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有效性思考

2021-09-30陆智红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师生互动数学教学初中数学

陆智红

[摘  要] 面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初中数学教学要让学生认识到,通过自己与教师之间的积极互动,可以让知识建构的过程变得更加高效,利用这些数学知识去解决数学问题会更加顺利. 同时,可以在师生积极互动的过程当中高效地体验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相关的过程,使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数学教学;师生互动

跟许多教学研究一样,初中数学教学研究也会追逐一些热点. 比如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之下,往往会研究核心素养给初中数学教学带来的变化,会研究初中数学学科教学素养如何落地,等等. 笔者作为站在讲台上已经数年的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研究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点基本认识,那就是在追逐教学研究热点的同时也不能放弃传统. 只有将现代与传统结合起来,才能在传统的基础上将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植根其上,相应地,只有在继承优秀教学传统的基础上培育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才能真正落地. 那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什么优秀传统能与核心素养的培育衔接起来呢?对于这个问题,答案是多样的,其中之一应当是课堂上师生的积极互动.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传统数学教学一直强调师生互动,但是在很多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对其不够重视,原因是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在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数学教学. 这样教学的一个显而易见的结果是,课堂变得毫无趣味,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不仅能力得不到提升,创新意识还比较淡薄. 换句话说,如果不重视数学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有效性,那么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也难以得到保证. 那么,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之下,对于课堂上的师生互动,我们应有什么新的理解,应付诸什么样的教学实践呢?笔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初中数学课堂上师生互动的现状分析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既具有客观性,又具有主观性. 说其具有客观性,是因为师生之间的互动总是客观存在的,是实实在在的行为;说其具有主观性,是因为在不同的教学理念视角之下,对同样的师生互动行为往往有着不同的解读. 又或者说,只有与核心素养相匹配的师生互动,才能为核心素养的落地提供助力. 因此,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之下看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发现传统课堂上师生互动的优点与不足.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在观察师生互动的时候基于核心素养视角,并不是为了批判传统,相反地,正是基于与时俱进的思想,才强调用核心素养去观照课堂上的师生互动.

从传统的角度来看,师生互动要求师生之间合作交流,双向互动,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使学生通过小组学习、提问等方式来领悟数学知识的规律,实现学生和教师双赢. 而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之下,传统的师生互动有一些优点与不足:传统初中数学课堂上的师生互动,焦点是数学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这使得数学教师往往可以积累到帮助学生高效建构数学知识及其体系的师生互动经验,这是其最大的优点;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当传统的师生互动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时,也使得师生互动的焦点更多地放在了学习结果而非学习过程上,而从核心素养培育的角度来看,要让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地,最为关键的就是让学生经历数学抽象、逻辑推理及数学建模等过程,如果这些过程被淡化,甚至被忽视,那核心素养就不可能真正落地.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要想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必须高度重视面向学生学习过程的师生互动.

初中数学课堂上师生互动的有效策略

初中数学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通过有效的策略,去推动学生在迈向数学学科核心素養的道路之上进行积极的师生互动. 必须肯定的是,教师的教学活动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也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当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有效配合时,教学才能实现教学相长的预期目标. 因此,笔者总结出来的策略是:在具体的数学知识教学中,预设学生的学习过程,并思考在这些过程当中可以通过什么样的设计让学生经历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相关的过程. 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这一策略是经得起考验的,下面来看一个例子.

在“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教学中,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直角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那么要判断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方法呢?

这个问题提出之后,可以让学生进行初步的独立思考与交流. 这里之所以不给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研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考虑到了初中生的认知特点——对一个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应当发生在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候. 有时时间给得过多,学生反而会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于是不利于后续的教学. 相反,在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候运用师生之间的互动,反而可以将学生的思维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于是,在课堂上出现了下面一段对话.

师:直角三角形特别的地方是什么?

生:有一个角是直角.

师:看到直角三角形,你会想到什么定理?

生:勾股定理.

师: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有哪些?

生:边边边,边角边,角角边,角边角.

师:结合上述两个问题及其答案,你认为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有哪些?

生:……

上述师生对话就是初中数学课堂上最基本的师生互动方式. 这样的互动过程最大的好处是,让学生综合运用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去进行分析与综合,然后进行推理(这就是一个逻辑推理过程);在推理的过程当中,学生大脑里自然会浮现出相应的直角三角形表象(这就涉及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直观想象);通过推理得出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的特殊方法“HL”之后,这一判定方法就会以数学模型的方式被学生所接受与理解(这就对应着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数学建模).

初中数学课堂上师生互动的实践反思

从上述教学案例中可以发现,面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师生互动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在师生互动的时候,必须有明确的核心素养培育指向,要让学生明确认识到,通过自己与教师之间的积极互动,可以让知识建构的过程变得更加高效,利用这些数学知识去解决数学问题会更加顺利;同时可以让学生生成默会的知识,即在师生积极互动的过程当中,高效地体验与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相关的过程,从而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

师生互动在数学课堂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站在知识教学的角度来看师生互动,有助于学生更为主动、有效地建构数学知识以及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更有助于学生形成认知体系. 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与知识的教学过程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只不过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之下,更需要在知识教学的基础上突显核心素养培育. 因此这个时候需要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师生互动的时候,不仅要让学生自行建构数学知识,而且要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经过多次实践,笔者对核心素养培育过程中师生互动的作用进行了反思. 反思的结果是:师生互动面向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涉及数学抽象、逻辑推理等,应将其融入学生的学习过程,尤其是师生互动的时候,学生要能够将自己在数学抽象、逻辑推理过程中形成的认识准确地传达给教师,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过程与认知过程给予针对性的指导,这样就能将数学教学的目的直接锁定在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上面.

由此可见,面对核心素养培育,师生积极互动依然有其存在的价值,而当师生互动可以促进核心素养落地时,也就赋予了师生互动有效性新的内涵. 当然,师生互动无论是对于核心素养培育的价值,还是其新的内涵的发掘,都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才能完成,而基于教学实践所得出的信息,能够支撑初中数学课堂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师生互动数学教学初中数学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