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魏惠王前元纪年考

2023-06-15张天翼

今古文创 2023年21期
关键词:世系战国

张天翼

【摘要】魏惠王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君主,由于文献记载的差异,其纪年在学界尚存在一定争议。本文通过《史记》与《竹书纪年》对读,同时结合《系年》、铜器等出土文献文物,对这一问题重新作探讨。本文结合《史记》《竹书纪年》中有关日食等天文现象的记载,确定魏惠王即位时间和“前元”年数。最后通过对魏武侯史事的分析,确定魏惠王“前元元年”的时间。同时推断太史公将魏武侯的卒年提前了一年。本文认为,魏惠王即位于周烈王七年,其后元则是从即位第三十六年开始。

【关键词】魏惠王;魏武侯;战国;改元;世系

【中图分类号】K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21-0065-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1.021

魏惠王名罃,在位时曾将魏国的都城由安邑(今山西运城)徙至大梁(今河南开封),故又称梁惠王。他在位期间兴修水利,曾开凿鸿沟;礼贤下士,“卑礼厚币以招贤者,邹衍、淳于髡、孟轲皆至梁”,维持了魏国的大国地位,是战国时期魏国很有影响的君主。魏惠王的纪年问题一直是学界争议的问题,唐代司马贞虽称“学识精湛”,但也认为这个问题“实所不能详考”。①本文拟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不同记载的比较,对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前人对魏惠王纪年的看法

《史记·魏世家》和《史记·六国年表》均记载魏惠王死于在位的第三十六年,其子襄王立。十六年,襄王卒,子哀王立。②但西晋汲郡出土《竹书纪年》则记载,魏惠王是在位的第三十六年改元,改元后十六年(十七年)卒③。故《史记》中所言魏襄王之世,其实是魏惠王“后元”。“后元”结束,魏襄王才得以即位,故《史记》中所记魏哀王之世,实际上是魏襄王之世。清代黄汝成谓:“夫纪年成于魏,其人与孟子同时。改元、伐燕等事皆所目验,何致反误。太史公作《史记》于魏增哀王一代,此因竹书未出。襄、哀字讹,不知惠王有改元之事,犹可说也。④”太史公作“哀王”是因为当时《竹书》尚未出土,且太史公又犯了认“哀”字为“襄”字的错误。以上问题,学界基本已经达成共识,故学界关于魏惠王纪年的讨论多在“改元说”的基础上展开。

由于“改元说”所依据的《竹书纪年》原简及晋代学者对此作出的释文早已亡佚,文献对《纪年》的征引又略有差别,这引发学界对惠王“前元”年数的讨论,现举学界的主要观点进行分析:

(一)“前元三十六年”说。顾炎武认为,“魏惠王即位于周威烈王七(公元前三百七十年)年,在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三百三十五年)改元,死于周慎靓王二年(公元前三百十九年),在此一年之后,魏襄王即位,因此魏惠王前元三十六年。顾氏认为,只有这样解释才能与《孟子》中“先梁后齐”的说法切合,从而形成历史时间上的互证。⑤”钱穆先生和方诗铭先生皆赞同此说,钱穆先生谓:“齐魏相王发生在惠王在位的仲冬时节,惠王归国改元应当在第二年,也就是惠王在位的第三十七年,所以“惠王前元”共计三十六年,“惠王后元”共计十六年。⑥”方诗铭谓:“《索隱》和《后序》说法有异是由于计算方法不同所致,并且遵从《后序》前元三十六年,后元十六年之说。⑦”

(二)“前元三十五年”说。杨宽先生认为,《史记》将魏惠王元年提前了一年,因此惠王实即位于前三百六十九年,于前三百三十五年改元,前元共三十五年。⑧清代雷学淇认为,魏惠王三十五年改元,卒于改元后十七年,即周慎靓王二年。⑨晁福林先生认为,魏惠王后元始于惠王即位第三十六年,他判断梁惠王‘后元是从他在位的第三十六年开始的。后元一共十七年,其年代是前334年至前318年。⑩

不同文献所引用的《纪年》内容不一致,为了讨论方便,现将相关记载搜集如下:

《魏世家》索隐引《纪年》:“惠成王三十六 ,又称后元一,十七年卒。”“惠成王三十六年,改元称一年,未卒也。” ?

