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视角下初中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的构建
2020-07-04吴东香
吴东香
【摘 要】思维导图是在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學生创新能力的要求下形成的一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理念。思维导图能够充分地运用左右双脑的机能,通过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平衡学生在想象和逻辑、科学和艺术之间协调发展,激发学生头脑的无限潜能。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实践中,思维导图的使用不仅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观念,提高联想和创新能力,学会归纳知识,拓展知识。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
思维导图这种教学方法自形成之初,就体现了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深度思维的积极作用。思维导图也被称为心智导图,英文是The·Mind·Map,是英国学者东尼·博赞于20世纪70年代初在研究人类学习的本质过程中,开发出来的一种具有组织性和发散性性能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作为一种便捷高效的思维工具,可以把学生脑海中的原本抽象的思维变得形象化,将主题核心关键词通过与颜色和图形的结合构建记忆链接,可以充分发挥左右脑的机能,协调学生的平衡发展。学生在使用思维导图进行学习时,可以通过绘画等形式对知识进行深度的挖掘和分析,并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最大限度,在更为广阔的思维海洋里遨游。
一、思维导图教学方法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但相较于成年人来说,还有一定差距。在这个关键的过渡阶段,教师更应该采取一切可能的科学方法,让学生的逻辑思维逐步趋于完善。而思维导图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的应用,就恰好能够更好地达成这一目标。思维导图区别于传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其差别在于不再要求学生们机械性的记忆知识,而是有效的运用学生自身的思维方式,将知识点进行扩散放射,并且将其牢牢地映射在头脑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又强化大脑的记忆力。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课堂相关知识进行进一步地探索,以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尤其是关于法律方面的内容,各知识点之间关联性较强,通过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对法律知识有一个更系统、更全面的认识。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进入初中,学生的课业负担逐渐繁重起来,各学科需要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知识点也越来越难,要想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结合新课改的要求,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丰富学习体验,从实践中激发兴趣。另外,教师应用思维导图进行辅助,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绘画优势将课本中的知识贯穿起来。通过绘画,学生可以将自己最真实的思维方式和情感表达出来,并通过和教师的交流,得到一定程度的反馈。这种利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相比,〖JP+2〗有更为明显的优势。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还能以学生的兴趣为引导,让学生们更加善于表达自己。这在素质教育对学生提出更高要求的当下,无疑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
(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初中生在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时,通常会因为该学科是小分值学科而不加以重视,这就导致教师在课堂上开展教学时时常受到阻碍。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事先预习,通过这种预习方法的提出和预习目标的设定,引导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这会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增色不少。
学习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教师不仅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习惯的养成需要科学的方法,思维导图正是因其科学性而逐渐被广大教师认可和接受。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像式的思考辅助工具,能够通过一个核心关键词进行想象的延伸和想法的分类,有效地提升思维效率,理清思路。通过长期思维导图方法的运用,教师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涵盖的知识点较多,涉及到的其他学科知识也不少。教师如果只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口头讲述和板书, 要想使学生形成立体的、完整的知识体系是非常困难的。这时候思维导图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它模拟了人类的思维方式,将想象的内容具象化,通过鲜明的色彩和图形加强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和记忆,可以循序渐进地实现对知识的牢固掌握和深度分析。但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只在某一节课或某几节课中使用思维导图,作用是微乎其微的,而长期使用又难免显得重复和枯燥。所以这就要求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深入地挖掘,对教学任务进行更细致地规划,以此来配合思维导图这种教学模式的长期运用。
(四)使用思维导图提升复习效果
“温故而知新”,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深知复习的重要性。初中学生在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时,经常顾此失彼,对知识不能做到牢固的掌握。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用这种吻合大脑思考方式的形式进行知识体系的构建,能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有效地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框架,达到更好的学习复习效果。这种模式尤其适合道德与法治这一门课程在复习时采用,比如,在新知识讲授之前,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法,引导学生对上一节课程的知识进行全面回顾,并通过符合学生思维模式的方式,引出新知识的学习,通过这种将两节课不同知识点的串联方法,不仅能达到较好的复习效果,还能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形成更完整的知识体系。
(五)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思维导图的应用对于教育还有一个重大的意义就是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教育的本质意义是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身拥有更高的素质,以适应长远的发展。改变以往应试教育模式的弊端,打破只注重对知识的传输而忽略了学生自身素质培养的灌输教学模式。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对思维导图的运用,在潜移默化之中训练学生的逻辑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记忆力。通过思维导图还能有利于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强化练习,进一步的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做到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成绩,为学生日后踏上社会以及终身发展打下一个夯实的基础。
三、其他相关建议
在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的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其实起到的是一种工具性的作用。教师除了要善用这种工具以外,还要尽可能地通过实践总结经验,发现应用这种工具的新的可能。在课堂上,教师要允许学生发散思维,毕竟这种方法本身就是模拟学生的思考方法,思维总是发散的,教师应谨记这一点,不能用统一的标准来约束学生,那样就失去了思维导图的应用意义。教师还应注意在道德与法治这门课上使用这种方法的时机,在适当的时机使用适当的方法往往会事半功倍。
四、结语
思维导图这种新兴教学方法的广泛应用,顺应了素质教育的大趋势,符合新课改的新要求。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形成完善的思考习惯,进而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思维导图在教学上的应用有效地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僵硬,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对学生本身的能力水平的开发与提高,为学生的人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达到了新课程改革中要求对学生进行核心素质教育的目的。广大教师应该积极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对思维导图的运用,并且结合教育环境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方式不断探索和创新,找到最适合自身和学生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孔令烨.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8(12):138.
[2]李兆海.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1):63~64.
[3]张静.思维导图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