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腰硬联合与硬膜外麻醉对剖腹产术后镇痛效果比较研究

2020-08-27黄文锋

大医生 2020年3期
关键词:剖腹产下腔优良率

黄文锋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庆 400037)

在产妇分娩过程中,选择何种麻醉方式直接影响其镇 痛效果,剖腹产手术中,腰硬联合与硬膜外麻醉均属于十分常见的麻醉方式,有研究资料显示:硬膜外麻醉的麻醉起效时间相对缓慢,且不能获得理想的肌松效果,大多存在阻滞不彻底的情况,而相比较而言,腰硬联合麻醉的起效时间较快,麻醉阻滞效果显著,且药效维持时间较久,能够起到良好的阻滞效果,应用安全,效果明显[1-2]。本文比较研究剖腹产采用腰硬联合与硬膜外麻醉术后镇痛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2 月至2019 年2 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0 例接受剖腹产分娩的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 例。对照组中患者年龄22 ~30 岁,平均年龄(26.66±2.11) 岁;身 高156 ~165 cm,平 均 身 高(160.44±3.11)cm;孕周37 ~40 周,平均孕 周(38.77±1.11)周;研 究 组中患者年龄21 ~31 岁,平 均 年 龄(26.75±2.02)岁;身高155 ~166 cm,平 均 身 高(160.56±3.07)cm;孕 周37~41 周,平均孕周(38.65±1.12) 周。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纳入标准:(1)初产妇;(2)单胎;(3)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符合伦理学要求;(4)患者知情同意此次研究内容。排除标准:(1)严重躯体性疾病;(2)合并严重妊娠并发症。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硬膜外麻醉,研究组予以腰硬联合麻醉。

所有患者在手术前0.5 h 注射100 mg 苯巴比妥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2020381;生产企业: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规格:1 mL ∶0.1 g)与0.5 mg 阿托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1172;生产企业: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 mL ∶0.5 mg),待进入手术室之后开放静脉通道,并注射500 mL 钠钾镁钙葡萄糖(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3021471;生产企业:河北神威药业有限公司;规格:每支含门冬氨酸790 ~910 mg,钾106 ~122 mg,镁39 ~45 mg),面罩吸氧,浓度3 ~4 L/min。

对照组:放置硬膜外导管(深度3 ~4 cm),选定L2 ~3 间隙作为穿刺点并对硬膜外腔进行刺入,正确放置导管,注射5 mL 利多卡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4772;生产企业:广东同德药业有限公司;规格:60 g),观察5 min 之后注入10 mL 浓度为0.75%的罗哌卡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60137;生产企业: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10 mL ∶100 mg(按盐酸罗哌卡因 计)][3-4]。

研究组:同对照组一样放置导管,做硬膜外腔穿刺操作,待穿刺成功后采用腰椎穿刺针对蛛网膜下腔进行穿刺,直至硬脊膜存在突破感,流出清亮的脑脊液[5-6],之后将蛛网膜下腔阻滞药液注入蛛网膜下腔,之后常规放置导管,若蛛网膜下腔阻滞时间无法满足手术需要则将浓度0.75%罗哌卡因注射液注入到导管中,以此达到维持麻 醉[7-8]。

1.3 观察指标

比较2 组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头晕、呕吐、腰痛)发生率、镇痛效果优良率、静止状态下的术后1、6、12 h 的VAS 评分。VAS 评分的分值为0 ~10 分,0 分代表无痛感,10 分代表疼痛难以忍受,患者依据自身感受自行评定。镇痛效果优良率计算公式:优率+良率;优:术式中不存在疼痛感且肌肉放松;良:术式中存在轻微疼痛感且肌肉不够松弛;差:术式中产生剧烈疼痛感且肌肉收紧。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及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比较

研究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及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2 组麻醉起效时间及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比较(,min)

表1 2 组麻醉起效时间及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比较(,min)

