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做一体化在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2023-03-14李雪晶

华章 2023年9期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护理专业教学

[摘 要]教学做一体化突出在动手实践中理解基本原理、掌握理论知识、提高操作技能。护理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二者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发挥教学做一体化的优势和实现护理专业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做一体化的基本概念,通过五个方面的实施过程,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完整的指标系统及一系列保障措施,提升教学做一体化在护理专业教学中的实效性。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护理专业;教学

护理专业需要较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基础医学、人体生理病理、临床护理、预防保健等均是护理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工作面向各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院等,工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一方面,护理专业学生的工作服务对象是人,包括对病人进行救治、协助病人康复等,具有较高的人文性,凸显其工作能力的重要性。拥有较全面知识且具有较高实操能力的护士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缩短病程,为病人提供更专业的服务。但知识不足、能力不强的护士可能给病人带来很多痛苦,甚至导致病人失去生命。另一方面,护理专业涉及的知识面很广,需要学习的内容很多,给护生带来较大的课业压力,需要采用创新的教学模式,便于学生接受大量知识。护理专业实践性强,教师教的所有知识和技能,学生接受的所有知识和技能,最终要通过学生的实操能力体现其价值。

基于此,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通过创新、活泼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那种活跃的课堂氛围,加上沉浸式教学,易于学生接受知识,训练技能。

一、教学做一体化的基本概念

教学做一体化是将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赋予一个现实的工作场景。在师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完成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学生掌握知识并能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因此,教学做一体化需要构建一个工作场景,基于一个工作过程,完成一系列工作任务。比如在一个危重病人的抢救场景中,护生有紧迫态度,设置呼吸装置和吸氧装置,为医生的抢救做好协助工作。教师和学生一起扮演护士的角色,承担抢救过程中的一系列任务[1]。

教学做一体化突出在动手實践中理解基本原理、掌握理论知识、提高操作技能。教师一边演示工作过程,一边讲授知识,知识和技能交互渗透,让复杂的教学内容直观明了。学生直观感受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转化过程,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教学做一体化的实施过程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展示作品、完善任务等五个阶段实施。

(一)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就是为落实教学目标所设定的,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学习背景、场景和学习所需要的环境。创设情境有助于学生感知真实的工作过程,体验工作氛围,顺利进入工作状态。创设情境就是创设医院、护理院、养老院等相关机构的工作环境。当然,具体是什么情境,要结合护理教学内容而定。比如在学习外科护理知识时,可以创设医院急诊室的情境,让学生感觉自己正处在急诊室的某个岗位,要完成岗位要求的护理任务。创设情境要结合教学活动所处场所的现有条件,课堂上、校内实训室、附属医院等不同的教学场所,创设的情境也不同。

1.在课堂上创设情境。课堂教学一般是在教室里开展,创设场境需要通过展示图片、播放音乐、现场模拟等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创设的场景显然与护理工作实际场景有很大的差异,但学生自己要从情感上认为这就是护理工作场景。比如需要创设急性阑尾炎患者就医场景,需要将教室课桌模拟为工作台、医疗设备,一名同学扮演患者,多名同学扮演护士。

2.在校内实训室创设场景。校内实训室一般都设有教学体验区,教学体验区包括白色的墙壁、护理床位、简单的医疗器械,护士服、护士帽等基本设施营造和真实医院环境相似的氛围。学生进入实训室,穿戴好护士衣帽,很容易感受到“真枪实弹”的护理工作场景。创设急性阑尾炎患者就医情景,只需要一名同学扮演患者,穿戴好护士衣帽的学生扮演护士就够了。

3.在附属医院创设场景。有条件的护理院校将课堂搬到附属医院的真实场景中,教师(医生)在治疗或者护理患者中,边工作边指导学生,学生可以体验岗位工作的真实性[2]。在附属医院创设教学场景,是最好的教学场景,有效打破理论课与实验实训课的界限,将课堂移入病房,使理论学习、现场观摩、技能训练三者有机结合,边教边学边做,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目标。

(二)分析问题

以急性阑尾炎患者就诊为例。病患进入医院后,护理人员的工作任务是协助医生做好护理和治疗工作。学生则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分析问题,需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

