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看见,就是力量

2017-03-24顾向红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8期
关键词:心理教师团体辅导感悟

顾向红

〔关键词〕团体辅导;心理教师;感悟

努力需要被看见,恐惧也需要被看见;优秀需要被看见,眼泪也需要被看见;快乐需要被看见,委屈也需要被看见;成功需要被看见,失败更需要被看见。创伤被看见,就有了转化的动力;真相被看见,就有了存在的理由;天赋被看见,就有了奋斗的愿望。所以,我愿意去做那个去看见的人,被看见的过程也赋予了看见者一种信仰。

——题记

一、老师,我好喜欢看你笑

上学期期末的最后一次社团课,带着学生们闭眼、放松,在引导语中回顾了一起走过的日子,我说:“此刻,说一句你们最想说的话吧。”

小宇扯扯自己的衣角,然后憨憨地说:“顾老师,我好喜欢看你笑,看见你笑我就安静了。”

小浩子说:“我可以管住自己了。”语气中是满满的自豪。

小风用他一贯桀骜不驯的表情看着大家说:“哼,我才不稀罕你们这里呢!”可是,他的眼神出卖了他的心,我看到了他眼底的那一抹柔情……

凝视着这12张小脸,静静地听着,心,软如春泥。泪,模糊了双眼。

二、我们相遇在这里

2015年3月13日,这12个来自不同年级和班级的学生与我相遇在这里,初次遇见的模样仿如昨天,那时候:

小宇,探头探脑地站在门口,几欲跨步进门,但迟迟未动,我笑着示意他进来,他在离我最近的沙发上坐了下来。自我介绍时小宇满头大汗,眼睛自始至终看着地面。

小浩,蹦蹦跳跳着进来,还没落座,便尖声嚷嚷:“老师,他打我。”脸上写满委屈和愤怒。然后在沙发上或坐,或卧,或爬,没有一刻安静。

小风,鼓着腮帮子,偏着头,斜着眼。他在教室里转了一圈,似乎没有找到满意的座位,然后挤到小浩的边上,小浩不让其坐,两人使足了劲互相推搡,谁也不让谁。最后,小风虎着脸,“嚯”地一下站了起来,小浩因惯性突然摔倒在沙发上,未等他爬起来,小风已带着不易察觉的微笑坐到了最角落里的沙发上。

小颖和笑笑都很安静,她们悄无声息地进来,一直默默地看着大家。

……

我静静地看着他们,他们都是各个班主任挑选出来的“问题孩子”。面对这群或自卑,或多动,或缺乏边界感的远离了自我的孩子,我能做什么?我能改变什么?我再次问自己。心,顿时乱了。

几次深呼吸后,想起求雨者的故事。故事发生在一个古代村落,那里正在饱受干旱之苦,村民们请来了求雨者。求雨者发现整个村子混乱不堪,牲畜濒临渴死,农作物都已枯萎,村民个个烦躁不安,他们围着他急切地想要看他如何求雨。求雨者说:“请在村头给我一间茅屋,再给我三天时间,任何人都不要打搅我。”村民们只好静静地等待着,第四天早上天果然下起了雨,求雨者从茅屋里走了出来。

大家不约而同地问他是如何做到的。

他说:“我什么也没有做。当我来到你们的村子,我感受到了混乱不堪,你们的生活已经失去了节奏,远离了自然之道。而我也深受影响,心神不定,失去了本来的和谐,这样的我什么也不能做,所以我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调整身心,恢复与道的联系,这样才能达到自然与和谐,失去的雨也就回来了。”

这样想着,心霎时清明起来。是的,我就是那个求雨者,我什么也不能做,惟有守住一份宁静,心平如镜,学生们才能在这里照见自己,回归自己。惟有放下所有的预设和期待,我们才能真正相遇。正如诗人鲁米所说:“在道德与不道德的区分之外,有片田野,我将在那里见你。”于是,2015年,我们在这里,彼此看见,没有评判,没有预设。

三、看见,就是力量

一年来,根据这群孩子的特点,我设计了“舞动身心”“我的第一个沙具”“‘畫说情绪”“一颗美丽的种子”“绘心微笑”等课程,所有的内容都力求让孩子们与自己的感受在一起,让他们发现自己,认识自己,实现自己。印象最深的是“舞动身心”和“‘画说情绪”这两节课。

