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初中数学促进式教学实践探寻

2022-01-02王涛

安家(校外教育) 2022年7期
关键词:教育教学初中数学

王涛

摘要:随着新课改“综合素养”理念的提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成为各学科教学的重点任务之一。数学作为初中的必修学科,其拥有繁多、抽象的知识点,一直是初中生学习的最大难关。初中数学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教学效果平平,急需改进。促进式教学基于“非指导性学习理论”,能够有效降低学习难度,推动教学效率的提升,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本文首先简要说明了促进式教学的优势,接下来结合课堂实践,探讨分析了初中数学促进式教学的有效实践策略,希望能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促进式教学;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年来,在新课改的大潮下,传统初中数学教学逐渐显现出诸多弊端,新型教学方式层出不穷,促进式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有效的教学方案,受到了教学一线的关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学习,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促进式教学中,教学扮演着“促进者”的角色,选取利用教学资源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在不知不觉间实现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全方面提升。出色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响应了新课改的要求。

一、促进式教学的优势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

和其他学科相比,数学知识抽象性较强,有着更高的学习难度。传统教学方法中,教师依据教材安排设置教学方案,未能考虑到学生的理解难度,学生只能在教师的安排下进行学习,学习意愿难以得到激发。在促进式教学中,教师应当依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基于学生的眼界,设置学生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并向学生提供借助多样性的教学材料,大大降低了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学生在教学材料的促进下能够达成教学目标,收获了成就感,学习意愿随之上升。

(二)加深学生的理解

一直以来,初中数学教学被传统教学方法占据,教师往往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向学生大量灌输知识,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思维被禁锢,难以有效理解数学知识,也难以形成牢固的记忆,教学效率低下。促进式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入把握学生的现状,基于初中学生的思维设定教学过程。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借助教师的促进对于数学知识产生了更加清晰的认知,加深了知识的记忆力,实现了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显著进步。

(三)助力学生进步

学生学习基础、理解特点不同,对于知识的接收能力和速度各异。现今我国初中数学教学大多以大班模式为主,教师依据大部分学生的水平设置教学方案,难以顾及每一位学生的需求。差异化教学是促进式教学的核心观念之一,在设置教学方案时,教师应当认真思考把握班级学生的思维、认知差异,设置差异化教学方案,促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必要的知识,实现了班级学生的共同进步。

二、初中数学促进式教学实践探寻

(一)创设情境,调动学习意愿

一直以来,初中数学教学依据教学安排,采取“展现知识-教师讲解-学生练习”的三部曲模式,学生直接接触抽象的数学知识,很难形成具体印象,在教学结束后仍然一知半解。促进式教学强调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将新知识融合,借此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其探究学习的意愿。教师应当认真研读教学内容,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例如学习鲁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一节时,教师可以设置知识回顾,引发学生思考之前所学的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条件,并呈现一些判定三角形相似的问题,随机抽选学生上台解题。教师设置的回顾内容会轻松引导学生借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却发现并不适合,产生了直观的认知冲突。这时教师就可以鼓励台下学生进一步思考,引入教学内容。这样的教学情境直观生动,成功激发学生的探究意愿,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教学活动,加深学生思考

传统教学将重点置于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只得接受、记忆知识,未能探究知识间的联系,日后难以独立运用知识,无法实现其综合素养的培养提升。与之相对,促进式教学将教学方案视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要素,带领学生在教学中思考和感悟,历经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丰富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中逐渐发现知识,加深思考,形成能力。

例如学习鲁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六章《平方差公式》一节时,这一节知识是在学生掌握整式乘法基础上的深入,属于进阶层次内容,同时实践性较强,传统教学方法将其作为公式的讲述,教学容量单薄。在简单介绍平方差公式的内容后,教师不妨首先向学生呈现几道可以应用平方差公式的问题,鼓励学生主动计算,并从结果中思考其中的联系。在教学结束后,教师也可以呈现例如等更加隐蔽的可利用平方差公式的整式计算,再次加深学生思考,促进教学实效性进步。

(三)注重反思,提升学习效果

放眼初中数学的教学课堂,虽然形式丰富多样,气氛热烈,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但却难以带领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领悟,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浅层面,无法掌握数学知识间的联系,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数学知识,削弱了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促进式教学注重学习后的反思,教师应当意识到反思的重要性,在知识教学后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促使其在反思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

和传统的课后回顾相比,促进式教学倡导的学习反思维为学生对于课堂学习过程的总结,并由此获得更深层面的知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留出充分的时间,借助自身的教学引导,促使学生自发总结感悟。例如在学习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次函数的图象》一节时,教学结束后,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進行反思。教师可以将一次函数与之前所学的正比例函数结合,引领学生思考两者的异同;也可以引导学生反思需要几个点才能确定一次函数的图像及其原因等。这样的教学反思用时简短,有效深化了学生的理解,提升了初中数学的教学效果。

三、总结

综上所述,新课改下教师真正任务不在于教授知识,而是带领学生学习。促进式教学模式是这一点的完美体现。促使式教学借助多样性的教学活动,强化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促使学生不断思考进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备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为充分发挥促使式教学的作用,初中数学教师应当抛弃传统教学观念,秉承新课改的精神,以学生为中心,不断思考创新教学活动,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带领其深入知识当中,学会学习,实现教学效率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宋家旺.议题式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实践策略[J].名师在线,2020(24):30-31.

[2]章晓东.初中数学“促进式教学”的课堂实践描述——以苏科版七下“平方差公式”教学为例[J].江苏教育,2020(27):13-16.

猜你喜欢

教育教学初中数学
“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效果研究
论将中医学纳入大学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重要性
医学院校临床药学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开展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