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

2022-05-30钱俐

关键词:思维品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钱俐

摘    要:阅读课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是师生在与阅读文本的相互作用中不断推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动态过程,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指向思维品质培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先充分解读阅读文本,然后设计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阅读活动,逐步推进学生的思维层级,在此基础上开展读后活动,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全面、均衡、持久的发展。

关键词:思维品质;阅读教学;初中英语

阅读课作为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课型之一,是师生在与阅读文本的相互作用中不断推进教学、促进学生发展的动态过程,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的初中阅读教学往往停留在文本信息的浅层理解上,很少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内涵,使得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未能落到实处。思维品质是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学生在理解、分析、比较、推断、批判、评价、创造等方面的层次和水平。思维品质的提升有助于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1]。学生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逐步发展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使思维体现一定的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批判性和深刻性[2]。本文以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九年级全一册第七单元“Teenagers should be allowed to choose their own clothes.”中Section B的阅读课“Should I Be Allowed to Make My Own Decisions?”为例,探讨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充分解读阅读文本

教材文本,都是因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存在的。文本解读在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它既指向对文本本身的了解,也指向对文本之于课堂价值的判断,还指向对课堂上如何与文本展开多主体、多维度对话的策略、方法的选择等。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文本,即要针对学生特点和学习需求进行文本解读,充分挖掘英语课程的育人点。

“Should I Be Allowed to Make My Own Decisions?”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解读。一是读者角度,即用欣赏的眼光从各个角度发现文本语言、情感、思维、逻辑的美。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文本围绕“兴趣爱好”展开,讲述的是孩子与父母对“兴趣爱好”的不同观点,内容来自实际生活,真实地反映了成长的烦恼,易于引发共鸣。二是教师角度,即在欣赏文本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地对文本进行审视和判断,挖掘文本的内涵及其在课程意义上的外延价值,构建课程育人蓝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用怎样的态度、眼光和思维方式去解读一个文本,就已经决定了教师将引领学生经历怎样的课堂学习过程和课程生活体验。教师要挖掘文本传递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进而引导学生有理有据地评价文本意图和写作手法,以此促进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实现得“语”与得“意”[3]。换而言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主题、内容、文体和语言等角度[4]对文本意义进行深入解读,识其义、悟其义、纳其义,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合理设计阅读活动

阅读的目的不仅仅是读懂原文,阅读还应做到能从文本的字里行间“读出”作者虽未说明但意欲表达的内容[5]。因此,教师要在充分解读文本的基础上,设计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阅读活动,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

(一)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真实情境强调情境要与学生的经验相联系、与学生的真实探究相联系,即情境要打通知识世界(或符号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联 [6]。真实情境并不等同于学生生活的实际发生,而是让学生在解决真实任务的过程中,获得对事物的认识、形成和发展概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这一环节,笔者提出问题“Are you allowed to make your own decisions at home?”和“What kinds of decisions are you allowed to make?”,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激发学生的学习期待。这一活动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已學的语言知识“Im allowed to ...”,而且也可以使学生有愉快、积极的思维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文本阅读作铺垫。

(二)预测文本内容,训练发散思维

预测是一种发散式思维。全体学生共同预测文本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共享同龄人之间的知识背景,让学生的阅读更有目的性,从而促使阅读成为一种自主学习行为[7]。预测文本内容通常从插图和标题入手。插图比较直观生动,可以帮助学生从中获取基本信息;标题是文章的“文眼”,是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提炼,可以帮助学生准确把握文章主旨。

首先,笔者基于教材插图,提出问题“Whats he doing?”“Whats his hobby?”和“What is his dream job?”,引导学生对文本信息进行推测(图中男孩可能很喜欢跑步,想当运动员)。然后,笔者让学生聚焦标题“Should I be allowed to ...?”这一句式及其语气来推测文本的体裁。大部分学生都能推断出“Should I Be Allowed to Make My Own Decisions?”是一篇议论文。接着,笔者引导学生关注标题中的“I”,让学生猜测“I”是指谁。这一环节的三个活动不仅可以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期待,帮助学生初步感知文本的主要内容,为后续的深入学习作准备,而且也可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提升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三)梳理文本结构,培养概括能力

文本结构是指作者在文本中组织信息的方式,是文本的内在逻辑。梳理文本结构可以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关键概念和主要关系上,进而准确预测文本内容,是学生开展深度阅读的前提以及提升分析与概括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这一环节,笔者提出客观性选择问题Q1和Q2,引导学生概括语篇大意和梳理文本结构。

Q1: 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A. Liu Yus hobby — running.    B. The disagreements on Liu Yus hobby.

Q2: Which is the structure of the passage?

Q1和Q2旨在讓学生在清晰目标的引领下开展阅读。Q1引导学生将注意力聚焦于文本的整体理解上,进而快速领会文章的主旨——青少年和父母对兴趣爱好持不同的观点,同时也明确了标题中的“I”是指Liu Yu。Q2可以帮助学生厘清语篇的行文脉络,即“总—分”的结构。这一过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

(四)挖掘文体特征,发展逻辑思维

议论文的思路表现为逻辑思维的过程,也就是说逻辑思维贯穿于议论文的始终。教师应抓住议论文的这一文体特点,努力挖掘文本资源,引领学生深入阅读,训练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能力,并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鼓励学生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过程,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

首先,笔者设计Liu Yu的个人信息表(如表1所示),引导学生从age、nationality、hometown、hobby、dream job和problem六个方面对文本进行梳理,进而提炼出Liu Yu遇到的问题是兴趣爱好与学业之间的矛盾。然后,笔者引导学生找寻Liu Yu与父母就兴趣爱好的观点,并在文本中提炼出相应的逻辑思维教学要点(如图1所示),将逻辑思维和阅读内容加以整合,帮助学生认识到议论文阅读是一种以说理为主的、呈现作者的逻辑思维的阅读活动。这一过程可以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比较与分类、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方法,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

