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元整体视域下的听说整合课教学目标设定

2022-05-30万姝

关键词:单元整体

万姝

摘    要:课时教学目标是单元教学目标达成的基础、单元教学目标的具化表达。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下的听说整合课教学目标,能有效破解听与说割裂的弊端,最大程度地整合单元教学资源,发挥单元的育人价值。单元整体视域下的听说整合课教学目标设定应先依据课程标准,分析单元内容,提炼单元主题意义,并在此基础上制订单元教学目标及与单元教学目标相关联的听说整合课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单元整体;听说整合课;教学目标设定

听是理解性的技能,说是表达性的技能。两者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基于教材将听和说进行整合教学是有效开展听说教学的重要方式[1],是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目前的听说整合课教学存在目标设定随意、单一、无序等现象[2]。单元是将素养目标、课时、情境、任务、知识点等,按某种需求和规范组织起来,形成的一个有结构的整体[3]。单元不是各种课型的简单拼凑,而是以某一特定意义为中轴,将教学内容进行有机排列的学习集合,承载着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而有所侧重的目标任务,是通过英语课程学习促进学生成长比较完整的过程周期[4]。教师在单元整体视域下设定课时教学目标可以使教学从分裂走向整合、从浅层走向深层,助力学生在系列化的教学活动中,提升核心素养。

课时教学目标是单元教学目标达成的基础、单元教学目标的具化表达。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下的听说整合课教学目标,能有效破解听与说割裂的弊端,最大程度地整合单元教学资源,发挥单元的育人价值。基于此,本文以外研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七年级下册第十一模块Body language第一单元的听说整合教学为例,阐述如何基于单元整体视域设定听说整合课教学目标。

一、依据课程标准,分析单元内容,提炼单元主题意义

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应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重要内容[5],而深入研读语篇内容是探究主题意义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可以从“语篇的主题、内容、文体结构、语言特点等进行分析,明确主题意义”[6]。第十一模块的单元话题是body language,它属于“人与社会”主题范畴下的“社会服务与人际沟通”和“历史、社会与文化”主题群,具体涉及跨文化沟通与交流、语言与文化及世界主要国家的文化习俗。单元内容聚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意识。第一单元“They touch noses!”讲述的是Lingling向Betty请教如何接待到访的俄罗斯教师,进而引出其他几个国家人们初次见面及表达问候时的身势语;第二单元“Here are some ways to welcome them.”以Lingling的口吻,向班级同学介绍如何迎接国际新生;第三单元为语言知识综合练习,涉及单元语法——祈使句,以及身势语相关词汇的复习和巩固。文化学习不仅需要知识的积累,还需要深入理解其精神内涵,并将优秀文化进一步内化为个人的意识和品行[7]。因此,笔者在原有语篇的基础上,补充能促进学生形成包容尊重态度的报刊文章和内化单元所学知识的综合实践活动。各语篇内容、主题和主题意义如表1所示。

基于各语篇的主题意义,笔者提炼出第十一模块的主题意义为 “得体有礼地使用身势语进行跨文化交际”。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英语交际中常用的身势语,意识到身势语的重要性,并在跨文化交际中尊重交际习俗差异,调适自己的行为。

根据单元主题意义和子课时主题意义,笔者以单元主题意义为中轴,调整课时顺序,设定“感知差异→树立态度→落实行为”的核心学习维度,将课时内容进行有意义地关联,使各课时之间形成从感知文化差异、树立文化态度到落实文化行为的进阶逻辑链,进而构建基于主题的结构化知识(如图1所示),发展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观和行为取向。

二、基于单元主题意义,制订单元教学目标

单元教学目标设定的是学生在完成学习后的综合素养表现。教师应在单元主题意义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具体学情制订单元教学目标。围绕单元主题确定目标,能解决单元教学目标中“学什么”的问题,有助于精准定位教学重点[8];基于学情设立目标,能解决“教到什么程度”的问题,有助于把握教学难度。

笔者所教授的学生处于经济发达地区。在日常生活中,部分学生通过旅游、家庭教育、国际夏令营等途径,对跨文化交际有一定程度的体验。在授课之前,笔者采用面对面的调查方式来了解学生对身势语的认知情况,发现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意识到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但对于如何得体有礼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仍存在一定的困惑。

基于主题意义,结合学生具体学情,笔者制订了如图2所示的“倒金字塔”单元教学目标,建立起单元内各课时的有机关联,使每一课时教学目标既相互联系又逐级深入,共同推进单元主题意义探究的实现。

在完成本单元的学习后,学生能够深化对身势语的认知,内化阐释身势语学习的所获、所感,习得身势语这一外在交际行为所包含的深刻文化内涵,实现主题意义的建构,培养核心素养。

三、关联单元教学目标,设定听说整合课教学目标

实现课时教学目标是达成单元教学目标的前提[9]。主题具有连接和统领其他内容要素的作用,为语言学习和课程育人提供语境范畴[10]。教师要结合学情和教学实际,通过关联单元主题,创设能紧密围绕单元主题意义学习、思考和应用的情境,把学习的内容安排在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主题情境之中,引导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学习和运用相关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语言、思维和文化相融合的学习空间,分解单元教学目标,具体刻画单元教学目标的实施路径。

