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强化情感教育

2021-03-19陆秀琴

家长·中 2021年2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高中语文语文教学

【摘    要】语文学习一直都是传承我国优秀文化最主要的工具,并且,语文也在社会和实际生活中发挥着特别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受到应试教育因素的不良影响,教师都是在片面地强调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在实际教学中总是想着怎样让学生做题,不愿意花精力引导学生,让学生将语文知识和人生感悟结合起来,这不利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基于此,本文主要论述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以及情感教育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方法,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情感教育;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05-0067-02

【Abstract】Chinese learning has always been the most important tool for inheriting our countrys excellent culture, and Chinese also plays a particularly important and active role in society and real life. However, due to the bad influence of test-oriented education factors, teachers are one-sidedly emphasizing the instrumental nature of Chinese subjects, and they only pay attention to students' achievements. In actual teaching, they always think about how to make students do the questions, but are unwilling to spend energy to guide students , Let students combine Chinese knowledge and life perception,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students' emotional resonance.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mainly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emo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method of integrating emotional education into Chinese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which is for reference only.

【Keywords】High school Chinese; Emotional education; Chinese teaching

情感教育是新推出的一種教学理念,需要高中语文教师将其引荐到高中语文教学中,并充分发挥出情感教育的本身作用,进而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充分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在教学中,将语文教学情境生动形象化,要让学生在情感上获得共鸣,以此提升自身的语文教学水平。

一、情感教育渗透的重要性

对于高中语文教学而言,语文就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人文社会学科。由于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很多语文教师忽视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并且将其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给学生注入知识上面,这种机械式的教学方式,不仅会导致语文课堂没有活跃性,还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没办法全身心投入到课堂中,也没办法在语文课堂中产生情感的共鸣,久而久之学生也就会觉得学习语文知识是一件非常枯燥,并且还是一件没有意思的事情。因此站在实际教学的角度来说,情感教育对高中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要是能将情感教育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中,不光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能和作者产生精神上面的共鸣,此外,还能丰富其精神的世界。由此可见,这对提升学生的道德情操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当今的高中学生,正是处于青春年少的重要时期,其心理和生理等也在逐渐发展成熟和完善的关键时刻,与此同时,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想象力逐渐成熟,有了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也正是因为这样,语文教师才更加应该将情感作为语文教育的“武器”,让学生通过情感的学习有一个更好的判断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以此促进学生的自身的综合能力。

二、情感教育融入高中语文教学的方法

(一)选择合理的情感教育方式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创新出新的教学方法,教师要通过充分地使用情感教育进行教学的引导,以此强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对语文课文的把握程度。因此,语文教师就可以在教学中,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并结合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对其进行引导和帮助。比如,语文教师在讲解毛泽东主席的《沁国春·雪》这篇诗词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够更好地去思考和研究,那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讲解中要认真耐心地去引导学生。使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些相关的音乐,以此更好地引导学生进入到诗词的意境中,快速地激发起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思维逻辑,让学生在学习中就能感受到诗词中所描绘的风景,进而加强学生对诗词中意思的理解。

(二)运用趣味性语言提升学生的情感意识

在开展语文教学的时候,语文教师需要使用幽默有趣的语言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以此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爱和兴趣,要让学生在课堂中跟随教师的引导,开展对语文知识的研究和探索,并强化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能力。比如,教师在进行朗读示范的时候,教师自己需要投入到朗读中,在朗读中利用抑扬顿挫和声情并茂让学生充分地融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以此更好地让学生理解课文。让学生在学习中提升自身的逻辑思维意识和学习热情。除此之外,教师在阅读不同的文章时,语调要有所变化,这样做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提升学生的情感意识。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使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能更好地熟悉课文,并充分地体会到课文中角色的定位,以此还能激发起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产生情感的共鸣。

(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作用,如果师生关系发展的好,学生在课堂中也会积极踊跃发言,并且学生态度也非常好,学习效率还会直线上升,这样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素质的教育;反之,如果师生关系不好,或者比较糟糕,那学生在教学课堂中自然也不会有很高的学习兴趣,那么也就会导致教师没办法让学生对语文课堂投入情感。在进行实践教学的时候,很多语文教师为了能更好完成教学目标,一般都会采用“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听课的时候会感觉到非常的枯燥,并且一些学习差的学生还会一分一秒数着下课的时间,这样的课堂教学只会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核心产生消极作用。因此,为了能在高中阶段更好培养起学生的情感素养,首先就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關系,在教学中,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指导体的现代课堂教学理念,这样也是为了给学生最大的尊重,让学生清楚自己在课堂中是重要的主体部分,也是用这种方式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

(四)强化课外实践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也需要有课外活动,通过在课堂上养成情感素养,在课外加以强化的方法,进而更好地丰富学生的情感。课外实践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达到语文情感素养要求,通过课上、课外共同努力,来取得理想的效果。课外实践的内容就是通过相应活动来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进而就能够更加积极地学习语文知识内容,也就能够为教师培养情感素养提供机会。教师要注意,所设计的活动要合理,要能够在宣传文化的基础上,吸引学生注意,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对于学生而言,高中语文学习的目的是能够迎接高考。但是,为了能够满足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那么教师就应该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养成情感素养。因此,除去日常的学习外,教师就还应该能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通过这样的方法来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让学生能够对语文学习更加感兴趣。比如,教师可以通过举办朗诵比赛的方法,来让学生准备热爱祖国方面的内容,也可以通过书法来更好地了解我国文化。此外,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教师还可以通过举办阅读活动的方法,来开展阅读。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就能够更好地丰富学生情感,让学生想要参与其中,这样也就能够取得理想的情感素养培养成果。

三、结语

总之,将情感教育融入高中语文教学中,不仅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中进行学习,以此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思想观念,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春艾.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28).

[2]唐红.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探析[J].才智,2019(27).

[3]彭雪涛.情感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学周刊,2019(14).

作者简介:陆秀琴(1973.12-),女,汉族,甘肃高台人,本科,中学副高级,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育。

(责编  侯  芳)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高中语文语文教学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