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漫电影中的中国元素研究

2016-11-03刘颖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中国元素中国文化动画电影

刘颖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动画电影《大圣归来》中运用的各种中国元素,不仅阐明了中国元素的概念及内涵,展示了中国元素的迷人魅力,更为中国动画电影带来了发展启示。

关键词:动画电影、中国元素、中国文化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30-0127-01

由高路动画、横店影视等公司联合出品的3D动画《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下简称《大圣归来》)上映以后受到各种褒奖,给不景气的中国动画电影照进了一线久违的曙光。电影受到热捧的原因很多,除了CG技术和创意制作外,影片中大量“中国元素”的运用可以说是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一、“中国元素”概念及其内涵

2004年,梅高(中国)创意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高峻首次在广告业内的聚会中提出“中国元素”概念。关于什么是中国元素,目前尚未形成一个比较权威的概念。高峻先生认为中国元素其实是在今天的世界视野或融入世界视野中用到的中国传统①;刘星河等学者认为凡是被中国人(包括海外华人)一致认同的,既能承载中华民族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又能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一切形象、符号、艺术形式或风俗习惯,都可以被称作中国元素②;尽管这些关于中国元素的认定侧重有所不同,却在本质上殊途同归,即学者们普遍认为中国元素根源于中国文化,不论在符号上还是精神上都代表着我国文化的独创性、民族性、象征性和识别性。

二、《大圣归来》中“中国元素”的呈现

(一)中国元素之传统文化:(1)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之神话。动画塑造了我国经典神话中的诸多神话形象,这些形象要么源自于神话小说《西游记》,如齐天大圣、江流儿、猪八戒;要么源自于神怪巨著《山海经》,如大妖王“混沌”、不会说话的“土地公公”,性感的女妖怪和有历史考据的中国龙;(2)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之建筑。动画用细腻丰富的手法展现了大量的具有东方神韵美感的建筑,如热闹繁华的长安城、威严高耸的佛像、林立的五行山、妖气缭绕的悬空寺、暴雨将至下的石拱桥,舒展如翼的民宅等;(3)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之服饰。从师父法明、徒弟江流儿的僧袍、被救女童的红色肚兜、到女妖的发饰、长裙,再到大圣英姿飒爽迎风飘扬的“中国红”披风,动画中的每一个角色的衣着打扮无不体现出东方服饰的特征;(4)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之曲艺。开篇大闹天宫用的《闯将令》、孙悟空与反派打斗用的《筝锋》、最贴合“孙悟空”形象的《官封弼马温》、最后孙悟空出场用的《小刀会序曲》、“土地公公”的可爱出场等场景配乐,将“唢呐”、“古筝”、“笛子”等传统乐器运用得热血而又惊艳;妖王混沌在妖洞里唱响的京剧(由两位专业的京剧演员配音)、铿锵有力的秦腔、70多岁的国宝级皮影戏老艺人的皮影献艺,将我国的曲艺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沁入人心;(5)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之武术。动画中有大量的武打场景,制作组为此借鉴了许多经典武侠片里的动作,如胡金铨、张彻、李小龙、袁和平等前辈的作品,同时因为神幻英雄可以不受肉身和重力限制,动画中加入了更多飞扬的、充满想象力的动作,刻画的角色静若伏虎,动若飞龙,疾若闪电,使中国的武术文化更加的出神入化、受人仰慕;(6)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之信仰。电影中充斥着大量的佛教文化,如江流儿与法明的“师徒”关系、江流儿的台词“参禅,打坐,念经”、巨大威严的佛像雕刻、“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的宣传海报等都是典型的中国佛教文化,体现着东方的信仰;(7)其它中国元素呈现。市井街头的人生百态、屋角一枝梅的烟雨、山前江畔的帆船,以及妖王的书生造型、成群飞舞的萤火虫、儿童背篓、大圣布偶、客店的布置等,每一个画面、每一个场景,都是中国元素的独特表现。

(二)中国元素之中国精神:(1)自我拯救式英雄。动画讲述了大圣在法力尽失、自我迷失的过程中,遇到了对他信赖与崇拜江流儿,并帮他找回勇气和信心。江流儿用自己的勇敢和善良与执着激发了大圣,让他找回最初的自己。与西方影视刻画的霸气外露、拯救世界的英雄不同,《大圣归来》刻画的东方英雄强调在拯救世界之前,先拯救自己;(2)亲情与孝道。动画中的江流儿从小被师父法明收养,相濡以沫,其乐融融。在遭受妖怪袭击的过程中,两人走散。江流儿一次次在行程中念叨师父。另一边,师父法明也在佝偻着身躯,拄着拐杖,跋山涉水地寻找江流儿。画面中的几多场景都让人心酸,极大地弘扬了我国注重亲情、孝道的传统美德;(3)狭义精神。东方功夫和侠义精神从开始就是一脉相承的。被压在五行山下四百多年的齐天大圣,看淡功与名,本只想回花果山过平凡日子,又因江流儿对自己有解印之恩,而心生恻隐,护送江流儿回长安。途中遭遇妖怪抢掠幼童,仗义相助。作为中国人自己的超级英雄,变身之前的孤绝勇士和变身后的热血武神充满纯正的东方侠义精神。

三、结语

总之,《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成功与意义不仅在于它为中国动画的发展注入了久违的曙光,更在于它融入了以传统文化为代表的诸多中国元素,展现了中国博大的人文智慧和民族情操,在提升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未来的文化传播应该以“中国元素”为创意的沃土,以寓教于乐、传承文化为己任,提升我国文化的竞争力与影响力。

注释:

①周颖.对话高峻:寻找失去的中国元素[J].成功营销,2007 (01):48-51.

②刘星河.中国元素:提升影视广告的文化品质[J].中国广告,2009 (07):114-116.

猜你喜欢

中国元素中国文化动画电影
动画电影大导演养成记
没有一位观众曾看过这样的动画电影!
后现代主义对中国文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