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传统媒体转型过程中如何处理好流量和质量的关系

2020-11-16郭悦

传播力研究 2020年21期
关键词:转型策略

郭悦

摘 要:当前阶段,各类新媒体不断迅猛发展,为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传统媒体想要完成创新化转型过程,就必须要充分考虑受众需求,并且有效解决好流量与质量的关系,也就是说,在保证媒体信息传播质量的前提下,增加受众度和关注度,增强“流量”。鉴于此,笔者在本文针对传统媒体转型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处理好流量和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一定分析和探究,并且提出一些合理化创新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传统媒体转型;流量质量关系;转型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21-0051-02

在新媒体时代,我国的传统媒体创新与改革已经成为一种大势所趋。针对各类传统媒体而言,想要确保自身仍旧能够拥有较强的影响力与竞争力,就必须要进行可持续化的创新改革,促进自身完美转型。平心而论,在传统媒体进行转型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受众的具体需求和口味。也就是说,注重信息传播的质量和流量。质量是各类信息报道是否能够深入人心、发挥巨大社会影响力的先决条件和重要基础,倘若一篇新闻报道或者一个专题采访缺乏质量和水平,那么其受众度和影响力显然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和目的,传播效率必然会差强人意。流量则是新媒体时期所有媒体都关注的重视的一个数据化概念,各类信息传播倘若具备高流量和高热度,必然会增强传播效果和影响力,这也是新媒体时期各媒体的“安生立命之道”。然而就目前状况而言,传统媒体在转型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重视流量、忽略质量的现象,或者是对受众带来的流量统计不够重视,没有充分考虑受众感受和需求。这些错误观念与思想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对传统媒体的具体转型之路带来诸多阻碍和影响。

一、“流量与质量”视域下的传统媒体转型和创新方向

新时期大背景下,我国的媒体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特别是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传统媒体带来诸多挑战和考验,同时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面对重重压力,传统媒体在各类信息传播以及新闻制作上必须要重“质”重“量”。这里所提到的质,是新闻信息稿件质量;量,则是新媒体时代的专有名词“流量”,也就是话题性和关注度的某种集合。在流量与质量的双重约束和敦促下,传统媒体的转型和创新方向已然具备了一个较为明确的目标、那就是,必须要充分考虑和满足受众们的各种需求,并且以传播性、互动性和特色化三大角度全面入手,积极寻找传统媒体的转型策略与转型方式。举例说明,在传统网络媒体的转型过程中,首先要充分考虑到受众对于自身所产生的具体需求和不同要求。某些传统网络媒体能够加强服务百姓、服务地方,在创新化转型过程中“以人为本”,重视新闻稿件质量,并且增强与受众互动。显而易见,此类媒体必然会得到相应的“流量”回馈。而某些传统网络媒体固步自封,仍旧沿用多年前的传统互联网媒体操作新闻报道的固化模式,虽然可能在新闻质量上能够达到应有标准,但没有充分考虑到受众感受,不愿意放低姿态加强与受众交流、沟通与互动,这种情况下便很难得到受众的认可和支持,“流量”回馈效果也就可想而知。鉴于此,不难得出结论:“流量与质量”视域下的传统媒体转型,最重要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全面考虑受众的各项需求与需要,这不但是传统媒体转型与创新的一个主体方向,而且也是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必须要担负的一个重要责任。

二、“流量与质量”影响下的传统媒体转型面临两大问题

(一)传统媒体缺乏创新转型理念

流量与质量,某种程度上来看貌似“鱼和熊掌”间的关系。但通过实际分析不难发现,流量与质量只要能够达成某种程度上共识与融合,两者还是能够“兼得”。但针对目前新媒体时期传统媒体转型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和考验而言,缺乏创新理念意识已然成了影响传统媒体健康转型的一大掣肘。部分传统媒体过于重视自身传统地位和传统风格,不愿意做出较低姿态的市场迎合与转变;部分传统媒体则没有充分进行市场分析和调查,不了解和掌握受众对于新媒体时期的信息需求和信息喜好。加之大数据时代,许多传统媒体也没有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整个市场的调研和分析,结果导致在转型过程中“损失惨重”,许多应有的“流量”都因受众的“走失”而消失殆尽。

(二)传统媒体转型模式融合度差

新媒体时代,各类媒介的融合度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与此前的融媒体时代相比较,新兴媒体更加注重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合作、沟通与互助。真正意义上的做到了保持“流量”的前提下,逐步提升自身信息传播质量,进而达到“鱼和熊掌”兼得的良好发展状态。而针对许多传统媒体而言,还是在转型模式上缺乏融合度等问题。许多传统媒体“流量”度不高,并且受众度不强的一个直接原因就是媒体不注重将“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作为一项重要的转型模式,许多传统媒体并没有选择科学化、合理化的转型策略,甚至是对“线下”模式直接选择了抛弃;还有的传统媒体在具体转型的过程中,过于重视“流量”,也就是注重受众的“品味”而忽视了信息传播质量,结果导致“娱乐化”现象极为突出,虽然早期能够获得一定影响力和较多“流量”,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自身传播质量无法达到较高水准和要求,受众逐渐便会感到乏味,并且与该媒体“渐行渐远”。

