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理论视域下的汉语散文日译
2023-06-15王秋梅陈昌柏
王秋梅 陈昌柏
【摘要】朱自清是中国现代散文作家,其《春》《背影》等作品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他不仅精通中国古典文学,且熟稔西方文化。因此他在古典文学的基础上融汇中西方文化,形成了具有中国民族特性的散文风格。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作品体现了现代汉语语言丰富多变的特点,既可以深富哲理又可以朴实无华。然而,在散文中修辞手法和语言的运用方面,日语与汉语有着微妙的区别。汉语善用各种修辞手法,而日语则更加朴实,善用直接描写。因此,在汉语散文日译方面对译者的两种语言水平都是较大的考验。本文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以朱自清的《春》为例,通过两篇日译译本的比较,分析了汉语散文日译中对修辞格、短语短句、助词等的处理方式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日语翻译;《春》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3)21-0116-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1.038
朱自清先生被誉为现代散文大家,因他对汉语的驾驭及运用的技艺高超,也被认为是语言大师。在中国的中学课本上,总是能出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作品。他的每部作品都极具特色,或朴实动人,或脍炙人口,或俏皮活泼,充分展现了现代汉语语言表达的丰富多样性。《春》这篇散文秾丽流畅,充分体现了现代汉语的语言美。关于《春》的英译优秀作品有很多,且相关研究成果也颇为丰硕。与之相比,朱自清散文的日译作品以及相关研究少之又少,笔者通过Google检索出两篇日译译本,不过也值得对两篇译本进行比较分析,以便探究汉语散文日译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原文的内容概要和语言特色
《春》是一篇短小精悍的散文,字数仅有603字。作者把春天万物,比如春山、春水、春天的太阳、春草、春花、春风和春天的人,细致入微、富有特征地描绘出来,创造了一个万象更新、生机勃勃的春天意境,宛若一幅优美的春天画卷,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唯美感觉。其语言特色可从三个方面进行简述:第一,修辞手法丰富多样。如拟人、比喻和排比;第二,运用短语短句写景抒情。短语短句,语言显豁,读来劲道有力,节奏明快;第三,词尾词句多用助词,如时态助词“着”“了”,结构助词“的”,迭音迭词“嫩嫩的,绿绿的”等(王爝,1982)。
本文基于原文的这些语言特色的翻译进行比较分析,从而讨论出更优的译文处理方式。
二、功能对等理论及其适用性
(一)功能对等理论的产生及发展
尤金·A·奈达是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功能对等理论是奈达翻译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不过任何理论的提出和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经过辩证性的批判与再修改,继而发展为较为完善的理论。功能对等理论的提出亦是如此。奈达刚开始提出了“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的概念,形式对等关注的是信息本身,包括信息的形式和内容。动态对等关注的是源语信息和译语信息各自接收者反应程度是否基本一致,是一种动态的关系。他认为动态对等的目标就是寻求“源语信息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这是一种以接收者为导向的方法途径,为了达到“自然”,必须从语言本身做调整(杰里米·芒迪、李德凤,2021)。不過,后来这种对等概念被人误解为奈达不重视形式只重视内容,因此受到了严厉的批评。为了消除这种误解,后来奈达又重新提出了“功能对等”的概念,他对之前提出的动态对等作出了解释,确实容易让人质疑,继而采用“功能对等”这一术语,强调翻译的交际功能,不仅重视内容,也关注形式上的对等。且“功能对等”理论的发展先后经历了现代语言学、信息论以及社会符号学的影响(王小丹,2009),后来,“功能对等”这一术语被众多学者和翻译学家所接受。
奈达认为翻译没有完全对等的,根据译文和原文的相似程度,可以区分出不同水平的对等。最大功能对等是指译文达到高度的对等,使译语读者在接收译文时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接收反应基本一致。最小功能对等是指译文能达到充分的对等,使译文接收者能接收到原文接收者接受的信息。最小功能对等是翻译的最低要求,如果达不到这一要求,则译文无法被接受(张雪芳,2008)。简而言之,功能对等与译文接受者的反应相联系。
(二) 功能对等翻译理论在散文翻译中的适用性
