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指导写作的教学实践探讨

2023-05-30杨凯

考试周刊 2023年15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写作初中语文

作者简介:杨凯(1972~),男,汉族,甘肃榆中人,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和平中学,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摘 要:群文阅读是一种紧密结合教材展开多文本阅读赏析的教学方式,文章通过分析群文阅读概念及其与写作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群文阅读在指导写作方面的重要价值,最后提出在群文阅读中指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学习写作技法、锻炼写作思想、建构写作语言、提升思想认知的教学策略,意在有效提高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利用积累丰富的经验,不断写出情节波澜、引人入胜、跌宕起伏的佳作,实现“阅读与写作比翼齐飞”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语文;群文阅读;写作;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15-0019-05

一、 引言

阅读与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两座大山”,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有着高标准要求,在阅读理解以及写作过程中需要学生运用多方面能力,全面激活对所学知识的记忆;且新一轮课程改革也从思想层面对学生发展做出新要求,因此,要在扎实、深度掌握知识的同时,给予有效的交流、科学的写作练习方式实现语文知识内化,使语文教学难度进一步降低。基于此,提出群文阅读概念,将主题相同的优秀文章整理成合集,可以在短时间内高效阅读、掌握知识;而结合群文阅读展开对应写作训练,能使学生写作能力有更丰富的锻炼机会,不断推动学生语言逻辑思维的发展,积累更丰富的素材与写作技法,提高写作深度、丰富写作情感。为此,探讨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指导写作的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二、 群文阅读及其与写作的关系

群文阅读即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新兴阅读教学实践方式,其是指师生围绕一个或多个具有开放性以及可议性特征的话题,将话题作为核心线索构建具有整体性特征的“理解结构”,充分发挥师生的智慧,实现智慧共享,最终由集体共同完成文本構建,达成某种共识。群文阅读属于非孤立式阅读教学方式,在阅读赏析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拓宽学生视野、开阔学生思路,使其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更好的培育。

群文阅读与写作之间存在相互关系,阅读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认识、分析、理解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散思维的一项知识性活动,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符号通过记述描述事物、传递信息、表达情感、沟通交流的一项创造性活动,因此,两者相互区别;但群文阅读中可以积累大量写作素材、掌握语言表达技巧、了解文章结构设计以及写作方法的具体应用实践,大量阅读可以为写作奠定更牢固的基础,而写作过程中不仅要运用语言文字符号,也需基于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才能保证表达准确,从而反作用于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因此,两者相互促进。由此可以看出,群文阅读教会学生如何读书,写作教会学生如何运用语言,两者之间密不可分。

三、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指导写作的价值

(一)对学生的价值

1. 拓宽视野

语文学科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应鼓励与引导学生涉猎更多领域的书籍,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量,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但在以往教学中,阅读材料或作品主要来源于教材,束缚学生的思维。而群文阅读教学对学生最有利的价值则是拓宽视野,可以拥有丰富的阅读文本,在各类作品中锻炼思辨能力,为写作奠定良好的能力基础。

2. 提高阅读速度

快速阅读也是初中生需要掌握的技能,以往以教材文章展开阅读教学时,过于侧重内容的分析,忽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锻炼,群文阅读是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的过程,需要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多篇文章的阅读,因此,能够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而正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中所述,快速阅读对写作也有积极作用,阅读量的多少是实现佳作创作的必要条件,而写作水平也是阅读水平评估中的充分条件,日常时间有限,若想实现大量且有效的阅读,学生必须具有较快的阅读速度,不仅要快速完成文字阅读,也要掌握关键信息、主要观点、文章脉络等,群文阅读教学正为此提供了机会,是培养学生阅读速度的重要途径。

3. 掌握更多素材

群文阅读以话题为核心,教师通常会结合教材中的某个话题精心选择文本,虽然阅读合集当中所有文章的话题一致,但在内容表达、写作技巧等方面存在不同,为学生提供更多可积累素材,避免写作过程中缺少与写作主题相契合的素材或素材过于陈旧等问题。例如,在针对“坚持与成功关系”主题进行写作练习时,学生可以引用群文阅读中积累的新素材,如以在2008年四川地震失去双腿的“最美舞者”廖智的事迹、马克思坚持理论研究40年成就《资本论》等为素材。

4. 直观感受文学的表达

在群文阅读中学生有更多机会直观感受文学中的语言表达方式,如讽刺、幽默等,掌握如何从讽刺、幽默等角度完成人物刻画、情节叙述、议论分析的方法,使文章既有深度也有吸引力。单纯从写作来看,其是一个结构建构的过程,文章里人物态度、想法的变化对情节有着推动作用,天气与时间的描述具有营造氛围的作用,叙事文当中的高潮与转折、主角与配角的刻画,均需要学生合理地捋顺逻辑逐步建构。而群文阅读的本质则是集中、结构化呈现文学表达的一种方式,学生直观地感受,在文学中遨游,发现语言的秘密,掌握更多写作技巧。