1.是什么。结合工作场景,一名腹部疼痛的患者走进急诊室,护士首先需要判断这名患者怎么了,他得了什么病。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才能判断该患者可能是急性阑尾炎。

2.为什么。急性阑尾炎患者腹痛的原因及变化规律,如何对病人进行护理。

3.怎么办。在导诊、医生诊断、治疗等阶段,如何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外科护理。

在学生自主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教师是指导者,随时纠正学生的错误,随时回答学生的疑问,随时示范护理技能。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学生的做,有机融为一体。

(三)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是指教师提出任务要求,学生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1.教师提出任务要求。教师提出和教学内容相关的工作任务。比如结合急性阑尾炎病人护理的案例,教师提出的任务要求是小组合作制订护理方案、实施方案、结果评估,要尽可能覆盖教学内容的理论知识部分和护理技能部分,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掌握了理论知识,也训练了操作技能。

2.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根据教师提出的制订护理方案、实施方案、结果评估三个任务要求,学生自主完成任务,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一是制订护理方案。按照工作流程详细规划对该名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护理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治疗和康复阶段的工作任务。二是实施方案,护理方案经小组认定后,进行任务分工,实施任务。学生尝试模拟操作,自己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遇到难题时,小组讨论制订解决方案。三是结果评估。小组完成任务后,自我评估任务完成情况。重点评估是否符合要求,患者是否满意等。在学生自主解决问题中,教师认真观察学生的操作情况,对学生在理论知识、护理技能等方面做客观评估,及时纠正错误。

(四)展示作品

展示作品环节是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两个阶段中的工作过程、取得的成绩及经验分享。展示作品可以指定一名小组成员代表小组进行展示,也可以由多名成员分工展示。

1.对工作过程的展示。学生借助图表、黑板、PPT等展示工作流程图。如,参与护理一名长期住院的老年患者。先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明确护理重点、护理难点等;再掌握患者的特殊护理需求,把握细节不漏重点;最后按照以往对该名患者的护理传统,实施护理,护理内容条理清楚,先后顺序逻辑清晰。展示工作过程,可以帮助同学们了解护理工作中的基本步骤,按照顺序逐步开展,做到护理工作步骤不遗漏,不打乱顺序。

2.对取得的成绩及经验分享的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在工作过程中发现的技巧与方法,有助于提升护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并创新做法。展示在小组合作中的密切配合、团队力量等。这部分内容的展示有助于为其他小组提供创新学习的灵感,提醒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发现美的过程。

(五)完善任务

各小组展示后,小组之间开展互评,教师权威点评。各小组结合大家提出的意见与建议,进一步修改小组作品。完善任务中,要做到理论知识科学精准、护理方案科学有效、护理技能熟练高效。

三、评价方法及指标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评价方式一般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方法。过程性评价侧重对教学过程中课堂互动、小组合作、学习积极性等动态变化的评价。终结性评价侧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

(一)过程性评价的评价指标

1.对学习积极性的评价。对学习积极性的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参与度。通过对小组内部评价和组别对比评价两种方式进行。小组内部评价是小组成员相互评价,用投票、口头等方式,给每个小组成员量化该项指标的得分。累加起来,得到某同学的总得分。将每个同学的总得分进行排名,得到同学的单项成绩。组别对比评价一般是任课教师或者班级评价小组,综合评定各小组的表现,量化排名。

2.对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评价。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护理技能的运用情况。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是可以被观察得到的。小组讨论中遇到难题,哪个学生能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实践操作训练中,哪个学生能熟练完成工作任务;在制订护理方案中,哪个学生有创新的观点,有巧妙的安排。小组互评方式适合开展学习能力和工作能力的评价。在小组合作中,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了解、彼此沟通,可以客观评价每个组员的表现[3]。

3.对综合素质的评价。综合素质包括护理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包括学生在知识掌握、病例分析、临床实践中的表现。人文素质包括学生对护理的热爱、对岗位的责任心,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对综合素质的评价适宜采用“班级评价小组”的方式。“班级评价小组”是以班级为单位成立的专门开展评价任务的小组。小组成员有任课教师、学生干部、课代表等不同身份。“班级评价小组”全面评价班级同学的表现,并给每一个学生进行量化打分。

