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大成》太溪穴临床应用规律探析*
2020-01-11杨望罗红燕吴小平周昕俐付磊
杨望 罗红燕 吴小平 周昕俐 付磊
《针灸大成》由杨继洲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广集各位医家经典著作之长,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编撰而成[1-2]。该书系统地总结了明以前的针灸学成就,具有内容全面、流传广泛、临床应用价值高等特点,在针灸领域受到各代医家的认可和推崇[3],对现代针灸临床的理论研究与应用仍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笔者通过对《针灸大成》中论及太溪穴的相关条文进行文献梳理、总结、分析,并试述其临床应用规律,以期为太溪穴的临床应用提供指导及理论参考。
1 基础理论
1.1 太溪穴的定位、归经及特定穴属性 太溪穴的定位在《针灸大成》有多处论述且含义基本一致。其一,《卷六·足少阴经穴主治·考正穴法》:“太溪(一名吕细):足内踝后五分,跟骨上动脉陷中。”其二,《卷八·穴法》:“太溪:在内踝后五分,跟骨上,有动脉。”其三,《卷三·百穴法歌(神应经)》:“太溪内踝后五分。”其四,《卷五·十二经治症主客原络图》:“可刺足少阴肾经原(原者,太溪穴,肾脉所过为原,内踝下后跟骨上,动脉陷中,屈五指乃得穴)。”太溪的取穴采用的是以体表骨性标志为依据的定位方法。其腧穴定位与现代教材《经络腧穴学》描述一致,“在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4]。对于其归经,《卷六·足少阴经穴主治·足少阴肾经穴歌》:“足少阴穴二十七,涌泉然谷太溪溢……”。关于太溪穴的特定穴属性,《卷六·足少阴经穴主治·考正穴法》指出“足少阴肾脉所注为俞土。”《针灸大成校释》如下:“俞为五腧穴之一,在五行中属土,太溪穴为足少阴肾经注之俞穴,故称俞土。”《针灸大成》对太溪穴的定位、取穴、归经及特定穴属性有非常明确的记载。
1.2 太溪穴的刺灸法 《针灸大成》对太溪穴的刺法灸法论述较少,对于针刺深度提及针三分,对于灸法壮数也有提及灸三壮,具体论述如下:《卷一·针灸直指·刺疟论》:“足少阴之疟……(大钟针二分,太溪针三分,各灸三壮)。”《卷六·足少阴经穴主治·考正穴法》:“《素注》针三分,留七呼,灸三壮。”《卷八·穴法》:“太溪在内踝后五分,跟骨上,有动脉。针三分,灸三壮。”强调太溪穴在治疗牙疼时可以多灸,说明临证时应根据病情辨证施治。因此,太溪穴可针可灸。笔者认为,虽然《针灸大成》一书中关于太溪适用的病症以补法居多,但临床运用亦须辨别虚实,正如《玉龙歌》中记载所言,治当热泻寒补。热则泻之,寒则补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才能达到《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中“若能明补泻,应手即如拿”之效。
2 临床应用