《田敬仲完世家》索隐引《纪年》:“此时梁惠王改元称一年,未卒也。”

《魏世家》集解引《纪年》:“惠成王立三十六年,改元称一年,改元后十七年卒。”

《春秋经传集解后序》引《纪年》:“惠王三十六年改元,从一年始,至十六年而称惠成王卒。” ?

这七种记载都是从其他文献中辑佚而得,其记述方式存在一定差异。《索隐》和《集解》是为了订正《史记》中“惠王卒,子襄王立”的错误,《春秋集解后序》则是杜预在转述《竹书》时记录。这四种记载,又可以依据对魏惠王后元年数计算的差异,划分为《集解》和《索隐》的“前元三十五年”说,以及《后序》的“前元三十六年”说。

二、魏惠王前元年数

将《史记》与《竹书纪年》中魏惠王“前元”中的史事进行比较,列表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魏惠王前元三十五年的记载相同的七件事迹中,《史记》延后一年的有四件,延后二年的有三件,没有时间相合者。其中延误二年者都是战争,推断为战争持续二年。

表中第一条的“日食”,《史记·六国年表》记载的是“日蚀”,《古本竹书纪年》记载的是“昼晦”。“昼晦”有日食之意,古书中常常将“日蚀”“昼晦”连用,如《六国年表》:“秦厉共公三十四年,日食昼晦。”可见两种文献所记当为同一件事。关于这次日食,《六国年表》记载的时间是献公十六年即魏惠王二年(公元前三百六十九年),《竹书纪年》记载的时间是魏惠王元年。这次日食发生在公元前三百六十九年公历四月十一日,不存在历法不同而导致年份计算混乱的问题。根据天文推算,《史记》所载魏惠王纪年误多一年。《史记》之所以误多一年,实际是将惠王元年提前一年到公元前三百七十年所致,并且司马迁将“魏惠王三十六年改元”误记为“三十六年卒”,让人误解为惠王“前元”有三十六年。实际上魏惠王“前元”的时间是从公元前三百六十九年到公元前三百三十五年,只有三十五年。

《史记》关于魏惠王纪年的记载,误多一年。实际上魏惠王前元为三十五年。但亲自见过《纪年》的杜预在《春秋经传集解后序》却说:“古书《纪年篇》:惠王三十六年改元,从一年始,至十六年而称惠成王卒,即惠王也。疑《史记》误分惠成之世,以为后王年也。”这个描述比较含混,不如荀勖之说明确。但荀、杜二人既然同时参与整理《纪年》,二者所言不应有异。故我们采用荀勖说,认为惠王当于其执政第三十六年改称后元元年,即魏惠王的前元只有三十五年。

三、《史记》中魏武侯纪年的问题

根据上文,《史记》将魏惠王即位的时间提前了一年。这又涉及魏武侯年世的调整。关于魏武侯的在位年数,《史记》和《纪年》所记也不相同。《史记·魏世家》记载:“十六年,伐楚,取鲁阳。武侯卒。?”认为武侯在位十六年,而据《晋世家》索隐“魏武侯以桓公十九年卒。”《魏世家》索隐“武侯二十六年卒。”得知《纪年》记载魏武侯二十六年卒?,二者相差十年。《史记·六国年表》记武侯元年为周安王十六年,《纪年》记载武侯元年为赵烈侯之十四年。

若依据《纪年》,趙烈侯即位于公元前408年,推知魏武侯为公元前 395 年即位。如果按照《史记》的说法,周安王十六年为公元前 386 年。二书记载武侯即位之年相差九年,但二书记载的统治时间又相差十年。可以推断当是太史公笔误造成魏武侯缺失了一年。

为了证实这个猜想,下面将《史记》与《纪年》中关于武侯的事迹进行对比:

《纪年》中关于魏武侯的记载极少,因而只能用其他国家的事例作为旁证。对比发现,除了韩严弑君的记载仅相差六年之外,其余几处,《史记》与《纪年》均相差九年,但是二书所载魏武侯在位时间总共相差十年。由此可证太史公确实是漏记了一年。

