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中老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疗效观察
2020-08-14闫梦寒洪伟彬梁奕轩
闫梦寒 洪伟彬 梁奕轩
摘要:目的 观察推拿手法治疗中老年患者因咀嚼肌紊乱引起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0例中老年颞下颌紊乱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中频电治疗,2组均为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Friton指数(DI)、(PI)、(CMI)和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00%、对照组77.5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治疗前(DI)、(PI)、(CMI)指数及(NR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推拿手法治疗咀嚼肌紊乱引起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咀嚼肌紊乱疾病;推拿手法;中老年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被WHO列为影响人类健康的第4位口腔疾病[1],其主要表现为颞下颌关节疼痛、弹响声及活动障碍等。其病因复杂,还常与心理因素相关[2]。TMD虽好发于青壮年,但由于社会压力等因素影响,中老年群体发病率也逐渐升高,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3]。自2018年1月—2019年8月期间,由口腔科门诊病历确诊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属于咀嚼肌紊乱型患者80例,被推荐到康复科治疗,笔者运用推拿手法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8月,广州市老人院及广州市东升医院口腔科就诊的80例由咀嚼肌紊乱引起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其中广州市老人院45例、广州市东升医院3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40)。治疗组中男17例、女23例,年龄50~78岁,平均(65.4±7.8)岁,病程(26.8±8.6)d;对照组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50~77岁,平均(66.2±7.7)岁,病程(27.3±7.8)d。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年龄≥50岁;西医诊断(参照《口腔颌面外科学》[4])为TMD咀嚼肌紊乱疾病患者,单侧或双侧颞下颌关节疼痛、活动时出现弹响声、关节活动受限(三项症状中具备两项或以上);患者知情并同意接受治疗方案。
1.2.2 排除标准 排除结构紊乱疾病、关节炎症性疾病、骨关节病等非咀嚼肌紊乱引起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者;X线检查颞下颌关节脱位或半脱位者;口腔及头面部有外伤或肿瘤等疾病者;心、肝、脑等内脏器官严重功能不全者;精神疾病及先天性畸形者。
1.3 治疗方法 2组治疗均为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2疗程。
1.3.1 治疗组 采用推拿手法治疗。①松解患侧颞下颌关节周围肌肉,运用拨、揉、、理筋等手法松解咬肌、颞肌、翼外肌和翼内肌等咀嚼肌群,重点松解各肌肉起止点及压痛点、阳性反应物等;②穴位按动疗法:点按患侧腧穴同时嘱患者主动做缓慢张口闭口活动,每穴活动关节3~5次,依次点按风池、太阳、下关、听宫、颊车、翳风穴;③寻找并点按健侧咀嚼肌压痛点;④远端取穴,点按患侧合谷、手三里、阳陵泉、太冲、太溪穴,同时嘱患者闭口缓慢用力咬合与放松交替进行,每穴咬合3~5次。
1.3.2 对照组 采用中频电治疗 中频电疗仪(北京翔云电子设备厂生产的K-8832T型)选用频率2000连续治疗波进行治疗,将电极板贴在患侧颞下颌关节处治疗,每次20min。
1.4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均采用颞下颌关节功能评价(Fricton指数法)[5]和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6]进行评价并记录:①Fricton指数法(数值越大症状越重,反之越轻):包括下颌运动(MM)16项,关节杂音(JN)16项,每例患者最多只选4项,关节触压诊(JP)6项,咀嚼肌触压诊(MP)28项,检查每一项如为阴性记为0分、阳性则记为1分。关节功能障碍指数(DI):DI=(MM+JN+JP)/26;咀嚼肌肉触压诊指数(PI):PI=MP/28;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CMI=DI+PI/2。②NRS:患者自觉疼痛程度进行评分,为0~10分,0分为无痛感;1~3分有轻微痛感;4~6分患者疼痛明显,并影响睡眠;7~10分 患者疼痛强烈,疼痛难忍。
1.5 疗效标准 治愈: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弹响及活动受限等症状完全消失;有效:疼痛、弹响及活动受限等症状明显减轻;无效:疼痛、弹响及开口受限无明显改善。
1.6 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数据结果包括疗效、指数、评分等指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用(x±s)表示评分指标,用t检验、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经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 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50%;治疗后2周进行随访发现,治疗组复发率为0%,对照组复发率为5.00%,(χ2=3.983,P=0.044),治疗组明顯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Fricton指数结果 治疗前2组3项指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指数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3相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NRS评分结果 2组治疗前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5),治疗后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43),见表3。
3 讨论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TMD)是最常见的一类颞下颌关节疾病,分为咀嚼肌紊乱疾病、结构紊乱疾病、关节炎症性疾病和骨关节疾病等四类[7]。TMD病因复杂,尚未明确,但研究发现其与口腔健康、生活习惯、个人体质、心理因素等相关。中老年人,由于牙体疾病或牙列缺损,或脑卒中等疾病,形成偏侧咀嚼习惯,导致两侧颞下颌关节失稳,加之精神压力过大,疼痛尚可忍受就不愿就医等多方面原因,使其TMD发病率日益升高[8],众多国内学者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青壮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部分患者的症状可自愈,而老年人有12.4%的发病率[9],中老年患者在多种诱因下导致咀嚼肌痉挛,局部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反复发作所致[1]。TMD在中医辨证中认为,中老年患者脏腑虚衰,肝肾亏虚,加之颌面部外感风寒,或情志内伤,导致经络不通,不通则痛;肝主筋,肾主骨,气血瘀滞,筋骨失养,则关节活动不利[10]。
