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2023-02-28唐捷
唐捷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教育工具、视频影像为教育素材所形成的多样化教育,弥补了传统教育中的单一性。基于互联网的优势,信息化教学模式成为一种新型、智慧型教学工具,可以更便于教师和学生通过终端设备完成教学与学习任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小学语文;案例分析;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网络技术更加广泛地与人们的生活进行了融合,在教育领域也是如此。将线上教育资源运用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打开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对教师而言,在进行信息化教学时,也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对学习的差异化需要,对学生进行个性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效果。
一、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授课时间较长
传统的课堂多数是以教师为主,并没有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与此同时,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教师只会“满堂灌”,且长时间的授课,不与学生进行互动,导致学生并不能很好地接受知识,而且如果整堂课都是教师在进行教学,学生自身的任务也会加重,超出他们的承受能力。
(二)片面地使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电子可触屏黑板的普遍应用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但是很多教师只是把这种多媒体当成是辅助板书的工具,没有进行更深入的钻研,难以将现代化手段与课堂真正结合。
(三)难以真正激发学生的思考
在当前的线下教学中,更多的是以教师为主体展开教学,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往往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主动思考、试错,也不会主动思考问题,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二、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一)改进基础知识的教学模式
教师对低年级学生识字要求高,学生识字数量大。教师板书形式效率较低,且学生容易分神。而在信息化教学模式中,识字的形式可以更加多样化,从字形的变化到笔顺的演示,再到形近字或同音字的比较,教师可以抓住低年级学生对画面敏感的特点,调整教学方式,利用信息化教学将“识字”这一模块呈现得更加精彩纷呈。课后巩固练习也可以以游戏的形式呈现,提升学生在基础训练时的趣味性,也更利于学生接受。
(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现在语文教学倡导“整本书阅读”,这对小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在传统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经常是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这样的教学方式直观且单调,难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当教师“放手”后,学生仍不能自主独立完成接下来的阅读。在信息化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视频或者是图像的方式,将阅读内容的背景、写作目的更好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一些风景描写的文章中,学生通过具象化的视频,可以更好地进行想象,从而有效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充分地促进学生发现阅读的乐趣,激发其阅读的兴趣,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还可以促进学生在课下的独立阅读。
(三)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小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由于脑海中缺少关于文章的画面感,因此不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对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学生在脑海中有一定的写作画面感,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展现。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观看相关教学视频,可以更好地接受写作教学,并厘清自己脑海中的叙事脉络,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增强对写作的兴趣。
(四)增强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对小学生而言,在日常进行语文学习时,也需要有一定的信息收集能力和处理能力。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信息收集比较浮于表面,对自己收集的信息缺乏整合处理分析的能力。在信息化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可以直接进行合作、互动,这能促进学生学会运用在线教育资源,进行相关资料的搜索以及思路的整理,并运用文字进行一定的表达。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整理自己的思路,进行自身思维能力的创造,有效提升了综合性学习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
(一)课前
课前充分的预习往往能提高整节课的效率。课前,教师可以对学生下发任务清单以及重点的预习资料,学生自行根据这些内容进行有效的学习,如可以在线上教学App上进行打卡,表示完成了课前的预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在课前学习任务中的打卡数据,进行一定的分析整理,及时地了解班级学生课前的学习状况。
(二)课中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知识构建,并结合课前阶段形成的任务清单,以及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的数据反映,再着重对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以及重点,在课堂上进行一定的精讲以及相关内容的拓展。与此同时,教师也需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效果进行专业知识的实践教育,完成課堂教育任务。这一阶段的内容,更多的是师生之间进行互动,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学生针对自己不会的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对学生存在问题的内容进行记录,在结束小组讨论之后,再进行重难点知识的讲解,做好师生之间的互动,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存在的疑惑,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完成学生课堂知识点学习数据的搜集,可以更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和改善后期教学节奏。
(三)课后
课后主要是对小学生进行习题的布置,主要的形式是以习题以及课后的问题解答为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课前的预习、课中的讨论的情况,布置针对性的课后练习。学生通过一些学习软件推送的教学资料,以及完成学习作业强化了对知识点的掌握。同时教师也可以将学生的作业情况在线及时地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达到对相关知识点的再一次巩固。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在线上教学App上的学习数据情况,有效地把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促进教学的总结以及评价。
