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江湖儿女》看贾樟柯导演风格的变与不变

2020-09-26原勋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7期
关键词:贾樟柯风格转变

原勋

摘 要:从1995年的《小山回家》到2018年的《江湖儿女》,贾樟柯一直关注当下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命运,这与他童年和少年的城镇生活经历有非常大的关系。贾樟柯从1993年开始学习电影到现在已经走过了20多个春秋,已从“汾阳小子”走向“国际导演”,分析他的风格走向对进一步研究中国作者型电影导演的创作空间和发展趋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贾樟柯;风格;转变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7-00-03

来自中国山西汾阳的第六代导演贾樟柯多年来坚持以“社会观察者”的身份关注“时代变迁中小人物的命运,小偷、基层文工团演员、民工等这些边缘群体成为他影片中的主人公。2018年贾樟柯的作品《江湖儿女》有延续之前风格的烙印,也有另辟蹊径的趋势。

一、《江湖儿女》的导演风格

《江湖儿女》原名《金钱与爱情》。《江湖儿女》的中文片名引自中国电影第二代导演费穆先生筹拍的最后一部影片。影片的英文片名为《Ash Is Purest White》,意为火山灰是最纯净的白。火山灰经过高温燃烧的东西才能达到至纯,导演借助火山灰比喻巧巧经过爱情和江湖的洗礼后,内心深处留下最真挚的白。从斌斌的角度看,江湖中人迟早会被干掉,成为炮灰。通过对火山灰的不同解读,表达江湖中的男人和女人对江湖的不同认识。

(一)《江湖儿女》的剧本

三段式结构:全片137分钟,其中第一部分时长52分钟,第二部分时长54分钟,第三部分时长31 分钟。

第一段在开头的8分钟之内,介绍了在2001年4月2日,巧巧乘坐公交车从煤矿到棋牌室找斌斌,在棋牌室斌斌请出“二爷”给老孙和老贾解决债务纠纷。江湖上的人都认同“二爺”代表的“忠义”文化,这也是本片一直在探讨的主题,江湖上的“义”。

第一部分通过枪和酒对江湖的“义”进行了演绎。在第8分24秒,巧巧第一次接触到代表江湖的枪。在第17分41秒,巧巧和斌哥在舞厅跳舞,枪从斌哥身上掉到地上,这是巧巧第二次接触到枪。在第37分20秒,在大同火山边,斌哥教巧巧打枪,并且告诉巧巧“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咱们都是江湖上的人”。在第43分3秒,斌哥被当街围殴,巧巧开枪解围并替斌斌顶罪被判5年,这一枪标志着巧巧真正成为江湖中人,但也意味着斌哥从此退出江湖。

在第9分35秒,斌哥招呼兄弟们喝“五湖四海”酒,以“肝胆相照”的誓言混迹江湖。

第二段讲巧巧出狱后到奉节寻找斌斌,费尽周折见到斌斌后,却得到被拒绝的答复。失落无助的巧巧另谋生路,却又险些被骗,走投无路的巧巧只好选择回山西大同老家。在第81分41秒到第91分27秒的小旅馆谈话场景中,巧巧则说自己是跑江湖的,斌斌说自己已经不是江湖中人,原本是一对江湖恋人从此天各一方,这场戏是整部电影中的

转折。

第三段讲斌斌脑出血后回到大同,巧巧讲江湖的“义”收留了斌斌,2018年1月1日,因感觉这么多年来对不住巧巧,斌斌走了。在第125分20秒,巧巧推着轮椅带斌斌来到大同火山边,没有枪,没有言语,更没有江湖,只有轮椅和拐杖。

(二)《江湖儿女》的视听风格

1.6种摄影机的画质变化参与影片故事表达

贾樟柯讲述中国北方城市大同街头黑帮的故事。在摄影方面,贾樟柯使用6种摄影机来呈现不同年代的感觉。摄影指导是法国的摄影师埃里克·高蒂尔,他采用以1.33﹕1的画幅比拍摄了电影的开头,然后是1.85:1的画幅比,在不同时代中使用不同的画幅比,最后将这些影像拼接在一起。为了配合故事情节的发展,剧组先使用DV进行拍摄,然后是数字高清录像机,然后是高清摄影机,在第一部分结束的打斗场景中使用了4K摄影机。与此同时,为了真实的还原那个迪斯科风靡的时代,色彩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强烈和艳丽。

五年后,巧巧被释放出狱到奉节寻找斌斌,在影片中,影像资料显示了水位达到最高点的那一刻,你看到的一切都是一个即将被淹没变成水下鬼城的小镇。

2017年的冬天,斌斌回到大同,使用数字摄影机,采用6K分辨率进行拍摄,高对比度,色彩较少,一切都显得比较冷。在镜头的选择上,摄影师根据三个部分需要的不同质感去挑选。第一部分是使用蔡司镜头组拍摄,在低分辨率下会有优势,有些过度的色彩再现,具有年代感。

