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根据教学场景对小学体育教学方式的思考

2020-07-04刘林

当代体育科技 2020年13期
关键词:案例分析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刘林

摘  要: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遇到过很多教学中的情境,给人带来的触动非常深刻,特别是针对一些学生的个人体育素质和内心感受。在对学生进行过深入了解之后,才发现原来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和想法都有所不同,虽然他们处在同一个年龄段、同一个班级。因此,通过不断的总结和分析,得出了一个结论:在针对不同学生的时候,所进行的课堂教学要有一定的区别性,让学生感受到来自于教师的关怀和厚爱,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去对学生实施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克服身体和心理上的困难,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学生幼小天真的心灵输送一股暖流,让学生感受来自身边的关怀。

关键词:小学体育  课堂教学  案例分析  方法思考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20)05(a)-0057-02

随着新课改的发展和推动,当前小学课堂教学中,体育作为一门重要的功课,在小学教学体系内位置重要,影响深远。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主要是针对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发育而进行的,让学生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来调节自己的内心和锻炼身体上的技能,并且培养学生养成一个喜欢运动的习惯,保证学生的身体强壮、健康成长。但是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却遇到了很多问题,特别是在进行技能操作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由于内心的胆怯、身体的不协调、对未知事物的恐惧等原因,导致在开展实操教学课的时候非常困难,学生表现出“学不会、学不懂、不想学”的状态。面对这种情况,之前的做法一般是先进行技能培养,然后在深入教导,如果没有效果,便尤其自由发展。但是,从某一个教学案例发生后,笔者便对这种教学方法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在经过全面的审视后,发现这种教学方法是非常错误的,而且是在扼杀学生的天性。

1  案例背景反应学生课堂表现

首先,以一个真实发生在笔者身上的教学情境为案例。

在某次体育课堂上,教学的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而教学科目是让学生学会跳绳,为后期学校举办的跳绳比赛进行预热。当时整个班级有40名学生,在课堂开展到一半的时候,笔者开始对学生掌握跳绳技能情况展开检查,绝大部分学生都能顺利通过,但是当检查到最后一名学生的时候,却发现这名学生对之前讲解的跳绳技能并没有掌握,而且连最基本的如何跳绳都不会。这名学生在之前接触过,他是一个比较贪玩且身体协调能力不太好的学生,在之前的体育课中,经常表现的没有自信,遇到一些有难度或者比较累的体育竞技项目便会往后退,让其他同学去参加。刚开始,笔者认为这名学生和之前遇到的学生情况类似,只是因为不愿意认真学习、喜欢贪玩才造成的不会跳绳。同时笔者认为,通过详细的讲解和示范后,让学生去学习跳绳,全班学生除了这名学生都学会了,而只有他还停留在理论层面。第一反应只是看到了这名学生的身体不协调和对学习的不努力、不认真。为此,笔者对这名学生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耐心,而是任由他自由发展。再后来,笔者偶然一次遇到这名学生,并且和这名学生展开了交流,在交流中发现,这名学生对自己非常的不自信,而且总是抱着一种自我放弃的心态参加学习,不仅在体育课堂是这样,在其他教学科目中也是这样。从此,笔者便开始对这名学生加大关注力度,在日常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会对这名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并且让学生把自己内心的感受说出来,通过不断深入挖掘和对学生的引导,这名学生不仅学会了跳绳,还在学校组织的跳绳比赛上夺魁,这对于笔者来说非常欣慰,对于这名学生来说,让他的自信心得到了满足。从此之后,笔者对这名学生的关注更加频繁,从很多学科教师口中打听到,这名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在任何事情上都敢于尝试,奋勇争先,而且学习成绩稳步提升,在班级里取得了全班第四名的好成绩。并且经过后期的沟通和交流,笔者发现这名学生整个人也阳光了起来,对待很多事物的看法也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之前“吊儿郎当”的表现一去不复返。

通过这个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笔者对之前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展开了深入的思考,发现其中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改进。在日常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体育技能训练,跟多的是要去鼓励学生,让学生感觉自己能行,然后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主动的靠近,从而走进学生内心,纠治学生内心深处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2  案例分析了解学生内在思维

在此,对此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探讨,从中挖掘学生内心的思维。

通过本案例,笔者总结出了几个问题。首先是“学生在之前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和学生内心的矛盾有什么关系?”其次是“学生后来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和学生的内心建设有什么关系?”通过这2个问题,展开深入的探讨。第一个问题经过笔者思考后发现,这名学生在之前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吊儿郎当”的状态,是在刻意掩盖自己内心深处的矛盾和不自信。众所周知,一个人越缺少什么就越显示什么。积压在学生内心深处的问题得不到解决,这时候便需要一个人去打开学生的内心,了解学生的想法,为其解决问题,帮助其健康成长。参考第一个问题,再去挖掘第二个问题,便会明朗很多,这名学生在经过跳绳大赛勇夺花魁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和之前截然不同,笔者认为这是正常现象。因此,各位教师在针对类似学生解决内心问题的时候,要通过心理疏导和心理建设深挖学生的“病根”。当得知这名学生的“病根”是发自内心的不自信之后,笔者便开始对其进行语言上的鼓励和积极向上的课堂评价,让其他学生对其进行帮助,推动这名学生融入到班级的大家庭中,让学生感受来自身边的关怀和温暖。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无形中會被周围的环境感染,也会对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进行反省。

3  案例反思分析课堂教学问题

最后,笔者对这个教学案例进行反思,作为后期的课堂教学典型教材,分享给各位教师。

笔者认为,这个教学案例的发生,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偶然是因为在不经意之间遇到的类似情况,必然是因为由于对课堂教学观念的固化,一直沿用老一套的教学方案,对学生的个体特征并没就进行深入的探索和挖掘,导致很多学生在接受课堂教学的时候是以一种勉强心态来学习的,这样不仅不能达到教学目的,反而会给学生内心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长久下去,学生会感觉体育课堂是一个枯燥乏味的科目,逐渐对体育教学失去兴趣。因此,笔者要呼吁: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体发展进度,以此将学生进行层次分类,再对学生进行培养塑造,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只有在效率和质量都保证的前提下,才能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真正的学到知识,不至于让体育课堂流于形式。同时希望各位教师注重对学生内心的建设和培养,帮助学生克服困难,为学生提供可靠的后盾,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后顾之忧,从而实现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4  结语

总体而言,教师必须要时刻紧扣每个学生的个体性差异,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设定适宜的教学方法和目标。还要注意把握教学中的变化情况,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设计,不断地优化修改,以此来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明雨,邹鹏.对小学体育课堂“不自信”学生的教学反思[J].体育教学,2018,38(1):41-42.

[2] 赵宁.成功自信教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参考,2012(1):75.

[3] 李伟.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黑河教育,2020(2):83-84.

猜你喜欢

案例分析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父亲缺失案例分析
冷库建筑火灾特点及调查方法研究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让语文课堂评价语绽放异彩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