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与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效果
2022-05-30谢丹
谢丹
摘要:目的 对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与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效果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5月收治的儿童呼吸道感染患儿1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病原体的不同分为细菌性感染(50例)、病毒性感染(50例)、支原体感染(50例),分别对其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与降钙素原等生化指标进行测定,比较指标检测结果,并统计不同感染类型的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 细菌组患儿的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与降钙素原测定结果均显著高于病毒性感染和支原体感染的患儿(P<0.05)。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与降钙素原诊断细菌性感染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病毒性感染、支原体感染(P<0.05)。结论 C-反应蛋白、白细胞与降钙素原作为早期感染性呼吸系统病变的重要标志,是鉴别感染种类的可靠标准,综合使用各指标可充分发挥其各自优点,达到相互补充的作用,从而提高诊断效果。
关键词: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儿童呼吸道感染;早期诊断
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是儿科门诊常见的疾病,主要由细菌、病毒感染引起,此外还有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等[1]。对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进行有效的处理,首先要确定其病因。常规的病因学检查操作烦琐,周期较久,易造成诊断延误。降钙素原是一种新的检测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可以对细菌和非细菌感染进行早期诊断,并与病情的严重性成正比[2]。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当组织损伤或细菌感染时,其血液浓度会快速上升,可作为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依据。本文分别对其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与降钙素原等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統计各项指标在患儿早期诊断中的检测结果,并对其各自的诊断阳性率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5月间收治的儿童呼吸道感染患儿1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病原体的不同分为细菌性感染(50例)、病毒性感染(50例)、支原体感染(50例)。
细菌组:男22例,女28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6.93±1.30)岁。病毒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2~13岁,平均年龄(6.95±1.24)岁。支原体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2~12岁;平均年龄(6.96±1.21)岁。三组患儿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别不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纳入患儿的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生化指标测定,方法为:早晨取2~4 ml空腹静脉血,用抗凝剂和离心法提取上部的血清。其中,以日本 SYSMEX公司的XT-4000i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和相应的仪器进行测试;利用德国Roche公司开发的 ModularE170E17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相应的试剂,对降钙素原进行测定;利用德国 SIEMENS公司研制的BN-II专用蛋白质分析仪和相应的试剂,对C-反应蛋白进行测试,并严格按照《全国第三版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和仪器使用说明进行测试。
1.3 观察指标
分别对细菌组、病毒组、支原体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与降钙素原的指标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同时对其各自的诊断阳性率进行比较。
阳性标准:白细胞计数>9.5×109/L ;降钙素原>0.5ng/ml;血清C反应蛋白>8 mg/L。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统计,计量(±s)表示,行t检验;计数用比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三组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与降钙素原的检测结果比较
细菌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与降钙素原测定结果均显著高于病毒组和支原体组(P<0.05)。见表1。
2.2 三组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与降钙素原诊断的阳性率比较
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与降钙素原诊断细菌组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病毒组和支原体组(P<0.05)。见表2。
3讨论
