天才能看到这批产品是皆大欢喜还是满盘皆输。(3813”)
译文:But now they must wait another day for the kiln to cool down before they can see if this batch is success,or disaster.
该部分内容讲的是江西景德镇琅红的烧制,等柴窑火灭掉并且完全冷却之后才能看到这批琅红烧制的质量,所以此处的“皆大欢喜”以及“满盘皆输”指的就是烧制结果的好坏。中文擅长使用四字词语,尤其在文学作品中这个特点更加突出。翻译时以传达原文核心内容为先,因此直接提取两个四字词语的核心含义,翻译成英文中常用的两个单词success和disaster。翻译的结果无论是从传达含义,还是字幕的长度来看,都是令人满意的。
原文2:殷家人最擅长制作传统的荷花灯。(1355”)
译文:The Yin speciality is the traditional lotus-shaped lantern.
英语是一种静态的语言,英文句子多用名词。而汉语是动态性的语言,中文句子多使用动词。因此,汉语中的一些动词需要转换为英语中的名词、介词、形容词等词性。根据英汉两种语言的这一特点,该案例中的“擅长制作”部分在英语中就转换为了“speciality”这一名词形式,该表达符合英文的行文习惯,为观众的顺畅理解提供了便利。
原文3:美丽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1400”)
译文:...just as the beautiful lotus grows out of mud and murky water.
中国古代诗词文化历史悠久,产生了许多震古烁今的华美篇章。案例这句话当中的“出淤泥而不染”出自宋朝周敦颐的散文《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表示莲花生长在淤泥当中,却能不受环境的影响,保持自身的气质。
在文化类宣介影片中,优美的中国古诗词句常被借用,这是中国文学作品的特色,体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且词句优美,配上视频画面,更能引发观众美的享受。不过这也为翻译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困难。所以,在翻译的策略上可以直接舍弃或者采用异化的处理方式,将原文内涵表达出来即可。案例翻译之后表达为“美丽的荷花生长于淤泥和污水之中”,与原文表达含义相同,同时省略了“但是没有受到污染”这部分内容,因为仍能保持美丽就足以说明没有受到污染。
(二)文化传递功能
翻译是语言的转换,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字背后体现着各民族独特的历史文化,文化背景不同,译文对原文完全忠实和贴切的转换就难以做到。因此,译者需要对原文背后的文化语境有着充分的理解,在翻译的过程中注意文化信息的传递。
原文4:说老实话,家家生活都比较艰苦,油票、猪肉票、糖票家家都差不多。(1424”)
译文:To be honest,everyone had a hard life.Cooking oil,meat,sugar-everything was rationed,it was the same for everyone.
“油票、猪肉票、糖票”是我国票证时代的产物。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国内物资极度短缺,国家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开始实行计划经济,发放各种商品票证来分配商品。译者采用释义法,对这些票证名称的翻译进行了整体处理,翻译成了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出“油、猪肉、糖都是限量供应”的含义。这样就比直接译为三个名词词组更能直接表达出其背后的文化含义,反映出当时的历史背景。
原文5:景德镇有一个享誉千年的名号——瓷都。(3507”)
译文:Jingdezhen has been famous for over a thousand years for something believed to have been invented here-Porcelain.
江西景德镇因其水土条件适宜、地理环境得天独厚、制作工艺优良,是我国有名的瓷器产地,从古至今深受国内外人们的喜爱,因此被称作“瓷都”。原文这句话想要传达的就是“景德镇因瓷器而著名”,因此,译者采用了增译法,解释清楚了“瓷都”之所以为“瓷都”的原因。
尽管中英两种语言背后展现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内涵,但是通过纪录片画面、声音和文字的表达,能传递出跨越民族共通的文化价值取向。各国人民追求美好事物、向往美好生活,因此能够引起文化背景不同的各国人民的共鸣,符合跨文化传播的共通性规律。
(三)文化交际功能
“任何信息如果不起交际作用,都是毫无用处的”(Nida,1993)。从功能语言学角度来看,交际层面关注的是翻译的人际意图。翻译活动除了要进行语言的转换和文化的体现,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还要考虑原文的交际意图是否体现在译文当中。国家形象宣传片的初衷即展现国家良好风貌,吸引国际游客。
原文6:在本纪录片中,我们将用一年的时间,跟随中国人的脚步,走入一场发现之旅,追寻壮丽,见证奇迹。(0054”)
译文:In this series,we follow the people of China,through one year,revealing,spectacular,dramatic.
