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中语言文化因素对汉语教学的影响
2020-12-24袁小军
袁小军
摘要:伴随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提升,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关注中国,希望了解中国的文化和语言。由此,汉语国际教育的新格局逐步形成,但受制于國家文化思维及表达上的差异,对外汉语教学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加强对各类影响因素的把握,以推动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以汉语国际教育的角度,分析语言文化对汉语教学的影响,为提升对外汉语教学质量提供支撑。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语言文化;汉语教学;影响
毋庸置疑,语言是一个国家的主要象征,与国家的发展相辅相成。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外国人开始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市场,要想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及中国文化,语言学习无疑是其中的最佳捷径。汉语国际教育作为跨越文化的学科,在语言教学中所涉及的领域众多,绝不是只言片语就能够诠释的,而是需要在文化元素中顺势而为,实现文化与语言的融汇贯通,彰显汉语国际教育的特征和优势。
一、语言文化在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汉语交际需要基于文化背景
一般而言,受国家文化、种族及习惯差异的影响,任何语言的交际都要基于一定的文化,汉语也同样如此。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数千年的文化底蕴,并通过悠久的历史而凝聚于汉语之中,如果在汉语教学中缺少了文化元素的支撑,汉语不仅会显得干涩,甚至难以真正实现语言的交流。由此来看,语言文化对于汉语教学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对毫无汉语基础的外国人而言,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很难通过简单的叙述能够阐述全面的,而是必须要结合语言文化习惯、特点及规律,以此深度地掌握汉语的交际方式。比如,在汉语的祝寿词中,中国人通常以“寿比南山”表示祝贺,虽然在国人看来这合乎常理,但在外国人看来,这显然是通过字面难以理解的。由此可见,汉语国际教学必须要关注语言文化,通过科学全面的文化融入,才能确保汉语教学的有效性。
(二)文化是吸引汉语学习的主要动机之一
伴随国家实力的稳步提升,汉语的推广范围也在持续扩大,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尝试了解中国,并积极加入了汉语的学习行列。对于汉语的学习,他们不仅是需要以汉语作为沟通手段,更多的则是希望对中国文化加强了解,试图通过顺畅的语言交流了解悠久的中华文明,也正是基于这一观点,才能够让他们积极地投入到汉语的学习之中。除此之外,汉语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文化韵味,也使汉语在世界各地获得认可,大幅加快了汉语国际教育的推广与发展步伐,引领了汉语学习的潮流。
(三)文化与语言具有的不可分割性
众所周知,文化与语言本身相辅相成,无论哪种语言都是与文化紧密相关的,特别是在汉语的结构中,无一不透露着文化气息。由此可见,在汉语国际教学中,语言文化因素必须要与汉语教学保持一致性。首先,汉语具有灵活性。相较于其他语言来说,在汉语的教学中需要相对特殊的思维,这对于外国人的语言方式而言,是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因此,要想让外国人了解这种特殊的思维,则需要从文化背景及价值的角度,充分阐述汉语词汇及语法的内涵,从而在本质上理解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其次,汉语需要结合实践。语言教学本身需要借助大量的实践,以帮助对语言的应用与吸收。正如爱德华·萨丕尔所说:“语言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是不能脱离文化的。”因此,在日常的汉语沟通中,更要弱化工具属性,强化文化彰显,以通过实践传达更深层次的语言特质。
二、语言文化因素对汉语教学的影响
(一)对词语教学的影响
词语教学是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清晰的阐述词语的音、形、义等要素,还要让学生牢固掌握正确的用法,即词与词之间在搭配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并借助大量的练习提升学生的理解,以确保词语教学的实际效果。汉语词汇极为丰富,并且具有灵活的用法,因此在讲解汉语词汇的时候,为了帮助其更好的掌握某类词汇,在教学时就应从语法结构人手,全面分析汉语词汇的特点及规律,同时积极从语言文化角度进行深刻剖析,让学生能够融合文化因素,深刻理解汉语词汇与文化的关系。
例如,汉语词语的对称性以及英语词语的非对称性,这是语法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因此在汉语成语的讲解中,就能够从中了解其中的规律,如“美不胜收——magnificent,艰苦卓绝——extremely hard,引人人胜——interesting”。这些成语都属于四字格,在外国人眼中或许就是另一番感触,难道不采用四字格就无法说明?显然不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下,四字格更能够让呈现出语言的美感,使汉语结构更加的紧凑和精炼,利用最简单的文字表达更深层的寓意。时至今日,汉语词汇在新语境的催化下,展现了对称性中的协调,也赋予了汉语词汇更浓厚的文化气息与时代特征。
(二)对句法教学的影响