2.1 总论 太溪穴为足少阴肾经的输穴和原穴,《针灸大成·脏腑井荥俞经合主治》中言“体重节痛刺太溪(俞)”及“俞之所治,不以五脏六腑,皆主体重节痛”,故太溪穴擅治各类痛症[5]。太溪穴为肾经本穴,补之能滋补肾阴,又五行属土,培土生金,能治疗诸多疾病。又与手少阴心经同气相求,擅长治疗失眠健忘等疾患。关于其临床主治,在《卷六·足少阴经穴主治·考正穴法》云:“主久疟咳逆,心痛如锥刺,心脉沉,手足寒至节,喘息,呕吐,痰实,口中如胶,善噫,寒疝,热病汗不出,默默嗜卧,溺黄,消瘅,大便难,咽肿唾血,痃癖寒热,咳嗽不嗜食,腹胁痛,瘦脊,伤寒手足厥冷。东垣曰:成痿者,以导湿热,引胃气出行阳道,不令湿土克肾水,其穴在太溪。《流注赋》云:牙齿痛堪治。”《卷七·治病要穴》云:“太溪,主消渴,房劳,不称心意,妇人水蛊。”太溪在内科、五官科、气血津液病、肢体经络疾病均有应用。具体来说,包括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频数,消渴,头痛眩晕,耳聋耳鸣,咽喉肿痛,齿痛,失眠健忘,咳喘咳血,腰脊痛,下肢痹痛厥冷,内踝及足跟肿痛。可见太溪穴治疗范围广,适应病症多。以下将对其主要主治病症及腧穴配伍规律进行归纳分析。
2.2 肾系疾病 太溪穴为足少阴肾经本经穴,为输穴和原穴,在主治肾系疾患方面出现频率较高。《灵枢·经脉》云:“肾足少阴之脉,……贯脊属肾,络膀胱。”分析《针灸大成》太溪穴的相关条文可知,在治疗肾系疾病时太溪穴多与其他腧穴配合使用。如《卷五·八脉图并治症穴》:“遗精白浊,小便频数:关元、白环俞、太溪、三阴交。”《卷八·阴疝小便门》:“疝瘕:阴陵、太溪、丘墟、照海。阴肿:曲泉、太溪、大敦、肾俞、三阴交。阴茎痛,阴汗湿:太溪、鱼际、中极、三阴交。”此外,寒疝腹痛和痃癖(小腹下痛)都以太溪为主穴,是体重节痛刺太溪(俞)的表现。分析可见,在治疗遗精、疝气痛等肾系疾病时,与肝肾关系密切的关系[6],常配伍任脉、足太阳膀胱经之背俞穴、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的腧穴达到固本培元、肝肾同补的功效。现代研究证实,太溪穴为治疗遗精的常用穴[7]。李晓陵等[8]认为原络通经针刺法明显改善尿频患者的症状,认为太溪穴能够刺激足少阴肾经经气。李仲[9]采用“烧山火”补法以太溪为主穴治疗小儿遗尿,有效率为96.2%。郑倩华等[10]对针灸治疗男性不育症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检索及统计分析,太溪具有滋补肾阴、清虚火的作用,关元、肾俞、命门等穴有通经补阳的效果。可见现代针灸医家应用太溪穴治疗肾系疾病时,其腧穴配伍规律和《针灸大成》基本一致。
2.3 脾胃系疾病 脏腑理论认为肾是先天之本,脾胃是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二者能互促互助。脾主运化,主管水谷的消化吸收。所谓“补火生土”,言肾阳有助运化水谷功能。严用和《济生方》言:“肾气若壮,脾土温和则膈开能食”。太溪穴五行属土,脾属土,通于土气,根据同气相求理论,因此能够治疗脾胃功能失调类病变[11]。现代研究表明,许多功能失调的疾病与脾虚、肾虚有关,经补脾益肾治疗,能够明显改善功能[12-13]。《针灸大成》中太溪穴治疗的脾胃疾病有脾寒、痢疾、大便不通、腹痛腹胀。如《卷八·心脾胃门》:“脾寒:太溪、合谷、三阴交、照海、腰俞……。”《卷八·肠痔大便门》:“痢疾:曲泉、太溪、太冲、丹田、脾俞、小肠俞。大便不通:承山、太溪、照海、太冲、小肠俞、太白、章门、膀胱俞。”《黄帝内经》为针灸治疗确立的核心原则是“用针之要在于知调阴与阳”(《灵枢·根结》),可以看出太溪穴具有双向调节作用[14-15],痢疾多因湿热下注肠道;便秘多因肠道津液不足,传导失司所致。太溪既有清热利湿之效,又有增液行舟之功,能够治疗痢疾和大便不通。分析原文可知,杨继洲认为选取太溪穴,配合足三阴经五输穴、足阳明胃经五输穴和足太阳膀胱经背俞穴,还可以治疗腹痛腹胀。
