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阶段语文作文教学难点与优化策略分析

2023-05-30张文凤

考试周刊 2023年15期
关键词:写作思维作文教学初中语文

作者简介:张文凤(1989~),女,侗族,贵州三穗人,贵州省三穗中学,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摘 要:作文是以文字形式表达自身观点和见解的重要手段,是语文教学中的核心内容。相较于小学时期,初中阶段作文要求往往更严格,不仅要保证基本的严谨性和规范性,还要注重形式的多样化,思想的深入化。然而,作文教学过程缺乏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自身缺少生活和思想的积累,导致在实际写作时,经常出现行文松散、内容空泛、思想表达不显著、文字表述不清晰等问题,整体教学成果不尽如人意。面对如此困境,要求教师必须及时更新观念,持续探索更为科学的作文教学策略,逐渐带领学生走出写作困境。对此,从当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基本要求着手,分析了实际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并从主体作文能力培养、写作思维训练、写作开放性等层面提出了一定优化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写作思维;作文命题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15-0024-05

作为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基础学科,语文课程十分重视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其中作文教学占有绝对地位。从实用层面来看,作文教学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学生考试、升学;从深远层面来看,作文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题,自由表达内心所想,精神价值显著。然而,写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脑力劳动,具备创造性、综合性等特征,需要学生从素材收集、立意设计、文字创作、作文修改等方面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但从目前初中学生写作情况来看,依然存在一定程度的词汇重复性使用、主题思想不显著、作文层次不清晰、文字表述不正确等问题,甚至还有极少学生面对写作束手无策,很难找到切入点。究其原因,除了学生自身知识储备较少、文字应用不敏感等问题,主要在于教师自身缺乏重视,日常教学存在选材模式化、目的错位化、指导浅层化等问题。为此,有必要围绕初中阶段的作文教学工作,对其中的难点和优化策略进行分析。

一、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要求

现阶段,对初中学生作文教学的相关要求主要体现在“质”和“量”两大层面,其中“质”方面,十分重视学生作文的能力和思想表达,给教学工作提出了科学化要求,也确保了每位学生都能学会写作。“量”方面,则重点对作文的实际训练数量、次数以及实际速度提出了最低标准,整体更加弹性化。

(一)“质”层面

一方面,降低作文门槛,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写作。受传统思想影响,学生作文立意要求都比较严苛,不允许出现负面内容,或者在作文水平方面要求过高,导致学生一写作就会害怕,担心自己写不出与教学要求相符合的文章。即便是写出来了,空话和套话现象也比较严重。在新课标下,要求学生作文应该情感真挚,充分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所以需要教师鼓励学生敢想敢写,消除写作的不可逾矩感,打破思想禁锢,轻松跨进作文的门槛当中。另一方面,注重开放和创新。即要减少内容和形式的限制,使学生顺其自然,写自己想写、喜欢写的内容。同时注重自我表达,学会站在生活的角度上体现自身个性,并从生活和学习经验中确定立意,减少写作束缚。此外,还要注重学生作文基础技能和实用写作技能的强化,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写出合格的作文。比如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字词能正确应用,句子不能有语病,还要能写基本的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能达到各体裁的写作要求,比如议论文要有理有据、说明文要完全讲清楚等。此外,还要能够根据学习和生活的具体需要写出日常应用文,即要保证内容准确、文字表达清晰、条理层次划分明确等。

(二)“量”层面

对作为“量”的要求,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7~9年级学生,每学年至少开展14次作文,其他形式的练笔必须大于1万字,同时能在45分钟内完成超过500字的习作。尤其是其中练笔的字数要求,不仅有所限定,还具有极强的灵活性,有效增加了作文教学的可行性和实操性。另外,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500字以上的习作,对时间和数量同时做出了限定,更进一步明确了作文教学的基本方向。

二、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难点分析

(一)作文教学忽视学生主体性

在现实作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极易被忽视,部分教师习惯在学生正式写作之前直接提出具体要求或建议,未完全考虑学生兴趣、作文水平等因素,从而导致学生写作思路经常跟着教师的引导走,从而被限定在框架当中,致使最终作品索然无味,缺乏新意。甚至还会渐渐导致其写作意愿丧失,将作文视为负担和压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命题新意不足,忽视主体写作热情。在作文教学题目拟定中,部分教师以教材单元作文要求为核心布置题目,有些则比较随意,比如寒暑假后开学就布置一个类似“我的寒/暑假生活”,三月学雷锋月就布置关于做好事的题目,十月就布置爱国主题写作,单调且具有重复性,难以真正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另一方面,过于强调立意,忽视主体写作个性。受传统“以文载道”思想的影响,部分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基本都要求学生选择具有积极意义的题材,要尽可能积极向上,不体现消极情绪,并强调要实现作文主题升华。这就导致学生写作普遍以友谊颂扬、山河热爱、自然赞美等为主,不敢表露自己的真情实感,即便有些学生在文中提到小的烦恼,结尾也要给其加上一个积极的总结,久而久之就使得学生作文中总是含有大量成人性的语言,不利于其创造性思维发展。

