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指引下的班主任工作实践
2021-09-22贺红
贺红
摘要:目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很多学校每年对班主任进行培训,旨在提高他们的班级管理能力,并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部分学校甚至直接选派心理教师担任班主任。而心理教师和班主任分属两个不同的角色,存在矛盾与冲突,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化解这种冲突,将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融入班主任工作中,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应对策略:“心理周记”融洽师生关系,促进心理健康;“心理班会”共同参与,促进优良班风学风;个别辅导与家庭辅导相结合,全方位助力学生成长;运用心理策略,培育阳光自信少年。
关键词:班主任;心理教师;角色冲突;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6-0055-03
班主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属于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途径。专职心理教师与班主任在工作目标与方法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目前,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渐突出,对班主任也提出了新要求,即班主任需要具備一定的心理辅导技能。因此,将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相结合,对于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尤为重要。
一般情况下,学校采用对班主任进行培训的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班主任工作中,很少出现心理教师直接担任班主任的情况,那心理教师是否能够胜任班主任工作,二者存在的角色冲突如何解决?作为一名专职心理教师,通过两年多的班主任实践探索,从自身实践出发,探讨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下的班主任工作。
一、心理教师与班主任的角色冲突与互补
心理教师与班主任的角色冲突主要体现在: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需要体现出权威性,而心理教师则更注重与学生的平等交往。在面临角色冲突时,作为教师本人,要首先清楚自己的角色定位,而这个定位是因时因地而变化的。
在开学初做自我介绍时,我会和学生做好澄清工作:首先,我的身份是班主任,这是我在管理班级时的角色;其次,我是教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老师,在课堂上我的角色是心理教师;最后,在课下交流时,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变换角色。当教师自身清楚自己的角色并适时调整时,学生也会逐渐适应教师的双重角色,这样既保证了作为班主任的权威性,也能够发挥出心理教师的独特作用。
作为心理教师,我选择当班主任,初衷在于增加与学生的相处时间,更深入地了解学生。因此,心理教师这一角色对班主任工作的辅助作用体现在,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更好地融入班主任工作中,从心理学的视角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运用心理学相关原理来管理班级,助力学生成长。
二、如何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开展班主任工作
我理想中的班主任角色既是班级的管理者,也是学生心灵成长的引导者,我尝试通过以下方式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班主任工作的有机结合。
(一)“心理周记”融洽师生关系,促进心理健康
在开学的第一周起,我会给学生布置一项特殊的作业——心理周记。学生们会很困惑,心理周记是什么,和语文老师布置的周记一样吗?我告诉他们:这是你们的专属作业,我带的其他班可没有这样的机会呢!这项作业并不是为了增加你们的负担,而是一个和老师进行心灵沟通的方式。你们在写心理周记的时候,要记得是给心理老师看的,不是给班主任看的。只需要写出自己内心的感受或烦恼,不需要华丽优美的辞藻。我会在批阅时对你们的困惑或问题进行回复。学生们理解了这项作业的要求与目的,都欣然接受了。每周批阅心理周记是我最快乐的时光,因为那是与学生进行无声却深刻的交流。他们毫无保留地和我分享自己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人际交往的困扰、学习的压力等。
通过心理周记,我才真正走进学生,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家庭生活。在写评语时,我站在心理教师的角度上去理解和共情,给予鼓励和安慰。还有不少同学会通过心理周记和我反馈班级管理的情况,并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这也给了我很多班级管理方面的启发。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常常以自我为中心,通常认为自己的经历与感受是独特的,很难和父母、老师进行沟通。通过每周一次的交流,学生能够给自己一个情绪表达的出口,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也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心理班会”促进优良班风学风
班会课是班主任工作的主阵地,但真正落实班会效果却很难。作为心理教师,一方面,通过对学生的观察,从预防和发展的角度为本班“量身定做”主题班会;另一方面,结合心理活动课的理论和方法,在形式上将班会课与心理课进行整合,形成心理主题班会。通过对学生共性、典型问题的解决,促进班级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例如,在学期初,通过“我的小目标”心理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树立目标,做好初中学业规划,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当班级出现人际交往冲突时,开展主题为“非暴力沟通”的心理班会,引导学生学会和谐相处。
心理主题班会涉及的内容包括学法指导、情绪调节、人际交往等,有效解决学生在学业和生活方面的问题。在心理班会开展前,通过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进行充分的体验和分享,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心理剧、团队活动、自我展示等,让他们在活动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通过心理主题班会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和探索,同时融洽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促进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三)个别辅导与家庭辅导相结合,全方位助力学生成长
教育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在班级管理中,经常会遇到让班主任束手无策的“问题学生”,而用常规的管理方法对他们似乎不起作用。在面对这类学生时,我会放下班主任的权威,运用心理咨询的相关技术,与学生建立起基本的信任关系,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进行耐心地引导。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很多行为表现都与其父母的教养方式有关,因此我会联合家长的力量,一起助力学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