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初中数学教学中归纳推理意识的渗透

2020-11-13黄苏平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0期
关键词:归纳推理数学教学初中数学

黄苏平

摘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注重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意识,有利于学生各科学习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本文旨在探究初中数学教学中归纳推理意识的渗透。

关键词:初中数学;归纳推理;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5-0057

归纳推理意识指一个人面对复杂的信息,通过抽象思维获得简单的规律以及理论的总结过程,达到加深对于事物以及事件的认识的目的。数学教学中的归纳推理,有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理论、数学思维的归纳总结,推理出更深的数学知识。探究初中数学教学中归纳推理意识的渗透,是有利于初中教学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归纳推理意识渗透的研究,试图为初中数学教学成熟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并且贡献出一份力量。

一、教师要积极加强学生的找规律训练

“找规律”训练旨在锻炼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通过找规律训练这个简单的题目类型,有利于帮助学生锻炼数学能力。“找规律”是贯穿数学科目的重要内容,学生从小学阶段到初中阶段一直在锻炼“找规律”题型,初中数学教师加强学生系统地进行找规律类型题目的训练,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提高学生在日常的数学学习中的归纳推理意识。

比如,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将找规律的题型渗透在每一次数学教学之中,在教师讲授完本节课的数学知识点以及数学习题之后,在距下课剩下的几分钟之内,教师可以给学生出“找规律”题目,完成这一教学策略需要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多积累找规律题型,根据讲课单元的变化,不斷找相应的找规律题目。当教师在讲到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认识》这一章时,教师在讲完《几何图形》之后,如果还剩下几分钟,则可以给学生出关于几何图形的找规律训练,找规律训练可以增强数学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思维。可以给学生出考查“等差数列”知识点的找规律题目,因为学生在此时还会学习到“等差数列”。在这个阶段引导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思考并且进行归纳推理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基础。教师可以给学生4个图,第一个图有1个点,第二个图有4个点,第三个图有9个点,第四个图有16个点,并且都是以正方形的方式排列的,教师可以在这道题下面设置三个小题。1.第五个图应该包含多少个点?2.推理第十个图中包含多少个点?3.前10个图中所有的点数相加是多少点?教师要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空间,如果到了下课时间,教师也不必急于亮出答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的时间对于这个找规律的题目进行思考。教师出数学题,尤其是找规律的题型,有利于激发学生思考,并且在课下交流有利于学生拥有数学竞争心理,帮助学生数学核心能力的提升。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中归纳推理意识的渗透,教师要积极加强学生的找规律训练。

二、教师要积极应用小组教学法

教师利用小组教学法,有利于激发学生通过互相交流的方式,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意识,并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所以,应用小组教学法有利于初中数学教师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意识。

例如,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将本班学生分为若干组,每个数学小组依照平均水平趋同的方式分配,每组5~7人,教师可以在讲授新知识的时候,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得出关于本节课的结论,并且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从而帮助学生从其他学生那里形成约束力、他制力,引发学生思考。笔者在讲授到八年级下册第17章《勾股定理》的时候,需要对理论推导过程进行讲解,教师可以讲授“加菲尔德证法”“欧几里得证法”以及“赵爽弦图证法”这三种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一定不要告诉学生结论,让学生从这三个证明中找到一致的结论,从而找到特殊的数学规律,学生自主发现数学规律,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于勾股定理的印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应用小组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对勾股定理规律的寻找,教师给学生两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然后以小组派代表的方式,每个数学小组派出一个学生进行回答,回答对的小组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精神上或物质上的奖励。应用小组教学法让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讨论、总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意识。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中归纳推理意识的渗透,教师要应用小组教学法。

三、教学要与微课教学相结合

在教育现代化的大背景下,微课与数学课堂融合越来越紧密,也越来越透彻。微课是教师提前录制好网络视频,微课融入课堂是教师在微课分享平台上让学生自主播放微课视频,从而使学生完成数学知识的预习。在微课与初中教学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应用微课进行自主预习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所以探讨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意识,一定要考虑到微课的存在。

例如,初中数学教师在录制微课时可以不给出学生本节课的结论,让学生通过填写本节“自主预习打卡表”的方式,总结关于本节视频的结论。教师在讲述到八年级上册第12章《全等三角形》第三节《角的平分线的性质》这一节时,可以在录制微课之时,不给出学生角的平分线性质包含哪些,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自主得到答案,教师在设置本节“《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微课自主预习打卡表”时,需要设置角的平分线的性质有哪些?这一问题,让学生进行填空,并且教师还应该设置“你关于本节课的疑问有哪些?”,让学生填写对微课视频知识所存留的疑问,在第二天上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问问题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通过“微课自主学习打卡表”的方式,能够保证学生微课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填写本节课的知识总结,有利于学生在预习之时,对本节课的知识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意识。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中归纳推理意识的渗透,教师要积极与微课教学相结合。

总之,初中数学是学生数学快速发展的阶段,也是学生学习数学关键能力提升的重要阶段,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不断给学生渗透归纳推理的意识,加强其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数学水平,是初中数学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

参考文献:

[1]吴祥英.初中数学教学中归纳推理意识的渗透探究[J].新课程(中学),2018(8):24-25.

[2]孙明东.初中数学教学中归纳推理意识的渗透[J].教育现代化,2019(23):111-112.

(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外国语学校325000)

猜你喜欢

归纳推理数学教学初中数学
对一类数列通项公式的探究
方法论视野下的计算思维
数学教学中加强归纳推理的应用研究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