(二)作文教学忽视思维训练

写作是一项创造性的过程,个性是其灵魂所在。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学生作文依然缺乏个性和创造性,人云亦云现象较为显著,缺乏自身情感的流露,也不注重个性张扬。从其原因来看,主要在于教师本身作文指导形式较为单一,不重视学生的个性化特点,比如直接告知學生景物描写的框架;记叙文必须达成的六大要素;议论文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终结尾再写什么等,整体缺乏对学生情感表达的引导,使得学生作文基本通过名人警句、人生哲理等进行观点阐述,没有情感和个性,同质化问题较为突出。

同时,受教师传统作文指导方法影响,学生思维模式普遍单一,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基本是为写作服务,大多数作文都是受既定框架支配,能动性和自主性比较缺乏,不敢将思维扩展到更多方面。比如在其意识中,弯月只能像小船,圆月只能代表团圆;虎狼都是凶恶的,狐狸总是狡猾的,绵羊总是温顺的等。这些现象、事物在惯性思维的影响下,基本已经成为定论,学生也很少对其做出进一步思考。

(三)作文教学忽视科学评改

评改是作文教学中的核心环节之一,是落实作文讲评的关键基础。但一直以来,作文评改都是由教师直接负责,学生只需看看评语,很少会完全根据要求进行修改。这种评改方式本质上具有极强主观性,只代表了教师自身的见解,忽视了学生的意见,难以实现对学生作文水平的全方位评析。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作文评改本身没有标准答案,容易导致心理因素限制评改者的判断。比如刻板效应就容易限制评改者的判断,即一个写作能力本身比较弱的学生,教师在评改时就会在心里预设他写得很差。成年教师都难以克服刻板效应,对初中学生而言要公正客观地对待需要评改的作文更为不易,所以就导致很多教师将该项任务包揽在自己身上。另外,学生互评虽然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如果课时有限,就难以确保全班学生都能进行点评,并且无法给出明确的评改标准,导致学生互评只能表面热闹一下,难以实现深入学习。

三、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策略分析

(一)强调学生主体地位

1. 作文命题层面

①契合学生生活。作文命题应在契合学生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具体应着重寻找学生的兴趣点,围绕兴趣爱好拟题,以激发表达欲,使学生写作时能有话可说。比如学校每年都会开办运动会,每个学生对运动会的参与兴趣有所差异,甚至一些会在社交平台上通过几句话表达自身感受。为此,则可以拟出半命题“ 的运动会”,引导学生站在不同角度表达自己参与运动会的感受和心得。②自主拟题。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每个单元后面基本都有写作训练课,但其都是围绕一个宽泛的写作话题进行,要求学生以话题为基础自主搜集素材。素材搜集工作可以从多个层面和角度着手,但实际写作往往依赖于明确的主题,所以必须要求学生学会自主拟题。具体可以鼓励其借鉴教材中的文章题目,比如可以应用人或者物的名称进行直接拟题,诸如《风筝》《孔乙己》《藤野先生》《苏州园林》《珍珠鸟》等;也可以应用事件进行拟题,诸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观潮》《最后一课》《咏雪》《散步》《湖心亭看雪》等。

2. 写作指导层面

①激发写作兴趣。一方面,消除畏难情绪,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使其在内心深处明确,写作的本质就是心里怎么想就怎么写。对学生的作品,应多给予鼓励,引导其善于发现自身的闪光点,即便是文章中一句精彩的句子,一个适合的词语,都要圈出来给予赞美,最大限度地保护学生的写作信心。另一方面,注重写作情境创设,引导学生走出教室,探寻自然。比如基于课文内容进行写作拓展,如说明文《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等授课结束后,可以布置一篇类似“我的校园”的作文,要求学生以课文中的写作形式介绍自己的校园,在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外物的同时,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②注重素材积累。作文素材主要源于生活,需着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进行素材积累,如以日记、周记的形式记录身边的人和事,积极从社会、自然和课外活动中获取资料等。良好的写作能力依赖于充分的阅读吸收,所以也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素材积累,如开设专项阅读课、组织阅读活动,通过读美文、名篇的形式实现素材积累。③注重训练。写作能力的提升依赖于日常训练,即不限制写作范围,通过日记等形式记录心情、事件、感触等。当前学生善于应用互联网学习、社交,為此则可以利用微博、贴吧等平台引导学生日常记录自己的情思,以激发写作兴趣,丰富写作形式,并为学生创造出相互交流和创作表达的机会。

