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对中老年胸科手术患者苏醒的影响

2016-08-19张军礼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22期
关键词:中老年不同剂量舒芬太尼

张军礼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中老年胸科手术患者苏醒的影响与效果。方法 90例中老年胸科手术患者, 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A、B、C三组, 每组30例。A组作为对照, 手术前不用舒芬太尼, B、C组分别使用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 比较分析三组患者手术后苏醒等情况。结果 治疗后, C组是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与A、B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躁动几率最高为50.0%, B组为16.7%, C组为6.7%, A组术后躁动几率高于B、C两组(P<0.05);呼吸抑制C组4例, A、B两组患者均无呼吸抑制现象, 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老年胸科手术患者手术前使用0.15 μg/kg的舒芬太尼能够有效减少其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 治疗效果较好, 值得使用与推广。

【关键词】 舒芬太尼;不同剂量;中老年;胸科手术;影响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2.116

舒芬太尼药物在中老年胸科手术患者中具有较大作用, 这种药物对患者手术前进行麻醉, 在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方面效果较为明显, 但是这种麻醉药物在使用时, 需要控制剂量, 科学适量的舒芬太尼能够有效减少患者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 并且能够有效降低其术后的躁动几率, 安全性也较高[1]。本次实验研究重点分析不同剂量的舒芬太尼对中老年胸科手术患者苏醒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90例中老年胸科手术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 其男55例, 女35例, 年龄42~76岁, 其体质量指数均<30 kg/m2。采取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的分级标准将患者麻醉分Ⅰ~ Ⅲ级, 所选患者肺部功能基本正常或有轻度障碍, 但是不存在肝肾功能障碍;部分患者手术前合并有冠心病、高血压等。

1. 2 麻醉方法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 在上肢静脉对其进行桡动脉穿刺, 检测患者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全身麻醉采用静吸方式, 使用0.8 mg/kg阿曲库铵与0.50 μg/kg舒芬太尼及5.0 mg 地塞米松等进行诱导, 将气管与导管插入患者双腔内, 适当调整患者导管位置后要控制好患者呼吸使用麻醉剂, 控制患者呼吸需要设置好时间, 呼吸调节时间应设置为1∶2, 频率为11次/min。为保持麻醉深度, 患者手术过程中需要使用5~10 μg/(kg·min)阿曲库铵、0.05~0.10 μg/(kg·h)瑞芬太尼, 依据患者需要自身需要可吸入七氟烷。B、C两组注射舒芬太尼药物剂量分别是0.15 μg/kg与0.20 μg/kg。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患者从停止使用麻醉药直到拔除导管气管的时间;进行这项操作时必须符合下述条件:患者在自行呼吸的5 min过程中, 体内的SpO2含量>95%, 患者的吞咽、咳嗽等功能恢复。苏醒时间:患者自停止使用麻醉药直到其睁开眼睛的这段时间;这个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该做好观察记录工作, 将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与苏醒时间等记录 [2]。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 C组是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明显长于A、B两组,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躁动几率最高为50.0%, B组为16.7%, C组为6.7%, A组术后躁动几率高于B、C两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4例呼吸抑制, A、B两组患者均无呼吸抑制现象, 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舒芬太尼是一种具有强效镇痛作用的阿片类药物, 能够很好地抑制机体应激反应行为, 也能够削弱患者的气管反应 [3]。舒芬太尼同时也是一种麻醉性药物, 具有很高的脂溶性, 广泛地应用在手术治疗中, 肌体亲和力非常强, 药物起效快, 药物起效过程中没有不会释放组胺, 对人体呼吸机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影响非常小。舒芬太尼具有更好的镇痛麻醉作用, 麻醉时间更长也更为显著。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中老年胸科手术患者使用剂量为0.15 μg/kg 舒芬太尼临床治疗效果更好, 患者手术后的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有效减少, 而且使用这种药物有效地降低了患者手术后躁动的几率, 显著地缓解了患者手术后的疼痛症状。此次实验研究中所选的病例多数伴随有其他慢性疾病, 例如高血压、冠心病等, 因此医生在使用这种药物麻醉时, 最好保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 保证患者心肌氧供与氧耗平衡, 确保患者重要脏器的灌注[4]。手术拔管前的患者如果逐渐苏醒, 如果出现吸痰咳嗽或者是刺激导尿管等都会引起患者躁动, 特别对于胸科手术患者来说, 因为双腔气管导管刺激气管隆突或者是刺激支气管, 患者的血浆儿茶酚胺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 患者这时可能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应激反应, 对原本就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将会造成更大的危害。阿片类药物在抑制全身麻醉诱导及心血管反应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 但是阿片类药物的这种抑制效应应该具有剂量相关性[5]。此次实验研究中, 使用剂量为0.20 μg/kg 的舒芬太尼的C组在手术拔管后出现暂时性呼吸抑制的有2例, 出现这种现象可能是因为患者的舒芬太尼消除较慢, 将患者气管拔除后其中的血药浓度仍旧较高, 此时医生应该托起患者下颌, 采用面罩给氧方式让患者深呼吸, 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呼吸抑制不适感。

本次实验研究中, 两组患者经过手术药物治疗后治疗后, C组是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与A、B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躁动几率最高为50.0%, 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抑制C组4例, A、B两组患者均无此现象, 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中老年胸科手术患者手术前使用0.15 μg/kg的舒芬太尼能够有效减少其苏醒时间与拔管时间, 也有效改善患者的循环功能, 促使患者呼吸保持稳定, 降低了患者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 治疗效果较好, 值得使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 黄红芳, 江恬.舒芬太尼对中老年胸科手术患者麻醉苏醒的影响. 重庆医学, 2011, 40(17):1749-1750.

[2] 倪春艳.不同剂量的舒芬对中老年胸科手术患者苏醒的效果分析.中国医学创新, 2012(32):29.

[3] 姜涛, 崔晓光, 姜大鹏, 等.不同麻醉和术后镇痛方式对中老年胸科手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 13(33):6529-6532, 6517.

[4] 蓝岚, 张朝群, 欧阳葆怡, 等.每搏量变异率在老年胸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2):299-301.

[5] Dango S, Harris S, Offner K, et al. Combined paravertebral and intrathecal vs thoracic epidural analgesia for post-thoracotomy pain relief. Bja 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 2013, 110(3):443-449.

[收稿日期:2016-03-22]

猜你喜欢

中老年不同剂量舒芬太尼
中老年锻炼者健康信念的访谈分析
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与临床治疗
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对高龄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
中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防治与管理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罗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的硬膜外麻醉效果研究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口服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病多重危险因素及其相互关联的临床研究
麻醉药物联合应用在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麻醉中的效果比较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