接着,笔者引导学生借助表2梳理Liu Yu和父母对兴趣爱好所持的观点,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对文本事实性和情感性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归纳和推理。表2实际上也是文本main idea的再现。在梳理观点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进行浅层次的信息梳理,如“He is serious about running and it is the only thing hes ever wanted to do.”,也要进行深层内涵的挖掘,如“Its difficult to be a professional sports star.”,还要进行复杂的逻辑方法分析(如表2括号中的内容所示)。这有助于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文本,发展逻辑思维,为未来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五)分析价值立意,培养辩证思维

价值立意是价值观层面的教学立意,是教学立意的最高层次。价值观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和准则,是人们判断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一个人的价值观是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分析价值立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是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有效方法。

首先,笔者提出问题“Do Liu Yu and his parents care about each other?”和“How do you know?”,引导学生多角度看待事物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学生能够从语言细节(如“we know”“every one of”“have nothing against”“Maybe”“I understand this”和“I know my parents care about me.”)中感知到尽管父母和Liu Yu所持的观点不同,但他们都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是一种理解至上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思维方式。该活动的开展不仅有助于学生从不同角度剖析问题,发展学生的分析与评价思维,而且可以引导学生关注Liu Yu父母话语所体现的思维方法(如“Of course we want to see him achieve his dreams. And we know how much he loves running. My wife and I have supported every one of his races. We have nothing against running!”和“Hes getting old now, so he needs to think about what will happen if he doesnt end up as a professional runner.”),即Liu Yu父母以矛盾分析法为主要思维方法,将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念自觉嵌入自身的思维进程[8],进而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然后,为了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观察和认识世界,笔者引导学生梳理体现Liu Yu和父母价值立意的核心句型(如表3所示),以此推断出Liu Yu对自己兴趣爱好的坚持,父母则秉持学业为主兴趣爱好为辅的价值观,促进学生在思维发展中推进语言学习。同时,笔者还进一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文本中的主要阅读策略“Actively use the language in new sentences.”和体现价值立意的核心句型,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升思维的深刻性和创造性,培养创新思维。

三、开展读后活动

读后活动作为“阅读课中一个拓展和延伸的环节,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重要过程,是对阅读内容的深化和巩固。它能够将阅读与听、说、写融为一体,将语言学习与真实交际融为一体,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9]。读后活动的本质,是在新的情境中应用相关的语言和内容去表达意义、表达思想[10],有助于拓宽学生思维的深度。教师应从不同角度设计读后任务,促使学生经历构建、应用、创新等思维活动,加深对阅读文本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这一环节,笔者将课堂学习任务与现实生活相关联,设置能够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三个读后活动,让学生任选其中一项完成,激发学生的思考意向和探索欲望,引导学生在感知语言、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品质。

◎任务一

Do you think Liu Yu should be allowed to practice his hobby as much as he wants?如果你支持Liu Yu的观点,请说明支持的理由;如果你支持Liu Yu父母的观点,请以共情的方式告知Liu Yu你的理由。以下是共情的一些表达方式,供参考:① You have to prepare to give up your normal life.② You can never imagine how difficult the road to success is! ③ You really require a lot of talent and hard work to succeed.④ Only a small number of people make it to the top. After you retire, it may be difficult for you to find a job to make a living.

◎任务二

假如你是Liu Yu,因与父母在兴趣爱好上的分歧而感到非常苦恼。请写一封邮件向学校青少年成长顾问Robot Hunt求助。具体要求包括:①避免简单地复述课文内容;②创造性地使用文本中体现价值立意的核心句型;③注意邮件的书写格式。

◎任务三

基于“What is your dream job?”和“Do your parents support your dream?”两个问题,谈谈你对“Should I Be Allowed to Make My Own Decisions?”的观点。请从思维导图(如图2所示)中选择Yes或者No的角度进行阐述,并注意以下三个要点:①文章开头要明确提出观点,如“I believe / think I should be allowed to make my own decisions.”或者“I dont think I am old enough to make my own decisions.”;②至少举一个典型事例来支撑观点;③思路清晰,语言流畅。

总之,语言与思维密切相关。一方面,学习和使用语言需要借助思维;另一方面,学习和使用语言(尤其是外语)又能够进一步丰富思维方式,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思维品质[11]。教师在英语课程中,不能仅考虑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还要考虑如何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做事情的能力,包括用英语获取信息,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推断和论证的能力。要想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全面、均衡、持久的发展,需要教师将思维教学渗透和体现在每天的教学中。也就是说,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性内容的传授,而且要在教学中大量融入有助于启发和培养学生思维的材料,在讲授学科内容的同时开展思维能力的训练,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5,6.

[3][10]陈则航.义务教育英语课程中的思维品质培养[J].教学月刊·中学版(外语教学),2022(5):12-18.

[4]张秋会,王蔷.浅析文本解读的五个角度[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6(11):11-16.

[5]贵丽萍,黄建英,周勇,等.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思维活动:批判性阅读视角[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11.

[6]张春华.走向真实情境的写作教学[J].基础教育课程,2020(4):13-17.

[7]KAMALIA K. Improving reading comprehension using the survey, question, predict, read, respond, summarize (SQP2RS) strategy[J]. English Education Journal, 2016(4): 549-565.

[8]王炳林,李鵬飞.中国共产党运用辩证思维的百年考察[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1(3):42-50,233.

[9]葛炳芳.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读后活动:理念、策略与思考[J].英语学习,2019(1):68-72.

[11]程晓堂.英语学习对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J].课程·教材·教法,2015(6):73-79.

猜你喜欢

思维品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