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踝关节骨折X线在下胫腓联合损伤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2021-08-07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3期
关键词:距骨腓骨踝关节

谭 乐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绵阳医院·绵阳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四川 绵阳 621000)

踝关节骨折人体非常重要的关节组织,下胫腓联合是踝关节活动的条件,若胫腓骨下端和距骨遭到间接暴力后很容易扭伤踝部进而造成脱位或者骨折[1]。下胫腓联合损伤是踝关节骨折中较常见的损伤类型,不仅会破坏踝关节的稳定性,如不及时入院加以治疗还可能引发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会受到影响,生活质量也会有所下降[2-3]。临床在诊断下胫腓联合损伤时常用X线影像学技术进行诊断,但在诊断下胫腓联合损伤时常出现误诊或漏诊的情况,为了进一步提升诊断准确性,临床医学专家建议采用MRI或CT诊断[4]。基于此,本次研究着重探讨在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的临床诊断中采用踝关节骨折X线检查与采用MRI检查的临床意义,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选取2020年1月—12月55例于我院就诊的踝关节骨折患者,有28例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最小的患者年龄为25岁,最大的患者年龄为57岁,均龄(41.35±1.33)岁,左踝发生骨折者26例,右踝发生骨折者29例。将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采取X线检查与MRI检查;(2)对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本次的研究内容,患者与家属知情并自愿配合。

排除标准:(1)血管或神经损伤者;(2)精神疾病或无法正常语言沟通者;(3)合并心肺功能或肝肾功能障碍者。

1.2 方法

X线检查:患者进行X线检查(采用联影DR检测仪),取患者侧位片以及后位片。踝关节骨折的分型与诊断方式如下:根据患者骨折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分型,下胫腓联合损伤可依照骨折的类型进行判断,踝关节骨折将其分成Denis-Weber分型与Lauge-Hansen分型,Denis-Weber分型根据患者腓骨骨折水平和下胫腓联合韧带的关系进行分型,依照踝关节骨折Weber分型,A型为外踝骨折较胫距关节水平要低,B型是位于胫腓联合水平处,C型为腓骨骨折较下胫腓联合水平要高,当骨折的部位越接近腓骨近端,其发生联合韧带损伤的风险就越大,几乎50%的B型患者与全部C型患者踝关节骨折均伴有联合韧带损伤;Lauge-Hansen分型则根据患者发生损伤时足部的位置与踝穴中距骨的移动方向进行分型,该种分型可清晰地描述患者受伤时患足所处的位置、损伤应力作用的方向与创伤病理发生的不同阶段,这两种分型描述了踝关节骨折的损伤机制,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损伤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测量患者距骨胫骨间隙与距骨内踝间隙的比值、下胫腓间隙、下胫腓重叠阴影以及距骨内踝间隙,结合检查结果分析患者下胫腓联合损伤的具体状况。X线诊断标准如下:下胫腓重叠的阴影不超过6 mm,距骨胫骨间隙和距骨内踝间隙的比值不超过1,距骨内踝间隙超过4 mm,下胫腓间隙超过6 mm,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基本可考虑患者存在下胫腓联合损伤。

MRI检查:采用西门子3.0T核磁共振仪对患者进行MRI检查,患者取背伸中立位,在其踝关节处使用支具进行固定,对患者轴面、冠状面、斜面45°以及矢状面进行扫描。MRI诊断标准如下:0级:患者的韧带和下胫腓联合显示正常,不存在撕脱骨折;1级患者韧带和下胫腓联合有所增厚但不存在撕脱骨折;2级:患者韧带有部分存在断裂情况,下胫腓联合有损伤但不存在撕脱骨折;3级:患者韧带和下胫腓联合彻底损伤但不存在撕脱骨折。

1.3 观察指标

观察Denis-Weber分型、Lauge-Hansen分型与MRI损伤的灵敏度与特异度。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涉及的全部数据均采用SPSS 23.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型的数据使用(±s)表示,运用t值进行检验;计数型的数据使用率(%)表示,运用值进行检验,当计算结果P<0.05则说明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观察Denis-Weber分型与MRI损伤的灵敏度与特异度

本次研究中的55例患者中A型16例,B型28例,C型11例,以MRI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结合踝关节骨折X线和Denis-Weber分型。如表1所示,下胫腓前后韧带损伤的灵敏度是48.7%(19/39),特异度是100%(16/16)。

表1 Denis-Weber分型与MRI损伤的灵敏度与特异度 单位:例

2.2 观察Lauge-Hansen分型与MRI损伤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本次研究中的55例患者中患者Lauge-Hansen分型的依据:旋后外型:4例Ⅰ级,12例Ⅱ级,6例Ⅲ级,8例Ⅳ级;旋前外型:5例Ⅰ级,3例Ⅱ级,2例Ⅲ级,4例Ⅳ级;旋前内收型:3例Ⅰ级,3例Ⅱ级;旋前外展型:2例Ⅰ级,2例Ⅱ级,1例Ⅲ级,将MRI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结合踝关节骨折X线和Lauge-Hansen分型,如表2所示,下胫腓前后韧带损伤的灵敏度是89.2%(33/37),特异度是94.4%(17/18)。

表2 Lauge-Hansen分型与MRI损伤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单位:例

3 讨论

下胫腓联合损伤是踝关节骨折常见的骨折病症,典型症状是疼痛、局部肿胀、不能负重前行等,临床诊断下胫腓联合损伤时会询问患者是否有上述症状,为了提升诊断准确率会通过影像学技术做进一步的诊断[5-6]。X线检查是较常用的诊断方式,在进行X线检查时能够观察到分离与合并骨折的情况,只要进行踝关节正侧位片与踝穴位片并对胫腓间隙、胫腓重叠情况进行测量就能够判断下胫腓联合是否分离[7-8]。但也有学者认为下胫腓联合损伤仅靠X线检查准确率不高,可通过CT或者MRI进行诊断,能够清晰地将软组织显示出来,因下胫腓是由纤维组织组成的韧带,MRI检查时会出现低信号,当韧带发生断裂信号则会出现中断,且断裂处的信号会加强,所以下胫腓联合损伤利用MRI检查诊断准确率更高。本次研究对患者损伤情况进行了Denis-Weber分型与Lauge-Hansen分型,而Lauge-Hansen分型与MRI检查共性较多,可作为临床诊断的依据[9-10]。

本次研究中结合踝关节骨折X线和Denis-Weber分型下胫腓前后韧带损伤的灵敏度是48.7%,特异度是100%。结合踝关节骨折X线和Lauge-Hansen分型下胫腓前后韧带损伤的灵敏度是89.2%,特异度是94.4%。这说明在临床诊断下胫腓联合损伤时可结合Lauge-Hansen分型与X线检查来判断踝关节骨折患者是否有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情况,并通过MRI检查来明确损伤的程度,可为临床诊断与对症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猜你喜欢

距骨腓骨踝关节
腓骨肌萎缩症外科治疗专家共识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闭合性距骨全脱位致皮肤坏死的治疗1例并文献复习
距骨全脱位的临床研究进展
距骨全脱位治疗的研究进展
腓骨肌萎缩症患者的肌电图诊断特点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
腓骨肌腱脱位的诊断与治疗
综合护理干预在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