(一)關联单元主题,明确主题情境,夯实单元教学目标达成基础

在以主题意义为引领的课堂上,教师要通过创设与主题意义密切相关的语境,充分挖掘特定主题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和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关键点,基于对主题意义的探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整合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学习与发展[11]。主题情境是在主题语境的引领下,在听的过程及听后说的环节创设的若干个体现主题的教学情境。听说整合教学所创设的主题情境应能促进学生听、说语言技能的迁移应用[12],使教与学的主线始终紧密关联单元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对单元主题意义的探究。课时情境可由听前预热情境、听中语篇情境与听后输出情境共同构成。听前预热情境与听后输出情境可以是前后呼应的同一情境,也可以是同一主题语境下的不同情境变式。教师可以基于单元主题、语篇和学情,灵活设置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主题情境,鼓励学生在主题情境中建构语言知识、锻造思维能力、培育文化意识,实现核心素养的融合发展。

听和说作为两项重要的语言技能,既是学生学习的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手段,可以为学生获取信息、表达观点态度、建构新知识、理解单元主题意义夯实基础。通过听说整合教学对听和说技能的培养,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相关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和文化知识,为后续课时的学习预热,助力单元教学目标的达成。

根据单元整体架构,Lesson 1 They touch noses!、Lesson 2 Here are some ways to welcome them.和Lesson 3 Say something without speaking的语篇以Lingling询问、探索和分享不同国家的身势语为情境。单元综合实践活动以迎接国际新生为情境。因此,笔者将本节课的听前预热情境设置为“教师在英国旅行时,遇见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请你帮忙想想如何与他们打招呼”,听后输出情境设定为“假设你身处国际夏令营中,请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小伙伴一起讨论各自国家的身势语”。两个情境均围绕单元主题创设,为语篇学习奠定基础,同时连接听后输出情境。

(二)细化单元教学目标达成路径,具化核心素养表现

单元教学目标、语篇目标和课时教学目标共同构成单元教学目标体系。各层级目标要把预期的核心素养综合表现融入其中,体现层级间逻辑关联[13]。课时教学目标是单元教学目标的具化表达。单元整体视域下的听说整合课教学目标的设定,应基于单元教学目标,具化核心素养的各个维度,并通过增加所需的行为条件和情境条件,采用具体适切的行为动词,明确可能产生的行为结果或达成的行为目标,将单元教学目标分解至可操作、可检测、可达成的行为性目标中。在描述教学目标时,教师应聚焦行为主体、具化动词和动作对象清晰地回答“谁来做、做什么”这两个问题,并在必要的时候将行为能力标准即“做得怎样”融入教学目标的表述中[14]。基于此,笔者将单元教学目标“谈论并分辨不同国家人们表达问候时的身势语,对差异较大的身势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态度”进行细化,制订了如表2所示的听说整合课教学目标。

语言能力目标清晰阐述了本课时的主题情境。思维品质目标中的“根据Lingling的语气和语调”和文化意识目标中的“根据听力语篇的信息”呈现了目标的实现路径。表2的目标描述符合课时教学目标的行为能力标准,清晰回答了学生学完之后“做得怎样”的问题。课时教学目标中的语言能力目标为本单元的语篇学习奠定语言知识基础,思维品质目标和文化意识目标为形成“对不同文化中的身势语持尊重包容的态度”的单元教学目标作铺垫。综上所述,课时教学目标服务于单元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预设评估量表,推动目标落地

评价任务就是用于检测目标是否达成的学习任务,目标指向哪里,评价任务必须跟到哪里[15]。对于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生成情况,教师要予以关注,并通过制订评价量表,观察、分析学生课堂生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最终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16]。教师可以将听后输出活动作为课时教学目标的评估任务,并预设评估量表,观察学生的学习效果,推动听说整合教学目标落地课堂。

在这一环节,教师设计听后输出活动“假设你身处国际夏令营中,请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小伙伴一起讨论各自国家的身势语”,并编制评估量表(如表3所示),考查学生课时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而通过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反观学习效果。

总之,单元整体教学理念下的听说整合课教学目标设定是单元教学目标的进一步细化和深入,能够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确保单元育人目标落实到位,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12]李威峰.初中英语听说整合教学主题情境创设原则[J].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2022(1/2):3-6.

[2]鲍闽芳.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目标设定范式探究[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22(1):39-42

[3][15]崔允漷.如何开展指向学科核心素養的大单元设计[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9(2):11-15.

[4]梅德明,王蔷.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122.

[5][7][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14,34,16.

[6][10][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8,12,48.

[8][16]胡润,陈新忠.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策略[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0(9):6-10.

[9]马兰.整体化有序设计单元教学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12(9):23-31.

[14]黄正翠.思维可视化视角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J].英语学习,2021(7):50-56.

*本文为2021年浙江省教研重点课题“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初中英语听说整合教学范式研究”(课题编号:Z202103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单元整体
立足单元,开展小学语文学科实践活动
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目标的分析与制定
以单元为整体实施学法指导策略的研究
浅谈单元整体教学策略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统整单元整体教学,让学生的语文学习无限生长
也谈“单元整体”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应用
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基于“研学后教”理念下的单元目标教学操作
新版译林英语教材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英语单课有效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