(二)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是在课程结束后,以期末考试成绩作为评价结果。期末考试包括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两部分,两部分各占50%。理论考试同一考试科目,由教研室或者任课教师统一出题,统一组织监考和批阅试卷,试卷成绩为理论考试成绩。技能考试采用考教分离的方式,学生以临床案例情景模拟的方式参加技能考试。任课老师不参加技能考核评分,由来自医院护理一线护士考核

评分。

终结性评价得分由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两部分加权计算得出。比如两部分考试各占50%,则终结性评价得分=理论考试×50%+技能考试×50%。

四、教学做一体化的保障措施

教学做一体化的实施需要满足一定的保障条件。更新教育理念,充分认识教学做一体化重要价值;“双师型”师资队伍保障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开展;教学场所有利于创建适宜的教学场景。

(一)教育理念“新”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有别于传统教学。从旧教学模式转化为新教学模式,需要从学校领导到任课教师都转变思想,充分认识新教学模式的优越性,明确新教学模式理念实质,掌握新教学模式的操作要领。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是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理念的实质,如何落实这个实质需要学校领导和教师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工作。

(二)基本设施“行”

基本设施是满足“做”的重要条件。护理专业的“做”需要创设护理情境,基本的医疗条件要符合操作的需要。

1.营造情境的基本设施。设有模拟病房、床位、给氧装置等,给学生进入病房的场景体验。

2.医疗需要的基本设施。结合教学要求,在基础护理教学中,需要设输液泵、婴儿头皮穿刺模型、静脉输液手臂模型、给药车等,还需要给氧装置、负压吸引装置等,还需要输液器、止血带等器材。在外科护理实训室需要外科手术器械、心肺复苏、AED除颤等设备。在内科护理实训室需要心电监护仪、血糖仪、呼吸机等。在危急重症护理实训室需要ICU重症模拟病房,提供电、氧气、压缩空气和负压吸引等功能支持,配备床旁监护系统等[4]。

(三)师资队伍“好”

教学做一体化需要既能开展理论教学,又能指导实践的“双师型”教师。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師擅长理论教学,但在实践教学中表现弱势。“双师型”教师在教学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可以随意切换,有机融合,高效率实施课堂教学。

“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校院融合是培养“双师”师资的重要途径。一是通过校院合作培养师资。护理类高校要与当地医院、养老院等机构开展合作。鼓励护理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休息日深入医院进行岗位实践。建立顶岗实践机制,安排任课教师进入医院的某一个或者某几个工作岗位,亲身体验企业工作环境,亲自承担岗位工作任务,不断提升护理技能。二是建立“双师型”教学团队。短时间无法完成理论教师向“双师型”教师转变的高校,可以从医院引进专业护士充实到教学团队中,建立“理论教师+专业护士+青年教师”的团队结构,理论教学由理论课教师承担,技能实践教学由专业护士承担,青年教师全程参与教学活动,逐步转化为“双师型”教师。

结束语

当前,护理专业教学中仍然存在过度关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薄弱的情况。学生的认知停留在理论知识上,从理论到实践的认知过程不清晰、不畅通。一方面学生感觉理论学习枯燥、单一,内容多、学习压力大,出现厌学心理,对学习专业知识存在抵触情绪。另一方面,出现理论知识到实践技能转化的尴尬,理论知识学得好,但实践操作技能却不熟练。这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临床护理实操产生畏惧心理,严重影响学习效率。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亲历护理工作情景,真实体验工作过程,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一起训练,构建高效运行、和谐互动、理实共赢的护理专业课堂。

参考文献

[1]王珊.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高职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实施价值探讨[J].经济师,2022(7):171-172.

[2]李道,张艳,况蕾.护理专业“教学做合一”式教学模式探讨[J].科教导刊,2021(1):37-38.

[3]陈秋荣,卢小春,杨清空,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2+3”护理专业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21,39(13):55-57.

[4]梁红梅,吴文理,李晓艳,等.“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11):93-94.

作者简介:李雪晶(1989— ),女,汉族,贵州观山湖人,贵州工商职业学院,讲师,本科。

研究方向:护理。

猜你喜欢

教学做一体化护理专业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实例研究微课程模式下的高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
高职《公差》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教学做一体化改革与产教融合
转型背景下护理专业解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探索
“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下的租船实务课程改革①
高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