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脏之原穴治疗围绝经期失眠

2022-04-08张泽华谭奇纹于慧娟张昌云

广西中医药 2022年5期
关键词:原穴太溪绝经期

张泽华,张 昕,*,谭奇纹,,于慧娟,,张昌云

(1.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山东 济南 250355;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4)

世界更年期医学会已经把每一年的10月18日定为“世界更年期关怀日”。我国围绝经期女性已达1.3亿人左右[1],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逐步得到提高,也热衷于医学养生,围绝经期女性的身心健康和正常生活日益被人们所关注,提高处于更年期女性的整体健康水平已经成为新时代人类健康的三大主要课题之一。睡眠是人体一天中自我修复的不可或缺的环节,其重要影响可由生理层次渗透到心理层次等各个层面。失眠是一种全天候24小时的疾病,其主要特点是夜间睡眠困难,日间有明显的功能障碍,整体生活质量水平明显下降。女性的更年期过渡不仅面临睡眠不足的额外负担和治疗的经济压力,还有潮热、持续性疲惫导致工作生产力效率受损和生活质量下降的风险。因此,临床上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来治疗围绝经期失眠已经成为研究热点。

1 围绝经期失眠的相关致病机理

《素问·上古天真论》记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中医药重视“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对人体各项生理机能和生理活动的影响,已经将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病因机理聚焦在肾,围绝经期女性年龄处于49岁左右,此期肾精不充,肾气渐衰,冲任不调,脏腑功能失调,从而出现失眠、潮热等症状。肾虚是更年期妇女的基本生理特征,也是其发生失眠的主要病理基础,故治疗更年期失眠以补肾为根本大法[2]。围绝经期的睡眠变化反映了机体内分泌环境、心理状态和年龄的变化,文献报道,围绝经期女性失眠和原发性失眠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相同,可能是不同的诊断标准决定的[3]。围绝经期失眠伴有下丘脑-垂体-卵巢激素变化,这可能通过稳态睡眠驱动和昼夜节律相关的神经元化学物质影响睡眠[4-6]。围绝经期失眠的致病机理尚未获共识,被认为是多种因素彼此影响的结果。

2 围绝经期失眠的常规治疗

对于围绝经期失眠,常见的西医学临床治疗措施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非药物治疗,均能在短期内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改善失眠症状。而中医学重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着重恢复机体的阴阳协调,调理脏腑的正常机能,在围绝经期失眠治疗中发挥独特作用。辨证论治后行各类中药汤剂治疗起效较快,改善睡眠障碍疗效较为突出。《灵枢·根结》载:“针之要,在于知调和阴与阳,调和阴与阳,精气乃光,合形与气,使神内藏。”针灸疗法作为一种内病外治的适宜技术,安全有效的自然疗法,已被列入中国睡眠研究会最新制定的《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7]。针灸在治疗围绝经期失眠方面取得重大进展,针灸疗法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良好[8]。临床方面,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失眠常采取毫针刺法、电刺激、温针灸疗、腹针疗法、头针疗法、耳穴压豆和耳穴按摩等方法,针灸操作安全简捷,可以畅通机体经络气机,协调脏腑阴阳气血,从而减轻患者睡眠障碍的情况。

3 脏之原穴治疗围绝经期失眠机理

《灵枢·九针十二原》云“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又有“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脏之原穴是映射脏腑疾病的关键,运用原穴诊断疾病,这正体现了中医“治未病”思想,同时脏腑的各项病理变化可以取相应的原穴进行调治。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在生理方面彼此为用,病理方面相互彰显。相关研究已经揭示脏腑疾病与其所联系原穴电学性质的关系,原穴电学特性的变化与疾病具有特异相关性[9-10],在原穴电学特性研究的疾病谱分布方面,所涉及疾病排在前五位的分别为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及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如睡眠障碍),且绝大多数为慢性疾病[11]。

