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一体化改革与产教融合
2016-12-12王书满
摘 要 本文以“UG教程”课程为例,讲解在教学过程中以产教融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改革,探讨如何培养企业急需生产服务一线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 产教融合 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10.026
Abstract Based on the “UG course” curriculum as an example, to explain the way to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eaching integration reform, discusses how to develop enterprises are in urgent need of the front line of production and service application type, compound type and innovative type talent.
Keywords enterprise-education integration; teaching-learning-doing; teaching reform
非公有制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促进城乡的就业。这些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在经济结构转型和产业快速升级的背景下,缺乏核心技术、缺少企业品牌等问题,对新的商业环境不适应。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越来越透明,客户之间横向联系和沟通也变得更加容易,作为企业要扩大需求市场,就要投入更多人、财、物到科技领域创新、研发,才能为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会。譬如华为,2015年仅研发投入就超过1000亿人民币。企业要获得更高的利润就要拥有核心技术,需要生产服务一线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所以对大学生要求越来越高。如何促使大学生能快速成为企业需求的技术骨干,这就对学校调整教学模式起到促进作用。本文以“UG教程”课程为例,讲解在教学过程中以产教融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做一体化改革。
1 一体化改革前不足以及原因分析
最近几年招生实行注册制以来,受学生综合素质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在教学做方面存在问题,影响了既定的培养目标。
(1)注册制实行后,学生生源素质整体下滑,基础较差。“UG教程”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尽管开设了机械制图、计算机绘图、机械设计基础等相关课程,但是学生缺乏空间想象力,对机械零部件空间结构、装配位置等难以形成完整的概念。学生在学习“UG教程”过程中,生搬硬套,不会灵活解决问题,缺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兴趣得不到激发,学习积极性下降,培养目的得不到落实。
(2)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分散,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学生的教学安排很丰富,但是教师之间的衔接不好,缺乏互动性和交叉性,教学内容单一,课程整体之间衔接不好,造成学生思路不清楚,理解不透彻,学习难以拓展。
(3)理论教学安排和实践操作跨度大。教师传授过程缺少沟通,教学上自成体系,互补性差,造成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两方面相互脱节,教学安排虽能按时完成,但教学目的达不到,教学效果差。
并且专业技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的教师各负其责,理论老师以学术研究性为主,缺乏企业实践经验,而实践教学老师实践能力很强,但是缺乏理论知识的协调。总体缺乏既能传授专业理论,又能指导学生实践的复合型专业教学队伍。
2 产教融合的教学做一体化改革及体会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教发[2015]7号)提出:目前,中国已经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为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新常态下供求关系的发生深刻变化,面对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和产业升级的步伐加快,社会文化建设将继续推进,特别是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实施,高等教育结构矛盾更加突出,同质化趋势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生产服务业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是没有的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意见》中明确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促进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
企业部门(产)和职业教育(教)有着密切的关系,职业教育通过企业上缴税务等方式获得物质资助,从而开展教育培训等活动,为企业进行产品研发等培养大批的人才。另外,企业可以利用闲置的物资资源或灵活的实践活动提供给职业学校,从而配合职业教育开展教科研活动;反之,职业教育培养的优秀学生可以参与企业产品研发,推动企业竞争,更好的为企业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服务。
企业为学生实践创造了平台,在教学过程中以实践教学为重点,以操作技能为主要培养目标,根据本门课程的教学特点,把课堂设置在实验室、实践场地,开展一体化实践教学。
在教学中,作为一个设计整体考虑,一体化教学系统是结合理论与实践,蕴含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的教学内容,根据培训大纲和教学整合方案的目的,为了构建职业能力综合培养目标体系,通过实施各个教学环节,确保整体目标的实现。一体化教学是职业教育的一种方法,旨在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和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结合。构建“立体化”教学,由一组教师共同开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及时掌握理论知识并消化吸收。
传统的教学做一体化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职业教学的需求,根据学校的生源、教学资源等条件,设计一个以PLM为导向的模式,融合教学内容,改变学生角色以达到教学目的。实施整合教学改革后,推进教学从“知识转移”向“知识的转化”转变,促进教师从“单一”向“以行动为导向”的转变;促进学生从“被动接受的模仿”到“主动的实践、动手和大脑的创新和创新”;以“固定课堂、集体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向“专业的课堂外、实践工作坊”的转化,以“口述、黑板”改为“多媒体、网络化、现代教育技术”,使一体化教学模式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开放性和实践性。
2.1 以PLM为导向的原则,整合教学资源,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
学生从入学开始制定一个完整的、学科交叉的教学计划,每个课程根据企业需求,制定详细的富有灵活性的教学大纲、一体化方案。按照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过程,进行循序渐进的系统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翻转课堂法、项目教学法等,整合一条适合学生需求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通过一个教学案例,结合实际应用,组织教学活动,课堂内容与实际应用有机结合,学生作为事件的实施者,最终完成教学内容的传授。学生参与企业生产和课堂的学习进行对比后,思想上引起了高度的重视,通过就业教育等形式,结合企业信息反馈和已经毕业学生的信息反馈等,使学生了解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重要性。
2.2 以立体化教学模式为导向,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
培养一个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至关重要,是决定教学效果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重要执行者。教学做一体化方案的实施,需要综合各方面的教学要求,各个专业之间和课程之间的交叉,需要组建一个教学团队,才能将一体化教学落到实处。实施中,一方面,任课教师相互讲课,实行课程相互关联的立体化的教学模式。任课教师在相互讲解课程内容的过程中,通过讲解专业课程之间相互关联的知识,以及理论知识在实际生产或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提高学科内容的贯通,促进任课老师课程之间的衔接性和交叉性。另外,任课教师要参加顶岗实习,参与企业一线生产,既锻炼了个人实践能力,又及时掌握了企业对学生的职业培养方向的需求。为此,教师要经常参加研讨会等活动,通过研讨,教师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得到了推广。
2.3 实施对课堂教学反馈,严把质量关
产教融合不能只做表面工作,要真正把一体化教学改革落到实处,还需要严把教学质量关。提升教学质量,完成一体化教学,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仅仅购买几台先进的设备和参加几次企业生产是远远不够的。在产教融合过程中,学生完成课程教学可以根据企业需求取得相关的等级证书,在实施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严抓课堂教学质量落实课程的改革,课后通过比赛等活动促进教学成果的消化。“UG教程”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实施后,建立了一套科学的考核方法、评价体系,并通过对学生的教学反馈、教师互评及教研活动等相关方式,及时调整课堂教学,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通过产教融合,“UG教程”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掌握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信息,在学习中能够积极主动、学以致用,教师之间知识面得到拓展,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1)学生上课前先进入校企工厂参加实践,先有一个模糊的概念,然后开展教学。学生凭着在企业实践中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完成教学内容的学习,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专业理论教学和技能操作训练的有机结合,使学生理性与感性取得同步认识。
(2)教师团队通过教学做一体化的实施,提升了学科之间内容的交叉性和延续性,在教学中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取长补短,提高了自身的业务能力、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教师带领学生参加企业实践,促进了师生关系,提升了自身素养,增强了教师的工作责任心,提高了教学效果。
实践证明,在当前企业需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环境下,产教融合的教学做一体化模式是适合需求的,对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处理企业产品研发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综合能力和参与技术拓展科技研发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巨明庆.关于“一体化教学”问题的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0(S1):148-149.
[2] 王书满.开放大学教学模式与教学评估督导改革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3):33-34.
[3] 陈年友,周常青,吴祝平.产教融合的内涵与实现途径[J].中国高校科技,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