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及对策分析
2023-05-30蘧鑫冬
作者简介:蘧鑫冬(1995~),男,汉族,浙江杭州人,杭州市余杭区舟枕小学,研究方向:小学体育教育。
摘 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推行大课间教学模式,是对“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教学目标的响应,其实之前在小学中广泛推行的课间操就是现今大课间活动的雏形和缩影,由此可以看出,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推行并非偶然,实属必然。文章笔者将从教学实际出发,深入分析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现状和创新性发展的有力举措。
关键词:小学体育;大课间;现状分析;对策方案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15-0102-04
一、 引言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带领其积极参与到大课间活动中,一方面能够引导其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强健体魄,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缓解家庭和学习的压力,愉悦身心,希望文章的分析讨论内容能够为小学体育教学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二、 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现状分析
(一)形式主义之风盛行
坚持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的阳光体育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但是相比文化课来说,体育活动本就不受重视,甚至有些教师利用大课间的时间进行文化课的辅导或者测试等,这就使得体育大课间活动变得空壳化,存在空喊口号的现象,形式主义盛行,并没有真正落地。很多学校只是在时间上严格履行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要求,但是对活动并没有进行细致的规划和详尽的安排,学生并不能进行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对大课间时间并不能很好地利用,让学生放任自流,不但达不到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最初目标,还很容易导致学生在混乱的活动中出现意外,这种大课间的组织形式疏于监管,并不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形式主义是小学体育大课间活动推行的巨大阻碍,亟待解决。
(二)组织与管理难度大
这里所提到的组织管理难度大,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大课间体育活动缺乏体系化。由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教学理念是近几年提出的,仍然处于实践和摸索的阶段,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活动内容、组织形式、质量保证和效果评价追踪,都没有明确的参考和更多先进的经验,缺乏科学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管理,没有行为准则和规范,教师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自然就会无从下手,难度较大;另一方面,大课间体育活动师资人才配备不足。大课间是不同于传统的体育课程的,体育教师无法对所有的学生进行管理,这就需要班主任教师监督和带领好自己班级的学生,进行针对性和全面化的管理,但是对体育活动方面的知识,这部分教师是缺乏的,他们给予学生更多的是陪伴,而无法引领和教导,因此在活动的过程中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严重影响大课间活动的实施效果,对学生的管理相对困难。此外,很多体育教师专业水平有限,无法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进行创新的设计规划,这都为大课间的组织管理带来了阻碍。
(三)体育活动缺乏创新
以往为了便于大课间的开展,通常安排学生进行课间操或者是慢跑等简单形式的活动,此类活动便于组织,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没有什么难度,对体力等也没有较大要求,但是在这样的活动下,可以看到很多学生渐渐地动作走形,以各种理由申请休息,产生了极大的厌烦情绪,面对这样的形势,不难看出体育活动过于单一枯燥。并且体育教师对当下学生的兴趣点掌握不足,对新体育项目和热度高的网红体育项目不够了解,不能让大课间很好地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匹配当下社会的体育发展动态,缺乏创新和创造性的思维,这样的大课间活动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丰富体育活动的内涵,没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让每个学生在大课间中都能找到自己心仪的活动项目,得到很好的锻炼。
三、 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设计原则
(一)体育艺术2+1原则
所谓的“体育艺术2+1”的原则是由教育部主导出台的一种落实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方针,更是能够推动小学体育教学工作以及推动大课间改革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教育工程和教育课题。2+1顾名思义是要求小学生掌握两项体育技能以及一项艺术特长。大课间体育活动不单单是对身体素质的强化,更应该是对情感、心理和艺术水平的升华,只有在这一主基调的影响下,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通过体育与艺术的融合,能够更好地丰富大课间活动的内涵,为大课间体育活动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
(二)因地制宜原则
