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创伤性胸痛患者急诊分诊方案的优化及应用效果

2022-05-03邓永兴张小丽沈雪娟段海珍袁前发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7期
关键词:流程优化急诊

邓永兴 张小丽 沈雪娟 段海珍 袁前发

[摘要]目的探討非创伤性胸痛患者急诊分诊的优化方案和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5月就诊于厦门市海沧医院急诊科的非创伤性胸痛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2020年6—9月就诊于厦门市海沧医院急诊科的非创伤性胸痛患者120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经验性预检分诊法,观察组采用非创伤性胸痛患者急诊分诊的优化方案分诊,收集医护人员分诊结果。比较两组的医护人员分诊准确率、应急处理率和医护人员总满意率以及患者候诊时间和患者总满意率。结果观察组的分诊准确率(88.33%)、应急处理率(95.00%)、医护人员总满意率(97.50%)和患者总满意率(95.8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的候诊时间[(5.28±1.12)min]低于对照组[(10.93±3.75)min]( P <0.05)。结论优化后的非创伤性胸痛患者急诊分诊方案可提高医护人员的分诊准确率和应急处理率,从而缩短患者的候诊时间并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总体满意率。

[关键词]非创伤性胸痛;急诊;预检分诊;流程优化

[中图分类号] R45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0616(2022)07-0175-04

Optimization of the emergency triage scheme for patients withnon-traumatic chest pain and its application effects

DENG  Yongxing1      ZHANG  Xiaoli1      SHEN  Xuejuan1      DUAN  Haizhen1YUAN  Qianfa2

1.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Medicine, Xiamen Haicang Hospital, Fujian, Xiamen 361026, China;2. Mental Health Laboratory, Xiamen Xianyue Hospital, Fujian, Xiamen 361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 optimized emergency triage scheme for patients with non-traumatic chest pain (NTCP) and its application effects. Methods A total of 120 NTCP patients who attended the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Medicine in Xiamen Haicang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May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another 120 NTCP patients who attended the Department of Emergency Medicine in Xiamen Haicang Hospital from June to September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traditional empirical pre-screening triag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adopted the optimized emergency triage scheme for NTCP patients. After that, the results of triage implemented by medical and nursing staff were collected. The triage accuracy, emergency treatment rate, overall satisfaction rate of medical and nursing staff as well as the outpatient waiting time and overall patient satisfaction rat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riage accuracy (88.33%), emergency treatment rate (95.00%), overall satisfaction rate of medical and nursing staff (97.50%) and overall patient satisfaction rate (95.83%)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0.05). The outpatient waiting tim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5.28±1.12]min)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10.93±3.75]min)(P <0.05). Conclusion The optimized emergency triage scheme for NTCP patients can improve the triage accuracy and emergency treatment rate of medical and nursing staff, thus shortening the outpatient waiting time and improving the overall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towards medical and nursing staff.

[Key words] Non-traumatic chest pain; Emergency; Pre-screening triage; Process optimization

预检分诊是急诊科工作的重要环节,护理人员作为接触患者的第一位医护人员,需要在有限时间内对就诊患者进行资料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将患者分类分科进行就诊[1-2]。而准确又快速的急诊分诊能够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尤其针对凶险性急症,早期识别和及时诊疗是保障其生命安全和预后质量的重要因素[3-4]。其中以“急性胸痛”为主诉的非创伤性胸痛是急诊科常见的就诊症状,约占急诊内科就诊比例的20%~30%,其病因繁多,严重性悬殊较大,需要及时分诊并处理[5]。同时,由于非创伤性胸痛中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肺栓塞和主动脉夹层属于的高危急症,若在第一个分诊环节出现误诊、漏诊,将延误患者的有效治疗时间,对后续的抢救带来极大挑战[6]。因此,非创伤性胸痛患者急诊分诊方案的优化十分重要,同时急诊分诊作为医院急诊的一个职能窗口,逐渐受到各医院的重视,但由于国内缺乏有关胸痛患者标准化急诊预检分诊模式,而且现阶段对非创伤性胸痛患者的预检分诊模式的研究报道较少[7]。因此急需相关临床研究以完善非创伤性胸痛患者急诊分诊的优化方案,并探讨其在准确分诊、应急处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20年1—5月就诊于厦门市海沧医院急诊科的非创伤性胸痛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2020年6—9月就诊于厦门市海沧医院急诊科的非创伤性胸痛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①自行入院,主诉为胸痛的患者;②患者具备清醒的意识;③年龄≥18岁。排除标准:①拒不配合分诊的患者;②创伤性外伤的患者。

1.2 方法

1.2.1 组建患者急诊分诊工作小组选取7名具有5年以上急诊预检分诊工作经验的护士和2名具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急诊内科医生作为小组成员,同时科主任及护士长分别作为小组组长和副组长,以上成员共同组成非创伤性胸痛患者急诊分诊工作小组。

