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策略探析
2022-03-04曾超莲
曾超莲
【摘要】议题式教学模式的普遍应用,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支持,推动着教学创新以及教学水平的提升。准确理解议题式教学模式的内涵,把握其应用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重要价值,是每位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基础任务,也是推动议题式教学在课程教学中得到有效應用的基础。本文简要分析了议题式教学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着重围绕中心议题选择、学生分组探讨、教学过程管理、议题反思与评价等方面,就相应的教学优化策略和措施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道德与法治;中心议题
议题式教学指通过议题活动形式呈现学科内容并强化学科素养培育的教学方式。新课程背景下,议题式教学逐渐成为广受关注和青睐的教学方式。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议题式教学旨在以核心价值为引领,综合考虑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资源、学生认知水平等关键因素并选择合适的议题,进而引导学生在参与议题研究讨论的过程中进行有效教学,往往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一、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第一,增强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吸引力。议题式教学较传统的说教、讲解式教学而言,无疑更加生动、有趣,而且延展性强,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活动互动性,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第二,提高教学质量。议题式教学不仅能有效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还能通过丰富的课程资源、多样的内容呈现形式以及高度互动性的教学体验,帮助学生更加轻松、简单地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知识,突破重难点内容,进而促使学生在真切的实践与体会中对道德法治有更为科学、正确、深刻的认知,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第三,促进学生创新发展和个性化发展。议题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踊跃地发表自身观点和看法,高度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允许学生个性化成长和发展。学生能在各种各样的议题式活动中去思考、研究、讨论,相互启迪,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积极创新,在掌握课程知识的前提下实现高水平的个性化发展。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用议题式教学的策略
第一,合理选择中心议题。对中心议题进行合理选择是进行议题式教学的基础。如果中心议题选择不合适,那么必然会影响课程知识的传递,也会影响学生们的学习体验,进而影响整个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在选择中心议题时,一定要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尽可能以合适的议题引领整个议题式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实施。从教材内容出发,以单元或者章节的主题作为基础,并基于此考虑课程资源以及学生们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等关键因素,尝试从学生角度对议题讨论过程进行分析,进而综合化地选定议题,保障中心议题能够为高质量的教学奠定良好基础以及提供有力的指引。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坚持宪法至上”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便从单元主题出发,分析“坚持宪法至上”的内涵,并研究宪法和公民权利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考虑到不少学生对宪法的认知较为浅薄,不便于在议题式学习和研讨中进行深度的探究,由此选定中心议题“宪法是保障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在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围绕中心议题进行学习、思考和探究,逐步深入地理解宪法,弄清楚宪法的内涵,思考公民为什么要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同时知道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道理。
第二,组织学生分组探讨。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发展,教师在议题式教学中除了明确中心议题外,还应当组织学生分组探讨,允许不同小组学生围绕更为细化、个性化的子议题进行学习、研究、思考和讨论。这样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带给学生强烈而良好的参与感、互动感,还能真正地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公民基本权利”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以“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为中心议题,带领学生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姓名权、受教育权、被抚养权、著作权、荣誉权、劳动权、财产权、物质帮助权、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权等公民基本权利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通过兴趣分组的方式,将学生分为多个小组,组织各个小组对更为具体的部分权力进行探讨。
第三,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务必要加强管理。虽然议题式教学高度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但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同时纪律性不够强,完全放任他们在议题探讨中自由活动必然难以保障教学的实效。教师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导向、启发、帮助作用,通过合理的管理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完成议题探讨活动。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根本政治制度”这部分内容时,由于学生缺乏相关的生活经验,对抽象的理论知识了解不足,学习能力较差,需要教师准备好合适的课程资源并强化指导。而且在学生们进行议题研讨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加强纪律管理,适当调节课堂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能持续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在教师的管理下,学生们通过议题研讨,有效地理解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并对相应的内容、作用、意义、做法等有了一定的认知和掌握。
第四,强化议题反思与评价。在学生完成基本的议题研讨活动后,教师需要引导他们及时进行反思,同时做好相应的教学评价工作,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到自身在议题研讨过程中的不足,为学生巩固基础、构建知识框架体系、提高认知水平以及发展科学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等提供有力的支持。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公平正义的价值”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在学生们完成课堂的基本研讨任务后,基于自身对学生的观察情况以及相应的课堂抽查、测验情况,引导学生们对研讨过程中的缺陷、问题进行分析,着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公平正义之间的关联、实现公平正义的手段进行探讨,从而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巩固基础。另外,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价,客观评价学生在研讨活动中的发言情况,并通过表扬、指出不足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激励。
综上,议题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为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的改善以及学生的成长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教师应当主动了解、研究议题式教学法,并在实践中主动尝试,积极总结经验和教训,逐步摸索出适合自身以及学生的议题式教学方法应用策略与措施,进而最大程度地发挥该教学方法的优势与价值,引导学生实现良好成长。
【本文系吴川市中小学教育科学课题“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中的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WJY202152)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蔡军.议题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新尝试的探讨[J].上海教育科研, 2019(6):4.
[2] 王晓波.守好法律底线 永攀道德高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议题式教学尝试[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