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糖胞苷联合伊马替尼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
2020-03-26杜红军
杜红军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属于临床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疾病之一,是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增生性疾病,以细胞成熟障碍为主要特征。CML发生率占国内白血病患者15%~25%,其发生率仅次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急性髓系白血病,而临床针对CML的治疗主要采用伊马替尼以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进行治疗,其中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往往由于手术的高风险与高费用导致其临床应用率较低[1]。伊马替尼是目前临床治疗CML首选药物,有研究显示,伊马替尼能特异性对CML患者BCR-ABL融合基因阳性克隆性细胞进行抑制,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且可以与多种化疗药物协同发挥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2]。本文作者为探讨阿糖胞苷联合伊马替尼治疗CML临床疗效,抽取2013年3月至2017年12月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CML患者进行研究,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3年3月至2017年12月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CML患者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常规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56~78岁,平均年龄(64.53±5.56)岁,病程3 个月~7 年,平均病程(2.45±0.35)年,其中慢性期患者32例,加速期患者6例,急变期患者2例;联合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55~80岁,平均年龄(64.78±5.35)岁,病程2个月~7年,平均病程(2.54±0.28)年,其中慢性期患者33例,加速期患者5例,急变期患者2例。对两组CML患者资料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均P>0.05。
纳入标准:均符合CML临床诊断标准,年龄>18周岁,病情稳定,且无研究用药物过敏史。排除标准:伴有心脏、肝肾等脏器严重功能障碍者或存在免疫系统疾病、其他恶性肿瘤、妊娠期、哺乳期患者以及伴有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甲磺酸伊马替尼片口服进行治疗,甲磺酸伊马替尼片(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133200,规格:0.1 g)0.4~0.6 g/d,1次/d。治疗初期每7 d检查1次血常规,治疗2个月后每月检查1次血常规,每1~3个月检查1次血生化指标,每3~6个月检查1次染色体核型以及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BCR-ABL融合基因转录本检查等。若治疗3个月内患者血液学未完全缓解或治疗半年至1年骨髓Ph阳性细胞比例>65%,则调整剂量为0.6~0.8 g/d。
研究组在上述基础加用盐酸阿糖胞苷治疗,盐酸阿糖胞苷(海正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 :国 药 准 字 H20054695,规 格 :500 mg)按 照20 mg/m2剂量进行静脉滴注,保证6 h 内滴完,1次/d,每月连续10 d,若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低于2.0×109/L则停止给药。两组CML患者均连续用药1年。
1.3 观察指标
1.3.1 血液学疗效 经治疗后血小板计数<450×109/L,白细胞计数<10×109/L,外周血不成熟细胞消失,外周血嗜碱粒细胞<0.05,无髓外浸润,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视为完全缓解;血小板计数降低>50%及脾脏缩小超50%但血小板计数>450×109/L者视为部分缓解,总缓解=完全缓解。1.3.2 骨髓细胞遗传学疗效 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对骨髓细胞遗传学进行检测,中期分裂像未发现Ph染色体视为完全缓解;1%~34%中期分裂相细胞表达为Ph染色体视为部分缓解;35%~90%中期分裂相细胞表达为Ph染色体视为微小反应,总缓解=完全缓解+部分缓解。
1.3.3 不良反应及预后 随访观察记录两组皮疹、恶心、肌肉与骨关节疼痛、水肿、贫血、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等反应,并记录两组1年内原发耐药、复发率及死亡等预后情况。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比较使用χ2检验。P<0.05为两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液学与骨髓细胞遗传学疗效比较(表1) 研究组血液学总缓解率(87.5%)高于对照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91,P<0.05);骨髓细胞遗传学总缓解率(37.5%)高于对照组(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13,P<0.05)。
表1 两组患者血液学与骨髓细胞遗传学疗效比较[n(%)]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与预后情况比较(表2)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基本一致 (χ2=0.581,P>0.05),研究组患者预后原发耐药、复发、死亡发生率(7.5%、2.5%、0)均低于对照组(25.0%、15.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1,P<0.05;χ2=3.914,P<0.05;χ2=4.211,P<0.05)。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与预后情况比较[n(%)]
3 讨论
有临床调查显示,CML发病人群主要以50岁以上中老年人群为主,发病后常出现贫血、反复感染以及出血后难止血、消瘦等症状[3]。临床针对CML患者通常采用多种方案与手段进行治疗以延长其生存时间,虽然利用异基因骨髓移植手术能够达到根治的目的,但对于干细胞来源以及手术风险、昂贵的手术费用等诸多因素限制,导致大多数白血病患者不适用异基因骨髓移植手术治疗[4-5]。而针对此类白血病患者临床常为其提供伊马替尼、阿糖胞苷以及干扰素等药物进行治疗,也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伊马替尼是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中常见代表药物,可特异性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α受体产生抑制作用,竞争性阻断病毒癌基因激酶的三磷酸腺苷的结合位点,进而选择性抑制BCR-ABL癌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对骨髓前体细胞增生过程以及慢性粒细胞增生过程产生抑制作用,临床多项实践研究已明确伊马替尼在CML患者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6-7]。但有研究显示,在CML患者治疗过程中,特别是老年CML患者应用伊马替尼极易形成耐药性,有数据显示高达20%左右CML患者在应用伊马替尼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耐药性,而BCR-ABL融合基因的扩增与其酪氨酸激酶区点突变是导致患者形成耐药的主要原因[8]。而阿糖胞苷进入人体内后阿糖胞苷经激酶磷酸化可转化形成阿糖胞苷二磷酸、三磷酸,阿糖胞苷二磷酸可抑制二磷酸胞苷转化形成二磷酸脱氧胞苷,阿糖胞苷三磷酸可以竞争性抑制DNA聚合酶合成,在细胞S增生期抑制DNA合成,进而抑制白细胞增生,促使白血病患者病情在血液学与细胞遗传学上得到有效缓解[9-10]。本文研究显示,研究组血液学总缓解率(87.5%)及骨髓细胞遗传学总缓解率(37.5%)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65.0%、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访发现研究组患者预后原发耐药、复发、死亡发生率(7.5%、2.5%、0)均低于对照组(25.0%、15.0%、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阿糖胞苷联合伊马替尼治疗CML可以提升血液学及骨髓细胞遗传学缓解率,避免出现原发耐药情况以及病情复发、死亡情况,在不增加药物副反应前提下,有效改善患者预后,在CML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