2.4 心系疾病 《针灸大成》中太溪穴治疗的心系病症有心烦、心痛、嗜卧等。如《卷八·续增治法·杂病》:“心痛:有风寒,气血虚,食积热。针太溪、然谷、尺泽、行间、建里、大都、太白、中脘、神门、涌泉。”《卷八·心脾胃门》:“心痛:曲泽、间使、内关、大陵、神门、太渊、太溪、通谷、心俞(百壮),巨阙(七壮)。烦心喜噫:少商、太溪、陷谷。嗜卧:百会、天井、三间、二间、太溪、照海、厉兑、肝俞。”笔者认为太溪穴主治心系病症的理论依据如下:其一,与足少阴肾经经脉循行有关,《灵枢·经脉》云:“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太溪穴可以治疗心系病症。其二,太溪为肾经输穴,是“输主体重节痛”的本意,手少阴心与足少阴肾同气相求,因此可以治疗心痛等症。其三,心与肾的关系,应是心肾相交状态,达到“五脏元真通畅,病安从来”的状态。杜萍等[16]认为太溪多与心包经、心经、肝经的原穴相配,能够加强气血运行。此外太溪穴是临床急救要穴[17],如《卷三·回阳九针歌》:“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阳九针穴。”
2.5 头面五官疾病 《灵枢·经脉》云:“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灵枢·经别》云:“足少阴之正…复出于项,合于太阳”。《灵枢·经筋》云:“足少阴之筋…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因其经脉与经别、经筋的直接与间接联系,奠定了太溪穴作为主穴治疗头面五官疾病的经络学基础,这是对“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治疗原理的体现,同时也是对“病在上者下取之”的最好诠释。《针灸大成》记载太溪穴可以治疗五官病症的咽喉肿痛。此咽喉肿痛主要病机是肾水亏于下失于潜藏,使虚火浮越,上犯于咽喉,即“水浅不养龙”[18]。如《卷八·咽喉门》:“咽肿:中渚、太溪。”《内经》曰:“肾者,主蛰,…其华在发,其充在骨…开窍于耳,藏精于肾。”经脉理论来说足少阴肾经与耳、齿没有直接相关,脏腑理论中有肾在五体合骨,又齿为骨之余[19],故太溪可以治疗齿痛、耳鸣等症,如《卷二·通玄指要赋》:“牙齿痛,吕细堪治。”《卷三·杂病十一穴歌》:“牙疼三分针吕细,齿痛依前指上明,更推大都左之右,交互相迎仔细迎。”《卷五·八脉图并治症穴》和《卷八·鼻口门》记载太溪能治疗牙齿疼痛。《卷九·治症总要》:“第32 条牙齿肿痛:吕细、颊车、龙玄、合谷。第33 条上片牙疼:吕细、太渊、人中。问曰:牙疼之症,缘何而得?答曰:皆因肾经虚败,上盛下虚,阴阳不升降,故得此症。复刺后穴:肾俞、三间、二间。”太溪为足少阴经输穴,输主体重节痛,因此可以治疗牙痛等各类痛症;又是原穴,原穴有调整其脏腑经络虚实的功能[20]。吴青青等[21]得出太溪对于虚火牙痛尤为有效。四总穴歌有“面口合谷收”[22],常配伍合谷以及局部取穴,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对于胃火上炎导致的牙痛,配伍胃经、小肠经、大肠经腧穴清热泻火止痛。