从语言的特点上看,中文句法和英文句法最大的差异就在于意合和形合。那么,如何才能更加直观地在句法的讲解中进行说明呢?事实上,这就需要依赖于语言文化的潜在力量,从最初的根源进行阐述。汉语文化中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心态,在意念的推动下形成了语法意合的特点,这就需要在汉语中融入更多的意识与悟性思维,即依靠直觉的联想和类比,以探寻事物的原理。而从西方的意识特点及思维习惯中,则恰好与汉语文化大相径庭,西方思维更关注外在事物的探索,将自然作为研究的客体对待,因而形成了崇尚实证的思维特点,以及严密逻辑及推理的方式。在这种明显的语言文化差异面前,势必影响着语言中句法结构的差异。
例如,在日常汉语的表达方式上,不仅主语可以省略,甚至部分修饰语中心词及谓语动词也能被省略,如“今天(是)星期天”、“谁(要是)骗你谁(就是)小狗”。而在英语的句法中则更注重形式的完整性,即句中的句法成分必须要齐全,如“Hewas broken his head and his leg.”汉语翻译为“他碰破了(他的)头,摔伤了(他的)腿”,在汉语的语境下则完全可以省略“他的”,这样也完全不会影响句意。事实上,由于受语言文化习惯的差异的影响,在汉语国际教育过程中,会面临很多的问题和挑战,甚至面临诸多的“质疑”。因此,如何解答好“汉语为什么是这个样子?”的问题时,必须加强语言文化因素的讲解,避免在语言使用上与外国学生的母语句法混淆。
(三)对口语交际的影响
从汉语国际教育的生源结构看,主要都是具备固定思维模式的成年人,在初期接觸汉语并进行交际时,往往会受自身语言习惯及表达思维的干扰,从而根据自身的语言特点进行口语交际,甚至在思维上形成明显的界线感,对汉语的言谈方式产生疑惑。特别是在口语交际的层面上,中国人通常口语交际涉及的话题,可谓是五花八门,可以聊工资,聊对象,聊家庭,聊朋友等。而这在外国人的眼中看来,属于是打探他人隐私的不礼貌行为。抑或者是中国式聊天的一问一答,也会让外国人很不习惯,会认为这种属于“审问式”的交流。因此,在日常的口语交际中,外国人通常会局限于一些最为简单的话题,这对于了解中国文化是显然不利的。因此,在进行口语交际的过程中,要拓展语言文化的教学格局,向学生展示更丰富的文化领域,让他们理解和接纳中国式的交际方式,从而打破文化差异背后的禁锢,真正领会到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
例如,当外国人对语言文化因素适当理解后,在日常的口语交际中,可以将传统的中国式打招呼融入其中,如“去哪儿”“干嘛去啊”“吃了吗”等,在与朋友分别时,也会说“慢走”“路上注意安全”“有空再来玩”等中国式告别话语,以此打破传统语言文化疆界,重塑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通过这种语言文化因素的融人),让汉语教学能够推向深入,帮助外国人从实现由语言向思维的根本转变,更快地适应中国社会,融人中国的交际文化氛围。
三、语言文化因素与汉语教学的融合策略
(一)缓解学习者出现的“文化冲突”
汉语国际教育所面对的对象,通常是初次接触中国,面对全新的社会、生活、思维及环境,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引导,势必会造成由文化差异所引发的误会。比如,国家的文化教育体制与中国有着明显差异,他们在长期的文化教育中,形成了独立的学习思维,其成绩的优劣和学习方式都由自己负责,而这在中国则更提倡指导学习,学生需要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并且缺少师生间的讨论和互动,这使外国人很难适应,容易出现排斥的心理。因此,必须要通过对中国当下的教育国情、教育制度等的介绍,缓解和弱化这种“文化冲突”,更好地适应中国模式的学习。
(二)注重文化因素对兴趣培养的作用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汉语作为世界最复杂的语言之一,汉语学习势必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在学习中难免会遭遇诸多困难和阻碍,加之语言文化因素所带来的影响,极易影响汉语学习目标的达成。因此,在汉语国际教育模式下,要注重对兴趣的培养,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让学生包容语言文化上所存在的差异,通过良好的文化疏导产生催化作用,尽可能地通过文化来感染,帮助学生保持积极的探究兴趣。
(三)理解汉语文化,正确使用汉语
相对于当前的汉语教育推广而言,语言文化的渗透必不可少,只有通过语言文化因素的推进,才能更好地构建起汉语教学的基础,让外国人能够优先了解文化背景,从而有效解决汉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还要从汉语成句结构的了解人手,准确地掌握汉语词汇及其应用规律,提升汉语的理解与交流能力。而在语义的教学上,可以结合文化背景进行拓展讲解,如“关公面前耍大刀”的解释,就要从“关公”的背景讲起,再结合情境进行语义的阐述,以加深对汉语的理解和掌握。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国际影响力的持续提升,汉文化的传播范围也将扩大。对于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来说,仅仅掌握语言的要素是不够的,因为这只是语言的外部表现,而文化才是语言内部的本质,所以还要掌握语言中蕴含的文化内容,这样才能真正地掌握汉语。特别是汉语国际教育中,更要加强语言文化因素的融合,使学习者对词汇、语法等掌握理解会变得容易,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会更加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颜泽钰,吴晓霞,从语言要素教学角度谈对外汉语文化教学[J].邢台学院学报,2019,34(03):171-173.
[2]马丽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探析[J].戏剧之家,2018(30):176.
[3]周佳佳,对外汉语教学的文化因素影响与教学构建研究[J].高教学刊,2018(24):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