小儿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可分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两种。小儿的呼吸系统感染疾病主要有两类。一种是上呼吸道,上呼吸道的感染是由病毒引起的,70%~80%是由细菌引起的,只有20%~30%是由于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由四种原因引起的:(1)过敏性疾病,孩子有过敏性疾病也会导致上呼吸道感染。(2)外部环境,包括天气和季节的变化,比如在冬天,上呼吸道感染的概率较大,而灰尘、大气的环境等也会引起小儿上呼吸道的炎症。(3)感染原因: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最多的原因是病毒和细菌,其次是人类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4)上呼吸道的疾病有可能是由于机体抵抗力差,比如身体发热、营养不良等。第二种是下呼吸道的感染,病毒、细菌、支原体等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孩子的免疫力比较低,很可能会发生上呼吸道的炎症,如果不能及时的治疗,会造成下呼吸道的炎症,比如急性支气管炎或者是支气管肺炎。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表现与一般的流感类似,主要是呼吸道的病毒,会有一定的传染性,表现为全身毒性,呼吸道症状比较轻微。轻微的上呼吸道感染会出现鼻塞、流清鼻涕、打喷嚏、畏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无力等症状。病情加重的病人,会出现咳嗽、咽部不适等症状。孩子患上呼吸道感染时,会出现发烧、头痛头晕、全身无力、食欲不振等表现,还有咽痛、扁桃体炎、咽部肿胀等。除一般的临床表现之外,小儿上呼吸道的炎症还会引起消化道的病变,如恶心、腹部疼痛等。孩子下呼吸道的炎症要比上呼吸道的感染重,咳嗽咳痰、胸痛、胸闷、发热、喘气等是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的五大典型表现。
而细菌、病毒和支原体是小儿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病原体,正确识别病因是保证患儿合理使用药物的前提。常规的病原检查方法包括:计数和分类、分泌物的分泌物、病毒抗体等,虽然其检测结果有较强的参考价值,但易受干扰和时间长,从而影响到患儿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因此,应探索更多的监测手段来更好地对小儿呼吸道传染病进行早期诊断。
白细胞计数是临床上常用的四个生化指标之一。当人体受到细菌感染时, 白细胞计数也会随之增高,但是白细胞计数的变化与检查时的饮食、动作、心情等因素有关。降钙素原是一类具有非激素活性的降钙素前肽。它是从甲状腺C细胞分泌的,正常人体的PCT含量很低(<0.1 ng/ml),很难被发现。当全身细菌感染时,除了甲状腺以外,肝、肺、肠道组织的淋巴细胞、内分泌细胞等都会产生 PCT,这时PCT的浓度会随着感染的进程或得到控制而不断增加。当感染如病毒支原体时,不会增加或只会轻微增加[1]。降钙素原是一种降低钙素的先驱物,在正常的血流中的含量很少,而且很稳定,但是一旦出现细菌感染,其浓度在短期内会迅速上升,并且会随着疾病的发展而变化。C反应蛋白与肺炎双球菌细胞壁C多糖发生沉淀作用,故命名为C反应蛋白。该蛋白为一种敏感的感染期时相蛋白。它的主要来源是肝脏,炎症性因子如炎症性淋巴因子1、6,肿瘤坏死因子a等,促进肝上皮细胞的合成。并在几个小时后快速上升,2-3天达到高峰。
C-反应蛋白是一种由肝细胞产生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对炎症反应的敏感性很高[3~4]。正常的儿童,血液中含有的C-反应蛋白很低;当感染后,肝和其他组织会产生该蛋白质。通过对C-反应蛋白全过程的测定,可以区分出细菌和非细菌的感染。
通过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综合判定及检测,可筛选出合理的抗生素,以改善临床上的治疗效果。另外,降钙素原检查的結论可作为临床用药指南,降低抗生素用量,减少副作用。如降钙素原指数持续降低,说明患儿的预后质量较好,临床疗效明显[5]。总之,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结合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明确早期感染性呼吸系统病变的病因。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奠定了基础。
本文对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和支原体感染的呼吸道疾病患儿的C-反应蛋白、白细胞与降钙素原水平进行了测定比较,发现细菌性感染指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类型的情况;而各项指标检测的阳性率比较也有相同结果,尤其是降钙素原诊断的阳性率接近90%,比其他指标的特异性更强,提示通过对各项指标的联合测定可以对细菌性感染导致的呼吸道疾病进行有效诊断鉴别。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C-反应蛋白、白细胞和降钙素原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发现两者的降钙素含量有很大的差别,而革兰阴性菌的降钙素含量则明显高于革兰阴性菌。严重细菌感染患儿在治疗前后 C-反应蛋白、白细胞、降钙素等指标,结果显示这些指标可以反映出患儿的病情,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本研究结果表明,细菌组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及降钙素含量明显增高(P<0.05)。C-反应蛋白、白细胞和降钙素原在诊断细菌感染中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病毒性感染和支原体感染(P<0.05)。
综上,C-反应蛋白、白细胞与降钙素原作为早期感染性呼吸系统病变的重要标志,是鉴别感染种类的可靠标准,综合使用各指标可充分发挥其各自优点,达到相互补充的作用,从而提高诊断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世佳,Charline Nganianga.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在恶性疟疾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医疗装备,2022,35(3):49-51.
[2] 杜景林,周丽琴,唱丽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与降钙素原联合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22,50(1):116-117.
[3] 苗强,陈胜南,张昊景,黄珊,张君龙,蔡蓓,牛倩.心脏术后监测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在感染评估中的临床价值[J].临床外科杂志,2021,29(12):1115-1118.
[4] 李世思,郭志唐,陈章彬,滕毅山.血清D-二聚体、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检测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科学,2021,11(23):155-158.
[5] 徐燕军.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2018,11(34):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