(二)开展写作思维训练

作文是学生将日常积累的各类素材通过整理加工之后形成的产物,这一整理加工过程本身就是一项思维过程。要使作文有所立意,表达准确,就必须拥有良好的思维方式,能针对客观事物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1. 建立反常思维

平常的思维形式极易引起人云亦云,缺乏自身独到见解,而在反常思维下,则能打破传统思维定式的影响,产生异于常人的看法,从而实现创新。在作文教学指导中,针对学生反常思维构建,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①针对过于宽泛的题目要从小处入手。一般宽泛的题目虽然可写空间较大,但却难以有效把控,极易发生内容空泛问题,所以就需从小处入手,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反映出大的主题。如“赞美祖国”这类十分宽泛的题目虽然发挥空间较大,涉及可写点较多,但对阅历和文化知识积累都相对薄弱的初中生而言,往往无从下手。对此,则可以引导其从小处入手,着眼于身边的变化,如居住条件得到了良好改善、交通运营日渐便利等,促使原本宽泛的主题转为细微表现。②针对过于平淡的小事进行大主题阐释,即跳出常规,在大环境下对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进行挖掘,找寻其中的道理,达到见微知著、因小见大的效果。

2. 建立发散思维

封闭性思维会导致学生写作被局限在传统思维模式中,不敢尝试创新,使得作品缺乏新意,立意苍白。而要改变这种情况就需建立发散思维,敢于打破固有模式。所谓发散思维,就是列出多种假设,提出多项解决方案。将其体现在作文创写中,就是从同一目标出发,沿着不同方向思考,尽可能让各类观点碰撞在一起,从中找出片面的、错误的、不合理的、异于常规的部分,从而确立属于自己的观点。比如以“水”为主题进行写作,可以从水的形态着手,写细流、写海洋、写江河,并从中联想到人的性格;可以从水滴石穿着手,联想到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可以从水流一往无前、奔流不息着手,联想到人生需要不断进取,追求理想;可以从波涛汹涌,联想到人生起伏不定,应正确看待成功和低谷;可以从水的形成过程着手,通过冰雪融化成水,水蒸腾成水汽,变成云朵,最后再次变成雨雪落回地面,写水的形成需要经过多方酝酿,人的发展也必然是在曲折艰难当中螺旋前进的;也可以从水的作用着手,通过滋润大地联想到人也需要和水一样,尽可能奉献社会,发挥自身作用,实现人生价值等。

3. 构建多元思维

人的思维普遍具有单向特征,然而世间万物都具有多元化特征。作用到写作过程中,就要针对主题,分析其中蕴含的多方面意义,在立意过程中学会转变思路,找到最适合的一项。以《曹刿论战》为例,在常规人物解读中,对曹刿的看法无外乎“卓识远见”,对鲁庄公的看法则是“鄙”,但通过仔细分析,则能看出其中还有更多层面的内涵。比如站在领导角度,鲁庄公本人善于礼贤下士;站在人才角度,曹刿身上具有良好的毛遂自荐意识和精神;从社会风气看,当时社会普遍较为清明,君和民相处较为融洽。所以只有真正建立多元思维,站在多个角度分析主题,才能写出完善且立意深远的文章。

(三)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1. 命题面向全体学生

初中学生个性化特征较为明显,兴趣爱好、知识水平呈现出一定差异;即便是同龄人,男生和女生之间往往也存在不同爱好;就算是同性别学生,喜欢的题材等也都存在一定差异;并且针对不同作品,不同学生也会产生不同看法。这种差异性往往会体现在写作过程中,所以作文命题应面向不同学生,涵盖众多信息,以便学生根据自身理解寻找入笔角度。以“路”这一主题为例,看似只有简单的一个字,但实际上却包含大量信息,比如学生可以围绕人生之路进行写作,或对自然界的路进行描写,再或者基于路的变化体现出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裁方面,可以写成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等,整体角度众多,能确保学生有话可写。