睡眠障碍为神经衰弱的疾病,多从心论治,心主藏神,主管神明。心之原穴出于神门,是心气出入之门户,主治各类精神疾病,具有益气养血、宁心安神的作用。围绝经期女性患者,常伴有情绪的异常,多表现为抑郁或者焦躁,针刺神门原穴可以调畅心气,舒缓情绪。神门穴是临床上针灸治疗失眠常用穴位中频次最高的[12],现代研究表明[13],针刺神门,可能通过调节谷氨酸/γ-氨基丁酸-谷氨酰胺代谢通路,提升失眠大鼠下丘脑5-羟色胺、γ-氨基丁酸的水平,并降低谷氨酰胺水平来发挥治疗作用。也有研究表示[14],针刺神门对神经系统的双向调节作用,可抑制丘脑为维持觉醒而出现的过度激活状态,使其功能下降,亦可加强睡眠相关结构和系统的功能,刺激与睡眠调节中枢有关的丘脑(腹前核)、豆状核、尾状核,通过不同的通路调畅情志,舒缓压力,具有很好的助眠作用。刺激神门穴也可优化睡眠结构,调节失眠期间的脑电波和行为能力,使静息状态下人体脑功能发生广泛性改变,改善多导睡眠图[15]。临床上常见的神志疾病和循环系统疾病,多选用神门穴进行治疗,但单独取神门穴应用较少,多配合其他穴位来扩大应用范围和增强临床疗效。神门、三阴交、百会三穴组合同用是临床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最常用配伍[16]。

《灵枢·邪客》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其脏坚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包络。”心包之原穴出于大陵,其有两个别称,一个为“心主”,另一个是十三鬼穴之“鬼心”。“鬼心”为“孙真人十三鬼穴”之一,经过时代流传和创新发展,鬼穴虽然有几个不同版本,但治疗的疾病仍然以精神神志类疾病为主,是腧穴中的一组特定穴组,是传统有效的经验穴组。鬼穴的作用机理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调整任督,通达阴阳;促进阳气在全身的运行流转;直接调节精神情志;调整其所属的脏腑经脉本身的生理机能和气血运行;兼五输穴的可使经气流注的功效[17]。围绝经期女性除了失眠症状之外,往往还伴有情志的异常,所以选取“鬼心”可以代心受邪,具有安神镇惊、清心理气的功用,故可以用来治疗各类精神类疾患。针刺大陵穴对精神神志疾病治疗作用的起效途径之一可能是通过激活中枢神经系统端脑额颞叶皮质完成的[18]。针刺大陵原穴,调动人体正气抵御外邪,使心不受邪。

太溪别名内昆仑、吕细,肾之原穴出于太溪,也是足少阴经的输穴,由于肾为人体先天之根本,元阴元阳之所在,所以太溪穴为先天元气汇聚之处,可以起到扶正驱邪,滋肾益精,交通心肾之功。在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失眠的选穴规律,关联规则分析显示穴位间相关性最高的是太溪-四神聪-神门[19],太溪与神门配伍,共奏交通心肾之功,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可以起到治疗失眠的效果。研究指出[20],针刺太溪穴可激活左侧额中回Brodmann46区(简称BA46),左右顶叶中央后回BA2、BA3,左额叶额下回BA45,额顶叶与认知功能相关性大,也就是与中医的“神”有关。而BA7位于楔前叶,与许多高水平认知功能相关性大,因而BA7也为针刺太溪穴认知功能脑激活区[21]。因此,针刺太溪可以起到安神助眠的作用。妇科方面,通过分期针刺太溪及相关穴位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22],疗效甚佳。围绝经期患者,多由于肾脏虚损所致,虚损类疾病,皆可取太溪原穴刺之灸之,以通达一身元气,振奋元阴元阳,调整脏腑功能,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平衡。

