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段六环”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与反思

2021-09-30邱晓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平方差初中数学

邱晓

[摘  要] 文章以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14.2“平方差公式”为例,采用“三段六环”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践. 实践证明,“三段六环”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显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在夯实学生基础的情况下,有效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

[关键词] 三段六环;平方差;初中数学

不久前,笔者有幸听了一堂关于“三段六环”的专题讲座,深受启发,尝试以人教版数学八年級上册14.2“平方差公式”为例,采用“三段六环”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践. “三段六环”教学模式中的“三段”是指自学阶段、助学阶段、固学阶段,“六环”是指自学、导学、伴学、展示、总结、作业. 实践证明,“三段六环”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突显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在夯实学生基础的情况下,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有效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1].

“三段六环”教学实践

1. 自学阶段

自学阶段是整节教学的第一个阶段,此阶段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

环节一:建立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1:如图1,边长为a的大正方形中有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请你写出阴影部分面积为______. 小颖将阴影部分裁下来,重新拼成一个长方形,如图2,则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______,比较这两个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可得的恒等式为______.

问题2:如图1,在一个边长为a的正方形木板上锯掉一个边长为b的正方形,并把余下的部分沿虚线剪开拼成如图3的形状,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表示阴影部分的面积,图3是______,图4是______,由这两个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关系,可得恒等式为______.

通过观察一组图形的阴影面积,学生计算后,形成自己的猜想,为本节课学习平方差公式做了很好的准备. 在不自觉中,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将整式运算与图形面积结合起来,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符号意识与直观想象,让学生体验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 助学阶段

助学阶段强调的是交流,在教师设计的问题的指引下,学生以完成学习任务为目的,通过小组合作、教师点拨,逐渐明白知识之间的联系,理解知识建构. 在小组合作与分享中,学生对新课知识达成理解与掌握.

环节二: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问题3:请用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说明等式(a+b)(a-b)=a2-b2. 学生动手计算完成证明,然后小组内展示交流,互助伴学.

证明:(a+b)(a-b)=a2-ab+ba-b2=a2-b2,所以(a+b)(a-b)=a2-b2.

在学生学习乘法公式之前,已经学过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平方差公式只是多项式与多项式乘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对学生来说不是难事. 这个问题的设置一方面将新旧知识联系了起来,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

问题4: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语言表述这个公式.

生:两数和乘以这两个数的差,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

师:平方差公式还可以简记为下面的口诀,即“平方差,就两项,同号平方减异号方”.

对平方差公式进行语言表述,加深了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培养学生有条不紊地思考问题、严格组织语言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 给学生引入口诀,也减轻了学生的记忆量.

环节三:合作探究,初露锋芒.

例题: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1)(3x+2y)(3x-2y);

(2)(-7+2m2)(-7-2m2).

此题要求学生不仅写出计算过程,而且需要写出套用平方差公式的过程,学生先尝试自己解决,再小组交流解答经验.

师:在运用平方差公式时,确定算式中与a,b对应的式子很重要,请分别指出来.

生:在第(1)小题中,3x相当于a,2y相当于b;在第(2)小题中,-7相当于a,2m2相当于b.

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解答过程,如图5所示.

在应用平方差公式时,学生不仅要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而且要理解平方差公式中字母的含义,其不仅可以表示单个数字、字母,而且还可以表示单项式、多项式. 通过例题讲解,加深了学生对公式的理解与掌握.

环节四:学以致用,当堂训练.

为了评估学生对平方差公式的掌握情况,笔者做了以下小测验.

(1)填空:(x-3)(_______)=x2-9;(2x+y)(_______)=4x2-y2.

(2)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① 2018-2019×2017;② 99×-100.

(3)狡猾的灰太狼,把一块边长为a米的正方形土地,租给懒羊羊种植,一天,他对懒羊羊说:“我把你这块地一边增加4米,另一边减少4米,继续租给你,你也没有吃亏,你看如何?”懒羊羊一听,觉得好像没有吃亏,就答应了,同学们想一下,你觉得懒羊羊有没有吃亏呢?

第(1)题要求学生直接运用公式填空;第(2)题要求学生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简便计算,从字母回归到数字,使学生体验到平方差公式的价值;第(3)小题设置了一个具体情境,要求学生根据题意分析懒羊羊是否吃亏,增加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3. 固学阶段

固学阶段的主要内容是师生共同参与,进行课堂知识梳理与小结,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同时,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巩固本课知识.

环节五:当堂总结,建构知识.

(1)本节课里的平方差公式,我们是如何得到的呢?

(2)本节课学习的平方差公式,我们是如何获得证明的呢?

(3)在应用平方差公式进行计算时,需要注意哪些地方呢?

(4)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体验?学到的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你还有什么困惑?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又从头到尾回顾了本节课,学会了归纳与总结,不仅总结了本节课所获得的知识与能力,还总结了本节课的思想方法与情感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

环节六:布置作业,课后巩固.

必做题:课本第108页的练习.

选做题:

(1)计算并观察下列各式:(x-1)·(x+1)=_________;(x-1)(x2+x+1)=_________;(x-1)(x3+x2+x+1)=_________;

(2)从上面的算式及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请根据你发现的规律直接填写下面的空格:(x-1)(_________)=x6-1;

(3)利用该规律计算:1+5+52+53+…+52019.

在学生作业中,有必做与选做两种作业类型,既面向全体学生,又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三段六环”教学反思

1. 设置情境,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在学生已有的活动经验基础上,创设能反映数学本质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具体可感的情境,把数学对象抽象出来,这一过程有利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 本节课在新课导入时,笔者立足于几何直观,创设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将整式运算与图形面积相结合,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直观想象与数学抽象核心素养[2].

2. 任务驱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数学建模是数学核心素养之一,通過数学建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本节课推导公式的过程中,笔者立足于学生知识的生长点,架起新旧知识的桥梁,让学生在观察、分析、思考中,归纳出平方差公式的模型. 同时,在此过程中,笔者创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了充分表情达意的舞台,在发现、质疑、证明、归纳的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得到了积累,数学建模核心素养得到了落地[3].

3. 分层练习,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练习是培养学生数学运算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 通过有效训练,让学生积极参与、自主思考、学以致用,有效夯实了学生的基础,激发了学生的应用意识,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中,笔者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分层作业,在夯实学生数学基础的同时,拓宽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了学生数学运算核心素养.

总之,基于“三段六环”的教学模式,落实了新课标理念,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了发挥,学生的学习是有深度的,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也是卓有成效的.

参考文献:

[1]孙其天. “三段六环”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复习课中的探索和运用[J]. 高中数学教与学,2019(16).

[2]赵忠平,吴水萍. “三段六环”模式教学案例及案例分析[J]. 数学教学研究,2017,36(11).

[3]刘尧. 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四主·三段·六环”新模式初探[J]. 数学教学研究,1992(02).

猜你喜欢

平方差初中数学
谈谈平方差公式的应用
《平方差公式》教学设计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基于“三个理解”下的“平方差公式”的教学设计
平方差公式的推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