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医理融合背景下知识培养与德育教育和谐共生

2023-03-14金伟锋李晓红

华章 2023年10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

金伟锋 李晓红

[摘 要]医理融合背景下,要求未来医药学专业人才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和良好的专业素养,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建立医药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以医药数学模型、临床案例和生活实践为导引,以数学思维为桥梁,知识传授和价值培养相互协同,同生共长。在医药高等数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依托线上慕课平台,开展线上线下课程思政教学。在知识传授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创新精神,提升专业认同感和使命感;在思政育人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培养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和数理信息化能力,为今后个人在专业领域的研究奠定数学理论基础。

[关键词]医理融合;课程思政;医药高等数学;价值培养

2005年,上海市以“学科德育”为核心理念实施“两纲教育”,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和教师的育人责任。2019年,教育部明确提出,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1]。《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从学科的角度,对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深度挖掘给出了指导意见。此后,课程思政教育成为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也成为教育工作者研究和实践的主题。医药高等数学课程是面向医学生开设的通识类理科课程,内容主要涵盖微积分的基本理论和思想,还引入了大量医药学案例,运用数学的方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揭示事物的变化规律。因此,医药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内涵更广泛,育人的渠道也更多样化。在医学与理学相融合的背景下,医药高等数学的课程思政不但发挥了育人作用,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掌握和拓展应用,形成了“以实际案例为导引,以数学思维为桥梁,知识传授和价值培养同生共长”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一、揭示数学理论的辩证法原理,实现价值引领

(一)对立统一:用辩证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可靠的结论来自于严谨的逻辑推理,而不是片面的直观认识,这一点在数学中可以得到很好的诠释。这个函数的图像,在原点附近的一段区间内,函数剧烈震荡,但随着不断增大,函数逐渐趋于稳定。所以,仅凭有限肉眼可见的几次结果,而没有进行大量的重复实验和验证,就轻下断言,往往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大逆转。在科学研究中,多次重复试验,大样本数据的选取,都是为了尽量避免以偏概全,让结果更可靠。

(二)质量互变:阐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

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况:虽然在学习或工作中表现得很努力,然而效果总是不尽人意,成绩没有起色,这就是所谓的“假努力”。用级数收敛的理论进行解释,原因是:1)目标不明确:要确定一个可达的收敛目标,并集中精力奔赴,盲目和好高骛远只会让人分心和手忙脚乱;2)方法不得当:刷最多的题,熬最晚的夜,却忽视对问题的理解和应用,低质量的勤奋,只会打击自信心,产生挫败感等消极情绪;3)恒心不足:实现目标的过程就像交错级数收敛的过程,可能前期波动比较大,或者变化不显著,唯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不断趋于稳定和达到目标,过程越痛苦,成功的幸福感和喜悦感就越强烈。

(三)否定之否定:提升专业认同感和使命感

医药高等数学课程思政的突出特色是通过建立临床医药数学模型,对模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分析,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传染病的微分方程模型,從传染病传播机理的角度反应了传染病传播的特点。结合历史上几次重大的传染病数据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病人数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利用导数、极限等知识进一步分析发现,模型中感染率是影响传染病传播速度的重要参数,如果降低感染率就可以有效的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而降低感染率的关键在于减少与病人接触的机会和接触病人后被感染的概率。

二、以课程思政激发数学学习的内动力,促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一)提升专业认同感和责任心,激发学习数学的欲望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技术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之一,也是药学专业学生所必备的基本实验技能。近年来,学生将高等数学极值理论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提取优化工艺的研究,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专业学术论文[2]。数学与药学的结合,让学生看到了数学对于自身发展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欲望。

(二)树立良好的生活理念,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观

数学因其抽象、理论性强、逻辑性强而使一部分人“谈数色变”。山东大学原校长展涛先生说:“应该让学生学简单的数学,学有趣的数学,学鲜活的数学。”也就是快乐的学习数学和享受学习数学带来的快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有限的“小善”或“小恶”通过无限的积累,成为“大善”或“大恶”,量变最终引起质变。用现代数学的理论方法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缓解学生紧张畏惧的心理,逐渐改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态度,促使学生将数学的乐趣转化为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培养学习的志趣。

三、医药高等数学教学实践

(一)基本学情

本研究以浙江中医药大学通识选修课“医药高等数学”为例,探讨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医药高等数学课程对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促进作用。课程以智慧树“医药高等数学”为平台,采用课程思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已建有线上教学资源库,包括教学资料、拓展项目和思政资源库。研究对象为某医学院校3个专业2020级和2021级“医药高等数学”全体选课学生,实验组为2022级选课学生,共计88人,对照组为2020级选课学生,共计105人。由于是选修课,学生如果没有通过课程的期末综合考核,可以参加补考获得学分,也可以选择放弃这门课,另选其他课程,均不会影响到后期的学业考评。课程主讲教师长期以来担任“医药高等数学”选修课的主讲教师,熟悉上述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能够很好地把握教学的实施环节。

(二)教学准备与实施

学生座谈:通过座谈的方式了解选课学生的数学水平、数学的学习情感、选课原因和对课程的期待,以便优化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深度和广度,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相当一部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有不同程度的畏惧和麻木情绪,一部分学生之所以选修数学课,是因为选修学科的要求或因为没有选到其他心仪的课程。学生希望学习的内容不要过于深奥难懂,最好能结合知识点,多讲一些与生活有关的案例,也有学生提出希望了解数学在医学专业上的应用。从座谈可以感受到,学生对高等数学并不排斥,尽管对抽象的数学理论有些抵触,但是对数学的具体应用充满

