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路径研究

2023-03-14张梦娜

华章 2023年10期
关键词:乡村文化振兴思想政治教育农村

[摘 要]乡村兴则国家兴,在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是农村发展的思想基础,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教育内容枯燥、教育队伍薄弱、农民自身问题及传播方式单一等困境,本文提出丰富教育内容,增强党政机关专业素质,解决农民实际需求以及运用互联网宣传等手段,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为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战略提供策略。

[关键词]乡村文化振兴;农村;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我国迈入新时代,奔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农村发展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新的挑战。回顾农村发展史,党和政府一直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从加强社会主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到乡村文化振兴、精准扶贫工作展开,无不体现党和政府对于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视。当前,农村在发展过程中偏向于经济发展,思想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还有待提高,研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路径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

意义。

一、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村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城乡发展差距上。解决农村发展问题是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关键环节,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现代化农村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从思想根源上使农民了解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及必要性,明晰现代农业经济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通过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让其怀揣厚重的安全感从事农业生产,与当地规模化企业合作,与外来企业合作,将农户、市场和现代农业有机结合,为农民增加创收,落实精准扶贫政策,构建现代农业一体化模式。

(二)增加政治认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的内在要求

在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农民紧跟国家时事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思想基础,加强农民对党和政府的认同。与此同时,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必要之举。加强对村民的思想教育,使其真正自愿参与到农村基层建设上来。在村委会选举时,更加需要宣传自愿真实的投票,保证村民选举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合法性,加强农村基层建设。

(三)提升农村精神风貌,实现农村文化振兴的必然道路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繁荣乡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对于推动乡村振兴意义重大[1]。在当今时代快速发展的滚滚潮流中,打造民风淳朴的乡村,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在这个过程中,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将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提高农民的精神层次,丰富农民的精神世界,塑造淳朴民风。农民是繁荣乡村文化的重要主体,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结合当地经济与政治发展水平,建设與当地发展相适宜的优秀文化风气,以提高农民整体道德素质,使农民自觉传播家乡优秀文化,从而推动乡村振兴。

二、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教育内容单一枯燥,教育环境复杂

当前,虽然我们重视对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农村教育内容较为单一,局限于党和政府印发的几本宣传思想政治手册以及农民群体之间的道听途说,在其中,有些基层党的干部只注重当地的经济发展,忽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只埋头于企业和当地产业经济,不召开农民大会及时了解农民的思想状态,不了解实际情况。遇到问题就采用一刀切的方法,不注重农民之间个体的思想差异,思想教育过程只是流于形式,甚至以行政命令、强制方式等代替思想政治教育,难以产生良好教育效果。

在乡村地区,教育环境较为复杂,有些地区的标语墙年年换新,紧跟国家发展政策,有些地区十年不更换,落后于当前时代,甚至有一些迷信色彩。农民作为受教育主体,接受程度也有所不同。部分农民外出务工接受新观念,能够认真贯彻理解上级部门下达的指令要求;部分农民观念陈旧,不接受新政策新事物,墨守成规,固执己见,成为阻碍乡村地区发展的顽固力量。

(二)教育队伍专业性弱,人才缺乏

农村基层干部是对农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但是在日常工作开展中,部分干部人员对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和要求模糊不清,没有认真系统地学习贯彻党召开的各类会议精神,特别是对针对农村开展的会议讲话精神领悟肤浅,浮于表面,专业知识浅薄。对于农民提出对于农村政策和策略实施方式以及各种疑问无法提供准确回答。党政人员无法将农民实际生活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教条主义严重,更有部分党员同志没有以身作则,不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学习过程中敷衍了事,工作热情不高,最终使村委会组织的学习活动形式化、机械化,没有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

当前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加快,我国培养出的一大批人才更倾向于选择一线二线城市,不愿下沉到乡村开展基层工作。乡村地区较于城市而言,经济水平不高,物质条件落后,思想发展跟不上时代发展,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到乡村就职,特别是学校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区域,鲜有专业性人员到乡村地区为学生或者农民传递国家发布的思想精神、解释当前国家对于农民农村农业开展的“三农”工作的具体实施方案和重要的现实意义。农村地区物质留人难、薪酬留人难、环境留人难成为一些人望而却步的痛点,最终导致乡村地区缺乏人才。

(三)农民自身缺乏学习积极性,法治观念淡薄

农民作为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主体,学习积极性不强,缺乏对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性的认知,凝聚力和向心力不足。在日常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部分农民不愿意积极参加学习,空闲时间更愿意打牌或闲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完全是在浪费时间,没有任何意义。部分村民在国家政策面前只顾及自身利益,把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不配合村委会工作,处理不好个体与集体的关系,德育观念较差。广大农民的思想觉悟是影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的一个关键因素,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意识、政治意识和民主法律意识有所提升,作为乡村振兴生力军的农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才能有效发挥[2]。

当前随着法治建设越来越完善,乡村法治也不断发展,农民也逐渐用法治思维武装自己的头脑。但还有部分村民法制意识淡薄,思想仍然离不开传统人情社会。在消息和环境皆较为闭塞的农村中,传统糟粕的观念和文化仍然在村民之间盛行并占据重要位置。而人治思想、禮治思维在农民法治思维形成过程中严重欠缺且有着重大影响,使得农村缺乏法治风尚,法治意识淡薄[3]。

