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代墓俑雕塑艺术

2019-12-05段春雪马方艳

艺海 2019年10期
关键词:唐代

段春雪 马方艳

摘要:唐朝是古代陵墓雕塑艺术成就较突出的一个朝代,墓俑作为墓葬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传统雕塑的重要类型,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和文化价值。唐代墓俑雕塑的类型和艺术特色是唐代墓葬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分析整理是我们了解唐朝社会发展和文化艺术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唐代;墓俑雕塑;镇墓俑;礼义俑;家居俑

中国古代墓葬充分发掘了广阔的地下空间,为死者创造了一个新世界。许多帝王陵墓宏伟壮观,空间浩大开阔甚至比生前的居住环境更奢华富丽。中国传统的墓葬分为外部和内部。外部包括封土,礼仪建筑,雕塑和雕刻石碑等,内部包括随葬饰品,随葬墓俑,死者遗体,一般是不为人知的,除非是盗墓和考古发掘才被发现。唐代盛行厚葬之风,墓葬美术也达到兴盛。

一、唐代墓俑类型

1.镇墓俑

“俑”的基本定义是专门为死者制作再现类丧葬品。俑这类雕塑大致出现在东周时期 。墓俑大致分为墓外俑和墓内俑。墓外俑主要是镇墓俑。镇墓俑是守在陵墓门口的一种陵墓雕塑,唐代镇墓俑多为陶俑。镇墓俑的外形比较夸张骇人,为人面兽身或兽首人身口吐长舌的怪异形象及一些面相恐怖利齿尖爪的镇墓兽。镇墓俑体现了一种巫术意义,创造它们是为了保护死者在地下世界不受鬼怪和盗墓者的侵扰。虽然外表可怖,但其本质是保护死者,具有使人向善的教化功能。

1957年陕西古西安市鲜于庭诲墓出土的唐三彩镇墓兽,两个镇墓兽做蹲坐状,一个人面一个兽面,头上有角形象凶猛,色彩斑斓,制作精细,是盛唐时期镇墓兽的典型。唐章怀太子墓出土的有镇墓兽和镇墓武士俑和天王俑。这些墓俑多数为唐三彩制作而成,天王俑竖眉怒视,右手叉腰,左手握拳或持兵器,色彩明艳,形象生动 。唐章怀太子属皇室墓葬,其墓俑规格体积较大制作精良,是一种等级身份的象征。

2.礼义俑

除了墓室外的镇墓俑,更多的墓俑是出现在墓室内部的。如西安临潼区的秦兵马俑可谓世界一大奇观。每个士兵和马匹几乎接近真人真马大小,场面宏大气势磅礴,象征秦始皇至高无上的权力和无可撼动的历史地位。唐代的陶马俑没那么大,除秦兵马俑依真人尺寸建造外中国墓俑的基本特征之一便是“微型化”。根据唐代的官方规定,表现神灵的俑不能超过一尺高,而仪仗俑,乐俑侍从俑不得超过七寸高 。唐懿德太子李重润墓出土的陪葬品有千余件各类造型的骑马俑一种特殊的甲骑具装俑,这批甲骑具装俑保存的非常完整,在地下掩埋几百年出土后仍然色泽艳丽,鲜活生动。这些骑兵身穿铠甲头戴头盔,马匹也穿上战衣,有做奔跑状,有的一手拉缰绳一手拿兵器,虽然不大但真实性很高。

除了骑兵俑,在唐代还有富有唐朝特色的胡人俑。陕西西安鲜于庭晦墓出土的唐三彩骆驼载胡人乐师俑,四位胡人乐师在骆驼背上有的弹奏乐器有的吹奏乐器,中间一人在吟唱,骆驼抬头曲颈向上仿佛陶醉在美妙的乐曲中。

乐舞陶俑则看起来轻松、充满活力,反映出唐代当时无论达官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对乐舞十分喜爱以及当时社会中独特的审美观念和富裕的生活场景。孟津岑氏唐墓出土乐舞陶俑非常优美动人,几个女俑吹萧伴奏、弹奏琵琶,另几个女俑跳舞,舞姿曼妙,柔情似水颇似唐代的“软舞”,呈现一幅盛唐之景。另有骑马乐俑,这些墓俑在马背上进行表演和演奏,主要是吹奏乐器,蓬勃向上的精神充满生机和乐趣。

3.家居俑

家居俑是墓俑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居俑指死者的陪葬品中的侍从、仆人、乐器、炊具、家具及家畜等。中国古代墓葬中身份地位越高家居俑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唐朝时期的墓葬家居俑甚至超过了礼义俑,把唐朝盛世的繁华生活延续到地下世界。湖南桃花山唐墓出土的54件青瓷俑,主要为家居俑,种类十分丰富。有侍从俑、舞女俑、技乐俑、杂役俑、胡人俑、生肖俑等。这些墓俑形象逼真,女子形象端庄贤淑,男子健硕刚毅十分传神气韵生动。1981年,在洛阳龙门东山北麓清理发掘了唐定远将军安菩与其妻何氏的合葬墓,该墓葬除了出土了常见的侍从俑家具俑之外还有三个特殊的男立俑,男立俑穿长袖袍服,腰间束带,双手抱拳面带微笑。这些男立俑区别于男女侍从俑,据资料记载这些男立俑类属于一种技乐俑,唐朝时期的器乐舞蹈兴盛,随葬品中这些技乐俑是必不可少的。

