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合网络优势 助力品德课堂

2020-06-23李群

小学教学研究·教研版 2020年4期
关键词:网络道德与法治

李群

【摘要】小学中高年级的道德与法治因其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教学。教师应善于整合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学方式的各自优势,使道德与法治更加鲜活与丰盈。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借助   网络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进课堂早已不是新鲜事。小学中高年级的品德课程因其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更是离不开现代教育技术的辅助教学。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切身感受到网络有其独特优势,使品德课堂更加鲜活与丰盈。

一、借助网络软件,激活兴奋点

精彩的导入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在上课伊始,教师如能巧妙地将学生的注意力由“课下”导入“课上”,激活学生学习的兴奋点,让学生饶有兴致地投入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活动中来,就可以为整节课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

在教学《塑料与我们的生活》这一课时,笔者先用动画软件制作了一个塑料宝宝的形象,然后以小客人的身份把它请进课堂,通过它的自述,让学生了解塑料的诞生及其发展史。这个卡通人物颇受学生喜欢,这种介绍塑料的方式也远比通过文字资料介绍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它一进课堂,立即就激起了学生想要进一步探究塑料王国的学习欲望。

再如,在教學《科学技术的喜与忧》这一课前,笔者就在课间看似很随意地与班里的学生们拍了几张照片。上课铃一响,班长刚喊完起立,学生们就惊喜地发现刚才的“随手拍”已经出现在了黑板前的大屏幕上,那比着V的、卖着萌的、和老师头靠头的……一张张活泼可爱的笑脸,有的还被P上了可爱的耳朵、胡子、眼镜等,让人忍俊不禁。就在学生们兴奋不已的时候,笔者不失时机地导入:“好玩的P图和实时的传输,这就是科学技术。”就这样,笔者巧妙地借助了Faceu和QQ这两个网络软件,缩短了教学与学生生活世界之间的距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学习满怀期待。

二、选择网络资源,找准突破点

网络资源丰富多样,形象直观。合理选择网络资源,不仅可以使教学中的难点得以有效突破,还可以超越时空限制,给学生带来全方位的感官刺激,让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从而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例如,在教学《李奶奶身上的伤痕》这一课时,为了引出“南京大屠杀”这个沉重的话题,笔者出示了当时一位美国牧师所拍下的有关照片和视频,用形象直观的画面敲开学生的心灵之门,将学生带入那个水深火热的战争年代。接着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查找到的有关日军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夏淑琴的起诉、东史郎的忏悔、731细菌部队的所作所为……这一系列描述日军在中国土地上烧、杀、抢、掠的真实故事,使学生感受到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激发了学生对日本侵略者的无比憎恨和对无辜受害民众的深切同情,从而铭记这段惨痛的历史。

再如,《科学技术的喜与忧》一课的教学难点是要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既能为人类造福,也会危害人类,培养学生一分为二看待问题的态度。上课伊始,笔者先让学生做了一个给苹果“卸妆”的实验,让大家知道表面光鲜的苹果其实是打过蜡的,而吃打过蜡的水果对人体是有害无益的,但这个实验带给学生的震撼却并未如笔者预料的那般强烈。接着笔者又播放了一段在网络上疯传的“人造卷心菜”的视频,以其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为突破口,追问学生:“这样的卷心菜你敢吃吗?如果黑心商贩把这样的假冒产品出售给我们,那我们的食品安全将如何得到保障?!”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在展开小组讨论时,纷纷认识到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从而明白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懂得了应该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三、利用网络媒体,直击关键点

网络媒体以其文、图、声、像、影合一和交互性等特点,把学习内容由间接变直接,由抽象变具体,由枯燥变有趣,由深奥变浅显。利用网络媒体,可以加速认知进程,增强感知深度,水到渠成地引领学生领悟理解教学内容的关键重点。

例如,在教学《科学技术的喜与忧》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科学技术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笔者引导学生从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关注生活中的科学技术:首先,笔者让学生找一找教室里有哪些科技产品,并用一句话说说其功能,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技术在学习中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然后,笔者又让学生说说家里还有哪些科技产品,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科技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最后,笔者让学生把思维空间从学校、家庭拓展到社会,想一想社会上还有哪些科技产品。在学生们七嘴八舌地交流后,笔者请出了小助手——“天猫精灵”,通过现场与学生们互动,点面结合地加深了学生对“科技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认知,体验到科技为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再如,在教学《绿色小卫士》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除了教材上提供的文字资料,笔者又给学生补充了与之相关的新闻和公益广告。在目睹了“煤矸石如果处理不当,占用了大量的土地,污染了环境,那就是垃圾;如果用来填充沟壑,它就成了资源,可以平整土地,可以栽种经济作物”的画面后,学生们自然而然就明白了“要把垃圾变成资源,如何处理最为关键”的道理,从而认识到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四、依托网络环境,发掘生长点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品德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自觉地内化为道德认识,外化为道德行为。网络以其独特的交互性、开放性特征,使品德教学不再拘泥于教材,不再局限于教室,为学生提供了更为自由、广阔的动态学习环境。

在教学《科学技术的喜与忧》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感受科技的神奇魅力,笔者创设了三个情境,请学生来帮忙:一是周末要去南京培训,但没有时间去高铁站买票;二是今天晚上不想做饭,又不想出去吃;三是孩子的英语课文不会读。这三个问题刚一抛出,热心的学生们就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在口头交流之后,笔者请三个学生上台演示:从网络购票、外卖美食到下载手机APP,他们操作熟练,应用自如,给其他同学做了很好的示范。这一匠心独具的设计让学生们能联系生活经验,充分体验到科技发展给学习、生活带来的便捷,也体现了品德课程回归生活的理念。

再如,在《大好河山任我游》一课之“我来当导游”的活动中,笔者请学生们把自己的旅游见闻制作成PPT,并一一进行了展示。配合着他们的讲解,笔者还即时通过搜索引擎进行点评和补充,开阔了学生们的视野,让他们在饱览祖国大好河山风景的同时,更要学会关注各地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从而感知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萌生自豪感,升华爱国情。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这个网络化的信息时代,教师应善于整合传统教学方式和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学方式的各自优势,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的状态,使品德课堂活力四射,精彩无限!

猜你喜欢

网络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探析
刍议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管理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