用库克镜头组与35mm胶片搭配拍摄了第二部分的镜头,非常自然,具有圆润的画面质感。

第三部分使用徕卡镜头组。这些镜头拍摄的画面很柔软,对比度大,呈现出来的色彩中性而真实。

2.用音乐来叙事

导演选用了《男儿当自强》《永远是朋友》《浅醉一生》《Y.M.C.A》《CHA CHA CHA》《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江湖儿女》等歌曲参与影片叙事,其中叶倩文的《浅醉一生》共使用3次,分别是第8分29秒巧巧第一次接触枪一直贯穿到斌斌招呼兄弟们喝“五湖四海”酒,第33分20秒斌斌和兄弟们在录像厅一起观看《喋血双雄》,第43分46秒,巧巧开第二枪解围后,音乐渐起。迪克牛仔的《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共使用2次,分别是第64分41秒,巧巧在广场观看街头演唱,第91分40秒,巧巧观看舞台演唱。

(三)《江湖儿女》的表演

1.从矿工子弟到大姐大

演员赵涛表现女主角巧巧跨越17年的江湖成长史,开场她以“斌哥的女人”的身份在《男儿当自强》的音乐中入画,这一身份标签使她可以得到斌哥的马仔或者出租车司机的尊重与巴结,敢打麻将馆里那些跟她开玩笑的男人。“黑社会大哥”的女人的身份并没有令她迷失自我,更不曾得意忘形,她想要的不过是江湖之外安稳的生活,她是一个传统的青春女孩。在斌哥生死攸关的时刻,她义无反顾地扣响了手中的枪,并担下了所有罪名。狱中,她隐忍坚强,坦然接受了法律的惩罚。出狱后千里寻情,她执着勇敢,不卑不亢。遭遇了拒绝与背叛,她决绝离去,却也没有随波追流。

2018 年元旦,巧巧在大同拥有了自己的麻将馆,其间艰辛毋庸多言,可她活出了自己,无须依附于谁,也不依附于谁。巧巧是一个对时代变革敏感的人,顺应了社会改革的新趋势。她也同样坚守着自己认可的人情世道,所以她会收留已经没有爱恨之情的斌哥。

2.从江湖大哥到落魄男

郭斌这个角色,导演选择廖凡来演可以说是极其成功的。开场宏安矿机车厂职工出身的他在变革的时代洪流中成长为黑社会大哥,谈笑间了却江湖事,可谓意气风发。斌哥试图在规则之外建立秩序,也一度成功。这个脆弱的秩序在街头械斗中巧巧救人的枪声里轰然瓦解、灰飞烟灭。出狱后的斌哥,无法接受曾经的小弟一个个摇身一变成为成功人士,而他自己在大同却无立足之地,无奈出走奉节去投靠他曾经帮助过的“大学生”林家栋,这场出走更像出逃。他抛弃了上一个时代里曾经信仰的江湖义气,背叛了和巧巧曾经的爱情。在奉节,他被迫与巧巧重逢在破旧的小旅馆里,连说分手的勇气都没有,说自己“已经不是江湖上的人了”。期望东山再起的他,数年后归来并未功成名就,而是脑出血瘫痪了,暂居在巧巧的麻将馆里,被昔日的小弟羞辱,这个曾经的江湖大哥如今彻底被时代抛弃了。斌哥的人生从开场就在不断下行,他的悲剧在于对自己曾经高高在上的江湖大哥的身份定位与出狱后遭受冷遇的巨大反差。属于他的时代渐行渐远,瘫痪实际在暗喻他被囚禁的灵魂不被认同,也无法自我认同。倒是最后的离去,让 人心生几分敬意。

(四)《江湖儿女》的剪辑

1.中速节奏的剪辑风格

整部影片犹如《浅醉一生》的旋律娓娓道来,导演大部分时段采用分镜头叙事,相对他之前的代表作品这部影片的剪辑节奏明显加快,并且运动镜头的速度也明显加速,以及景别的变化、景深的运用等,导演开始改变以往的做法,选择更加贴近大众审美的风格。

2.137分钟讲述17年的故事

用时长137分钟的影片讲述跨越17年的故事,这17年是斌斌退出江湖、巧巧进入江湖的故事。从空间上讲,从斌哥的大同江湖到巧巧的大同江湖的故事。

二、贾樟柯导演风格转变的原因以及走向

(一)內部原因

从导演个人的经历来看,上电影学院之前的汾阳生活经历,让他对县城的底层人物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同感,这些切身经历促使他在创作初期拍摄了《小山回家》、“故乡三部曲”等作品。到北京上学以及工作、生活的经历,让他以外来者的身份亲自体验了大都市的生活,促成《世界》的问世。而多年的海外影展交流经历,扩展了他对整个人生以及生存环境的认识,《江湖儿女》正好表达了他的这种认识。