(二)对教师的价值

1. 丰富阅读量

从群文阅读的内涵可以看出,集体建构达成共识需要师生的共同参与,教师不进行仔细、完整的阅读,无法形成全方位认知与准确理解,既无法指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掌握其中写作方法,也使群文阅读教学失去意义与作用。因此,在群文阅读中,教师既是教学工作的实践者,也是阅读者,通过大量阅读,不断丰富写作方法,掌握更多理论,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好的指导,也自觉地更新理念,结合学生需要不断进行教学模式的改进。

2. 优化课堂结构

群文阅读教学需要在一节课内完成多篇文本的阅读,如果仍按照以往模式,教师主讲,详细地分析文章内容,时间不充足,也使学生失去建构主体的地位。因此,群文阅读教学强迫教师必须“让学”,即让学生自己读、自己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语文课堂的综合性与实践性愈发突出,更好地对学生语文能力进行培养。

四、 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指导写作的教学实践

(一)从群文中积累素材,丰富素材储备

初中生人生经历有限,加之日常疏于积累,经常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素材不足、相同素材反复应用、应用陈旧素材等情况。而语文课堂教学因时间与空间限制,在丰富学生实践上不具备先天条件,但群文阅读教学可以引导学生挖掘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在群文中积累多样素材。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共6本,其中包含150余篇课文、40余首课外古诗词,体裁丰富、贯穿古今,从中可以选择多样群文阅读主题,而以每个主题为核心选择相关文本形成阅读合集,写作内容以及作者的生平事迹都将成为学生写作中的有价值素材。

1. 案例一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曹操的三首诗,分别为《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将其组合在一起,对曹操创作的诗歌作品进行探究,深刻感受杰出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的精神世界。曹操的诗歌主要写时事或表达理想,《观沧海》主要写行军途经碣石时的观感,《龟虽寿》主要写取得战争胜利后的思想活动,两首均与时事有关;而《短歌行》以表达理想为主,其主题为求贤,其中“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诗句直接抒发出求贤若渴的心情,希望通过广纳贤才成就大业。由于兼具军事家、政治家的身份,曹操艺术风格的主要特点则是朴实无华、直抒胸臆,但又有久经沙场、坐镇指挥的沉雄气韵;且因见惯生死,诗歌的情感基调又具有慷慨悲凉特色。以上素材均可以作为学生议论文写作、记叙文写作的素材。

群文阅读后的写作练习中,很多学生引用《观沧海》诗句,在以“大海”为主题的写作练习中,学生利用“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描写对大海的向往;利用“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描写大海的壮阔,对祖国雄伟壮丽河山的惊叹。在以“成功、胜利”为主题的写作练习中,有学生引用诗句作为结尾:当有志者面對自己艰苦奋斗获得的胜利时,当心胸豁然开朗时,当即将完成夙愿时,耳边就会想起曹操那气势磅礴的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 案例二

初中写作以记叙文为主,学生需要大量情感类素材,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背影》后,可以以“父爱”为主题展开群文阅读,丰富学生此类素材的积累。文本选择有阎连科的《打》、成健的《指尖上的父爱》,三篇文章抒写了父爱的三种表达方式。《背影》展现含蓄的父爱,《打》展现严厉、深沉而伟大的父爱,《指尖上的父爱》展现深沉无私的父爱。群文阅读结束后,在以“父爱”为主题的写作练习中,有学生将阅读中文章作为素材用于作文开头,“父爱,是朱自清父亲为远行儿子艰难的一攀;父爱,是阎连科父亲为儿子成长迫不得已的打;父爱,是成健父亲向儿子传递爱的手指……”

(二)从群文中学习技法,融合零散知识

在群文阅读过程中选择写法相同的文章,将抽象的写法知识以不同的形式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写法的应用,进而激发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将以往课堂上学习的零散知识整合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实现融会贯通,更扎实地掌握写作技法。目前,从对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分析来看,整体上按照同类整合的原则编排,每个单元的文章为相同主体,如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以让历史星空光辉灿烂的杰出人物为主题,收录《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回忆鲁迅先生》《孙权劝学》四篇文章,课文中有出色的描写人物的手法,且每篇文章手法均有所不同,《邓稼先》运用对比引用手法、托物言志手法、回忆手法,《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运用夹叙夹议手法,《回忆鲁迅先生》运用倒叙、侧面描写手法,《孙权劝学》运用语言描写、侧面描写手法,结合文章主题与写作技法组织群文阅读,让学生掌握深入了解描写人物的写作方法。