散文的主要特征为形散神聚、语言优美且凝练。在散文翻译中较为重要的风格再现。但因为中日之间语言表达、文化背景等多方面具有差异性,在翻译中很难做到形式上的完全一致。在这样的差异中,若想达到“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的反应基本一致”的翻译效果,则功能对等理论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适用性。
袁雷(2018)在功能对等理论的基础上总结出散文翻译时要遵循的三种原则:形式一致原则;内容忠实原则;风格再现原则。本文就这三种原则对《春》的两篇日译译文进行分析。
三、译文分析
(一)修辞格的翻译
散文中最常出现的一种表现手法就是修辞格,修辞格的巧妙运用对文章创作成功与否起到关键作用。为了达到风格再现的原则,在翻译中修辞格的处理尤其重要。对于修辞格的翻译,具体有两种处理方式。一、保留。这种保留讲究全盘保留,需要做到与原文中的风格保持完全一致,如此就可以达到形式上的对等。二、删减。虽然讲究再现原文风格的原则,但是有时对原作中的修辞格全盘保留,可能会适得其反,导致译文的语义或者风格背离原文。在这种情形下,需要考虑到译语的表达特点以及译文读者是否能够接受,进而巧妙地运用一定的翻译技巧对修辞格作适当的删减。本文选取特定语境下两种不同修辞格的翻译,继而对比分析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格在散文日译中较好的处理方式。
1.拟人的修辞格
原文:春天的脚步近了。
译文1:春の足音が聞こえてきた。
译文2:春の歩みが近づいて来た。
首先两种译文都保留了拟人的修辞格,但是译文2采用了直译的方式,把脚步直接翻译为了“歩み”,而译文1采用的是间接翻译的方式,对脚步采取了进一步的解释,即,听见了春天的脚步声。译文1更加符合日语的表达特点,且把原文中蕴含着的作者的喜悦之情翻译了出来。
原文: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译文1:山は潤いを増し、水はかさを増し、太陽は赤くなり始めた。
译文2:山は潤い、水かさは増し、太陽の顔は紅くなってきた。
因为前面在翻译山朗润起来了,两者都没有保留拟人的修辞格,所以为了保持同文中的前后对照,采用删减修辞格的翻译才能与原文保持功能上的对等。译文1的处理不仅接近原文的风格,也融合了译语的表达特点。
原文: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译文1:小さな草がこっそりと土の中から出てきた。若くて柔らかい緑だ。ほら、見てごらん。庭にも畑にも野原にも、いっぱい広がっている。
译文2:小さな草はひっそりと土の中から突き抜けて出て来た。みずみずしく青々としており、庭園、田畑や野原、広々と見渡す限りに満ちているのが見える。
两种译文均保留了拟人的修辞格,但是在用词的处理上各有各的不足,同时也各有各的优点。首先,关于“偷偷地”一词,译文1翻译为“こっそりと”,该词给人的感觉是“不被别人发现悄悄地做事情”,更能表现出原文小草的俏皮,译文2翻译为“ひっそりと”,该词更多地运用于万籁俱寂的环境中,并没有把原文小草的拟人化翻译到位。其次,关于“钻”这一动词,译文1直接选用“出る”这一动词,并没有把春草的生机和韧劲翻译出来。而译文2运用两种动词的结合“突き抜けて出る”,不仅符合日语的表达特点,还把春草破土而生的生命力翻译了出来。原文“嫩嫩的,绿绿的”的翻译,译文1没有保留原文的迭词特点,采用间接翻译的方式,翻译为“若くて柔らかい緑だ”,译文2则保留了迭词,且用词更加生动。最后,原文中的“瞧去”一词,译文1则是采用直接翻译的方式,而译文2删减了此处,用间接翻译的方式处理。但是原文的活泼风格此处保留更为妥当,因为此处蕴藏着作者发现新现象惊喜的心情,“ほら、見てごらん”则感觉在与读者互动,译文读者的反应基本能和原文读者的反应做到基本一致。
原文: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译文1:桃の木と杏子の木、梨の木が、互いに負けじと満開の花を咲かせた。
译文2:桃の木、 杏の木、梨の木が、満開の季節に間に合うようにと、互いに譲らず競いあっている。
虽然两者都保留了拟人的修辞格,但是译文2的翻译更胜一筹。因为译文2给人一种动态的画面感,更能再现出原文的风格,展现出了桃树、杏树和梨树在春天生机勃勃、元气满满的特点。
2.比喻的修辞格
原文: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译文1:赤い花は火、ピンクの花は夕焼け、白い花は雪だ。
译文2:その紅さは火のようであり、薄桃色は霞のようであり、白さは雪のようである。
译文2的翻译采取与原文对应的翻译方式,但是译文1的翻译更加具有文学性。虽然没有明顯的比喻修辞格的用词,但是对不同色彩的特点的翻译依然展现出了原文的味道。
原文: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译文1:まるで目や星のように瞬きをしている。
译文2:瞳のように、星のように、きらきらとまばたきをしている。
两者虽然均保留比喻的修辞格,但是,译文2的用词更加考究。且原文“眼睛”一词的翻译,译文2为“瞳”更具有文学性。“眨呀眨的”译文2则巧用修饰语“きらきらと”进行加译,在原文的基础之上进行创作不仅不与原文原有之义背离,且更能体现文学翻译的特点。
原文: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译文1:見てみよう。牛の毛のような、刺繍の糸のような、細い絹のような雨がびっしりと斜めに降る。