1.2.2 非创伤性胸痛患者急诊分诊的优化方案[8]  参考欧洲心脏病学会与美国急诊医生学会胸痛诊疗指南,由非创伤性胸痛患者急诊分诊工作小组制订非创伤性胸痛评估与鉴别办法,具体如下:①拟定初稿。由非创伤性胸痛患者急诊分诊工作小组根据《急诊科规范化流程》、急诊科医生、护士、患者访谈结果、查阅相关文献,初步形成《非创伤性胸痛患者急诊分诊方案(初稿)》(以下简称《方案》)的条目。②遴选函询专家8名。遴选急诊科、心血管内科及胸外科医护人员作为函询专家,入选条件为:硕士研究生学历及以上;具有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中级以上职称;对研究领域较为熟悉,有渊博的学识和前沿的临床视角。③开展2轮函询。向专家成员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第一份《方案》,请各位专家在7 d 内予以回复;向专家成员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送第二份《方案》条目,要求其修改自己原先的观点或评价。函询结果如下:两轮专家积极系数为100%,专家权威系数>0.7,肯德尔系数为0.561(P <0.05)。第一轮函询时通过汇总专家意见,对一致性选项低于80%的1个条目进行删除,并纳入新增条目2条,修改条目1条。第二轮函询时修改2个条目,整合2个条目,此次函询各位专家意见达成一致,最终形成《非创伤性胸痛患者急诊分诊方案(正式稿)》。④非创伤性胸痛患者急诊分诊优化方案的主要内容。优化分诊区护士结构:预检分诊岗位的护士全部由具有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护师及以上职称者担任;专人培训:对所有分诊岗位护士进行统一培训,要求其熟练掌握各种急救技术及抢救仪器的使用,要求其掌握胸痛的临床表现及救治流程、评估胸痛危险程度的技能、心电图相关理论知识及胸痛心电图的识别等重点内容,并定期考核;建立分诊评估指标:非创伤性胸痛的分诊评估指标包括意识、胸痛特点、心率、收缩压、脉氧情况。⑤出现以下情况则将患者纳入高危患者。意识不清、模糊、淡漠;面色发绀或苍白;呼吸急促,呼吸频率>30 min,脉氧<90%;持续性胸痛(胸闷)伴大汗;肢端湿冷,收缩压>180 mmHg 或<90 mmHg,心率>150次/min 或<50次/min。

1.2.3 觀察组急性胸痛患者急诊分诊方法患者就诊后,分诊护士在5 min 内完成病史询问、疼痛时间及疼痛性质的评估,生命体征的评估,对患者进行初步分级评估。分诊评估后若出现高危患者应立即送入抢救室,完成心电图检查,并将除颤仪、呼吸机、急救车、吸引器、气管插管用物备用,迅速呼叫医生,并建立静脉通道、给氧及心电监护。非高危患者则按序送入抢救室,转交抢救室护士完成心电图检查,并告知医生为胸痛患者,进行常规处理。1.2.4 对照组急性胸痛患者急诊分诊方法患者就诊后,采用传统的经验型预检分诊法,负责预检分诊的护士由全科护理人员轮岗执行,分诊时护士收集非创伤性胸痛患者的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相关病史等情况,根据护士的临床经验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和初步分诊。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9-10]

1.3.1 分诊准确率医生接诊患者后会对患者进行再次的危重程度分级,医生与护士判断一致为准确,不一致为不准确。分诊准确率=准确例数/总例数×100%。

1.3.2 应急处理率分诊后,护士是否自觉给予患者应急处理措施,统计应急处理的实施率,应急处理内容包括心电图检查、正确体位、吸氧、心电监测、建立静脉液路、抽血、急救设施准备等。应急处理率=有处理例数/总例数×100%。

1.3.3 候诊时间患者到达急诊后至医生接诊的时间,则为实际候诊时间,实际候诊时间按分钟计算。

1.3.4 总满意率评估选用小组组建的满意度调查评估表,评估医护人员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量表总分为100分,其中评分<60分为不满意、评分60~80分为满意、评分81~100分为非常满意。共发放满意度调查评估问卷表240份,回收满意度调查评估问卷表240份,问卷回收率100%,满意度调查评估表信度系数为0.713。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 ± s)表示,行 t 检验,计数资料用[n (%)]表示,行χ2检验, 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分诊准确率和应急处理率比较

观察组的分诊准确率为8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应急处理率为95.00%,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候诊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候诊时间为(5.28±1.12)min,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93±3.7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728, P=0.001)。

2.3 两组医护人员和患者总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中医护人员总满意率和患者总满意率分别为97.50%和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94.17%和8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3讨论