以《回忆鲁迅先生》为例,群文阅读中选择郑振铎的《永在温情》、曹白的《写在永恒的纪念中》、林语堂的《悼鲁迅》,基于相同的人物让学生体会不同作家运用侧面描写手法写作时的具体表达,更全面了解侧面烘托技法的应用。并在阅读教学结束后,组织学生运用侧面烘托手法进行人物描写练习。

佳作一:去年我的成绩不稳定,忽上忽下,上课不想听讲,下课不想写作业,敏感的爸爸观察到了这一点,他想着各种办法教育我,让我对学习产生兴趣。记得在一个中秋节,爸爸带我到小花园,看到树叶一片片往下掉,爸爸捡起一片树叶对我说:“春天,树叶开始发芽;夏天,树叶为人们遮阴;秋天,树叶掉落;冬天,树叶死去。”树叶冬天死去春天活过来的顽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件事鼓励着我,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积极努力,最近的考试取得了理想成绩。通过这段经历让我明白一句话:“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佳作二:除了父母,在学习期间我们每个人最熟悉的人则是老师,我的老师也在我记忆最深处留下了深刻印记。记得那是一次公开课,学校领导与老师来听课,上课铃声响起后,我在自己的位置上端端正正地坐着,等待老师上课。但过了好一会儿,老师仍没有来,这么重要的日子怎么能迟到呢?同学们议论声响起:“是老师遇到什么紧急的事情了吗?孩子生病了?路上遇到事故了?但老师以往从没迟到过啊!”还记得上一段时间老师生病了,脸色苍白,整个人没有精气神,十分虚弱,校领导和班级学生都劝老师不用陪我们上自习,回去休息吧,但老师说:“钟声就是命令,要对孩子们负责,他们马上要初三了。”因此,同学们更加担心了。

(三)从群文中锻炼思想,提高写作深度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在编排中考虑主题类型是否相同,但即使是同为爱国情怀、亲情碰撞等主题,其内容的具体表达和思想也有所不同。而写作过程中,全文思想是文章的核心,所有写作方法的应用、文章结构的设计、语言的精巧运用都为表达思想而服务。因此,从思想角度出发,在群文阅读教学中选择表达思想相同的作品,但相同思想在不同作者笔下也有不同表达,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相同与不同,使学生的认识从感性上升至理性,并在思考与认知过程中产生自己的理解,从而学会在写作中深刻表达思想与情感。

以“乡愁”主题为例,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的多篇诗歌均与乡愁有关,如《渔家傲·秋思》,在教学后可以选择同类型诗歌进行群文阅读教学,选择诗歌有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杜甫的《春望》。均为表达乡愁的诗歌,但每首诗歌在表达思想方式上又有不同,《渔家傲·秋思》是范仲淹在镇守西北边疆时身处军中时的感怀之作,通过白描的手法先对边塞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景象进行描写,抒发作为边关将士的壮志难酬以及思乡忧国之情。《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王维以游子身份表达思乡怀亲之情,诗歌中先描写自身独在异乡为异客时生活孤独凄然,从而引发思乡之情,加之佳节良辰思念倍增,王维对乡愁的表达含蓄深沉、曲折有致、朴素自然。《春望》是杜甫在安史叛军进攻长安后创作的,面对国家破败的景象进行一番兴衰感慨,从而产生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全诗情景交融,所表达感情深沉,在思家之忧基础上,也上升到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感层面。由此可以看出,乡愁的产生原因不同,诗歌在表达以及描写上也存在差异,《渔家傲·秋思》以及《春望》当中均从景色出发展开描写,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先描写自身的状态,使学生从不同层面感受与认知乡愁,对乡愁的理解也并非与家人分开或离开家乡产生的思念,它是一种复杂的情感。在以乡愁为主题的写作中,应层层递进,不断加深思想情感的表达,才能使文章的情感丰沛、感人至深,而不是干瘪文字的堆砌。

(四)从群文中建构语言,精准生动表达

初中生写作过程中经常反馈可用语言少、表达不够准确、频繁出现词不达意等情况,导致文章不够生动,无法给人深刻印象,且用词过于简单,缺少文采。如有同学写作练习中描述与同学去杭州西湖旅游的场景:“西湖周围树木翠绿,我们去的那天阳光充足,让人十分温暖。”表达上缺少逻辑与文采。因此,在群文阅读中也要指导学生建构语言体系,提高写作中表达的生动性、形象性、准确性。

