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120例

2021-01-06岳文强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0期
关键词:胰液胰酶淀粉酶

岳文强

(包头市九原区医院,内蒙古 包头)

0 引言

从临床上来讲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是较常见的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较高,而且常为多器官受累,如治疗不及时易致急性坏死性胰腺炎[1]。它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患者胰腺自身分泌出的消化酶被某种因素所激活,造成了患者自身消化现象的出现。近些年来,随着基础医学对急性胰腺炎发病机理的深入研究,建立了以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并存的“个体化治疗”方案[2]。目前认为,在个体化综合治疗的前提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助于提高非手术治疗成功率[3]。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120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和诊断标准

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120例。入院后详细询问病史和检查,包括血、尿淀粉酶、血脂肪酶、C反应蛋白、肝肾功能、血钙、电解质、血糖、血脂测定、肝胆胰脾B超检查、胰腺CT扫描。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急性胰腺炎诊疗指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临床表现为急性、持续性腹痛(或无腹痛),血清淀粉酶增高大于正常值上限3倍,影像学提示胰腺有或无形态改变,排除其他疾患者,少数病例血清淀粉酶活性正常或轻度增高。

1.2 一般资料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120例,其中男80例,女40例,年龄20~71岁,平均46岁,病程5~10 d。

1.3 治疗方案与原则

①常规禁食水及持续胃肠减压,以降低胰液分泌,减轻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②抑制胃酸及胰液分泌:生长抑素6 mg溶于50 mL生理盐水,24 h静脉持续泵入,5~7 d,可以抑制胰蛋白酶的合成,有助于血、尿淀粉酶下降及症状的缓解;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40 mg,1~2次/d,静滴1周,可以抑制胃酸分泌,从而减少胰液分泌。③对症支持疗法:镇痛、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重症患者应根据情况快速扩容。早期治疗中,保持良好的有效循环功能非常重要。此外,营养支持也非常重要,病初肠外营养,待患者腹胀缓解,胃肠道功能恢复后,及时转入肠内营养,肠内营养是维持肠粘膜屏障功能,减少内源性感染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重要手段。同时监测血糖,调节胰岛素用量。④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液黏度:复方丹参注射液30 mL,1次/d,5~7 d。⑤抗生素应用:一般选用针对肠道细菌,能通过“血胰屏障”的广谱抗生素,多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他啶。针对厌氧菌感染应与奥硝唑等联合用药。有二重感染征象者应及早应用氟康唑、酮康唑等。⑥中药治疗:柴芍承气汤:柴胡 10g、生大黄10 g,枳实10 g、厚朴10 g、白芍10 g、黄芩10 g、(后下)玄明粉(冲服),1剂/d,水煎150~200 mL,2次/d,连用4~6 d,口服或通过胃管注入,可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及胆汁和胰液的排出,降低胰管压力。⑦及时发现及处理并发症。⑧手术治疗:胆源性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凡并有胆管梗阻者,应急诊手术或早期手术。

2 结果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120例,114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治愈率95%,2例转为慢性胰腺炎;4例(3%)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经手术治愈;住院时间5~10 d,平均8 d。

3 讨论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为常见急腹症,引起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病因较多,主要由暴饮暴食、胆管疾病和乙醇引起,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一般并不困难,急性上腹痛,发热并上腹部压痛或腹膜刺激征,白细胞升高,血尿淀粉酶、脂肪酶升高,影像学检查腹部B超、CT显示胰腺炎症、坏死,并排除其他急腹症者即可诊断胰腺炎。目前西医认为临床上对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方面,给予患者禁食水,胃肠减压。这是治疗急性胰腺炎非常重要的一个措施。禁食水和胃肠减压能够减少食物对胃酸的刺激作用,从而间接影响胰液的分泌,导致胰液分泌减少,这对于胰腺炎的治疗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方面,给患者应用抑制胰酶活性、中和胰酶、稳定细胞膜的药物。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就是PPI类抑酸药,同时还可以应用生长抑素,抑制胰酶活性,如奥曲肽等药。临床还可应用乌司他丁,对稳定细胞膜,清除炎性介质有非常好的作用,对于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是首选药物。第三方面,进行对症支持治疗。胰腺炎的患者需要大量补液,同时有的患者并发多脏器功能障碍,要给予对症支持治疗。此外,如果患者炎症非常重,可以选用CRRT等方式进行血液净化,清除炎症介质。对于有发烧的患者,考虑胆源性的胰腺炎,需要消炎治疗。第四方面,进行外科干预。重症胰腺炎一般会出现腹膜炎症状、腹水,严重者可能需要腹腔置管、手术反复冲洗等治疗,治疗所需要的花费也是比较大的。胰腺炎的治疗一般是以上四个主要原则。祖国医学认为中药可改善胰腺炎微循环障碍,降低炎症介质的释放,防治肠源性细菌移位,减轻内毒素血症及参与调节细胞的凋亡,在急性胰腺炎的病理条件下有利于阻抗其出血、坏死、感染方向发展,中医是祖国医学,比较注重治本,通过对患者实施中医治疗,可逐步驱除患者的病灶,实现体内调节的均衡,再次发生疾病的概率比较低。对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可以着重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在禁食、补液、抗炎、抑制胰酶的基础上,应用中医中药灌胃、灌肠、外敷、静脉输注、针刺的方法,临床效果证明,应用中医中药后,病人腹痛、腹胀缓解时间缩短、排气排便增快增加,有利于肠道内毒素排除,避免继发感染,减少并发症,恢复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使疾病向愈,并发症减少。缩短住院日,减少病人住院费用,因此,该种方法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总之,在个体化综合治理的前提下,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有助于提高急性水肿型胰腺炎非手术治疗成功率,基础的内科中西医综合治疗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猜你喜欢

胰液胰酶淀粉酶
胰液在鉴别诊断良恶性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中的应用
胰酶肠溶微丸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特性研究
淀粉酶与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不同冲管液在预防鼻肠管肠内营养堵管中的效果观察
促胰液素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血清骨转换指标和骨密度的影响
小麦萌发种子淀粉酶酶学性质研究
不同溶液对口服药与肠内营养乳剂固态标本的溶解效果分析
淀粉酶升高就是胰腺炎吗
浅谈高活性低损失胰酶的生产技术
让学生跟着科学家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