在这句话的最后,原文连续用了三个四字词语,在译文当中则直接处理成了三个单词。中文语言的特点之一就是喜用四六句的结构,这样的几个结构连续使用,读起来朗朗上口,情感表达更加强烈。译者进行了适應性选择,没有将原文的四字结构统统直译出来,这样的处理既呈现出了原文的内涵,还不会显得重复啰唆,符合纪录片翻译的要求。
原文7:然后他说这个事情是很苦的,因为做农业是一件非常苦的事情,估计你可能吃不消做下去。我说那你等着看我后面会不会做下去。(4156”)
译文:He said,“This life is very tough, farming is very tough.You may not be able to achieve anything”.I said,“you just wait and see”.
原文是一位受访者回忆她与父亲之前的对话,属于灵活的口语表达。“这个事情是很苦的”中的“这个事情”就是指种茶,与后文“做农业是一件非常苦的事情”表达的是一个意思。但是这两句话不宜合并为一句话处理,因为英文字幕的长度应该基本同中文字幕保持一致,如果省略,则没有达到字幕翻译的基本要求。因为两句话表达的含义相同,译文就处理成加强语气的版本。
“吃不消”是汉语中的俗语,即“经受不住”的含义,译本直接进行了意译处理。“你等着看我后面会不会做下去”一句的表达非常口语化,在字幕翻译时应该将口语化的文字书面化处理。“我后面会不会做下去”就是“你等着看”的具体内容,英文中无须逐字翻译出来。
原文8:并邀请他们到茶园参与采茶。(4427”)
译文:And invited them to the family tea gardens to get their hands dirty.
这句话是茶园的主人邀请茶文化爱好者近距离感受茶叶的种植,相比于直接翻译为participate in picking tea,译文的处理方式显然更加生动灵活。参与农业工作本身就是要近距离感受自然,“get their hands dirty”非常形象地表达出这层含义。
原文9:若要穷,烧琅红。(3623”)
译文:If you want to be poor,fire Lang Hong Red.
这句话是传统手工艺大师胡家旺引用景德镇过去一句行话时的表述,言下之意是说烧制琅红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因此,这句话的英文表述不是很准确,翻译成firing Lang Hong Red may make people poor更加恰当。
五、结语
讲好中国故事,搭建好跨文化交流的桥梁,这是新形势下青年人的责任和使命。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是中华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来源,近年来的优秀文化作品产出也更加坚定了国人的文化自信。当然,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翻译研究应与传播研究协调配合、促进学科融合发展。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用现代化的眼光诠释和包装,做大做强文化产业,让国内外受众对中国文化常看常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参考文献:
[1]吴赟.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与翻译学发展的未来向度[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0(01):12-22.
[2]王雄.对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几点思考[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0(05):124-128.
[3]钱绍昌.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中国翻译,2000,(01):61-65.
[4]麻争旗.论影视翻译的基本原则[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7,(05):81-84.
[5]吴涛.华兹生的中国典籍英译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启示[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8(02):98-108.
[6]王宇弘,潘文国.典籍翻译的道与器——潘文国教授访谈录[J].中国外语,2018,15(05):93-101.
[7]李运兴.字幕翻译的策略[J].中国翻译,2001,(04):38-40.
[8]程维.纪录片字幕汉英翻译研究——以纪录片《美丽乡愁》的翻译实践为例[J].上海翻译,2014,(02):24-27.
[9]刘晓辉,张亮.影视剧字幕翻译及跨文化传播——以美版《甄嬛传》为例[J].出版广角,2017,(06):64-66.
[12]段鸿欣.译制片与字幕片翻译的差异[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1,(S1):45-46.
[10]冯月季,李菁.打造国家文化符号:文化自觉视域下中国传统文化IP的价值建构[J].中国编辑,2019,(09):33-37.
[11]Nida,E.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ng.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
作者簡介:
赵子萱,女,河北邯郸人,湖南农业大学,研究方向:英语笔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