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思维发展的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与反思

2022-05-30何永福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22年8期
关键词:二次函数复习课数学思想

何永福

[摘  要] 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以 “二次函数”复习课为例,尝试进行指向思维发展的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设计,通过教学实践证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渗透了数学思想,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关键词] 二次函数;复习课;数学思想;思维

二次函数是初中数学最重要的核心知识,其内容比较多,思想方法也比较多. 作为复习课,需要教师打开思路,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渗透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过程设计与说明

1. 谈话导入,初建知识结构

师:函数的表示方法有几种形式?分别有何优缺点?

生:函数有三种表示方法,一是解析法,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很明确;二是列表法,由自变量的值可以很快地找到因变量的值;三是图像法,能很形象地表示函数的变化趋势.

生:三种形式可以相互转化.

师:本章我们学习了二次函数,关于二次函数,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是如何学习的?

生:我们学习了二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形式,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的应用等. 学习二次函数时,先从生活实例抽象二次函数的概念,由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画二次函数的图像,再由二次函数的图像研究二次函数的性质,最后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设计说明  结合函数研究经验,整体把握全章内容,从函数的三種表现形式入手,让学生初步回顾本章学习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通过回顾本章的学习思路,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思想、转化思想等.

2. 数形结合,构建知识结构

问题1:图1是抛物线y=ax2+bx+c的一部分,图像过点A(-5,0),对称轴为x=-2.

师:你能从图1中获得什么信息?

生:抛物线的开口向下,所以a<0. 因为抛物线与y轴交于正半轴,所以c>0. 因为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负半轴,所以-<0,又a<0,所以b<0.

师:实际上,题中还有已知条件,即图像过点A(-5,0),对称轴为x=-2,那么由这些条件,你又能获得哪些信息呢?

生:由对称轴为x=-2,可得 -=-2,所以b=4a. 因为A(-5,0)是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又抛物线的对称轴是x=-2,所以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是(1,0).在对称轴的左侧,即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在对称轴的右侧,即当x>-2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师:由抛物线与x轴交于(-5,0),(1,0)两点,我们还能得到什么结论?

生:可得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解为x=-5,x=1. 由图像知,当-50,所以当-50;同理,当x<-5或x>1时,ax2+bx+c<0.

师:很好!这位同学以联系的眼光看待函数图像,由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坐标想到方程的解,由函数图像在坐标系的位置,想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 实际上我们还可将上述信息进一步综合,得到更多的其他结论.

生:因为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所以b2-4ac>0. 因为a<0,b<0,c>0,所以abc>0. 由函数图像还可以看出,当x=-2时,y>0,即4a-2b+c>0,当x=1时,y=0,即a+b+c=0,当x=2时,y<0,即4a+2b+c<0.

师:根据已知条件能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吗?

生:不能确定,如果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一般式,则题中只有两个点,少一个点的坐标;如果设二次函数解析式为顶点式,没有顶点的纵坐标;如果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两点式,则少一个曲线上的坐标.

师:请同学们任意添加一个条件,然后用较简单的方法求函数表达式.

设计说明  这是一道全开放试题,面向全体学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1]. 对于这个问题的探究,教师应注意以下三点:(1)探究二次函数性质时,不能要求学生一次性把所有的性质都找全,要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收获;(2)确定函数解析式,给学生一定的自主空间;(3)在探究过程中,先理清研究什么,再构建本章的知识结构图,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奠定思维发展的基础.

3. 数形结合,突出数形关联

问题2:(1)一个二次函数图像可能经过哪些象限?(2)二次函数y=2x2+x+m+5的图像经过哪些象限呢?(3)函数y=(k-2)x2-3x+k-3的图像经过四个象限,求m的取值范围.

生:对于第(1)小题,二次函数的图像至少经过两个象限,最多经过四个象限,不可能只经过一个象限.

