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析琵琶右手指法应用与情感表达
——以琵琶协奏曲《祝福》为例

2021-11-26

黄河之声 2021年22期
关键词:祝福指法祥林嫂

戚 煜

一、乐曲《祝福》概述

近现代以来,琵琶艺术发展迅速,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乐曲的改编再创造,而是有了一些创新。琵琶协奏曲就是在这个时期开始出现在听众面前,这种协奏曲的体裁将琵琶丰富的表现力和西方的交响乐队完美融合在一起,同时又把我们的传统乐器琵琶展示给世界。琵琶协奏曲《祝福》是作曲家赵季平先生根据鲁迅先生的短篇同名小说《祝福》的故事情节为创作题材,并结合了电影《祝福》配乐中的音乐素材创作而成的一首具有陕西地方音乐风格特点的作品。作曲家以陕西文化为根基,在陕西这片土地上结合现代音乐的特点,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展现了我们民族精神和风貌。

《祝福》是一首创作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根据小说的故事情节创作而成的琵琶协奏曲,以讲述主人公祥林嫂的凄惨人生贯穿了整首乐曲。整首乐曲的旋律有着较大的对比,第一部分首部和第三部分再现部比较凄婉哀怨,是祥林嫂的不幸人生和声声控诉;第二部分插部相对欢快一些,以一个小快板速度的乐章作为第二部分的开始,扫去了第一部分带给人们紧张压抑的情绪。这首乐曲采用了协奏曲的体裁,把琵琶和乐队或者钢琴在听觉上结合为一体,使整首乐曲在听觉上给人一种气势恢宏又情感细腻的感觉。整首乐曲紧紧围绕着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的内容情节,以祥林嫂一生的悲惨经历作为全曲的情节主线,并运用了陕西秦腔中“苦音”的表现方式,用琵琶左手特有的推、拉、吟、揉、滑等演奏技巧将它表达出来,两者完美的结合营造出了一种凄凉哀婉的环境氛围,将祥林嫂的凄苦形象以音乐的方式完美展现出来,让听众们能从这个令人伤怀的音乐中再次感受到那个虽然人物角色时鲜活的却苦苦挣扎在社会最底层、受尽盘剥和压榨的劳动妇女——祥林嫂的凄苦人生。

二、《祝福》结构分析

在结构上,这首乐曲是一个复三部曲式,D商调式,是由多个变速段落的单乐章组成的,整体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外加一个引子。乐曲的开始,整个第一段是由乐曲的引子构成,从第1小节到第23小节,用倒叙的方式描写祥林嫂的凄惨生活和对人生遭遇的控诉,给整首乐曲奠定了一个凄凉的感情基调。

乐曲的首部是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从乐曲的第24小节开始一直到第136小节,第二段到第六段。这一个部分以凄婉的旋律向听众诉说着祥林嫂的不幸,在这一部分中,有大量的小二度下滑音,给音乐更增添几分凄凉萧瑟之感。第二部分是插部部分,乐曲插入了一个新的材料,并以这个新材料不断继续发展下去,从乐曲的第137小节到第332小节,第十九段琵琶的华彩段落。整个插部部分总体速度较快,气氛较热烈,和首部的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华彩部分结束之后就进入了乐曲的第三部分。这一部分是对第一部分的再现,再一次诉说祥林嫂的悲惨,从乐曲第333小节到乐曲的结束,音乐回归主题。

三、《祝福》右手指法技法分析

琵琶历史悠久,经过古往今来众多琵琶演奏者们的改进和发展,形成了如今我们在琵琶演奏时用左手按音,右手指戴赛璐珞假指甲弹奏的基本形式。琵琶的指法繁多,既可以表现柔美抒情的意境,也可以表现豪放激烈的场景。左手有推、拉、吟、揉、滑、打、带等文曲中常用的指法,也有多用在武曲里的绞弦、煞弦、并弦等模仿军队之间短兵相接的特殊音效的指法。右手有弹、挑、扫、拂等颗粒性比较强的指法,也有轮指、摇指、滚奏等可以表现线条性的指法,还有摘、拍面板等可以用于乐曲空拍伴奏或者在乐队中打节拍的特殊技法。下面笔者将对《祝福》中右手指法技法集中出现的段落进行研究分析。

(一)弹挑

弹和挑是琵琶右手指法里最基础的两个指法,也是初学琵琶的人最先要学到的两个指法。因为很多其他的右手指法都是通过在弹挑这两个指法的基础上衍变发展而成的,比如双弹、双挑、滚奏(快速弹挑)、扫拂等。每一首乐曲里也都会用到大量的弹挑,所以若是想真正弹好一个乐曲,弹挑演奏效果的好与不好可以说是至关重要的,关系到整首乐曲的成败。