舞蹈是人类最直接最浓烈的表达情绪的方式之一,《诗经》上记载:“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目前,舞动治疗是表达性艺术治疗中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尤其适用于不擅言语表达的人。受此启发,第一次社团课,我便设计了“舞动身心”一课。那天,当音乐响起,孩子们并没有动,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小浩的腿微微动了动,但马上止住了;小宇的脸憋得红红的,他不时地偷偷看我;更多的孩子低垂着头没有任何表示。

我知道这是一群一直活在他人评价中的孩子,他们担心自己的舞姿不够优美,他们担心自己跳得不如别人好看……于是,我先从练习节奏开始,带着他们用脚步踏出节奏,然后慢慢地增加手部动作,当他们渐渐进入状态时,我开始随意地扭动自己的身体,间或模仿动物们的动作和吼声。他们被我夸张的动作鼓舞了,小风第一个像狮子一样凶猛地跳跃着,充满了野性和力量;文静的小颖闭上眼转着圈,双手在空中上下翻飞……渐渐地所有的孩子都跟上了。那天,我们忘了时间,惟有自由舞动,那是一场直达心灵的诉说。

忘了哪位心理大师说过的,其实所有的记忆、感受都藏在我们的身体里,它们在潜意识里悄悄地影响着我们。所谓的认识自己,便是把这些看似已经不见的,但时时影响着我们行为的无意识记忆变成可见的意识。我相信,那天孩子们透过舞蹈看见了自己。

设计“‘画说情绪”这节课的想法萌生于第二次社团课,课前我让孩子们绕着上课场地慢慢走动,一边走,一边去看、去听,最后让他们分享此刻的感受。那天,我等了很久,孩子们都低垂着头一言不发,偶尔有孩子抬起眼角偷偷观望一下,就迅即收回了视线。教室里很安静,我们能听到彼此的呼吸,一呼一吸之间是微微的不安和无法言说的焦灼。终于,奇奇站了起来,他双手翻卷着衣角,身子如钟表般左右晃动,匆匆瞥我一眼,然后低声说:“好静!我从来没有这么安静过,有点害怕!”我微笑着拍拍他的肩膀,许以他鼓励的眼神。随之,小多抖动双腿,侧着身子,笑呵呵地说:“我没有感受!”

那天,望着他们欲言又止的模样,心很酸!我知道,他们已经不敢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或者说已经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也许他们在成长过程中从来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因为爸爸妈妈已经替他们想好了;也许他们的爸爸妈妈对情感表达比较忽视;也许一旦表达自己,就会遭到老师或家长的否定和评价;也许他们发现说真话是件很危险的事……于是,他们渐渐地远离自己的感受,活在别人的评价体系中,成为不真实的自己。

于是,在第三次社团课上我们上了“‘画说情绪”。

那天,我带着他们一起“涂鸦”“画线条”“画图形”“画情绪事件”……让他们利用绘画这种非语言方式将混乱的心、不解的感受导入清晰、有趣的状态,他们长期压抑在潜意识中的情感和冲突获得了纾解与满足。绘画是一种表达性艺术治疗,它能克服语言带来的障碍,同时也可以减少防卫,让人在不知不觉、无预期的情境中把内心的真实状况表达出来。

“看看你桌上的油画棒,如果可以用一种颜色表达你此刻的心情,你会选什么颜色?”听完我的话,有的孩子很快选中了一个颜色;有的孩子用小手从盒子的一端滑到另一端,又从另一端滑到一端,迟迟没有做出选择;还有三个孩子,不停转动小脑袋,眼睛像雷达般探寻着同学们的选择……

分享环节我选择了与笑笑和小风对话。

笑笑,一位瘦弱的女孩,在妈妈眼里她除了乖巧、听话外,还非常不自信。在选择代表心情的色彩时,她拿起、放下、再拿起……反反复复后终于选定了一个颜色。至今,我还很清晰地记得我们之间的谈话内容:

笑笑:“我不知道該选什么颜色?”

老师:“是不知道,还是不敢选呢?”

笑笑:“好像是不敢选,我怕选得不对。”

老师:“那你最后选了吗?”

笑笑:“选了。”

老师:“所以,你最后还是勇敢地作出了自己的选择!”

她腼腆地笑了。

老师:“看到这个勇敢的自己,你有什么感受?”

