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实践

2022-01-02蒋柏平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作业设计双减初中数学

蒋柏平

摘要:“双减”政策要求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而作业又是学生课堂内容掌握程度的重要反馈,因此教师的作业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矩形、菱形、正方形(第1课时)》的作业设计,从引导先学、巩固所学、因需布置、切合考试四个方面谈谈作业设计的思路,力求体现作业设计的前瞻性、巩固性、层次性和高效性。

关键词:双减;初中数学;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初中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学科。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不仅仅体现在对所学知识的复习、巩固、内化,更体现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1]。“双减”政策要求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因此好的作业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通过《矩形、菱形、正方形(第1课时)》这节课的作业布置实践,谈谈双减政策下作业设计的思路。

一、引导先学,作业设计为新课讲授做铺垫,突出作业布置的前瞻性

预习作业是学生课前准备的一个重要环节,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好的预习作业可以激发学生自主预习的兴趣,为新课讲授做好铺垫。学生预习教材到位了,预习中产生的困惑就可以在课堂中得到很好的解决。教师布置预习作业也是备课中“预设”的重要环节,精心准备的“预设”为的就是在课堂中精彩无限的“生成”。

苏科版《矩形、菱形、正方形》第1课时预习作业布置:

作业一:利用所发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制作门禁杆模型。

作业二:预习苏科版八下教材P74-P75页,以小组为单位,类比平行四边形,归纳矩形的定义,发现矩形的性质,完成学案第一部分“引导先学,自主探究”。

设计意图:数学源自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课前让学生参与模型制作的过程,感受生活中的矩形,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求知的欲望,知道数学的有用性。学生通过预习教材,能大体了解矩形的性质,为课堂讲解矩形性质的证明做铺垫。

二、巩固所学,作业设计与课堂例题相吻合,突出作业布置的巩固性

课堂作业是课堂效果的重要反馈。双减下作业的布置更需要与课堂所授内容相吻合,才能突出作业的巩固性,同时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课堂例题:已知: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AC=2AB.求证:△AOB是等边三角形.

课堂作业:

(1)改变例题中的条件AC=2AB为AD=AB.求证:△AOB是等边三角形.

(2)请修改例题中AC=2AB这个条件,增加一个边或者角的条件,以同桌为单位,一人出题一人求解,然后再交换。完成后展示出题解题的过程。

设计意图:课堂例题讲解中复习了等边三角形的证明方法,并且规范了几何书写的证明过程。作业布置中仍然证明等边三角形,再次巩固证明方法,强调证明书写的规范性。同时,第1题的设计复习了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使用在与矩形有关的证明和计算题中非常重要。第2题采用同桌互助的方式交流展示,在学生自主命题和解题中体现新课标的理念,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加深学生对等边三角形证明方法的理解,复习特殊直角三角形的相关性质及其应用。

三、因需布置,作业设计与学生能力相匹配,突出作业设计的层次性

新课标指出,初中数学需要让每个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2]。学生在知识储备、认知水平、理解能力方面存在差异,因此作业的布置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需布置,让后进生“吃的进”,中等生“吃的饱”,优秀生“吃的好”。

课后作业布置:

已知:如图,矩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若∠DBC=30°,DC=2.

基础题:①求证:△COD为等边三角形.②求矩形ABCD的面积.

拔高题:①若OD=CD=3,求∠DBC的度数.②已知矩形面积为9,AB=OB,求CD的长度.

(3)拓展题:已知矩形面积为16,AB=OB,求点A到线段BD的长度.(请尝试用不同方法求解,做好上课交流展示的准备)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采取分层设计的策略。第1问是基础题,要求全班同学均需完成并且掌握,证明等边三角形再次巩固了课堂所学内容,并增加矩形面积的计算,复习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第2问适当增加难度,考察的知识点更多,不仅需要证明等边三角形,還需要利用等腰三角形性质及三角形外角定理进行角度的计算。已知面积反过来求长度可以采用方程思想,需要注意方程的负解要舍去。第3问更加综合,求点到线段的长度需先作出垂线段,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求解,并在讲评的时候给学生交流展示的机会。学生准备时可以通过观察出特殊几何图形直接求线段长度,也可以采用等面积法求线段长度。学生会做题不一定会讲题,能把题讲好的学生对题中所考知识点的理解会更深刻,对题型的掌握会更牢固,能全面提升数学素养。班级中会讲题的学生多了,可以让优秀生去教后进生,适当减少优秀生笔头作业,学生作业负担减轻的同时能力得到了提高,班级中学习的氛围也会越来越好。

四、切合考试,作业设计与考试重点相结合,突出作业布置的高效性

评价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最客观的方式就是考试。在中考压力之下,教师如果能够将中考考点渗透进平时作业中去,对于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就大有裨益。此外,作业能否与考试重难点切合,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是值得每一位老师思考的。数学教师布置作业前更应该陷入“题海”,才能让学生远离“题海”,在提高作业信度和效度的同时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课后作业链接中考: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增加中考链接这个环节,让学生看一看最近一年中考中本节课所讲内容是如何考查的,了解考试的方向,再次明确本节课所需要掌握的内容。第1题计算线段长度,考查矩形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性质。第2题考查特殊矩形中存在的底角是30°的等腰三角形与含30°的直角三角形,让学生体会一般与特殊的关系。第3题利用矩形四个角是直角和对边相等的性质,复习了三角形全等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作业的设计需要基于学情,以中考为方向,发挥预习作业的前瞻性,课堂作业的巩固性以及课后作业的层次性,教师精心设计适合自己学生的作业,努力让“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真正落地。

参考文献

[1]潘虹.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作业设计[J].教学与管理,2017(8):45-46.

[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作业设计双减初中数学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讨
新课标下高中化学作业设计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