(四)与互联网融合较低,传达方式单一

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中,互联网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大部分农村难以有效利用互联网途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只停留在口头说服和书面认知教育。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互联网普及率为10.65亿人,其中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61.9%。虽然农村地区普及率超过50%,但是大部分熟练使用互联网的农民多为外出务工者,留在农村务农的居民使用互联网频率较低,获得信息具有滞后性。

时代发展,原有单一狭隘的说教已经满足不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需求,农村村委会及基层干部需要利用新媒体和互联网,创新教育方式,利用当前热门传播媒介如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等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用当地通俗易懂的语言、喜闻乐见的方式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拓宽教育途径。

三、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一)丰富教育内容,优化教育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除了基本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这些基本内容,也需要与时俱进,将“女排精神”“伟大建党精神”等让人们熟知,在对农村主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选择一些耳熟能详的、群众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让群众能够真切感受到思想教育的力量。在教育过程中,使用讲故事等贴合群众的方式,既让群众听得懂,又能够让群众将思想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找到能够打动村民的榜样使其积极借鉴学习,将思想力量转化为实际行动。

对于复杂的教育环境,不能“一刀切”,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对不同类别的群体,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要顾及农村老中小群体的差异性,针对农村老人这一群体要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青少年着重于校园思政课教育和在文化课学习中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精神;中年群体积极召开村委会议及党员会议,及时了解每家每户思想状态,充分利用当地发展优势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有顽固思想的极个别人采用特殊教育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达到群体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教育结果。

(二)增强教育队伍专业素质,积极吸纳人才

做好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一支心理素质强、知识储备量大、同理心丰富的基层干部队伍,能够在了解当地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下,分析制定适宜本地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方法。首先,政府要对基层干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定期对其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展开考核;党政人员要了解党和国家对于农民的每一个政策方针,不断进行学习,补充盲区,充分了解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农村农民的经济利益和发展利益。其次,每个区域和每个农户要责任到人,防止表面功夫、办公室功夫。最后,基层干部要深入每家每户开展工作,夯实思想基础。

吸纳人才,通过一系列扶持政策吸引优秀青年到基层,特别是年轻朝气的大学生群体。建立培养专业人才的联合学院,以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为目标,选拔各个领域的优秀专业人才,根据学员个人优势和专业方向分配到适合的乡村地区。建立健全的农村人才引进机制,提高人才的薪酬比例和福利待遇,吸引本村外出读书的人才及后备力量返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吸引走出去的优秀青年回乡振兴家园,特别应加大对农村思政教师的补贴力度,适当增加对农村思政教师的帮扶和支持,增加农村思政教师的招聘数量,减少对农村思政教师招聘的限制。

(三)解决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实际需求,提升法治观念

在乡村地区,多数农民经济条件较差,因此只考虑眼前利益。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长期性,少数几次无法达到效果,农民因无法得到既有利益,参加人数少,积极性不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切实考虑农民的利益,积极宣传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切实帮农民解决实际困难,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深入人心。为此,必须把解决农民实际需求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前提,对于农民合理诉求,领导干部要积极帮扶、努力实现,从而获得农民的信任,得到农民的认可,更好地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4]。

在开展思政工作的同时,也要注重乡村法治观念的提升。加强村规民约的建立、宣传和实施,给农村百姓开展宣法、普法教育,以此形成良好社会风气,打破根深蒂固的不良思想桎梏。呼吁农民多了解国家最新法律法规,将“礼治”和“法治”相结合,提升法治观念。

(四)拓宽教育渠道,丰富宣传手段

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别致多样也是成功进行思政教育的关键。在传统教育方式之外,要善于运用当前热门的传播方式——“互联网+短视频”模式。村干部建立当地农村的宣传账号,定期发布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村民拿起手机就可以学习知识。党政机关利用多媒体播放影视作品,潜移默化地对村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情景式教学中村民通过角色扮演,在亲身感受故事背景和人物心理变化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精神的理解。通过多样的宣传方式,增强民众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信心,解决当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将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良好的道德规范和先进文化,通过多样化的文化娱乐活动、多形式的理论宣传教育等形式呈现。

结束语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繁荣发展是我们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基础。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显著地提升乡村文化振兴的实施效果。面对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痛点难点,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应该积极深入了解农村思想动态,结合实际,采取多元化教育措施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助力乡村文化建设。

参考文献

[1]李静,张兴宇.以乡风文明建设助推乡村振兴[N].光明日报,2021-04-20(11).

[2]马文宇,刘峰.乡村振兴战略下我国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紧迫性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17):276-278.

[3]龙海平.农村思想政治教育30年的回顾与展望[J].探索,2014(4):123-126,130.

[4]魏浩天,魏宪朝.新时代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进路:以山东省聊城市莘县G镇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4):263-267.

作者简介:张梦娜(1998— ),女,汉族,山西朔州人,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南充市社科研究“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项目“青年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NC23C315)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乡村文化振兴思想政治教育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以乡村文化建设助推龙江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传统文化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研究
广播媒体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作用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研究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