译文2:牛の毛のように、花の芯のように、細い絹糸のように、すきまなく斜めに織り込まれているようだ。
译文2的翻译与原文的原意存在出入。“花针”一词意思是绣花针,而译文2把其翻译为了花芯,理解有出入。但是“看”这一词的翻译,译文1翻译了,而译文2采用了减译的方式。“斜织”一词,译文1采用删减修辞格的方式进行间接翻译,但是选用修饰词“びっしりと”也能体现斜织一词的浓密特点。而译文2保留了原文的修辞格,斟选动词“織り込む”,把下雨的动作比作了细线斜织着。虽各有各的特色,但是译文1删减修辞格的方式略胜一筹。因为删减后的译文不仅符合日语的特色,而且原文春雨的特点依然展现了出来。
原文: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译文1:春は若い娘さんのように、美しく着飾り、笑いながら歩いている。
译文2:春は少女のようであり、「ほら、見て、私を」とばかりに美しく着飾り、笑っている、歩いている。
译文2把春天少女般的青春活力翻译了出来,且更加俏皮可爱,翻译并没有完全遵从原文,而是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文学再创作。译文1虽然遵从原文,但是相比译文2,少了一点春姑娘的活泼可爱、美丽迷人的特点。
(二)短语短句的翻译
运用短语短句表情达意是汉语的传统。短语短句,语意显豁,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原文多运用短语短句描写景色,最长的一句不超过15个字,最短的只有两三个字。在进行翻译时,要在忠实于原文内容的基础上,选用符合译文语言特点的词语,进行再创作,使译文具有文学色彩。下面对几处翻译进行比较分析优缺点。
原文:欣欣然张开了眼。
译文1:楽しそうに眼を開けている。
译文2:にこにこと目を開いた。
原文的“欣欣然”一词,译文1选用了形容词和样态助词的组合,翻译为“楽しそうに”,译文2用拟态词进行处理,翻译为“にこにこと”。该拟态词极具日语特点,而且意思表达也忠于原文,译语读者能产生与原文读者相似的反应,做到了最大功能对等。
原文: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译文1:風は軽やかで、草は柔らかい。
译文2:風は軽くてやさしく、草はふわふわしている。
原文中的“轻悄悄”“软绵绵”两个短语,译文1则分别使用一个单词进行处理,而译文2把前者进行解释性翻译,风吹得很轻,所以风很温柔,把风的特点和风吹的动作体现了出来,而对于后者的处理,依然选用拟态词“ふわふわ”,在忠于原文内容的基础上尽显译文的语言特点,实现了原文和译文之间的功能对等。
原文: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
译文1:花の下には、ミツバチがいっぱいぶんぶん飛んでいる。
译文2:花の下では何百何千のミツバチがブンブンと賑やかである。
“成千成百的蜜蜂”,译文2选择遵从原文的风格,进行直接翻译。但是译文1则进行了巧妙地创作,用“いっぱい”一词进行修饰动词,简单明了。“闹着”一词译文1也是用动词“飛んでいる”来翻译,而译文2则是直接选择“賑やかである”表示“热闹”意思的短语,虽然译文2与原文风格和内容紧密贴切,但是译文1更具文学性,且更容易理解。
(三)词尾词句的翻译
原文中时态助词“着”和“了”的翻译,两种译文多采用“ている”“ていた”“た”的方式,汉语“着”表示一种存续的状态,“了”多表示已经发生的事实或者某种事态、动作开始出现、发生。如原文“盼望着,盼望着”,译文1和2均翻译为了“ていた”的时态,只不过译文1选用同一个单词,完全对应原文的风格,而2则用两个单词,且用“て”来连接。“东风来了”,两者都采用“てきた”,表示春风开始了。这些助词的翻译忠实于原文,且符合日语特点。
四、结束语
在汉语散文日译中,译者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为使译文再现原文的风格,内容忠实于原文,达到译文读者与原文读者具有相同的阅读效果,不仅要考虑形式上的对等,还要思考译文读者的反应如何,进而依据译语本身所具有的表达特点,对一些译文中的细微地方做调整。除此之外,适度对原文进行再创作,使其进行更具文学性,可以进行适当的减译或增译,这也不失为一种积极的尝试。
参考文献:
[1](英)杰里米·芒迪.翻譯学导论:理论与应用(第三版)[M].李德凤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21:59-60.
[2]王爝.谈谈朱自清散文《春》的语言美[J].贵阳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01):88-89.
[3]王小丹.奈达的“功能对等论”及其评价[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S1):130-132.
[4]袁雷.散文翻译中的功能对等[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4):357-358.
[5]张雪芳.从动态对等到功能对等——奈达对等翻译观简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1):392-393.
[6]朱自清著,赵向前主编.朱自清散文精选[M].武汉:崇文书局,2013: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