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
2021-07-27修丽荣
修丽荣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视为教学主体,以开拓学生数学思维、提升学生创新思维方式为教学目的。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育有新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传授课本知识,还需要注重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让学生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在新课改环境下,由于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改,因此人们常见到多种教学模式并存,如小组式与探究式两种学习手段,这两种手段在中学教育中均获得较好效果。其中,小组式学习是本文重点探讨的对象。小组式学习是将学生进行分组,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原则上,可以让学生之间无障碍地相互交流沟通,并且相互配合共同解决数学问题。
一、分组需科学且合理
初中数学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首先需要完成的环节是分组。在分组时,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将学习能力作为分组的标准,依据学生储备知识的程度进行科学化分组[1]。具体分组做法是,教师依据学生目前的知识储备情况、学习能力与人数等进行分组。根据班级人数可以明确各小组成员数量,紧接着依据知识储备情况,将储备程度不一致的学生进行科学分组,保证各小组中都能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带领学习中等或较差的学生,进而能够促使班级互相帮助和进步。
另外,数学教师需要依据学生学习能力不同进行相对应的任务划分,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任务,确保学生明白自己在小组中的身份,促进其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发挥出最大的学习能力。教师可选择组长轮流制,对各小组的组长统一培训,使其可以在最大限度上管理小组成员,督促小组成员学习进度,并且能够与成员之间积极交流,互相帮助和进步[2]。
二、采用合理方式进行指导
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不只是达到使学生主动对问题展开思考的目的,还要在课堂上发挥出教师作为引导者的作用。能够使学生可以较好地学习数学基础内容,自信表达自身见解,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提升学生之间相互配合的能力,提升学生在合作与学习方面的效率。许多数学教师在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时,没有深入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精髓,因此无法全面发挥该模式的作用,在课堂上按照该模式的流程将学生安排在同一小组,并未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教学过程中只注重“教”,而不重视思维方面的教导。所以教师必须发挥自身引导作用,例如在讲授证明图形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讲解前让学生自行探索一个数学问题。教师给予小组一定的探讨时间,在思考时间结束后,请小组组长回答问题,再将整个小组的思考结果进行统一讲解,在回答过程,可以让其余小组判断其回答是否正确。通过各小组的回答评分,评选出最优答案的小組,予以掌声鼓励。
三、对数学授课内容进行一定优化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需要依据教学流程将授课内容的难点、重点等进行总结。布置数学作业时,要确保作业的质量,不允许将全部教学内容当成作业,需要精挑细选出符合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知识点,能促使小组成员调动思维进行探索。例如教师在讲授二元一次方程的内容时,可以向学生布置思考加减法原理等作业,将其当成重点的小组讨论作业,规定学生在一定时间内了解该方程,学生也可以在思考时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主动性,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程度,相应地提出问题。其他学生在旁听的同时,对同学的回答进行思考对比,及时发现自己的想法是否有不足之处,从而加以改进。
总之,使用小组式学习方式能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提升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能力与数学成绩,若要促使小组式学习能够在数学课堂中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数学教师需要根据学生情况以及教学内容进行分组,制定科学的引导手段,将教学过程进行一定程度的优化。以往单调的教学手段,在新课改环境下已不再适用,教师需要转变数学教育方式,找到对学生有帮助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齐灿,张宏.基于SPOC混合教学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探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1):110-113.
[2]石颐园.基于PCK内涵视角的初中数学教学设计[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8(35):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