因地制宜原则是构建特色大课间体育的良方,因地制宜才能更好地匹配学生的发展需求,结合学校以及当地的特色,打造富有创新性的、地域性的体育活动,形成独特的大课间体育文化。可以借鉴本地的传统或者著名的体育项目,民间体育项目和竞赛类体育项目都可以融入其中,做到因地制宜地发展。除此之外,因地制宜还有另一层含义,就是要合理地利用和规划场地。随着大课间活动形式和内容的不断丰富,对活动场地和活动器材等都会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是小学的场地和器材必定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教師合理地进行活动的场地使用规划和时间安排,最大限度地提高场地的使用率和活动的高效性,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有序开展,真正做到因“地”制宜。
(三)寓教于乐原则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初衷是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帮助学生变得阳光,同时强身健体,但是大课间并不是一味地玩耍和游戏,要让学生在更轻松活泼的游戏和活动氛围中,掌握体育知识,获得体育能力的提升,甚至培养一项体育爱好,深入钻研体育技巧。通过大课间活动组织,让学生体验不同的体育项目,了解不同体育项目之间的关联和不同的技巧等,对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学到更多的体育知识,同时体育大课间活动很多都是集体活动,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小摩擦等事件,教师更可以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等,为大课间体育带来更多的边际效益。
(四)科学有效原则
科学有效是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持续推行的关键抓手,科学有效是说大课间体育活动要有依据,一方面是要有理论依据作为支撑,不能盲目地为学生进行活动设计和安排,要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年龄特征进行活动计划的制定,避免强度太高,给学生造成负担,也防止强度太小,达不到体育锻炼的目的,活动的内容也要便于学生学习掌握,这样学生才更容易接受;另一方面要有实践的基础。教师可以积极借鉴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和实践成果,或者也可以自行进行短期测试,在实践的积累下,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进行更合理的安排,同时实践出真知,也能更好地进行体育活动的修正,打造真正适合学生的科学有效的体育大课间项目。
四、 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对策分析
(一)科学制定方案,提升活动质量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时长一般是30分钟到1小时,这么长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单一的体育活动是不现实的,因此要对大课间时间进行充分规划,使时间得到合理的应用,让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大课间的活动,匹配学生的体育锻炼需求和缓解学习压力的心理需求。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制订科学合理的活动方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选择,对包括活动场地、活动分组、活动器材和活动时长等进行细致安排,更好地提升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质量。
其一要合理安排大课间的活动时间分配,要做到充分利用并且收放自如、松紧结合。可以在大课间时,安排集体活动课间操和自由活动时间,让学生根据兴趣自主支配,保证学生在充足的时间里进行不同种类和形式的体育项目锻炼。比如,课间操的时间就可以安排在10分钟左右,带领学生完成简单的热身,能够更好地进行后续的体育项目活动,其余的时间交给学生自由安排,可以完成乒乓球、羽毛球和跳绳等不同的体育项目,自由分配剩余时间,这样的时间安排就会变得既自律又自由。
其二是要选择合适的活动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活动选择,进行不同的大课间活动规划,每日的大课间活动都可以有侧重点,每日可以有一个或两个不同的重点推荐活动项目,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活动,进行历史背景介绍和专业技巧指导,也可以举办比拼等,使每日的活动都有侧重点,有新意,更可以每周开放不同的特色体育活动,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期待值。同时也可以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大课间活动,每个班级自选活动项目,合理利用大课间时间,这时就可以充分利用教室场地,安排一些棋类和牌类活动,让学生不但能够得到身体的锻炼,更能强化思维,活泛大脑。
其三,要做好人员的工作分配,完善后勤工作。在组织大课间体育活动时,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大课间活动指导小组,对制订详尽合理活动方案、宣传落实活动计划、活动组织和实施、应急预案管理以及效果评估和反馈的全流程进行把关,责任到人,将大课间体育活动落细落实,全体师生参与,避免形成体育教师或者班主任教师全权负责的错误概念,为其带来巨大的管理压力,影响大课间活动的实施效果,保证大课间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强化组织管理,健全评价体系
管理和评价是大课间体育活动顺利进行的两大核心内容,只有做好这两个工作,才能促进大课间体育活动方案的推进,提升大课间活动的效果,不断推进大课间体育螺旋向上式的发展和进步,达到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强化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体育能力、促进学生个人发展和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最终目的。
首先要强化组织管理工作。一方面是加强活动组织层面的管理,建立完善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管理制度,其中应该包括大课间活动的要求和规范,更要搭建大课间活动的组织和管理队伍,进行合理的大课间活动规划设计和全流程的管理把控,还要完善相关的体育场地规划修缮以及体育用品的配备分配与管理。最后要召开培训会和动员会等,进行大课间活动的辅助工作。另一方面是要加强活动参与层面的管理,首先,要对学生参与的体育活动内容进行管理,对学生或者班级自发举办的大课间活动可以实行准入制,先报备,评估其适当性和价值性,高效利用大课间时间。其次,在大课间时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参与情况,包括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安全性等,以便做到及时完善和反映。