《纪年》记载武侯卒于桓公十九年。因《六国年表》中没有记载桓公的年世,所以只能根据晋烈公的年世进行判断。《水经·汶水注》引《竹书》云:“烈公十二年,王命韩景子、赵烈子、翟员伐齐,入长城。?”驫羌钟则记载:“唯廿又再祀,驫羌作戎,厥辟韩宗,彻?征秦迮齐,入长城,先会于平阴。武侄寺力,言敓楚京,赏于韩宗。令于晋公,昭于天子。用明则至于铭。武文咸烈,永世毋忘。” 此处“廿又再”为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因此据《驫羌钟》可知,晋烈公十二年当周威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404年)。

又《纪年》云:“宣公五十一年,公孙会以廪丘叛于赵。十二月,宣公薨。”与《齐太公世家》“宣公五十一年卒,子康公贷立,田会反廪丘”及《六国年表》“(齐宣公五十一年),田会以廪丘反”相合。可以推断,晋烈公十一年当齐宣公五十一年。又据《六国年表》,齐宣公五十一年当周威烈王二十一年,则威烈王二十二年正当晋烈公十二年。此处《纪年》与《六国年表》所记全合。

据《晋世家》,烈公二十七年而亡。由《六国年表》知,此年为周安王十三年(公元前389年)。第二年,晋桓公即位(公元前388年)。桓公十九年,魏武侯卒,可知魏武侯当卒于周烈王六年(前370年)。再结合《史记》中魏惠王即位之年提前一年的记载,可以从前后两个方面证明《史记》中太史公将魏武侯的卒年提前了一年。

据上文推断来看,太史公确实是将魏武侯的年世漏记了一年,导致《史记》关于武侯的卒年提前了一年。为了使后面的年代连续,太史公又不得不将魏惠王的纪年提前了一年。最终造成《史记》与《竹书纪年》魏惠王“前元”记载的混乱。

四、结论

总结以上,通过《史记》与《古本竹书纪年》关于魏惠王年世的对读,可知魏惠王元年应当在周烈王七年,前元共计三十五年。魏惠王在位的第三十六年,也就是周显王三十五年,魏惠王改元,这一年就被称为魏惠王后元元年,魏惠王的前元只有三十五年。《史记》记载魏惠王元年之所以提前一年,是因为太史公将魏武侯的年世漏记了一年,导致其卒年提前一年,实际上魏武侯当卒于周烈王六年(前370年),所以魏武侯的在位时间是从公元前 395 年到钱370年,魏惠王的前元是从公元前369年到公元前335年。

注释:

①司马迁:《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2296页。

②《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2234-2239页。

③ 有的学者认为魏惠王在后元第十六年而死,有的学者认为魏惠王在后元第十七年而死,详见下文。

④(清)黄汝成:《日知录集释》卷二十六,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572页。

⑤(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卷七,中华书局民国版,第353页。

⑥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卷三《齐魏会徐州相王乃魏惠王后元元年》,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324页。

⑦ 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第52页。

⑧ 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50页。

⑨(清)雷学淇《介庵经说》卷九《孟子》,新文丰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651页。

⑩ 晁福林:《梁惠王“后元”年数考》,《史学月刊》2005年第3期。

?《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第2233页。

?(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十一,大象出版社2019年版,第367页。

?此列均引自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魏纪》,第40-51页。

? 此列均引自《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第2228-2234页,卷十五《六国年表》,第868-877页。

? 杨宽:《战国史料编年辑证》,第47页。

?(唐)瞿昙悉达:《开元占经》卷一百一,九州出版社2012年版,第729页。

?《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第1276页。

?《古本竹书纪年辑证·魏纪》,第42页。

? 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魏纪》,第40页。

?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编:《殷周金文集成(修订增补本)》第1册,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71—173页。

猜你喜欢

世系战国
战国讨债传奇——围魏救赵
战国少年孟轲
战国少年孟轲
战国少年孟轲
战国少年孟轲
战国少年孟轲
察哈尔格西《厄鲁特王统世系》译注
辽耶律休哥世系考
关于黄帝世系的文献及其形成历程
新见《源伯仪墓志》及中古源氏世系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