三、“流量与质量”视域下传统媒体优化转型的三大策略

(一)传统媒体应“扬长避短”突出转型理念创新意识

在新时期“流量与质量”视域下的传统媒体优化转型过程中,想要达到一定的“流量”,就必须要重视受众的需求和感受,全面提升传统媒体在新闻采访以及信息传播上的“质量”。运用科学化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理念,全面推动媒体转型的各个突破。具体来讲,想要提升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的“流量”,就必须要对受众的具体需求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精细的分析。尤其应当注重大数据时代的各类信息技术分析结果。比如说大数据分析与调查统计出受众的阅读需求和阅读喜好,并且结合传统媒体自身的优势的特点,对转型过程中的新闻内容、新闻栏目以及整体发展方向进行有的放矢的创新化调整,力争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大势与方向。并且为了“流量”提升,传统媒体应当做到“扬长补短”,既要充分满足受众各项不同的需求,还要在信息传播的“质量”上严格把关,并且在核心竞争力方面追求不同程度的突破。举例说明,针对一些地方传统媒体而言,想要提升信息传播的质量和流量,可以从“贴近百姓、服务百姓”的亲民化角度调整各个栏目,进而让自身节目更具生活化特点,更加与受众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进而获得优质的转型成效。

(二)传统媒体应注重“融合”线上与线下齐头并进

毫无疑问,传统媒体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必然会遭受各种挑战和压力。因此,在具体的转型各个环节中,传统媒体必须要全面坚持“融媒体”发展基本原则,做好和各类新兴媒体紧密融合、携手合作的充分准备。进而最大程度上满足受众各方面不同需求,让自身信息传播的“流量”与“质量”得到全面提升。传统媒体想要完全适应新媒体时代节奏,就应当全力打造“线上”与“线下”齐头并进、互相结合、全面发展的全新模式。在充分鞏固自身“线下”阵地的基础上,要对“线上”模式进行不断创新,增强互动性和系统性,并且要加强与受众的交流、合作意识。举例说明,一些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也可以在新媒体时期,进行多个“融媒体平台”的打造。除了固有的“官方网站”外,也要设立“微信公众平台”以及传统新闻App推送平台,此外,还应当要全面推动和促进“网、云、端”三位一体的多元化转型战略思想。让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得到不断扩展和延伸,在保持自身新闻水平整体质量的前提下,逐渐增强新闻“流量”和“热度”。

(三)传统媒体应注重创新体系的合理性与完善性

新传统媒体想要华美转型、华丽变身,拥有更多的“流量”与“热度”,创新再所难免。这就需要传统媒体在转型全过程中,确保创建一个既合理又完善的创新体系,能够确保自身未来发展能够更加健康化且具备可持续性。这就需要在信息内容,也就是“质量”上加大力度,苦下功夫。传统媒体必须要全面树立“内容为王”的新闻操作思路,并且应格外重视内容质量的创新。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出传统媒体所自有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并且在这一基础之上提高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和关注度。实事求是的讲,传统媒体在进行全面的创新化转型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创新目标的具体指向,也就是说要从受众根本需求进行彻底的创新,还要不断加强和其它新兴媒体的积极合作与互助。想要提升“流量”,就必须将“粉丝经济”与传统媒体创新有效结合,共同发展。举例说明,传统媒体应当与时俱进,积极构建“中央厨房式融媒体平台”,并且应当将这一发展理念逐渐上升到战略层面,不断提升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各项素质和工作能力,并且要有效提升团队力量和团队意识。此外,还应该在“中央厨房式融媒体平台”领域拓展与应用创新等多个方面实现历史性突破。

四、结语

综上所述,新媒体时代“流量与质量”视域下的传统媒体创新化转型之路可谓“任重而道远”。倘若从商业逻辑角度进行分析,传统媒体已经逐渐完成了从“积分”到“微分”的一个转变过程。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无疑也更加重视“流量”,重视移动领域的收视率、覆盖率、关注度和受众数量。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想要不断提升自身信息传播的流量和质量,还应当在转型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力争寻找到更为科学化、合理化的转型理念与策略,力争让传统媒体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继续勇往直前,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杨君君.传统媒体如何向媒体融合转型[J].传媒论坛,2019,2(21):14-15.

[2]匡文波.网络传播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蔡骐.社会化网络时代的粉丝经济模式[J].中国青年研究,2015(11):5-11.

[4]宋建武.区域性生态级媒体平台的建设与运营[J].视听界,2017(5):18-20.

[5]王劲竹.传统媒体转型实践中的难点与思考[J].新媒体研究,2020,6(6):78-80.

[6]王金娜.传统电视媒体转型融媒体时代的战略分析[J].中国新通信,2020,22(6):147.

猜你喜欢

转型策略
新媒体时代下我国电视节目主持人的转型策略
简析媒介融合背景下广播电台的转型策略
新时期医院工会转型发展探讨
江苏民办本科院校转型策略分析
新时期我国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研究
新时期高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探析
从“澎湃新闻”上线的成功看中国传统媒体转型的策略
“互联网+”时代广电媒体面临的困境与转型
“互联网+”模式下传统出版业的创新性转型
关于如何从网站成长为新媒体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