除了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学习环节以外,教师还可以有效地运用线上App的数据,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打卡签到、作业完成情况、课中和课后的互动等方面进行系统化的评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也帮助了家长更加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在进行后续课程安排以及知识教学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在小学语文中的学习。
四、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信息化教学模式重构了教学过程,从“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更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行为也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本研究以三年级上册的《秋天的雨》为例,探讨信息化教学在小学语文中的实践过程。
(一)课前:学习任务导向,教师梳理问题
第一阶段,教师研读教材内容,并进行学习任务的设计和网络发布。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需要考虑到本节课涉及的基础知识点,并将这些知识点设计到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例如《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在线上教学的App上发布任务,让学生对自己理解的“秋雨”進行简要的描述,并尝试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进行文字的加工。这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修辞手法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加强自身的写作练习。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上传这篇文章的朗读音频,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在朗读中营造情景。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考虑到小学生的注意力,音视频内容最好控制在十五分钟之内,实现既能激发学生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的目标。
第二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制作导学单,主要是设计学习目标。例如“在听完《秋天的雨》朗诵后,将自己想到的与秋天有关的词语写下”“文章中的一些句子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通过文章的描写,学会了哪些有关秋天的文字或者图片的表现技巧”等。学生在接收到教师的导学单后,自行进行填写。在填写的过程中,如果有一定的疑问,学生需要进行记录,并通过资料库进行相关问题的查询,也可以留在课堂中和教师、同学进行交流。学生需要将这份预习作业拍照上传,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观看内容,并进行线上的互动交流。
第三阶段,教师需要对学生提交的预习作业进行查阅,并根据学生的作业质量,给予学生针对性的评价和反馈。这不仅能从多方面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教师还可以整理学生所反映的共性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调整线下的教学方案,以更好地进行课堂的重难点知识讲解。
(二)课中:深化课文内容学习,增强互动
第一阶段,教师带领学生对导学单的内容进行一定的回顾,引导学生进入秋天的意境中,并进行知识的讲解。因为学生在进行线上学习时,有足够的时间思考知识点,所以在课堂上便能更容易地把握课文的脉络,更快理清文章内容。
第二阶段,是学生对所学知识从掌握到应用的关键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导学单信息进行进一步的教学。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并运用合适的修辞手法进行仿句;学生之间也可以朗读自己收集到的关于秋的其他诗歌和优美的句子,和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互动和交流。学生之间进行一定的头脑风暴,无论是演讲者,还是聆听者,都会在这堂课的大部分时间里,真正融入学习的情境中。
第三阶段,教师进行总结提升,并给出及时的评价。教师在学生完成讨论之后,对学生喜欢的秋天的句子,进行分析和鉴赏,让学生对这篇文章的内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最后,教师还可以利用最后的一小段课堂时间,对整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和情感的升华,揭示文章的主旨,让学生可以在大自然的情境中,更好地感受到秋天的美好,培养了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同时教师也需要对这节课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表扬。教师在点评时需要结合学生导学单的完成情况,进行更加全面的评价,从而更好地激励学生在课前充分准备,以便更好地在课堂中有充分的展示。
(三)课后:线上巩固,进行数据评价
课后的信息化教学主要是进行答疑和复习。学生可以在线上复习教师上传的内容,主要包括课堂小结内容和课后作业。教师要优化课前作业,以更好地让学生利用修辞手法进行相关内容的练习。不仅如此,教师在学生的作业上传之后,还需要进行个性化的评价,可以在资源板块中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学生也可以继续对《秋天的雨》进行创新性发展和延伸,这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和发散思维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考查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以及数据分析进行一定的学习考核。
五、结语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更加精心地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点,这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目标,提升了教学的质量。对学生而言,通过认真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能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知识,以提升自身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禄冬梅. 复学背景下小学语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研究[J]. 学周刊,2021(06):45-46.
[2]戚桢. 混合式学习模式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20.
[3]詹德水.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结合线上与线下教育[J]. 考试周刊,2020(81):67-68.
[4]刘仰勋.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微课在跳高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天津:天津体育学院,2020.
[5]黄月. 混合式教学中小组学习的策略及应用研究[D]. 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9.
[6]陈琨. 小学语文翻转课堂理念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J]. 家长,2020(18):103-104.
[7]伍定菊. 混合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途径研究[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07):25.
[8]张瑜. “线上+线下”:开辟语文教学新路径[J]. 天津教育,2021(19):85-86.
(责任编辑:张涵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