组别 n 麻醉起效时间 运动阻滞恢复时间研究组 50 3.22±0.21 125.55±15.56对照组 50 8.76±1.24 170.65±13.33 t 31.15 15.56 P<0.05 <0.05

2.2 2 组患者静止状态下的术后1、6、12 h 的VAS 评分比较

研究组静止状态下的术后6、12 h 的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2 组静止状态下的术后1、6、12 h 的VAS 评分比较(,分)

表2 2 组静止状态下的术后1、6、12 h 的VAS 评分比较(,分)

组别 n 术后1 h 术后6 h 术后12 h研究组 50 0.15±0.09 2.29±1.21 2.31±1.22对照组 50 0.17±0.07 3.01±0.55 3.77±0.57 t 1.24 3.83 7.67 P>0.05 <0.05 <0.05

2.3 2 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2 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2 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2.4 2 组患者镇痛优良率比较

研究组的镇痛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3 讨论

剖腹产手术具有极大的手术创伤性,且手术切口相对较长,而伤口与胎儿也会对子宫颈造成压迫与产生疼痛感,为了有效确保母婴安全需要慎重且合理选择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均属于常见的麻醉方式,在临床中,其术中镇痛效果还需要不断研究与比较。

硬膜外麻醉的穿刺点通常选择于L 2 ~3,穿刺直至刺破硬膜外腔,穿刺成功之后,将麻醉药物注入到腰段与胸段,这两个部位可以起到相对良好的麻醉阻滞效果,但有研究显示:硬膜外麻醉方式对骶段神经麻醉的阻滞效果相对较差,而骶神经又是支配子宫颈的主要神经,因此,在剖腹产麻醉中进行硬膜外麻醉则容易出现麻醉阻滞不完全的情况,主要表现为:肌松效果差、镇痛效果不明显等[9-10]。患者在手术中出现肌肉不够松弛的情况会直接影响胎儿能否顺利娩出。

腰硬联合麻醉是穿刺直至蛛网膜下腔,需要对硬脊膜与软膜进行刺破,并将药物注入到蛛网膜下腔,完成穿刺之后注入麻醉药物,因此可以获得更快的药物弥散效果,并缩短神经根所支配区域所引发的阻滞时间,能够有效阻滞机体的神经根所支配的感觉与运动区域,可以获得更为理想化且更迅速的肌松、镇痛效果;与此同时,由于腰硬联合麻醉将硬脊膜与软膜均刺破,因此,注入的镇痛药物容易扩散,发挥出的镇痛效果更为显著[11]。

麻醉手术选择直接影响剖宫产分娩质量,也会影响手术能否顺利进行;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均具有各自的优势与麻醉特点,备受国内外医护工作者的关注;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均可以达到麻醉的目的;硬膜外麻醉具有复发少、麻醉平稳且成本低的应用优势性,但是,该种麻醉方式对神经阻滞不完全,需要借助其他药物达到麻醉效果,应用于剖宫产中会存在明显的牵拉子宫与阴道疼痛感,因此,会对产妇造成一定痛苦;腰硬联合麻醉的起效时间相对更为迅速,麻醉效果更好,且创面较小,发生感染的机会也大大降低,麻醉安全性突出。

本研究结果示,研究组的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静止状态下的术后6、12 h 的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镇痛效果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 <0.05)。2 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由此可见,剖腹产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可以获得有效的镇痛效果,且麻醉起效时间与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均较短,不会增加产妇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表4 2 组镇痛优良率比较[例(%)]

猜你喜欢

剖腹产下腔优良率
综合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临床干预分析
1例右心房至第二肝门的下腔静脉损伤患者的急救措施探索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剖腹产横切口两种缝线缝合的对比探讨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为什么容易再出血?
剖腹产率高,因为医生少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麻醉前加温输液对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中心体温及寒战的影响
别把剖腹产当作分娩捷径
一半准妈妈选择剖腹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