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021-05-24王岚

南北桥 2021年15期
关键词:教学问题兴趣初中数学

王岚

【摘    要】在新时代的教学环境中,教育相关部门越发重视学校教学工作,并倡导教师应尽可能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力求为学生打造一个高效的课堂环境。在本文中,笔者将以初中数学学科为例,浅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较为典型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教学问题  兴趣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15.068

初中是学生学习生涯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所学的知识既是小学时期的延伸,也能为高中时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重视这一时期的教学工作。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学生用以认识世界的重要学科,只有数学教师尽可能地使数学课堂处于高效的状态,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学生更为高效地学习。然而当前的初中数学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教师解决。

一、当前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

初中数学教师应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引导学生高效地学习数学,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收获。然而,目前仍有很多初中班级的数学课堂处于死气沉沉的状态,很多学生甚至在数学课堂上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即便教师不厌其烦地教学,很多学生仍不能进入学习的状态。不难发现很多学生都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主要体现在很多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表现得无精打采,有些学生甚至认为数学是一门较为枯燥且乏味的学科,他们表示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并不能体会到任何乐趣。当然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学生产生这一现象不仅包含自身的原因,还和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关联。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时期,这一时期的学生普遍具有贪玩且好动的特点,很多学生都不会在学习中倾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他们并不能基于自己的认知结构发现学习数学的乐趣。当然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学生是否具有学习的乐趣取决于教师的授课方式。课堂教学是一个高度严谨的过程,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会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客观因素的影响。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深知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学生学习的效率。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其学习的效率越高,教师越能轻松地开展教学工作。相反,若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无论教师采用何种方式都难以使课堂教学处于高效的状态。学生作为一堂课的主要成员,其学习兴趣能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进程。

通过分析初中数学教材,可以发现初中数学是一门较为简单且有趣的学科,学生之所以没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是因为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不当,使学生只能在沉闷的环境中学习,长久下去,不仅会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还会影响学生的个人成长。

(二)班上存在较多数学后进生

和其他学科不同的是,数学是一门基础性较强的学科,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只有学生扎实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他们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更为轻松且有效地学习。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发现很多班级都存在较多的数学后进生。

后进生指的是学习成绩稍微落后的学生,虽然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班上存在后进生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但是数学学科的后进生数量要远远多于其他学科的后进生数量,数量过多的后进生不仅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还会严重影响一个班级的班风和学风。很多后进生不仅不认真学习,还会影响其他学生学习,有些后进生甚至还会在课堂上和教师“唱反调”,使教师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几乎每个班级都存在数学后进生,并且部分教师不重视转换后进生,有些教师甚至认为没有必要倾注更多时间和精力在转换后进生的工作上,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以“一视同仁”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还应该更加关注后进生的学习进程和个人成长。因为很多后进生由于成绩较差,他们都普遍具有自卑的心理,有些后进生甚至不愿意与其他同学或教师相处,导致他们并不能进入学习的轨道,所以每一位教师都应该重视转换后进生这一问题,只有教师积极地转换后进生,才能促进更多学生取得进步,这样才能体现教学的意义。

(三)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

和其他学科不同的是,数学是一门较为灵活的学科,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诸多较为灵活的数学问题,只有学生具备创造性思维,他们才能在较短时间内解答灵活的数学问题。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难发现很多班级的学生都存在思维较为固定的问题,他们只能基于传统的思维模式思考数学问题。虽然部分学生采用传统的思维模式的确能跟上数学学习节奏以及思考数学问题,但这一思维模式不仅会严重耗费学生的学习时间,长久下去,还会使学生无法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从而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无论学习何种学科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就好似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导航灯”,能为学生指引学习的方向,从而避免学生处于无效学习的状态。雖然在就读初中之前,学生便接触过小学数学教育,但通过分析小学数学教材,会发现小学数学内容较为简单,主要侧重于教学计算类内容,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为了完成小学教学任务,很多教师都忽略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导致他们进入初中阶段尚未打开思维格局,他们的思维模式依旧传统,严重影响了学习数学的效率。