2. 作文评改注重全面性

作文评改包含对作文的修改和评价,实际开展时应特别突出学生主体性,引导学生参与到批改活动中。具体开展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从最简单部分入手。为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在指导作品评改时,还需从最简单之处着手。比如检查作文格式是否正确、有无错别字、是否存在病句、标点符号标注是否正确等,要求学生将文中的问题部分标注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②做好准备工作。在正式指导学生评改前,教师应先带领学生对要用到的知识进行熟悉,比如病句种类和修改方法;常见标点符号的规范应用等。然后拿出范文带领学生进行示范性评改,并由学生尝试自评,教师以此提出评改意见。③小组协作。新课改注重自主合作探究,作文评改也应如此,即直接在小组当中开展。比如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再以抽签的形式拿到需要评改作文,并基于组内成员能力提出相应的评改要求,然后进行集体评改。这一过程主要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取长补短,通过相互学习提升写作能力。④注重网络平台应用。如利用网络社交平台、在线学习平台等,在小组作文评改结束后,选出最具特点的一篇,发送到平台中,由全班学生进行公开评议。这种模式打破了时空限制,给所有学生都提供了评改机会,且这种公开展示的评价形式,能促使学生更重视自身语文写作,持续强化写作能力。

(四)实行开放写作教学

1. 组织开展开放活动

开放式写作是相对常规写作而言,表达更自由、限制更少、创新更多、趣味更丰富,有利于学生思维放飞和情感抒发。由于写作本质上是一项创造性活动,需要良好的写作动机,只有确保学生拥有充分的写作动机和愿望,才能产生写作兴趣。为此,在开放式的写作教学中,可以利用多项开放式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如将写作和表演活动、演讲活动等结合起来;或利用音乐渲染、故事激趣等形式,进行写作活动优化;或借助网络信息技术,通过丰富的网络资源优化写作方式,给予学生充分的写作空间。

2. 尝试创新写作形式

①尝试图文兼并。当前文学领域已经从传统单纯的文字与纸质形式转变成了同时兼具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介相互作用的综合性形态,使得影像阅读成为当前最流行的阅读形式。语文是一门具有开放性和发展性的学科,作文教学就必然不能只停留在作文技巧的传授上,还要与时俱进融合一定时代要素。以图文形式为例,主要是通过文字搭配图片的形式进行故事讲述和情感表达,虽然在传统观念下,并不认为其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学,但却是初中作文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的一项契机,使学生能动起来全面观察生活,学会内心情感表达。图片内容选择可以是自己日常抓拍的照片,也可以是自己最喜欢的画,或者笔下随意的涂鸦,使其成为一项多媒体写作文本,实现后现代写作。②尝试进行剧本创作。常规作文教學基本以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为主体,但部分学生却对此存在一定畏难情绪,忽视情感介入。为此则可以通过剧本创作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生活、感知生活,形成一定写作情感。主要在于剧本可以整合多项文学样式,需要学生体验场景,塑造人物性格,揣摩情感发展,因此就比单纯的传统作文训练更易激发学生热情,并且多文本混合的模式还能促使学生得到更为全面的文学训练,强化想象力和创造思维。

四、 结语

作文教学是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关键组成部分,而教师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是重要的引导者,还是课堂的主导者,必须基于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和作文水平,推进教学策略优化,达到提升学生作文能力、语言表达水平和语文学科素养的目的。实际开展时,应率先重视起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实际进行作文命题,给予专项化作文指导;注重反常思维、发散思维和多元思维的培养及训练,鼓励学生打破传统条框限制;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全方位的作文评改,通过做好评改准备、讲明评改要求等完善学生互评;特别关注写作的开放性,善于利用新形式优化写作训练过程,尽可能激发学生兴趣,认真观察生活,最终不仅会爱上写作文,更会写好作文。

参考文献:

[1]胡进.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的融合教学势在必行[J].人民教育,2022(5):79.

[2]蔡明.浅谈创意表达的写作教学策略[J].中学语文教学,2021(5):38-44.

[3]陈沛,钱荃.初中记叙文写作表现性评价研究与实践[J].语文建设,2021(1):13-18.

[4]王亚男.提高初中生写作能力的实效性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0(35):63-64.

[5]荣维东.基于思维提升的鉴赏评论写作教学策略[J].中学语文教学,2020(9):32-38.

[6]赵红燕.例说基于高阶思维培养的初中写作教学[J].人民教育,2020(11):52-54.

[7]张华清.写作教学重在培养“三思”[J].中学语文教学,2020(5):42-44.

[8]王从华,李雯欣.写作思维教学的进展、问题与启示[J].中学语文教学,2019(4):4-9.

[9]杨桂平.初中语文教学的技巧及创新教育分析[J].教育评论,2018(10):170.

[10]孙晓,董瑞.阅读·观察·运思:朱光潜的写作训练策略[J].语文建设,2017(11):49-51.

[11]朱武英.提升表达清晰度的写作教学策略[J].中学语文教学,2017(9):34-39.

[12]方秀红.巧做有“米”之“炊”:例谈初中写作素材的发掘[J].语文建设,2021(3):76-78.

猜你喜欢

写作思维作文教学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的几点思考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语文教学读与写相结合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