其次要健全评价体系。通过评价能够发现大课间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修正,同时也能够激励各个班级和学生更积极地加入大课间活动中来。首先,可以成立监督评价小组,从不同的角度,比如活动内容的设置、活动参与度、学生的表现、班级的出勤率等,对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进行打分评比,记录优缺点,不断进行创新和改革,在每学期末可以根据打分情况进行公示和表彰活动,评选出优秀团队,提高大家参与大课间活动的热情,形成良性的竞争。其次,可以举办大课间活动中体育项目的竞赛,检验大课间活动的成果,比如,可以举办跳绳比赛、棋艺比武或者是羽毛球、趣味篮球等竞赛,评选出学校范围内的体育明星。提升大课间活动的趣味性和关注度,同时也能够得到大课间活动的效果反馈,为后续的大课间活动设计提供思考。
(三)发展特色体育,打造体育文化
现如今是创新型社会,大课间体育的发展也必须要不断地创新,要想让大课间体育更有价值,更加高效,打造学校特色的体育项目,传播具有特色的体育文化势在必行。每个学校都有相对较强的体育团队,会选派参与高校范围内的比赛,这些优质的体育项目就可以作为大课间体育中重点宣传的品牌项目,另外,每个地方都有自己地域多少年沉淀下来的体育传统项目,也可以融入大课间体育中,在打造特色大課间体育项目的同时,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首先,要打造本校的特色大课间体育活动。这种特色活动有两条路可以走,第一条路是进行单纯的活动形式的创新,比如前文提到的“体育艺术2+1”模式,可以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增设街舞、华尔兹舞、武术、太极或者啦啦操等不同艺术形式,拓宽体育的外延,让大课间体育活动真正做到百花齐放,在每个学期末,也可以在大课间时组织学生上台进行表演,营造火热的活动氛围。第二条路是依托具有传统特色的古早体育项目,开辟一条新的大课间活动道路。让学生更加了解地方的特色,走进自己的家乡,热爱家乡,弘扬和发展家乡的传统体育项目,比如杭州著名的抖空竹,用简单的钓鱼竿就能操作,活动用品易获得,难度系数不高,也没有什么危险,很适合在大课间的时候进行。除此之外,一些钻长凳、滚铁箍、掼春子、踢毽子、跳人马等非遗体育项目也可以融入大课间中,让大课间体育活动更有价值。
其次,千篇一律的大课间体育项目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大课间活动归根到底是为学生服务的,因此,可以通过借助微博、抖音、小红书、哔哩哔哩等学生感兴趣的平台,了解学生关注度高的体育活动,选择合适的纳入大课间体育安排中,吸引学生参与。也可以向学生征集大课间活动意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设计具有创新性的、富有特色的大课间活动项目,进行“我是小小设计师”的投稿活动,选出新颖的游戏项目,教师和学生对大课间的安排,其出发点和兴趣点都是不同的,可以进行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使大课间活动更加地与时俱进,达到更好的活动效果。
(四)挖掘教学资源,拓宽教学阵地
体育教学不同于文化课的教学,它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和选择性,不像文化课每晚通过作业进行知识回顾,通过文字形式进行静态的知识展示,通过努力提高成绩,而体育课程的教学是动态的,没有非常固定的教学和考核内容,甚至因人而异,因身体素质或者天赋不同而异,因此对教学资源的选择就尤为重要,为学生提供更有趣味性和专业性的教学内容至关重要。
首先,大课间活动不一定非要进行室外的活动内容,为了达到更好的活动效果,可以定期将活动场地转移到室内,带领学生借助智慧化的教学手段,观看重要体育赛事的视频或者特色体育活动的讲解。比如,在冬奥会期间,就可以安排学生观看冬奥会体育赛事的直播,让学生通过观看学到更专业的体育技巧,同时为我国的奥运健儿加油助威,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对一些有体育天赋的学生,也会产生成为职业运动员的想法,为我国的体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此外,通过视频观看大课间体育项目讲解时,会比教师的动作展示更加标准,动作分解更加细致,同学观看会更加直观,有更好的活动体验和安全保障。
其次,要不斷地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阵地,不只是校园,在做好准备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室外的活动,开阔学生的眼界,带给学生新奇的体验,比如可以到大型的体育场馆进行比赛观看,可以到健身房进行健身设备的体验,也可以到周边的花园或者景点进行爬山、有氧跑等种类更丰富的体育运动,为学生提供崭新的学习氛围,拓宽学生进行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阵地,让小学生有更多新奇的大课间活动体验,更加积极地参与大课间的活动。
五、 结语
综上所述,发展小学大课间体育任重而道远,需要结合当下的教学背景和状况不断地进行完善和创新,要坚持科学方案、组织管理、文化特色和丰富资源并行,打造充满趣味性和实用价值的高效大课间体育活动,希望文章的研究内容能够为小学体育大课间的推行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理论价值。
参考文献:
[1]蒋一冰.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分析及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7);107,109.
[2]陈云芬,裘言辉.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以螺溪小学为实例[J].新课程(上),2018(8):26.
[3]孙小亮.哈尔滨市中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D].北京:首都体育学院,2014.
[4]黄雅雅.泉州市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分析[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7(2):108.
[5]郑好.武汉市城区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牡丹江:牡丹江师范学院,2019.
[6]俞云杰.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及对策探讨[J].体育风尚,2020(6):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