1. 案例一

将修辞手法相同的文章组合在一起,让学生全面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并在群文阅读结束后组织学生仿写练习,不断强化语言运用技巧。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三峡》为例,虽然为一篇文言地理著作,但作者受南朝文风的影响,作品中融合骈文,以并提这一特殊的修辞方式描绘三峡,使全文结构紧凑、用词简练、生动形象。先让学生了解并提是将原本写为两个短语或句子的话合并成一个,将成分相同的语句放在一起,并提又可以称为“合叙”,但表意上仍然以两个短语、句子组合关系分别承接。在文章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一句中亭午与夜分是完全不存在的时间,而曦、月也属于两种现象,联合起来理解无法解释,真正含义是: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群文阅读节选诸葛亮《出师表》中含“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段落、《孝经·广至德》中含“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段落、贺敬之《回延安》、魏巍《路标》。在阅读中让学生品味并提手法的运用,如何使语言表达精练、形象、生动。阅读教学结束后让学生仿写,通过实践掌握并提手法的精髓,其中去西湖游玩的同学写道:“娇美的西湖,阳光照耀在水面、水鸟在水中嬉戏,金灿灿的光景下湖面上泛起涟漪,美不胜收!”可以看出,修辞手法的应用使文章更加生动,利用文字将美的画面呈现,用词准确、扣人心弦。

2. 案例二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炼字”,即在写作中提高用字、用词的准确性,使表达更加精准,文字看似普通平常,但实则经过精心巧妙的设计,字词逻辑结构合理,使描述得当,仿佛画面置于眼前般。群文阅读中选择与初中生认知能力、理解水平相符的文章,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沁园春·雪》教学结束后,选择毛主席诗歌《忆秦娥·娄山关》《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两首诗歌均与《沁园春·雪》相同,同为气势雄壮、豪放风格的诗歌,但在表达上明显不同,《沁园春·雪》中为展现出豪放、气势磅礴,毛主席运用千里、万里等词语描绘北国雪景;《忆秦娥·娄山关》中借助景色的描写表达不怕困难的豪情壮志,运用西风、鸣雁、霜花、晨月等词汇,使景色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中通过环境形势的恶劣,表达人的壮志豪情,运用“漫天”“高山”“迷漫”等词汇更加直观形象。

因此,群文阅读中让学生有意识地找到文章中用于描写、抒发感情的关键词汇,细细品读与推敲,逐渐根据自身用语习惯完成语言体系的建构,将大幅提高写作质量。

(五)从群文中提升认知,构建健康价值观

语文是工具性学科,但也肩负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思想、价值观的作用,群文阅读中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优秀作者的文章与作品,深受其中传递积极思想的洗礼与熏陶:一方面,使学生不断提高写作深度;另一方面,也引导学生强化认知,纠正错误思想,形成健康、正确的价值观念。

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例,该部分的主题为“理想信念”,收录《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怀疑与学问》《谈创造性思维》《创造宣言》四篇课文,内容有针砭时弊、阐释公理正义,也有谈论学术、讨论创造的意义,总之,单元内每篇文章都有思想的光芒在闪烁,学习过程中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加深学生对人生、发展、社会的理解与思考,是引导学生构建价值观的重要契机。完成单元学习后,同样以“理想信念”为主题组织群文阅读,选择作品有王海桐《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徐连祥《让理想转一个弯》、谷声《山路弯弯》、俞敏洪《相信奋斗的力量》,其中《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与《让理想转一个弯》的阅读与分析可以让学生明确每个人都应该有理想,它是奋斗目标、努力方向,也是支柱,要相信每个人都有神奇的力量,坚定地朝着理想前进,给你的回应将会愈发强烈;《山路弯弯》的阅读与分析使关于理想的探讨加深一个层次,不仅要树立理念、坚定信念,还要为理想付出努力,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向理想前进;《相信奋斗的力量》强调在实现理想过程中应努力奋斗,从理想的形成到付诸实践、坚持到最后则是信念的坚守。通过本次群文阅读学习学生对如何实现自我理想有了更深刻的认知,纠正一部分学生不劳而获、好逸恶劳的错误价值观念。

五、 结语

综上所述,精心设计群文阅读教学方案,立足教材从多层次、多角度寻找主题,不断丰富群文阅读素材,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指导学生写作,在群文阅读过程中积累丰富素材、掌握更多技法、有效锻炼思想、完善语言建构、提升思想认知,突破写作教学的难题,使学生写作质量、写作能力切实提高,写出内涵深刻、感情充沛的文章,进而构建高效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赵晓鹏.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求知导刊,2021(35):45-46.

[2]余小霞.他山之石可攻玉: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指导写作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1(8):78-79.

[3]米银霞.初中语文智慧课堂运用群文阅读提升写作能力[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15):13-14.

[4]晏晨.閱读写作比翼飞:推进群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9):127,24.

[5]许燕娃.初中语文群文阅读与写作结合教学研究[D].合肥:合肥师范学院,2021.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写作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