要做好弹挑,首先要保持正确的坐抱琵琶的姿势,肩膀、大臂、小臂、手腕、手掌和手指都要放松下来,这里说的放松是指没有感觉到哪一个部位特别的用力,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手臂的力量是通畅的,而且还不容易受伤。对右手的基本手型也要求自然美观,右手的大指和食指轻轻搭在一起,其他三根手指自然跟过来,形成一个半握拳的中空手型。“弹”是用右手食指的指尖向左弹出发声,在触弦的时候要做到食指以指甲的正面接触琴弦,并且和琴弦保持着45度角的关系。“挑”是右手大指的指尖向右挑进发声,同样也要求用指甲的正锋触弦。弹和挑都要把力量集中在指尖,指甲微微压弦,才能得到清晰明亮、饱满有力的音响效果。

在《祝福》这首乐曲中,全曲都是在弹挑的基础上来进行演奏的,其中有几段快速弹挑的段落,笔者将以第69小节开始的一个段落进行分析。

这首曲子是一首协奏曲,最主要的是双方的配合,因此在这一段中,必须要做好的是先把速度固定统一。在这八个小节里,总体可以分成两句,每一句的旋律都是下行的走向,而且又是快板的速度,每个小节弹八个音,本身就会带给听众一种紧张的感觉。再加上钢琴在每个小节开头和结尾的八分音符伴奏,就使得开头的重音更加饱满厚重,像是祥林嫂逃跑时的脚步声,踉跄、紧张又急促,声声直击人心。

在弹奏这一段的时候,右手要自然放松,弹挑的手型不能过于紧张,在放松状态下演奏的作品才是最好的。右手的大指和食指像在搓纸条一样来回交替弹奏,指甲在过弦的时候要微微用力,同时还要控制手腕转动的幅度和手指搓动的幅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只靠手腕的转动来带动手指接触琴弦,这样会造成弹出来的声音发“飘”、不结实,同时也不利于演奏后期的提速。只有控制好了速度的稳定和手指的独立性,才能把这一段弹好。

(二)轮指

轮指是琵琶演奏技法中最基本且最富有特色的一种指法,就是像车轮一样按照一种特定的指序做出来的连贯不绝的运动,所以比较适合表现歌唱性的旋律,这也是琵琶与其他的弹拨乐器不同的重要标志。当轮指与其它指法技法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就会使得琵琶的表现力更加丰富多彩、变化无穷。因此对于所有的琵琶演奏者来说,掌握好轮指在乐曲中的应用对丰富乐曲的表现力至关重要。

它有两种演奏方式:一种是右手的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依次向左弹出之后大指向右挑进,由于这一种方式的顺序是先弹小指,因此把它称为“下出轮”;而与之相反的“上出轮”则是从食指开始弹出,顺序是右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次第向左弹出之后大指向右挑进。下出轮每个手指的发音量一般会稍弱一些,但是比较容易做到音的平衡;上出轮各个手指的发音量容易较强但是又不容易做到每个音平均。现在我们在演奏中所用到和在乐谱中看到的轮指标记一般都是上出轮,下出轮较少用到,一般会在乐谱中特别标注出来。

对于轮指的演奏效果也有比较严格的要求,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做到每个发出的音量和音色必须相仿,而且每个轮音之间的时值要相等。因为轮指是琵琶演奏长音效果的指法之一,若是做不到这两点要求,长音的效果就会被破坏,而在通常情况下,长音最能表现出乐句的起伏。

要弹好轮指,首先也是要保持好抱琴姿势,右手的手型基本和弹挑一致,只是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再向手心收一点,保持指甲端浮靠在手掌根处就可以了,这个位置是这几根手指弹到琴弦最方便的位置。其次,要训练每根手指的独立性,这是能否弹好轮指最关键的一点。我们在练习的时候可以先从贴弦轮指练起,就是一根手指弹出去之后保持不动,下一根手指贴在琴弦上做准备。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基本手型不能变,而且手指的支撑感和指甲触弦的阻力感缺一不可。最后,还要训练好指关节的运动灵活度,主要是练好第一第二指关节的灵活度。要做到手指的前两个关节能够在运动中做出很快的运动和用力,又能在用力之后做到很快的放松,也就是指甲尖端在触弦的瞬间需要用力,在触过弦之后虽然手指还在转动,但是要立刻放松。不能只用手指第三关节的运动和发力,因为在稍快速的轮指演奏中,这种弹法的音量较弱而且还会有噪音;也不能压手腕,这样手指的力量出不来还容易造成手腕受伤。