《淮南子·诠言训》“神有制则行可使,神失守则形必乱。神形相得,聪明得用,谋虑乃成,是以太冲之象”,肝之原穴出于太冲,也是足厥阴肝经的输穴,又名“大冲穴”,表明其具有调神、疏肝、理气之功用。太冲穴为足厥阴经的首要大穴,凡肝胆的疾病,结合辨证论治,皆可配伍应用。冲脉为“血海”,为气血之源,太冲脉为冲脉之下应,气血搏击之处,太冲者司气行血,贯通三焦[23]。太冲穴为人体气血之要冲,可以调畅机体的气血,调节三焦功能,使脏腑功能协调,机体内环境调达平和。同时,太冲配伍合谷为四关穴,可以镇惊安神,调理冲任,强肾健脾,行气活血。足少阴肾经的井穴涌泉穴,起于足底部,为阴阳相续接的要冲。肝肾同源,同属下焦,太冲透刺涌泉,直接交通并调整了肝肾两经及脏腑的阴阳平衡,迅捷达到滋肾平肝之功,使失眠得愈[24]。围绝经期失眠的中老年女性,尤易肝郁肾虚或肝肾阴虚,阴精亏于下,肝阳亢逆于上,气血逆乱,阴阳失调,取太冲原穴可配伍太溪,以行气活血,滋肾疏肝安神。

肺之原穴出于太渊,也是手太阴经的输穴,太渊原穴可以补肺益气,调畅气机。《难经》曰:“人之安睡,神归心,魂归肝,魄归肺,意归脾,志藏肾,五脏各安其位而寝。”如果五志过极,悲忧过度损伤肺气,肺脏虚损,脏腑功能失调,进而不寐。针刺太渊穴可以兴奋对侧的额叶、顶叶、丘脑、小脑Ⅵ和Ⅷ层以及下半月小叶[25],起到益气安眠的作用。太渊穴临床配伍其他腧穴起到协同作用,用于治疗不寐[26]。

脾之原穴出于太白,也为足太阴经的输穴,具有健脾和胃、益气活血之功。足太阴脾经“注心中”,故针刺太白原穴可以调节心的功能,起到宁心安神之功效,尤以心脾两虚型失眠为佳。刺激太白穴,左侧颞下回(BA19)、双侧额中回(BA8)、双侧背外侧额上回(BA9)、左侧楔叶及顶上小叶(BA7/31)被正向激活[27]。

4 独取脏之原穴的临床应用举隅

患者,女性,47岁,主诉:失眠半年余,加重10日。现病史:患者自述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失眠,大约每晚睡4 h,每晚入睡时间长达40 min甚至更久,眠浅睡后容易醒,醒后难以安稳入睡,经常做梦,时感胸闷,腰膝酸软,焦躁烦闷,情绪不稳定,精神涣散,难以长时间集中精力,工作效率低下,纳一般,月经不规律,经量稀少,二便调,舌质暗红苔薄白,脉细。未曾接受过西医治疗。西医诊断:睡眠障碍。中医辨证:不寐(心肾不交)。针刺分别取脏之原穴神门、大陵、太溪、太冲、太渊、太白(双侧取穴),上述穴位进针后行提插或者捻转手法,得气之后,施用平补平泻法,留针25 min。隔日针刺1次,每周治疗3次或4次,共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针刺治疗过程中上述取穴保持不变。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患者失眠症状得到缓解,每晚睡眠时间延长,第二天精力较治疗之前充沛,精神状态好,情绪也得到改善。

5 小 结

围绝经期失眠患者,阴阳气血失衡,与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在某种程度上脏之原穴和脏腑具有同源性机制,针刺脏之原穴可以起到良性双向调节作用,能够激发元气、平调阴阳、疏通经络、扶正祛邪,同时对大脑不同的功能分区起到不同程度的激活和抑制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睡眠水平和生活质量,对于围绝经期失眠患者来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

猜你喜欢

原穴太溪绝经期
唐军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经验总结
从原穴角度探讨经脉脏腑相关的研究思路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针灸大成》太溪穴临床应用规律探析*
温暖手脚
滋肾解郁宁心方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观察
太溪穴:汩汩溪流归肾水
常揉太溪穴不健忘
纪青山教授从脏腑辨证结合原穴治疗原发性痛经
浅议原穴理论及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