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教育本质:从关注学业成长到关注生命成长

2021-09-22赵鹤宾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26期
关键词:青少年教育生命成长生命教育

赵鹤宾

摘要:从关注学业成长到关注生命成长是教育回归本质的体现,也是贯彻国家将生命教育作为教育改革戰略决策的具体实践。中小学教师作为引领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群体,在关注青少年生命成长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实现从关注学业成长到关注生命成长的观念转变,教师需要先转变教师角色,提升生命教育意识与能力;能够系统看待青少年生命成长规律,协助其处理好阶段性心理冲突及生涯任务;结合学科教学,做到学科渗透生命教育,为生命教育注入科学力量。此外,学校所营造的生命教育氛围也是教师观念转变的必要保障。

关键词:青少年教育;生命成长;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26-0052-04

生命教育一直是社会经久不衰的话题,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激发了社会大众对于生命存在意义的深入思考。自疫情以来,青少年诸如自伤、自杀等心理危机剧增。如何更好地唤醒青少年的生命意识,引导其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包括学校在内的社会各界迫在眉睫的课题。在当今“唯分数论”“唯升学论”“唯重点论”依然盛行的社会大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作为引领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群体,往往关注更多的是学业成长,而忽视了对青少年生命成长的关注。鉴于此,本文在分析了教师从关注学业成长到关注生命成长观念转变必要性的基础上,尝试提出关注生命成长的具体路径,供生命教育者参考。

一、从关注学业成长到关注生命成长转变的必要性

教师从关注学业成长到关注生命成长有其现实必然性。处于人生最美好时光的青少年,为何会通过伤害自己,甚至结束生命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当危机事件发生后,对这些事件追根溯源,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危机事件的发生是各种社会原因与青少年自身问题等错综复杂因素叠加造成的后果。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们对生命教育的缺位导致青少年对“生与死”缺乏基本的思考,以至于其会对生命产生漠然的态度。所以,如何进行生命教育,引导青少年走出生命误区,教育其理解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已成为当下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环。

教师从关注学业成长到关注生命成长这一教育观念的转变,是践行教育本质的必然。青少年的成长伴随着各种各样的考试,得到了家长、学校乃至社会最广泛的关注,而生命的成长往往被忽视,这其实有悖教育的本质。不少学者都指出,教育不应该只是关注学业和学习,更应关注生命的健康成长。从生命发展的角度来看,教育的本质可以概括为提高生命的质量和提升生命的价值。所以,对于教育而言,生命的健康不应该只是开展教学的条件,而更应该是教育的重要价值和追求。叶澜[1]更直接地指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生命活动。”正因为如此,教育部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提出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强调要将健康生活作为自主发展的重要内容,而健康生活就是要通过教育引导学生健全人格、珍爱生命,明确人生方向,做有生命品质的人[2]。综上不难得出结论,教师从关注学业成长到关注生命成长,是让教育回归其本质的体现[3]。关注生命成长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让遇到的每一个生命都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二、从关注学业成长到关注生命成长转变的具体路径

(一)转变教师角色,提升生命教育的意识与能力

关注生命成长,教师应该提高生命教育的意识。教师转变角色,是指作为实施教育的主体,教师不应仅仅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看成是自己唯一的工作,而应该意识到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尝试做到从关注学业成长到关注生命成长的转变。

在转变教师角色后,应该自主开展学习生命教育,提高生命教育的意识、知识与能力。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不难发现,教师自身对生命及生命意义认识不足。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二,一是教师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其所在的校园、家庭、社会等环境不具备生命教育的氛围,因而所接受的生命教育有限,这导致自身的生命教育意识薄弱、生命教育知识与能力欠缺。二是在当今“唯分数论”“唯升学论”“唯重点论”依然起主导作用的大环境下,教育体系对生命教育尚没有完备的评价标准,这就导致教师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业成长上,过分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学科成绩,而忽视了对生命教育领域的关注。

学者王轶哲[4]曾指出,教师要想转变教师角色,提升生命教育意识、知识与能力,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教师在生命观领域下构建教师教育哲学。为构建教师生命教育哲学,教师可通过生命意识、生命道德、生命价值三个方面来加强自身对生命教育的认知,激发自己的生命教育意识,提升自己的生命教育能力。具体来说,教师首先可通过主动学习生命教育教育、在实践中践行生命教育、不断总结与反思等方面,强化自身生命教育意识培养;其次,通过提升自己的生命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个人信仰、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来提升自己的生命道德认知;最后是实现教师自身生命价值的意义。

总之,作为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力量,教师需要先转变教师角色,不断通过学习生命教育,提升生命教育意识与能力,弥补自身生命教育的局限,从而实现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的转向。

(二)系统看待青少年生命成长规律,协助其处理好阶段性心理冲突和生涯任务

关注生命成长,系统理解青少年成长规律必不可少。作为教师,需要结合青少年实际成长动态,协助青少年处理好每一阶段所面临的心理冲突,帮助其解决好每一阶段需要解决的重要任务。

教师需要熟知学生每一阶段的心理特点,帮助学生处理当前阶段的心理冲突。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贯穿每个人的一生,并将自我意识发展分为八个阶段,指出个体在每个阶段是否能够处理好该阶段的冲突对其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生命成长的过程是连续的,每一个阶段的生命教育内容是不同的,更是循序渐进的。在每一阶段中,如果缺乏正确引导,青少年就会陷入冲突危机,对进入下一人生阶段产生不利影响。比如,对于大部分初中生、高中生来说,需要处理的心理冲突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然而在这一阶段,初中生、高中生往往面临着升学的压力,父母、老师更多关注的是其学业的成长,而忽视了如何引导处理这一阶段的冲突,以至于不少学生在应对这个冲突时并不是很顺利,甚至遭遇了角色混乱的冲突危机。

猜你喜欢

青少年教育生命成长生命教育
处理青少年逆反心理问题的思考
关注生命成长 打造动态课堂
《少年朱熹》动画影片制作的探索和实践
让孩子善于习得乐观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用班级文化打造有灵魂的班级团队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生命成长
高校生命教育课程体验式教学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