兴趣。

课程动员:展示课程的知识谱系,讲明采用的主要教学模式,明确考核方式和指标,减轻学生对课程学习和考核的畏惧感。简单介绍微积分发展史及其应用,展示数学软件绘图和模拟仿真功能,带领学生一起感受数学的乐趣,愉悦心情,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为了减少强制性规定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到课率、线上作业完成情况和线上拓展作业完成情况均不纳入学生的综合考核,只作为衡量課程思政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影响。鼓励学生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分享课程思政案例,共建线上课程思政资源库。

教学实施: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心理和需求,优化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采用课程思政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多视角开发课程思政元素,多渠道融入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理素养、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和职业使命感。以课程思政反哺教学,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应用和拓展,提高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创新学习。为了真实地反映实施效果,使数据不受人为强制因素的干扰,对实施过程中涉及的不计入学生课程综合考核的指标变量做如下

设置:

(i)到课率:主讲教师每次课前和课后对教室人数进行不公开统计,掌握学生出勤情况;

(ii)线上作业:对应知识点布置线上作业,定时发布和结束,限定作业完成时长。进入平台时间和完成作业时长、作业得分等数据可从平台获得;

(iii)讨论发帖:学生可在讨论区发帖或跟帖,内容可以是提问答疑、分享数学史、数学家的故事、学习感悟和解题技巧等;

(iv)拓展资源的浏览:平台拓展资源库里提供了关于医药数学模型、常用数学软件、数学与生活、微积分的发展史等资料,可以随时浏览,不限时长,浏览量数据可从平台获得;

(v)主动参与教学:每月开展一次学生课前十分钟数学演讲,内容可以是数学史、数学家介绍、数学趣事、数学哲学理论等,鼓励学生参与线上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收集和整理课程思政素材;

(vi)课程综合考核:平时成绩(40%)+期末卷面成绩(60%),平时成绩包括线下作业和线上测试。

(三)实施效果

课程思政元素与高等数学课程相融合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主要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程满意度和综合测评三个方面进行考量。学生积极性包括到课率、线上作业的完成率、线上学习资源和拓展资源的浏览量;课程的满意度包括学评教得分、对教师和课程内容的定性评价;学生的课程综合测评得分。

分别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线上作业完成4-5次和不足3次的人数(线上作业总计5次)、到课率为100%的次数(总计17次课)、发帖总量、拓展资源浏览总量。对与进行独立性检验,统计量=15.529,<0.01,说明不同组别的学生完成线上作业的情况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完成线上作业4-5次的比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在完成线上作业方面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对比了两组到课率为100%的次数、发帖总量和资源浏览总量,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积极性具有明显的促进

作用。

四、几点思考

(一)多角度开发课程思政素材,避免千篇一律

微积分是高等数学的核心内容,微积分从思想的萌芽到理论的成熟,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因此,不乏很多被喜闻乐道的经典素材,但反复提及就失去了新意和兴趣。即使一个素材案例,因关注的重点不同,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挖掘思政元素,体现不同的育人价值。著名的割圆术,在小学阶段采用图像法直观地演示圆面积的求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学习兴趣;在中学阶段注重“术”的讲解,从逻辑论证的角度推演圆的面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在高等数学里,割圆术不是用来讲怎样求圆面积,而是揭示从有限到无限、极限的思想,理解局部与整体、对立和统一的哲学方法论,从而指导实践。

(二)因材施教选取课程思政元素,避免牵强附会

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离不开教师和学生,因此课程思政元素的选择和融入方式既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兼顾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重点选择那些教师自身能领悟透彻、熟练驾驭,同时又贴近生活、易于引起共鸣的思政元素。否则如果出现弄巧成拙、牵强附会,或者学生一知半解的尴尬局面,不但起不到育人的效果,而且会让学生更加心生反感,失去学习兴趣。特别是对哲学思想的阐述,不能只停留在对哲学思想的简单描述上,而要结合数学方法,以量化、可视化的方式进行描述,必要时还需结合生活实例。

(三)尝试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作业

传统的数学作业通常有两种题型:计算证明题和拓展应用题。所谓应用题,就是将具体实际问题先抽象成数学语言和符号,再通过求解对问题进行回答和分析。基于应用题的构思,可以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课程作业,尝试将思政元素用数学语言表达出来。比如,写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极限表达式,结合诗词的意境体会极限的思想;再如,用极限、导数、积分的理论对数学三行情诗[3]进行解释,并借助数学理论,体会诗人的热烈情感。这样既促进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也增加趣味性,吸引学生积极思考,不断创新。

结束语

高等数学知识点的传授与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知识点是课程思政元素传播的载体,思政元素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发挥育人作用。课程思政元素为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点提供了更加感性、生动、多样化的途径,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侯振中.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合力育人策略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22.

[2]许守超,陈屠梦,包绍印,等.基于响应面试验设计优选衢枳壳多指标成分工艺研究[J].中药材,2019,42(11):2617-2621.

[3]谭珊琦.论网络流行诗体[J].文学界(理论版),2013(1):106,108.

作者简介:金伟锋(1983— ),男,汉族,浙江人,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副教授,博士。

研究方向:数学模型、数据挖掘、人工智能。

李晓红(1977— ),女,汉族,吉林人,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副教授,硕士。

研究方向:中药数学模型和数学教育。

基金项目:2021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传帮带式同伴教学对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发展的研究”(2022SCG428),2022年浙江中医药大学招标项目(ZB222006)。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
高校思政课程的现状与改革措施研究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专企融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课程思政理念下英汉口译教学改革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