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少白细胞红细胞技术输血对输血不良反应的降低作用

2020-08-27安新玲马金平

大医生 2020年3期
关键词: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

安新玲 马金平

(山东省菏泽市市立医院,山东菏泽 274000)

输血治疗是一种外科常见的手术,其在临床抢救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1]。但在输血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如血红蛋白尿、过敏、发热等[2]。若不进行有效的治疗,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血液中的白细胞含量与免疫反应造成的发热及非溶血性输血有较大的关系,为了有效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本研究探讨了少白细胞红细胞技术输血对输血不良反应的降低作用,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6 月至2019 年6 月山东省菏泽市市立医院收治的80 例输血治疗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其中对照组中,男性24 例,女性16 例;年龄22 ~65 岁,平均年龄(37.42±5.82)岁;输血治疗类型为产后大出血需要治疗8 例,手术中需要输血17 例,外伤出血需要输血15 例。研究组中,男性28 例,女性12 例;年龄23 ~58 岁,平均年龄(41.42±3.45)岁;输血治疗类型为产后大出血需要治疗9 例,手术中需要输血15 例,外伤出血需要输血16 例。2 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患者均知悉此次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 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此次研究标准,均需采取输血治疗。

排除标准:患有严重器官功能性障碍疾病,以及患有精神类疾病患者。

1.3 方法

研究组患者施行少白血细胞技术输血治疗,在输血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身体基本状况进行详细地了解,并且准备应急措施。若患者在输血治疗的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则应该让其休息,并使用抗过敏类药物。若不良反应较为严重,则立即停止输血。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输血治疗,其在输血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则采取观察组的方式进行处理。

1.4 评估指标

评估2 组患者的输血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同时对其进行比较。不良反应标准为患者在输血治疗后1 ~2 h 内体温升高1℃以上,发生寒战、呕吐、皮肤过敏反应;严重不良反应则为出现血红蛋白尿现象。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SPSS 20.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者输血治疗后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者输血治疗后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2 组患者输血治疗后发热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输血治疗前发热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输血治疗后发热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1 2 组患者输血治疗后不良反应比较[例(%)]

表2 2 组患者输血治疗后发热率比较[例(%)]

2.3 观察组中去除白细胞前后血液检测结果比较

观察组中,去除白细胞前血液检测结果:血红细胞(142.67±29.36)g/L;血 小 板(157.23±44.31)×109/L;白细胞(7.21±1.34)×109/L。去除白细胞后血液检测结果:血红细胞(141.34±23.78)g/L;血小板(57.27±33.18)×109/L;白细胞(0.04±0.02)×109/L。观察组去除白红细胞输血前与输血后比较,其中血红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输血后,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均明显要低于输血前(P <0.05)。组间比较差异数据分别为:血红细胞(t=0.223,P=0.824);血小板(t=11.421,P=0.001);白细胞(t=33.920,P=0.001)。

3 讨论

输血是一种辅助治疗的方法,可分为多种输血方式,如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年轻红细胞、血小板制品、全血、少血浆、少白细胞红细胞血液等治疗方式[3]。进行输血治疗后患者体内的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等细胞会快速增加,能有效辅助治疗多种疾病,并且能够有效地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为患者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较好的帮助[4]。

患者所输入的血液中含有异体白细胞,该细胞输入患者体后,则会衍生大量的炎性物质如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等[5]。对患者体内免疫功能进行改变,并且会导致Ⅰ型超敏反应,该症状主要表现为常见的发热症状[6]。轻度的Ⅱ型超敏反应对普通人不能构成较大的伤害,临床中需要输血的患者一般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大出血,如产后大出血、手术中需要输血、外伤出血需要输血等[7]。根据相关报道[8]得知,人体白细胞会被很多种病毒寄生,如HIV(人体免疫缺陷病毒)、LGLL(T 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等,在采集血液时一般不能有效地对这些种类病毒进行检测,并且在处理血液的过程中不能有效地过滤,一旦患者输血治疗中所使用的血液中含有该类病毒,有较大的概率感染相同疾病,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

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输血技术也有了新的突破[9]。在输血治疗前需要进行血型检查,可通过ABO 血型鉴定,有效避免在输血治疗的过程中出现溶血现象,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10]。由于在输血治疗中有非溶血性不良反应的存在,会导致患者在输血后的1 ~2 h 内多出现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寒战、恶心、呕吐等症状,若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的生命[11]。在临床治疗上,通过相关研究了解输血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其主要的原因为免疫成分与输入血液中的白细胞产生抗体所引起[12]。通过少白细胞红细胞技术输血治疗,来减少血液中的白细胞数量,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少白细胞红细胞血液主要用于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长久重复性使用输血治疗的疾病,如治疗白血病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血液透析等。在进行输血前,若不能有效地过滤出人体免疫缺陷病毒和T 淋巴细胞及白血病病毒,有较大的概率会导致患者感染上疾病。随着近几年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逐渐形成了少白细胞红细胞技术。通俗来讲也就是采用将血液中的白细胞过滤出的一种方法,不仅可以有效避免白细胞相关疾病传播,以及释放出较多的炎性物质,还有助于防止红细胞自身功能和形态被炎性物质破坏。对患者施行少白血细胞技术输血治疗,在输血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身体基本状况进行详细了解,并且准备应急措施,若患者在输血治疗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则应该让其休息,并使用抗过敏类药物。若不良反应较为严重,则需要进行应急治疗。通过该种方式的治疗,与普通红细胞输血措施相比,其对降低患者输血治疗过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2 组患者在输血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输血过程中发热的比例为2.50%;皮肤过敏的比例为2.50%;蛋白尿的比例为2.50%,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对照组患者输血过程中发热的比例为15.00%;皮肤过敏的比例为17.50%;蛋白尿的比例为17.50%,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0%。观察组患者输血治疗后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输血前的发热现象比例为10.00%;输血后的发热比例为15.00%。对照组患者输血前发热现象的比例为7.50%;输血后发热比例为37.50%。观察组患者输血治疗前发热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输血治疗后发热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去除白红细胞输血前与输血后比较,其中血红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输血后,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均明显要低于输血前(P <0.05)。通过结果对比可以明显看出,对患者进行少白细胞红细胞技术输血治疗的效果要优于普通红细胞输血措施。

综上所述,采取少白细胞红细胞输血技术对需要输血的患者予以使用,与常规输血方法相比,其拥有明显的优势,能够有效减少炎性物质的产生。不但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同时也可保障对血液的全面利用,提升临床输血治疗效果,该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猜你喜欢

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富血小板血浆盒联合头皮微针引入生发液治疗雄激素性脱发
猪附红细胞体病致病机理及中药防治
白细胞
高中牛物学红细胞知识总览
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经常镜下血尿是怎么回事
血小板偏高对身体的危害是什么
白细胞降到多少应停止放疗
白细胞减少是免疫力降低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