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直肠癌临床术前CT诊断分期的临床价值研究

2021-08-07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3期
关键词:肠壁肌层直肠癌

房 刚

(梁山县中医院影像科 山东 济宁 272600)

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在消化道系统肿瘤疾病中占比较高,相比西方国家而言,我国直肠癌发病率较高,其中又以低位直肠癌为主,在直肠癌中占60~70%[1]。此外,在一些研究中发现直肠癌患者中肥胖人群较多,可能在于肥胖人群过量摄入肉类与脂肪及蛋白质等,导致体内营养失衡,长时间肠道发育不良;也有报道指出,吸烟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直肠癌发病风险[2]。在过去,大部分学者认为随着年龄增加,直肠癌发病率逐渐升高,但近期研究发现该病呈现年轻化趋势,对患者的生活、工作等造成不利影响,需引起重视。直肠癌选择手术治疗是常用手段,但不同的临床分期选择的手术方案有所差异,这就有赖于术前准确的分期[3]。CT诊断在多种疾病中都有广泛应用,证实有不错的价值,操作简单方便,可快速获取准确的结果,能直观探查影像学图像,从而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为了进一步探究直肠癌临床术前CT诊断分期的价值,本次就我院收治的60例患者实施了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60例,纳入对象有完整临床资料,均经术后病理证实满足直肠癌标准[4],全部是原发性肿瘤,且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过CT诊断,同时排除严重心肝肾病变、妊娠期或哺乳期、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以及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或消化道系统病变患者。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60例患者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55.29±3.65)岁;病程4个月~3年,平均病程(13.28±2.35)个月。

1.2 方法

所有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接受手术方案治疗,术前实施CT检查,选择128排256层螺旋CT诊断仪,检查前48 h患者可进食少许流食,检查前24 h,选择50%硫酸镁口服,每天维持至少2L饮水量。检查当天,禁食处理,予以0.9%氯化钠溶液灌肠。检查前2 h,选择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的山莨菪碱(国药准字H33021706)肌肉注射,剂量10 mg。CT检查时,设置参数包括管电流300 mA、管电压120 kV、重建层距0.625 mm、重建层厚0.625 mm。先对患者实施常规扫描,取侧卧位,从膈顶扫描到耻骨联合下缘。增强扫描则选择对比剂碘海醇(国药准字H20063128)注射,剂量100 mL,其中动脉期30 s、静脉期60~80 s、延迟期240 s。扫描结束,将图像传送到工作站,完成重建后行进一步的影像学阅片与分析。同时,术后获取患者的病理组织,实施病理学检查,要求及时送检,确保尽快得出结果。

1.3 观察指标

将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直肠癌术前CT诊断分期的价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1.4 评价标准

直肠癌临床分期参考国际抗癌联盟、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等制定的直肠癌分期标准[5],包括以下:①T1~T2期:病灶位于内层,外缘光滑,外周可见清晰脂肪层,CT检查可观察到固有肌层与黏膜下层被癌细胞侵犯;②T3期:CT检查可观察到固有肌层被癌细胞侵犯,且浸润到浆膜层,直肠旁无腹膜覆盖位置也被侵犯,病灶分布在外层,直肠壁光滑度明显下降,有凹凸不平的结节分布;③T4期:癌细胞透过腹膜脏层,且浸润到周围脏器,病灶扩散到直肠壁外层[6]。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经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 s)表示,经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前CT诊断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结果比较

术后病理证实T1~T2期28例、T3期22例、T4期10例,而术前CT诊断分期结果显示T1~T2期26例、T3期20例、T4期10例,术前CT诊断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CT诊断分期符合56例、不符合4例,包括3例漏诊、1例误诊,诊断符合率为93.33%。其中术前CT诊断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结果对照见表1。

表1 术前CT诊断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结果对照[n(%)]

3 讨论

直肠癌虽然是中老年人常见恶性肿瘤,但随着饮食结构改变,不良饮食增多,以及其他恶性因素的影响,导致近几年逐渐趋于年轻化[5]。不完全统计显示,直肠癌在男性中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一旦确诊,患者身心压力剧增,无疑会影响其正常的生活与工作,导致生存质量下降。研究[7]显示直肠癌病灶多位于直肠中下段,在发病初期并无典型症状,导致病情容易被忽略,确诊时大部分患者已为中晚期,丧失最佳的手术时机,治疗难度增加,预后较差。虽然关于直肠癌的病机至今无统一定论,但从一些文献中看出,该病和遗传因素、饮食习惯等密切相关。直肠癌的治疗方案中手术当属主要方案,占据了重要的位置,但对于病情较重的晚期患者,癌细胞大范围扩散或转移,根治术治疗受限,需配合其他方案治疗。有文献[8]中报道了Ⅲ期直肠癌患者五年生存率可达到45%左右,而Ⅳ期患者仅为13%左右。为了尽量改善直肠癌患者预后,术前准确分期十分关键,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在早期直肠癌诊断中直肠指检与CT检查及肠镜均有不错的价值,其中肠镜可准确判断肿瘤位置,判断有无肿瘤浸润或转移,但检查期间患者多有不适,依从性不高,导致其推广难度较大。CT检查一方面可清晰显示肿瘤大小与形态,但无法清晰观察肿瘤转移情况,其诊断准确率受到了争议。但是,随着临床研究不断增多,发现术前CT诊断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优势,可完成术前临床分期检查,能任意放大间隔与层面,从而多方位观察病变,还可有效分辨肠壁外缘的脂肪间隙与密度等情况。总体而言,术前CT诊断直肠癌分期有着较高的符合率,出现少数误差,可能在于检查期间,肠系膜脂肪间隙观察的小血管被误认为周围侵犯,使得门脉期肌层深化比黏膜面更低,将肌层渗出误诊为侵犯。CT检查可观察病灶情况,结合肿瘤的大小、侵犯程度及范围,评估分析,和指检与肠镜检查比较,在分期判断上有着明显的优势。比如T3期,可观察到浆膜面部规则,肠壁不光滑,肠腔有狭窄,肠壁外有脂肪密度提高现象。T4期可见病灶突破肠壁外层,直肠增厚明显,浆膜层模糊,外周有脂肪密度升高等现象。因T3与T4期属于中晚期,CT影像诊断更敏感,准确率较高。在研究中发现T1~T2期直肠癌经CT检查判断分期符合率要稍低一些,分析原因在于早期肿瘤较小,与周围组织之间侵犯较少,导致影像学特征并不明显。但是,早期无黏膜水肿时,CT检查可准确判断肿瘤浸润及其肌层情况,对术前分期判断有不错的价值。如果肠壁厚度不足5 m m时,C T诊断因无法呈现肠壁层情况,使得T1~T2分期判断难度较大。为此,要求术前C T诊断直肠癌的医师应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专业素养高超,才能为术前判断直肠癌分期提供更科学的指导。此外,肠道清洁度也会影响术前CT诊断结果,为此术前CT检查时,要求对患者实施灌肠处理,为了尽量提高配合度,要做好宣教,介绍灌肠的目的与作用。

综上所述,直肠癌临床术前CT诊断分期有着较高的诊断符合率,漏诊率与误诊率低,可为临床病情分期提供依据,有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临床价值高,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肠壁肌层直肠癌
肠壁增厚分层并定量分析对小肠坏死的诊断价值
高频超声诊断小儿原发性小肠淋巴管扩张症
腹性紫癜所致肠壁改变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参数变化超声观察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提示大肠肠壁增厚的临床意义
TURBT治疗早期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分析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诊治现状及进展
直肠癌术前放疗的研究进展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非肌层浸润膀胱肿瘤灌注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