在《祝福》中有很多用轮指渲染气氛的段落,其中41小节开始的轮指段是笔者最喜欢的一段。

这一段是以钢琴和琵琶卡农的形式开始,在这一段中,钢琴的力度和和声使旋律听上去很饱满,所以琵琶就必须要在细节和气息上下功夫,要更加突出音乐的起伏,因此就要用琵琶轮指的力度变化来构建出一个细腻且深情的旋律线条。在第40小节和第41小节中,钢琴旋律先出现,琵琶紧随其后并且重复钢琴的旋律。虽然乐谱上有一个强的力度标记,但是不能在琵琶声音刚刚出来的时候就强,一是因为这样触弦的第一个音要是控制不好就很容易弹“破”,二是因为这样会给旋律的流动和起伏增加困难。在这里琵琶可以弱一点起音,之后迅速进入状态歌唱起来,使旋律有渐强的走向,而且由弱到强的变化最好控制在一个八分音符的节奏以内。轮指本来就比较柔美,再配上左手小二度的下滑音,给这一段旋律又增添了凄婉、哀怨的色彩。

(三)扫拂

扫弦和拂弦在琵琶演奏中也是经常要用到的指法,单扫和单拂在文曲和武曲中都可以见到,通常用来表现热闹的场景,或者是增强句子的语气,有较强的爆发力;而扫拂弦的连续使用通常是为了描绘一种激烈的画面,在乐曲中弹奏时会有渐强的走向,一般在武曲中更为常见。弹奏扫弦和拂弦的时候也要保持好右手的基本手型不能变,和弹、挑的手型也是一致的,可以说扫弦和拂弦就是“放大版”的弹、挑。与弹、挑相比,扫弦和拂弦触过的琴弦多了,声音也大了数倍。

扫弦是用右手的食指从四弦到一弦快速弹过,发出一个声音,不能有哪一根弦特别响或者漏掉其中一根弦,四根琴弦要做到共振。看似简单,其实想弹好也并不简单。一弦最细,声音最亮,在扫下去的时候若是力度不平均就很容易把一弦弹“破”了,这种声音太尖锐,不符合扫弦音色浑厚的特点。为了使声音更有弹性,右手在扫之前要有一个抬手的准备动作,扫下去之后还要有一个迅速反弹的过程,就像是拍皮球一样,落地的瞬间就弹起来。这样弹奏出来的扫弦音色比较浑厚且平均,四根弦也能做到共振。练习长拍的扫拂弦时开始也需要有一个抬手的动作,手臂和手腕都要放松下来,依靠手腕在转动时的惯性和大指食指的指尖交替搓动的力量来完成触弦到离弦的过程。音色也要做到和单独扫拂一样的共振、平均和有弹性。

在《祝福》中有好几段都用了连续的扫拂来烘托氛围,93小节开始的一段氛围最是紧张。

这一段的前面是弹挑段,快板的速度和紧密的节奏音符已经把紧张的氛围描绘了出来。随着音乐的不断发展,指法也从弹挑过渡到扫拂弦,音阶按照小二度音程不断上行,音量也不断增大。当音阶上行到升do、音量也增加到最强的时候,旋律戛然而止,停顿在了低八度re音的琶音上,乐曲进入了琵琶声部的伴奏段落。

在这一段扫拂弦中,主要是想通过音乐的起伏来表达一种凄凉悲愤的情感。前四个小节都是一拍换一个音,到了倒数第二个小节时音乐逐渐加宽,改成两拍换一个音,在最后一个小节又加了一个延音记号,可以拖到四拍左右,力度渐强,最后以一个强琶音收尾,释放出所有压抑紧张的情绪。要注意的是,这一段的旋律线条一定要演奏清楚,换音虽然快但也不能含糊的混过去,要做到每一个音都清晰明了。

结 语

本文主要是从《祝福》的指法技法和情感表达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的,每一段都结合了笔者自己弹琴时候的一些感受和体会。这首曲子的旋律并不难,但是想要弹出情感却着实不容易,所以需要我们在练习的时候多分析感受音乐里的人物和情感,才能让听众身历其境,更好的感受音乐背后的故事。■

猜你喜欢

祝福指法祥林嫂
18世纪键盘音乐的演奏指法选择(下)
祥林嫂是怎么死的?
——《祝福》的文本细读与推理
钢琴演奏指法的合理选择
bB 调大号指法研究
单簧管演奏中指法的合理运用
论祥林嫂悲剧人生中的笑与哭
从女性独立人格缺失出发,解读《祝福》的悲剧
柳妈的善良是把刀
《祝福》中祥林嫂的抗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