生:第(2)小题需要讨论,因为a=2>0,所以抛物线开口向上,因为对称轴x= -<0,所以抛物线一定经过第一、二象限. 当12-8(m+5)>0且m+5≥0时,抛物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当12-8(m+5)≤0时,抛物线经过第一、二象限;当12-8(m+5)>0且m+5<0时,抛物线经过第一、二、三、四象限.

生:第(3)小题需要分情况讨论. 当k-2>0,即k>2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因为对称轴x=>0,抛物线对称轴经过x轴正半轴,要使抛物线经过四个象限,必须使常数项k-3<0,即k<3,所以20,即k>3,因为k<2,不等式组无解,所以此时抛物线不可能经过四个象限.

設计说明  此题的三个小题层层递进,相互关联,渗透了分类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培养了学生用数探究形的意识,让学生体会问题中的变与不变. 变化的量需要进行讨论,第一小题从两个象限、三个象限、四个象限进行分类讨论;第二小题从常数项大于0、小于0两个方面进行讨论;第三小题从抛物线开口向下与开口向上两个方面进行讨论,凸显了以形助数,以数解形的思想,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向深处漫溯.

4. 数形结合,应用巩固

在二次函数y=ax2+bx+c(a≠0)中,y与x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

[x … 0 1 3 4 … y … 2 4 2 -2 … ]

师:我们已经从数与形两个角度研究过二次函数了,此题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一个二次函数,从中你们能得到什么结论?

问题3:有多少种形式可以获得二次函数解析式?请用不同的方法确定二次函数解析式.

问题4:求出函数的对称轴及顶点坐标,并说说函数的增减性.

设计说明  表格也是表达函数的形式之一,它可以获得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对应值. 上面的问题要求学生确定函数表达式,并利用抛物线的对称性解决问题,学生从中可以体会到将表格转化为表达式或函数图像的必要性,再次体验思想方法,这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发展.

教学反思

1. 立足研究,奠定基础

复习课上,必须让学生整体把握全章内容,明确研究什么?教学中,笔者围绕二次函数的三种形式设计问题,凸显了研究的内容是二次函数表达式、表格特征与图像性质,以及三种形式之间相互转化. 其中的四个环节环环相扣,通过对问题的解决明确了二次函数的表达形式、表格特征、函数图像的性质以及三者之间的转化. 如由抛物线的对称轴得到抛物线的对称性、增减性及最值;由函数与x轴的交点坐标获得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之间的关系等,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建构知识,理清脉络

建构知识体系有利于发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整体的知识网络,有利于学生对记忆、迁移与应用. 教学中,笔者首先通过谈话导入的形式,让学生初步建立了知识结构,然后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解决,帮助学生形成了简明的知识体系,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并非笔者的直接告知,而是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建构,凸显了知识的关联性,促进了学生的思维的发展,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3. 设计问题,拓宽思维

开放性问题,可以从条件、结论或解法三个方面去开放. 开放性问题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让不同的学生都有发展,有利于拓宽学生的思维维度,有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2]. 以开放性问题为载体的复习课堂,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学生的思维是多向的,在互动中经历了再认识的过程,巩固了所学,提升了智慧.

4. 思想立意,提升思维

数学思想属于隐性思维,也是数学的核心理论,有利于学生高屋建瓴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中,问题的设计以数学思想立意,以提升学生思维为目的,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向学生不断渗透转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促进了学生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强.开放设计,渐次展开,发展学生的多元思维——以直角三角形复习为例[J]. 数学教学通讯,2021(14):12-14.

[2]何平. 精心架构课堂教学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记一节“一次函数的应用”中考复习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 中学数学,2018(12):41-44.

猜你喜欢

二次函数复习课数学思想
试论高三语文复习教学的策略
《二次函数》易错题专练
《二次函数》综合测试题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论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数学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复变函数》课程的教与学
谈谈如何上好小学英语复习课
在趣味情境中构建知识体系
追求高效的数学复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