TMD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两大类,治疗首先应采取可逆性的保守治疗,治疗必须是保守、可逆和非侵入性的,这是必须严格遵循的治疗原则[7]。保守治疗中,手法治疗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逐渐被临床广泛应用。何悦硕[11]运用强刺激推拿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在翼状肌、咬肌、颞肌的敏感点进行按压,总有效率为97.6%;Allan等[12]证实了按摩手法治疗可以缓解口内肌筋膜痛;沈峥嵘等[13]采用面部穴位及相关肌肉点揉结合擦法治疗与TMD的常用药物进行比较,发现在总有效率、平均张口度和平均VAS评分方面,手法治疗组疗效为优;苏兴宇等[14]使用推拿手法与超短波治疗TMD进行比较,发现推拿可以安全有效地缓解颞下颌关节紊乱引发的头面部疼痛,且优于超短波。
笔者运用中医推拿在治疗TMD咀嚼肌紊乱疾病方面,不但对局部肌肉、关节、韧带的挛缩、炎症等病理反应有针对性治疗,还结合关节主动活动、肌肉等长收缩等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优势,形成一套多维度、全方位、综合性治疗方案,且因无毒副作用,而受广大患者欢迎。在80例TMD患者临床治疗中,推拿手法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中频电治疗77.50%,且(DI)、(PI)、(CMI)指数和(NRS)平分也均优于中频电治疗。
应用中医推拿手法治疗TMD,能更精准更有效的治疗咀嚼肌紊乱疾病,有针对性的治疗相应肌肉、韧带挛缩、粘连和炎症反应等,提高痛域,滑利关节,提高颞下颌关节活动度及咀嚼肌肌力。根据中医经络理论分别在近端和远端取穴,对相应穴位点揉可以起到疏风散寒,活血化瘀,抑制炎性反应等作用。从而对疼痛、弹响、活动受限三方面全面综合治疗[15]。在治疗组中,笔者先松解患侧局部肌肉,重点松解咬肌、颞肌、翼状肌等,通过揉、拨、、理筋等传统手法,减轻疼痛,提高痛域,建立起患者康复的信心,促进肌筋膜炎症吸收,恢复其生理功能[12]。在施术过程中,重点关注阳性反应物,结合肌肉起止点技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穴位按动疗法”,即近端点穴同时配合关节主动活动,不但能减轻放射性疼痛感,促进局部微循环,加快炎症吸收,还能改善关节活动度,消除关节碰撞的弹响声[11];点按健侧反应点,可松解因偏侧咀嚼劳损的肌群,调整颞下颌关节的对称性,平衡阴阳,进一步巩固疗效,同时体现了中医“以左治右,以右治左”的治疗特点;最后点按远端腧穴,并配合咀嚼肌静力下等长收缩,进一步恢复患侧肌群的弹性和功能,提高肌力,稳定关节,体现中医“寻经取穴、远端取穴”的治疗优势。听宫位于髁突后方,下关位于咬肌起始部,颊车位于咬肌隆起高点,三者既是治疗颌面部疼痛的要穴,又是面神经、三叉神经的敏感点,还是TMD关节周围的压痛点,是治疗TMD的基础穴[9];风池、太阳、翳风三穴,位于颞下颌关节周围,TMD疼痛常放射至此区域,三者可疏风散寒、通经止痛;合谷、手三里属手阳明大肠经,可通经止痛,是治疗头面部疼痛的常用穴,故有“面口合谷收”之说;阳陵泉属足少阳胆经,八汇穴中“筋汇阳陵泉”,太冲属足厥阴肝经,太溪属足少阴肾经,三者可滋补肝肾,疏肝解郁、活血化瘀、调畅气机,濡养筋骨,滑利关节[13~15]。
综上所述,运用中医推拿手法治疗中老年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咀嚼肌紊乱疾病,可安全有效的解除咀嚼肌紊乱及周围炎症反应,疼痛、弹响、关节受限三大症状均得到有效治疗,明显优于中频电治疗,值得推广。但在治疗其他类型TMD疾病的疗效,尚未明确,有待观察和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逄丹,王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病因分析与防治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8):85-6.
[2]王海明.运动疗法结合温针灸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1,24(8):216-7.
[3]安道英.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治疗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33):3757-9.
[4]张志愿,俞光岩,杨丕山.口腔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35.
[5]傅开元.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RDC/TMD标准化诊断[J].中国口腔医学继续教育杂志,2009,12(2):55-7.
[6]傅开元,马绪臣,张震康,等.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临床应用评价[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2,37(5):330.
[7]马绪臣,张震康.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命名和诊断分类[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8,33(4):115-6.
[8]崔静,张智玲,张秀英.老年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疲劳状况与生活质量相关性研究[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8,16(2):116-9.
[9]于桢,王丁.偏侧咀嚼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相关性研究[J].全科口腔醫学杂志,2018,5(31):8-10.
[10]董升平.针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进展[J].江苏中医药,2015,47(12):84-6.
[11]何悦硕.强刺激推拿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J].按摩与导引,2009,25(3):18.
[12]Allan K,Mchiro,Rodney B,etc.Intraoral myofascial therapy for chronic myogenous 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ournal of Manipulative and Physiological Therapeutics,2007,35(1):26-37.
[13]沈峥嵘,王勇,魏晖.穴位推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2(4):52-3.
[14]苏兴宇,卫琳,高豫,等.推拿手法缓解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疼痛的疗效评价[J].北京中医药,2013,32(12):900-2.
[15]叶宏亮,顾非.推拿点穴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36(1):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