笑笑:“开心!”

老师:“欣赏这个自己吗?”

笑笑:“欣赏!”

老师:“当你欣赏这个勇敢的自己时,感受到力量了吗?”

她扬起脸,神采奕奕地看着我,再次笑了。

我不确定她的不自信是怎么造成的,对于这样的孩子,重要的是帮助她看到自己已经做到的那部分,激发她对自身资源的感受力。当一次又一次地与自己的感受联结,欣赏到那个拥有力量的自己时,自信就会由内而外地生长。

小风和我的对话我也记忆犹新:

小风:“我看见自己和别人画的线条不一样时,有点害怕。”

老师:“假如那份害怕会说话,他会说什么?”

小风:“他会说‘你画得对吗?为什么他们不这样画?”

老师:“你是说你不敢让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是吗?”

小风:“是的。”

老师:“其实,有时候我也害怕自己和别人不一样呢!那份不一样会让我担心别人因此而不和我玩,我会变得很孤单。害怕孤独,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情结呢!当你看到这是很正常的心理时,你有怎样的感受?”

小风:“挺轻松的,其实也没什么,其他同学也画得都不一样呢。”

那节课的最后几分钟,我们一起欣赏了几米的画页,在唯美的画面背景下,我们一起朗诵了这段话:“我们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存在,让我们接受自己和别人的不同,也允许别人和自己不一样。”

我们,就这样慢慢地走着,其实真实的相遇绝对不是只有感动和快乐。也会有被孩子们的调皮激惹得抓狂的时候;也会有因为看不到他们的变化而沮丧的时候;也会有想就此扔下他们而一走了之的时候……那天,因为去检察院做少年犯的心理评估和疏导,我迟到了5分钟才赶来上课。远在走廊时,就听到了教室里肆无忌惮的追打声。我深吸气,急急进门。奇奇和小浩正在沙发上扭成一团;小宇拿着沙发垫子发疯似地挥舞;小风把大把大把的沙具扔进沙盘里,一边扔一边哈哈大笑……我呆呆地立在门口,竟然忘了说话,只觉得血脉贲张,心跳加速,真想转身就走。

“老师来了。”笑笑轻轻地唤了一声,教室里才瞬间恢复了安静。我做了无数次深呼吸,终于平复了心情,淡淡地说:“全都坐下,上课吧。”那天的课堂特别安静,快要下课的时候,我把他们每一个人都看了一遍,然后严肃地说:“看见你们刚才吵闹的一幕,顾老师真的很生气!我知道你们有时候管不住自己,但这样的行为真的不可以。所以,今天我要惩罚你们,罚你们把教室和沙盘室整理得干干净净。”小风第一个站起来,径直走进了沙盘室,他们那天打扫得非常认真、细致。

我知道其实每一次的痛苦、沮丧和退缩都是因为太想改变他们,是因为改变不得而带来的深深的挫败感。我的分析师许浚博士说:“向红,放下改变别人的执念,看见就是力量!”

那天,在许老师温暖而坚定的眼神里我泪流满面,我看见了自己的脆弱和贪念,也看到了自己一颗良善为人的心。

带着许老师的话,我继续踽踽独行。没有期待,没有焦虑,我看见孩子们愤怒背后的不被理解,看见他们调皮背后活泼的生命力,看见他们固执背后的急于表达自己,看见他们羞涩背后渴望被欣赏的心,也看见自己沮丧背后的无能为力……

我们,彼此看着,而奇迹也在悄然而生。不记得从何时起,我发现小宇、小颖、笑笑的小脑袋抬起来了,他们的眼睛和你对视了,他们的身体不再紧绷了;小浩变得安静了;小风虽然依旧满脸不屑,但每次上课他都是第一个来,最后一个走……

那天,下课了,孩子们都坐着没动。我起身给了他们每人一个大大的拥抱,感谢他们给了我一次最好的相遇。

也许走出这间教室,习惯和环境又会把他们打回原形,但我相信心灵的成长如同一颗种子,一次又一次的看见和表达就是它最好的营养,总有一天它会长成真实的自己。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东洲小学,南通,226100)

编辑/杜文姬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心理教师团体辅导感悟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的团队建设
且行且思考
参加市心理健康教育课比赛归来
团体辅导对改善工科大学生学业拖延的实证研究
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的应用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浅谈学校心理教师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