从导演关注的个体人物来看,《任逍遥》中的配角斌斌变成《江湖儿女》中的主角斌哥,《任逍遥》中的“野模特”巧巧成为《江湖儿女》中“大姐大”巧巧。

从导演的叙事手法来看,《小武》的单线结构,《站台》《任逍遥》的双线结构属于简明的直线型叙事,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组接。《世界》《三峡好人》《天注定》的板块式结构是导演开始用多线条、复杂人物关系的叙事方式。《江湖儿女》延续板块式结构的同时在强化了前后的因果关系,在叙事方面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

(二)外部原因

1994年贾樟柯、顾峥、王宏伟在上学期间成立了青年电影实验小组,并且通过山西太原的同学筹到一小笔费用,那一年他们拍摄了《小山回家》,这部作品在1997年为贾樟柯从香港筹到30多万拍摄《小武》的经费。后来,一直到2004年《世界》之前,贾樟柯一直处于独立制片“地下电影”的模式,尤其是1999年被禁到2004年解禁期间,这期间拍摄资金主要来自香港以及海外,拍摄了《站台》《任逍遥》等。贾樟柯的这些“地下电影”在海外的电影节获得了巨大成功,并且也得到了大量的资金支持。

2004年后,上海电影集团参与《世界》《三峡好人》《二十四城记》《山河故人》《江湖儿女》等影片的出品,并且贾樟柯在2006年成立了西河星汇公司,这个时期的贾樟柯在艺术、商业、政治三者之间不断寻找平衡点,从艺术方面这些作品在重量级的电影节上均有收获,从票房方面2004年《世界》120万、2006年《三峡好人》超过200万、2009年《二十四城记》160万,2015年《山河故人》超过3 000万,2018年《江湖儿女》超过7 000万元。

(三)导演风格走向

在北京电影学院上学期间,贾樟柯组织了“青年电影实验小组”,他、顾峥、王宏伟等人合作完成《小山回家》,该片获得1996年香港独立短片及录像比赛故事片金奖,并获得“胡同制作”的投资。随后贾樟柯用这笔资金拍出了成名作《小武》。2015年,贾樟柯获得戛纳电影节终身成就奖,他是获此殊荣的首位华人导演。大会称:“贾樟柯是继安东尼奥尼之后,最会处理时间和空间的导演。他具有勇敢的创新精神,他的电影一直带领人们理解当代社会。”

纵观贾樟柯的风格走向,以他的创作年表为轴线,首先从关注的人物分析,1995年《小山回家》中的河南民工小山,1997年《小武》中的汾阳小偷小武、2000年《站台》的汾阳文工团青年崔明亮,张军、钟萍、尹瑞娟,2002年《任逍遥》中的小混混小济和斌斌、野模特巧巧、大混混乔三,2004年《世界》中的北漂打工者赵小桃、成太生,2006年《三峡好人》中的矿工韩三明、护士沈红,2013年《天注定》中的上访者大海、抢劫者三儿、服务员小玉、工人小辉,2015年《山河故人》中的汾阳女教师沈涛、煤老板张晋生、矿工梁子、移民富二代到乐、移民女教师米娅。从这些人物中可以看到《小山回家》到《天注定》全部关注的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而到了《江湖儿女》中导演不仅关注底层小人物,并且还关注富人阶层等,这是导演冲破固有的视角,扩大观察社会范围的具体表现。

从影像风格来看,《小山回家》《小武》《任逍遥》以肩扛长镜头为主,《站台》《世界》《三峡好人》《山河故人》以静态摄影、慢速移动摄影为主,《江湖儿女》开始以分镜头电影语言为主进行画面叙事。

贾樟柯的叙事从早期的写实主义逐渐融合戏剧化的元素,视听风格相应地从粗糙风格过渡到诗意抒情,并且邀请明星参与表演,逐步从“故乡三部曲”的写实主义慢慢转向写实和写意、纪实和抒情的新现实主义风格。在这个过程中,贾樟柯的中国社会观察者的身份没有变,关注社会变迁中人的命运的大主题没有变,侧重叙事策略、视听语言、表演风格、剪辑手法的适当调整。这些转变一方面是贾樟柯从电影节到电影院的转变,也是在艺术片与商业片之间不断寻找平衡点的过程。另一方面是贾樟柯在坚守艺术追求推陈出新的努力,也是贾樟柯经常提到的“想法与办法”的具体实践。

参考文献:

[1]贾樟柯.贾想1996-2008:贾樟柯电影手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美]白睿文.乡关何处: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张利.贾樟柯电影研究[M].合肥: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文艺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贾樟柯风格转变
漫谈贾樟柯的导演艺术和影像风格
贾樟柯电影叙事的板块结构分析
电影视听艺术中的影像色彩表达
解读木刻版画在动画中的运用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
从《山河故人》看贾樟柯的变化与坚守
贾樟柯电影中的底层人物形象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