护士分诊的精确性是抢救是否及时的关键因素之一,准确而有效的分诊可为危急患者的生命抢救提供最佳的时机、缩短胸痛患者的等候时间、改善急诊拥堵情况,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11-12]。然而传统的预检分诊法无法快速将患者准确分类,容易延误危重患者的抢救时间,造成医疗纠纷和事故。由于高危胸痛患者的危险性大、致死率高,需要尽早识别、尽快处理,因此,建立优化的非创伤性胸痛患者急诊分诊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胸痛分诊将患者分为危急、紧急和非紧急三类,危急患者属于危险性极高的人群,需立即进行分诊,安排抢救;紧急患者属于有潜在的危险性,暂时无生命危险,但有加剧的可能,需提前分诊;非紧急类患者属于等候时间较长也无病情恶化者,患者可按顺序就诊[13-14]。由于在胸痛患者中非创伤性胸痛所占比例较大且发病急且进展迅速,准确的分诊可以让危重型胸痛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医护人员的诊疗和救治。因此本研究在优化后的分诊方案基础上,使分诊护士不再依靠经验分诊,而是有明确的分诊方案,从而使分诊护士的工作将有据可依,大大提高护士的分诊准确率。有研究指出,非创伤性胸痛急诊分诊快速筛选方案可缩短首份心电图报告获取时间、分诊至肌钙蛋白出报告时间、候诊时间,可提高分诊准确率和医护人员满意度[15]。同时,医疗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方法制订急诊非创伤性胸痛患者预检分诊流程,可提高急诊非创伤性胸痛患者预检时致死性胸痛的检出率和缩短确诊时间[16]。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中分诊准确率(88.33%)、应急处理率(95.00%)、医护人员总满意率(97.50%)和患者总满意率(95.8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候诊时间[(5.28±1.12)min]低于对照组[(10.93±3.15)min],这说明该方案可有效提高护士的分诊准确率和应急处理能力,显著缩短了胸痛患者的候诊时间。但本研究也存在的一定的不足之处,由于急诊科临床工作量繁重,患者的急危症较多,且涉及一定的伦理问题,因此,本研究无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而是采用了回顾性前后对照的方法,同时因时间、人员的受限,本次未能开展更大样本的研究。

综上所述,本研究开展的胸痛患者分诊流程优化方案,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快速准确地实施有效的医疗干预。优化后的分诊流程不仅大大缩短了患者的候诊时间,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分诊准确率和应急处理率,也培养了急诊科分诊护士的临床思维和专业能力,有利于急诊科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及患者满意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谢咏湘,李映兰,石莲桂,等.急诊预检分诊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护理管理,2018,18(5):641-646.

[2]刘媚英,陈思雅,姚雪仪.急诊快速预检分诊法在儿科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7):221-223.

[3]陈三梅,刘瑜,李平凤.持续性护理质量改进在提高急诊预检分诊护理质量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14):155-157,202.

[4]戴李华,陈淼,王海嵘.胸痛临床评估与诊断流程在急诊胸痛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J].广东医学,2017,38(1):106-107.

[5]周民伟,向仕平,向定成,等.我院胸痛中心建设的实践探索[J].中华医院管理雜志,2012,28(6):429-432.

[6]邓业雯,耿娜,江志斌,等.国内外急诊预检分诊标准与流程建设概述[J].中国医院,2017,21(8):63-65.

[7]宋晓玲,刘贤英,龙晓秋.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急诊胸痛患者预检分诊效果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22):19-21.

[8]赵洁,潘曙明,董利军,等.急诊胸痛标准化分诊的流程及管理[J].中国急救医学,2009,29(7):656-658.

[9]冯晓昉.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急诊胸痛患者预检分诊的价值[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19,44(8):983-986.

[10]蔡义美.阶梯思维用于非创伤性胸痛老年患者急诊分诊中对分诊准确率及抢救情况的影响[J].当代临床医刊,2020,33(6):522-523.

[11]丁万红,夏海鸥,徐春芳,等.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流程的建立和应用评价[J].护理学杂志,2016,31(21):51-55.

[12]冯泽华,唐邵辉,谢红珍,等.胸痛急救护士对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率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2):60-62.

[13]王飒,陈水红,曹巧丹,等.电子分诊标签在急诊预检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2):241-243.

[14]许华.非创伤性胸痛患者急诊分诊流程的实施效果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4,29(22):16-17,23.

[15]王艳.非创伤性胸痛急诊分诊方案的初步构建与应用[D].衡阳:南华大学,2020:1-98.

[16]黄赣英,王弋,傅蓉,等.HFMEA 方法优化急诊非创伤性胸痛患者预检分诊流程[J].浙江医学,2017,39(24):2305-2306.

(收稿日期:2021-10-20)

猜你喜欢

流程优化急诊
运用工业工程的方法优化图书馆科技查新流程
急诊ERCP治疗老年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疗效观察
护理干预对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感染率、不良反应及护理满意度的改善作用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临床分析
浅谈会计信息化下的财务会计流程优化
心理护理在门急诊输液患儿护理中的应用的效果观察
基于服务流程优化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国际工程公司如何优化外事管理模式
传统制造业采购流程的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