镇墓俑、礼义俑和家居俑是唐代也是中国古代墓俑的基本分类。唐朝墓俑鼎盛,材料主要是陶,并結合唐代特有的唐三彩工艺,陵墓雕塑技法十分纯熟。

二、唐代墓俑的作用

无论平民百姓还是皇室贵族死后都有陪葬品一起入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时期墓葬体现的是一种现世生活的延续,各式各样的墓俑种类繁多,仅礼义俑中小体积的乐立俑其吹拉弹唱的形式都十分丰富,如实的反映出唐朝富庶的生活。墓俑的主要作用是陪伴和保护,除了镇墓俑有些凶神恶煞之外,其他的陪葬墓俑都十分优美生动。如唐代流行的天王俑,有天王俑脚踩小鬼小人形象,一小鬼般似牛状、鹿状、羊状卧兽形象及类人状鬼,唐章怀太子墓出土的两尊镇墓天王俑脚踩之物皆小人模样 ,彰显的就是一种威严的震慑。镇墓俑通常是两个出现,形式上有的对称整齐,有的均衡互补,加之大多为唐三彩工艺以彩绘为主边棱处施以贴金处理,色彩也注重明暗对比既庄严肃穆又不令人毛骨悚然。

相较之下唐代墓葬中的礼义俑和家居俑气氛就轻松多了。礼义俑和家居俑是陪伴墓主娱乐消遣为墓主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令其不孤独之用。女性形象多丰满典雅,一些乐技俑可营造出一个小场景灵巧活泼又不失宏大,当代的雕刻家也很难做到。唐朝的陵墓雕塑随着唐朝社会的由盛到衰也渐渐衰落。这些墓俑雕塑不仅是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艺术珍品,更见证了朝代的兴衰和历史的变迁。

三、结语

唐代以后,明清的墓葬墓俑的陪葬已日趋减少,逐渐被“纸扎”所代替,其雕刻艺术水平逐渐降低,种类逐渐减少。在陪葬品方面多为瓷器,当时社会盛行戏曲文化,微型戏班的雕塑出现在陪葬品中。明清时期属于中国古代末期,社会经济衰退,除了皇室贵族实行奢侈的厚葬之风,平民百姓几乎很少涉及陪葬品。现代丧葬比之古代更为简化,火化成为现在文明的埋葬方式,墓葬中的陪葬品随着埋葬方式的演化变成了花圈纸货、纸作的金银元宝和钱币。那些遥远的仪仗俑和镇墓俑已经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中国人对葬礼永远持着一种神圣敬畏的态度,人们普遍相信死后有灵,怀着对亲人的眷恋和不舍,把自己的心愿和思念寄托在陪葬品上希望给彼岸之人带来富足和愉悦。中国墓葬文化带着一份传承,一份深情,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永远熠熠生辉。

(责任编辑  牧鑫)

参考文献:

[1] 巫鸿.黄泉下的美术[M].上海.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2] 李阿能.唐章怀太子墓镇墓四神浅说[J].陕西.探讨·争鸣.2007.

[3] 任江.初论西安唐墓出土的栗特人胡俑[J].四川.考古与文物.2004.

[4] 付淑华.从桃花山唐墓出土的青瓷俑看唐初的服饰和音乐制度[J].湖南.江汉考古.2004.

[5] 冯健. 洛阳唐代安菩墓出土的男立俑探析[J].河南.洛阳大学学报.2005.

[6] 郭画晓.洛阳唐代乐舞陶俑二论[J].河南.文物研究.2009.

[7] 于海轩.浅析唐代墓俑雕塑[J].江西.史海文艺.2015.

[8] 杨兵.浅析唐代陶塑镇墓俑的艺术特色[J].陕西.碑林集刊.

[9] 杨洁.试论西安,洛阳地区唐墓出土的武士俑,天王俑[J].陕西.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0] 胡丽.试论西安地区唐墓出土的女陶俑[J].天津.南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1] 陈丽萍. 试谈唐懿德太子墓出土的甲骑具装俑的历史价值[J].陕西.史记考述.2008.

[12] 张全民.唐代镇墓神煞俑的分区研究[J].上海.唐代国家与地域社会研究.

[13] 杨学晨.唐代镇墓兽研究[J].天津.南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4] 杨洁.唐代镇墓天王俑的佛教世俗化因素考略[J].四川.艺术考古.2009.

[15] 岳敏静.唐墓出土的竿木杂技俑[J].山西.文物世界.2016.

[16] 李阿能. 唐章怀太子墓镇墓四神浅说[J].陕西.探讨·争鸣.2007.

猜你喜欢

唐代
论唐代省试诗的传奇化
礼制规范视域下唐代陵户的设置
再论唐代的使职、差遣
论唐代诗词中“湘妃”意象的悲剧情感表达
辽代铜镜中龙纹样式初探
唐代卫尉寺职能考述
唐代女性服饰考略
唐代铜镜中的设计美学初探
唐代前期的文学理论初探
《永州八记》介词用法研究