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现状及改进策略研究

2020-05-14杜秋霞

家长·中 2020年2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杜秋霞

摘要: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基礎能力。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是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常用的教学方式。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存在读不够、写不来和忽视学生特点的司题。因此,本文提出了读写结合的改进策略,希望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读写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是语文学科的基础教育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任务主要是帮助学生打好基础。读和写是语文的基本能力,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常常将读写结合起来教学,让学生在阅读的熏陶下写出优质的文章。读写结合的教学初衷得到了学术界的一致认可,教学方向也得到了肯定,但是教学成效却不如人意。目前有多所小学学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但是存在读不够、写不来,忽视学生特点等教学现状。因此,本文针对教学现状进行有效的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改进策略,希望能够促进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发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现状

(一)读不够,写不来

小学语文教学采用读写结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和阅读量,提高学生对词意的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生词量、开拓学生的阅读视野,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让学生创作出优美的文章。这种教学方式主要通过阅读来提升学生的能力,然而目前存在的问题在于学生阅读量远远不够,阅读能力难以提升,阅读视野难以打开。读不够导致了学生难以达到最初的目的、写出优美的文章。

(二)忽视学生特点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接受启蒙教育的特殊阶段,学生具有其阶段所独有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情感的依赖性。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不够成熟,学生对家长具有情感上的依赖性,导致学生回家难以集中精力完成课后作业,而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需要学生课后沉下心去研读和探究。第二,行为的盲目性。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自身行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很多时候他们并不明白做事情的目的。读写结合的素材是教材阅读文章和课外读物。小学语文教师引导下的教材阅读部分,学生由于其行为的盲目性而选择遵从,但是对于课外阅读部分,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都会给出一定范围的阅读书单,学生的选择就会受到极大的局限,有时候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但是由于行为的盲目性,学生也会按照教师要求看课外读物,但是难以激发学生的灵感,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目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进行读写结合的教学时忽视了学生所独有的特点,导致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成效不明显。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改进策略

(一)提升学生阅读量是基础

阅读是读写结合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想要改进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就必须从提升学生的阅读量人手。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量积累一定要以语文教材为主,课外阅读为辅。小学语文教材的制定是由多位专家研究制定的,是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要求的教学素材,是学生进行小学语文阅读的基础读物。增加课外阅读是提升学生阅读量的重要方式。课外阅读的读物应该由学生自主选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保持浓厚的阅读兴趣才能让阅读的内容进入学生的思考,也才能让阅读成为一种可持续的行为,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量,为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打下基础。

(二)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是积累

阅读不仅仅是量的积累,更应该是质的飞跃,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让学生充分汲取阅读中的养分,从而写出优质的文章。良好的阅读习惯应该从三个方面来培养。首先,从阅读前的准备来看,学生在进行阅读前应该先对作者个人事迹和所处时代背景进行充足的了解。只有在充分了解作者,才能理解作者写作的意图、写作的手法和写作的风格。其次,从阅读的过程中来看,学生在阅读时候应该养成随时做批注的习惯。批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阅读时候遇到的生字词,学生查阅字典后批注出来,便于下次阅读和生字词的掌握。另一方面是阅读时候遇到的疑问,学生将难以理解的地方批注出来,便于寻师问道。此外,学生应该将阅读时候出现的思考和灵感批注出来,成为其创作的源泉。最后,从阅读结束后来看,学生应该将其批注进行整理和归纳,并撰写阅读心得,从而实现阅读结合。

(三)重视学生个性特征是关注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所具有的个性特征都不一样。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情感依赖性强、行为具有盲目性、知识储备不足、阅读和理解能力有限、好奇心强以及探知欲望浓烈等个性特征。小学语文教师在推行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时候要密切关注学生的个性特征,从而做出在学生当下年龄阶段能够接受的决策,让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和语文写作能力在读写结合的影响下得到升华,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

(四)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是融合

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小学语文重点要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小学语文教学进行读写结合能够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两者能够相互融合。阅读能力越强,积累的知识和技巧也就越多,焕发的灵感也会随之而来,自然就提高了写作能力。阅读中所出现的修辞手法和文章意境,学生还可以通过仿写和改写等方式,能够灵活运用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写作能力的提升一方面表现在写作技巧的提升,另一方面表现在写作内容的提升。小学语文进行读写结合的教学是提升学生读写能力的融合。

三、结语

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培养重点。小学语文作为语文的基础教育阶段,进行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同时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小学语文运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一直备受推崇,在多所学校实行。本文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现状进行研究,发现目前存在读不够、写不出和忽视学生特点的问题存在。读写能力是学生掌握小学语文的基本能力。因此,本文针对读写结合的现状,提出了改进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建议小学语文教师可以从阅读量、阅读习惯、个性特征和读写融合四个方面人手,改进读写结合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读写能力,促进小学语文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红荣.浅谈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现状及策略[J]新校园(中旬刊),2017(4).

(责编 吴娟)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