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2022-01-02张海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兴趣培养小学数学策略

张海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必须采用一定的科学策略,从学生出发,为学生提供多种数学方式和方法,培养其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数学思维,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从而学以致用。

關键词:小学数学;兴趣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在针对小学生群体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要以小学生的兴趣引领作为核心思想。数学教师要注重进行知识输出,落实学生的基础能力培养,但不能一味地采用强制性的手段,以免影响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养成。基于这样的核心思想,本文将分析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升。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性

(一)保持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有的学生可能会因为家长、教师一时的鼓励或者要求,在某一段时间认真学习,数学成绩也会明显提高。但长此以往,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并不会感到快乐,甚至还会产生抵触心理,这样也会使学生的数学学习缺乏灵活性。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使学生保持长久的数学学习热情,让学生越来越喜欢数学。

(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具备学习兴趣就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到快乐,减少学生学习的疲劳。除此之外,兴趣的培养还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在课堂中认真听讲。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兴趣,就会觉得一节课的时间变得很短,并且下课后仍然意犹未尽,会主动对数学知识进行钻研。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小主人”

之前很多教师认为学生年龄还小,所以经常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对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如在授课时改变学生接受者的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没有参与感会使学生感到课堂学习十分无聊。所以教师需要调节课堂氛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小主人”,教师则以“旁观者”的角色对学生进行引导。

如要求学生为大家讲解一道比较难的习题。这样学生会主动思考,反复琢磨,认真研究解题方法和背后的数学知识。讲题的学生也会有满满的获得感,虽然学生在讲解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麻烦,但在教师的引导下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鼓励学生亲自动手

小学生都是乐于尝试的,对于每一件新鲜事物都充满好奇。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一特点,让学生亲自动手发现数学的奥秘,感受数学的魅力。如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这一课时,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这些图形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借助身边的工具进行探索。让学生自己发现,远远比教师直接告诉他们答案更让他们印象深刻。如学习正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图形,教师可以适当给予一定的提醒,如“同学们看一看正方形的边长与其他图形有什么不同?”“面积又有什么不同?”鼓励学生用剪一剪、量一量、拼一拼的方式发现图形的奥秘,教师可以对学生总结的不足的地方进行修改和补充。

(三)适当结合生活案例,尝试降低数学知识的难度

由于学习数学知识比较困难很多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是会丧失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数学教师可以引用生活中常见的案例,用生活中小学生熟悉的事物打比方,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放下内心的芥蒂,以相对松弛的心理状态学习新的知识。

比如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物体都需要用三角形进行固定,如道路两旁的路灯、自行车的座位和车轮之间、桌子腿等位置都会出现三角形的身影。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中的所有陈设,看看学生能够发现多少三角形,然后再向学生发问:大家知道为什么生活当中很多物体上都会有三角形吗?小学生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猜测,最后,数学教师再引入三角形具有稳定性的理论,验证小学生的猜测。通过这样的方法,小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

(四)注重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增强数学教学的趣味性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大力推行与广泛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之中,教师可以有效地利用这一信息技术来为自己的教学增色添香,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通过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不断地将抽象而枯燥的理论数学知识转化为生动而形象的直观画面,让学生在感官刺激之下,积极地认知、理解、思考、分析、探究数学知识。情景交融给学生带来深刻体验,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主动进入分析、解决、探究问题的教学环境之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如在教学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的时候,教师利用多媒体来播放问题画面,从而让学生结合这一问题进行积极思维,并进行分组讨论,学生将自己的讨论结果上传到多媒体上并展现出来,统一播放各小组的讨论结果。学生看到自己的讨论结果出现在画面上,激发学习的兴趣,并通过学习其他人的解决方法,进行反思,不断地补足自己的缺陷。教学之中的一些重难点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画面将其生动地演示出来,有利于学生理解这些知识,对学生兴趣的激发以及思维的启迪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五)经常鼓励学生

小学生有着很强的向师性,得到教师的夸奖会让学生感觉得到了认可,也越来越有学习的动力。有一些学生害怕因做错题而被教师责骂,教师可以用“你真棒,这道题的步骤写得真好”“这道题你用的方法连老师也没有想出来呢”等鼓励的话语增强学生的信心,并告诉学生,做错题是常有的事情,要敢于尝试才能得到进步。教师应当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

三、结语

由此可见,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原动力,兴趣也是培养学生学习热情以及探究欲望的内生动力,因此,对兴趣的激发成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思考和实践的命题。学生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才能快乐地进行数学学习,并从中获得满足感,从而实现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仕盛.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策略[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21(12):45.

[2]古晨飞.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策略探究[J].文理导航,2021(34):12.

猜你喜欢

兴趣培养小学数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讨
灵动指尖的艺术
扩展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