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不仅体现在他们不能积极地配合教师学习,还体现在即便耗费大量的时间也不能高效地思考数学问题。数学是一门专注于解决问题的学科,只有学生能利用现有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才能说明学生在数学领域学有所获。但由于学生思维模式的局限性,导致很多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较低,这主要体现在他们并不能积极地内化数学知识,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创造性思维的缺失不仅会影响学生思考问题的效率,还会加大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因此教师应在初中阶段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由于学生已接触过数学教育,很多学生都能掌握和数学相关的基础知识,这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初中是学生思维发展最为关键的时期,教师应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引导学生打开思维格局。

二、针对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无论在任何阶段,教师都应该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自己的一大教学任务,因为学习兴趣能决定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参与度,只有学生学习兴趣较为浓烈,他们才能主动地参与学习,否则学生都只能在教师的强制要求下被动地学习,所以教师应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但要想使班上的学生充满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应该采用较为新颖的教学方法。从教学的角度来看,教学方法是一堂课的“调味剂”,能在一定程度上决定课堂的氛围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初中生乐于接受新鲜的事物,他们向往创新的数学课堂,在创新的课堂中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自己的学习潜能,从而徜徉在趣味性的课堂中有效地学习。

一般情况下,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越新颖,学生学习的兴致越高。然而很多初中数学教师依然习惯于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即“教师讲授——学生聆听”的教学方法,虽然这一教学方法并不适合于所有学生,长久下去,很多学生都会渐渐脱离数学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应形成创新的教学意识,并不断更新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为课堂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使得学生能充满活力地学习,有利于吸引学生学习注意力,以此引导学生改变对数学学科的态度。学生只有充满热情地学习数学,才能更为关注地聆听教师授课,同时才会集中精力地研究数学问题。

虽然部分教师也会在数学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但其所创设的情境并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论创设何种教学情境,教师都应该深入分析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尽可能地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且实用性较强的情境,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数学源自于生活而又回归于生活,只有教师基于生活化情境进行教学,才能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意义,同时也能促进学生接触到诸多和实际生活相关的内容,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是一门“接地气”的学科,长久下去,他们才能乐于学习数学。

(二)积极转换后进生

针对班级中后进生的存在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加以重视,并想方设法地转换后进生。教师应该关注每一位后进生,这样他们才能在教师的关注下找到存在感。很多后进生都没有班级归宿感和存在感,只有教师关注且关心后进生,他们才能被教师的关爱所感化,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在关注后进生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深入分析后进生形成的原因,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不断进步。一般情况下,后进生是因为他们学习基础较差且学习态度不积极才成为后进生的,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法转换班上的后进生,即教师有针对性地采用特殊的方式教学后进生,使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打下坚实的学习基础,这样他们才能渐渐地克服学习数学的困难,进而带动更多的学生参与进课堂教学中。

(三)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維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思维模式,能简化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也能引领学生探索数学知识。只有教师引导学生站在创新的角度思考问题,他们才能快速地解决数学难题。当然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应该引导他们积极地思考。很多学生都形成了依赖教师学习且懒于思考的坏习惯,导致他们的思维格局无法打开。这就要求教师应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机会,使学生能进入思考的状态,这样他们的思维才能长期处于活跃的状态,有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经常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这样不仅能引导学生集中精力地学习,还能促进学生养成善于思考问题的好习惯,从而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打下基础。

总而言之,由于教学是一个受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影响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应关注课堂教学过程,善于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处于高效的状态,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地学习。

参考文献

[1]张铁龙.初中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4):157.

[2]刘波.浅析形成初中数学后进生的原因及其转化技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08(007):103.

[3]陈苍生.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3):9.

猜你喜欢

教学问题兴趣初中数学
硬笔书法教学问题及解决对策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设计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