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性紫癜所致肠壁改变与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参数变化超声观察
2019-01-21严玺德王振兴李发斌
严玺德 王振兴 李发斌
(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超声科 青海 西宁 810000)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其中2/3患者出现消化道症状,因而称腹型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为常见病,分型较多,包括腹型、皮肤型、肾型与关节型,其中以腹型紫癜居多,约占过敏性紫癜的60%左右[1]。腹型紫癜患者多体现便血、肚子痛等消化道症状,消化道症状出现早于皮疹。本次研究对腹型紫癜患者的肠壁改变情况与肠系膜上动脉(SMA)血流参数变化情况进行探讨,以探究肠壁改变与SMA血流参数变化对本病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腹型紫癜患儿16例,其中男8例、女8例,年龄2~12岁,平均(5.3±1.4)岁;病程4~28d、平均(13.4±2.8)d,患儿均表现腹痛,另合并腹泻4例,皮疹9例,呕吐14例,便血7例。另选同时间段内,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16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中男7例、女9例,年龄3~13岁、平均(5.2±1.3)岁,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 仪器与方法
采用GE-LE9腹部彩超仪,低频探头频率控制于3.5MHZ,高频探头频率控制于5~12 MHz,两种不同频率的探头结合完成检查。患者取仰卧位,检查腹腔与肠管。顺序:幽门→顺十二指肠球部→水平部→空肠→回肠→回盲部,检查时注意观察小肠肠壁有无肿胀,肠壁肿胀特点,肠壁血流及肠系膜上动脉血流变化[2]。单侧肠壁厚度>3mm为肠壁增厚[1],在病变处转动探头作多切而扫查。肠系膜上动脉血流于剑下偏左找到SMA,使用频谱多普勒选项,SMA距腹部主动脉起点约10mm处为取样点,角度控制于60°左右[3]。取样容积接近官腔内径,测量SMA血流参数,测量三次,取平均值。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超声表现
所有患儿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肠壁增厚,肠壁增厚呈节段性,11例患儿表现固定区域的肠壁增厚,5例患儿则表现出多个区域的肠壁增厚。患儿肠壁增厚区域主要为黏膜下层,增厚区域的横断面呈现出“面包圈式”(图1)[4],增厚程度不一,从4~11mm不等,均体现均匀低回声,患儿肠壁浆膜层、黏膜多变现光整,肠壁结构清晰,部分患儿的粘膜层不平,显示点状强回声附着,考虑为糜烂粘膜粘附气体反射。病变主要分布小肠,其中2例合并结肠病变,其中一例为克罗恩病,一例合并结肠憩室。占12.5%。患儿肠蠕动减弱明显,病变组织与周围组织未出现粘连现象,经CDFI确认增厚肠壁的血流信号多于正常肠壁(图2)。
图1 腹性紫癜急性期肠壁增厚,两箭头之间为粘膜下层
图2 增厚肠壁血流信号明显增多
2.2 治疗结果
本组16例经抗过敏及对症治疗3~7d,患儿腹痛明显缓解,复查超声6例增厚肠壁(9~11mm)恢复至4~6mm,肠壁血流信号较前明显减少,9例增厚的肠壁(3~7mm)恢复正常,1例肠壁厚约11mm,持续1周未见改变;盆腔积液消失12例,减少4例。增大淋巴结变小15例,1例治疗6天肠壁恢复后2天,进食后再次诱发。
2.3 超声检查结果对比
腹性紫癜患儿与健康儿童对照组肠壁厚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性紫癜患儿急性期与健康儿童对照组PS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DV,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我们通过连续观察发现,紫癜患儿较正常儿童肠壁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部分患儿在没有出现紫癜之前,小肠已经肿胀,而SMA变化也是有意义的。通过肠壁厚度、血流变化、SMA血流参数改变来帮助临床医生评估患儿的病情状况及治疗方案是非常有意义的,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与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