2.6 肢体经络病 《灵枢·经脉》云:“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依据腧穴所在,主治所在和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则,针刺太溪穴,能起到疏通足部局部和肢体远端气血经络的作用,使通则不痛,以此治疗局部和肢体经络疼痛病症。如《卷二·玉龙赋》:“太溪、昆仑、申脉,最疗足肿之迍。”《卷三·杂病穴法歌》:“两足难移先悬钟,条口后针能步履,两足酸麻补太溪,仆参、内庭盘跟楚(脚盘痛泻内庭,脚跟痛泻仆参)。”《卷三·肘后歌》:“脚膝经年痛不休,内外踝边用意求,穴号昆仑并吕细,应时消散实时瘳。”《卷五·八脉图并治症穴》:“肾虚脚气红肿,大热不退:气冲、太溪、公孙、三阴交、血海、委中。”《卷八·手足腰腋门》:“足麻痹:环跳、阴陵、阳辅、太溪、至阴。”现代临床研究中,太溪穴用于治疗局部肢体疼痛疾病,杨珩等[23]采用然谷穴、太溪穴电针治疗跟痛症,能降低神经应激反应抑制感觉神经,达到止痛之效。张毅锋等[24]太溪穴治疗足跟痛疗效显著,有效地调节和疏通胫神经,促进血液循环。脏腑理论认为腰为肾之府,太溪能治疗肾虚腰痛[25]。如《卷九·治症总要》:“肾虚腰痛:肾俞、委中、太溪、白环俞。”
2.7 其他 《素问·逆调论》:“肾者水脏,主津液。”《素问·上古天真论》:“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说明肾能调节体内水液平衡,主要靠肾气的开阖。太溪为水经土穴,根据“土壅克水”理论以及原穴有调整其脏腑经络虚实的功能,故取太溪可治疗津液相关疾病如消渴、黄疸等[26]。消渴病机在于脾、肾、肝三脏的功能失调,脾土壅滞、肾水亏竭、肝木不长,是病机的三个环节,以肾最为关键。如《卷五·八脉图并治症穴》:“消渴等症,三消其症不同,消脾、消中、消肾。《素问》云:胃府虚,食斗不能充饥。肾脏渴,饮百杯不能止渴;及房劳不称心意,此为三消也。乃土燥承渴,不能克化,故成此病。人中、公孙、脾俞、中脘、关冲、照海(治饮不止渴)、太溪(治房不称心)、三里(治食不充饥)。”以肾俞和太溪的俞原配穴法应用于治疗消渴病的临床实践中,且发现其疗效显著[27];陈国超等[28]用西药配合针刺治疗糖尿病肾病30 例,针刺肾俞、太溪、三阴交。糖化血红蛋白等生化检验指标明显下降,认为针刺太溪穴对肾功能有明显改善作用。《卷八·肿胀门》:“黄疸:涌泉、太溪、中封、然谷、太冲、复溜、脾俞…。”《灵枢·经脉》:“是主肾所生病者…黄疸…。”故黄疸亦与水液代谢紊乱有关[29],太溪为水经土穴,太溪穴治疗黄疸却有可取之处。概因消渴、黄疸病症都与水液代谢有关,水液代谢的疾病可以通过调肾而达到稳态。
3 结语
综上可知,《针灸大成》太溪穴的定位在踝区,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中。刺灸法有针刺和艾灸,针刺深度为“三分”,艾灸壮数为“三壮”。太溪穴以其所在的位置、归经、经脉循行及肾经输穴的特性,在临床广泛应用[30-32]。足少阴肾经经脉循行直接与心、肺、肝、肾相连,间接与脾相连。其治疗特点归纳如下:(1)太溪穴可以治疗肾系、心系和五官疾病,太溪为肾经腧穴,经脉所过,主治所及,针刺太溪可以治疗肾经循行所过的病症。(2)腧穴所在,主治所在,太溪穴能治疗局部病症,如足肿、足麻痹、足跟痛。(3)俞主体重节痛,太溪是足少阴肾经的输穴,对痛症有较好的疗效,如腹痛、阴茎痛和肾虚腰痛。(4)太溪是足少阴肾经的原穴,原穴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应出十二原。五脏有疾,当取十二原。”(5)操作方面,太溪穴可针可灸,可以单穴使用,多数与他穴配合使用。太溪穴作为临床治病要穴,作用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才能充分发挥其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